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利贷 高利贷有什么特征
什么是高利贷? 01
高利贷是民间借贷的一种形式。原始社会后期,高利贷是民间信用的基本形式。
02
在私人部门,借贷双方通过协商确定贷款利率。如果这个利率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规定利率的4倍,就是高利贷。
高利贷的特征: 01
高利贷利率高。
对于借钱的人来说,要还的钱多,债务主要是拿到的钱多。
假设贷款1万元,如果在银行贷款,2018年公布的一年期短期贷款年利率为4.35%,即一年后要还10435元。
如果是高利贷,利率至少17.4%。一年后应还11740元,足足增加了1305元。
这还是最低的,但在百姓中绝对比这个高很多。
02
严重剥削。
这主要是针对借款人的。从上面的计算不难看出,债权人从借款人那里获得的利息高于银行。
其实可以是借钱的人在用自己的钱压迫需要钱的人。
03
高风险。
一般借高利贷的人都是需要解燃眉之急,或者资金周转不过来,但是收入不稳定,不具备向银行贷款条件的人。
所以很有可能贷后没有还款能力。
对于债权人来说,他们将很难收到钱。
对于借钱的人来说,这无疑是最致命的。
因为普通高利贷如果在规定期限内没有还款,利息会翻倍,在此期间利息会计入本金继续计息。
所以借高利贷的人风险很大,越做越多,永远还不完。
04
高利贷很可能引发一些社会问题。
因为高利贷的风险很高,而且这种风险是一发不可收拾的。
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借贷双方的矛盾。
债权人收不到钱时可能会威胁、欺负借款人。
借钱的人为了还钱,或者在债权人的诱导下,很可能会进行一些违法的活动。
05
高利贷本身并不违法。
合同法第211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关于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15年出台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的,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款人与贷款人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借款人请求贷款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因此,高利贷并不违法,是国家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