常用的教学方法一般有观察法、活动法、情景教学法、比较法、提问法、讲座法等。幼儿园教学方法运用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常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师有目的、有系统地引导幼儿运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对选定的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感知,使其获得感性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概念。
使用观察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观察之初,教师要向孩子提出观察目的,通过设置疑问等方法,激发孩子的观察兴趣,让孩子自由观察,允许他们互相交谈,鼓励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和手势的引导作用,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启发幼儿从不同方面感知被观察对象并用语言描述被观察对象,学会观察的方法。
ensp;3.观察结束时,要总结观察印象,让孩子进一步巩固和组织观察到的知识。
活动是一种以幼儿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或提供材料,引导幼儿去实践、去探索、去发现。
幼儿园常用的活动主要是游戏和实验。
游戏法是指教师利用游戏来组织孩子学习的方法。注意事项:
1。游戏可以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也可以贯穿整个教学活动。
2。选择的游戏目标和规则应符合教育要求。
实验是指教师提供一些仪器设备,通过动手操作,鼓励孩子观察并寻找实验过程中变化的原因,从而验证自己的想法。
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实验的安全。
2。教师首先对实验进行操作,形成完善的实验指导方案,并对幼儿的实验全过程进行观察,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成就感。
3。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实验中来。实验结束后,注意引导幼儿总结实验结果。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幼儿设置一个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学习场景,以适当的方式让幼儿经历这个场景,让幼儿在这个场景的不断启发下进行有效的学习。【/br/】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必须沉浸在场景中,在场景中观察、感知、操作、体验,在特定情境的感染下产生喜或悲、爱或恨、喜或怒等情绪。
设计场景的时候,要有新鲜感。新事物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引起孩子的求知欲,内容设计要实用,场景设计要达到有效的目的。
比较法是让孩子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让他们找出它们在数量、质量、形状上的异同。
通过分析、比较、判断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准确、细致、完整地认识事物,形成概念。
例如,识别图形(正方形、长方形)、比较两支铅笔的长度等。
也可以分为整体比较和分解比较。
整体比较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性、对立性和共性。
分解比较就是对两种对象进行局部的逐一比较。
比较法的应用要注意:1。要引导孩子仔细观察比较;2.老师要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孩子去比较。
提问法是儿童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是引导儿童观察和学习的主要方法。
1。描述性问题:提示孩子仔细观察和描述事物,例如 你看到哪种啄木鸟? 。
2。比较题:启发孩子比较事物的异同,如 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区别? 。
3。不同类型的问题:启发孩子用概念思考的问题,如 你觉得橘子属于哪一类,干果还是水果?
演示法是教师将教具直观地展示给幼儿,并进行口头讲解,从而将数、量、形等抽象的知识、技能或规律具体呈现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边讲解边演示。可以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引导思维,独立进行新的探索。
但要注意的是,在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重点,语言要简洁易懂,演示的教具要让孩子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