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简答题必背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简答题必背

简答题作为小学教育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必考题,由于题型数量多、种类多,经常让备考的朋友头疼。
对此,边肖整理了一些考前必背的简答题及其答案,供大家参考。
希望对准备考试的朋友有帮助。

操作方法 01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是教育。
(4)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

02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独立的人。

03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观。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2)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教师应该是以社区为基础的开放教师。

04

影响学生能力发展的因素。

(1)遗传因素。
(2)学校因素。
(3)社会经验。
(4)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05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主要表现在:(1)根据社会对个人的基本要求,为个人的发展方向和方面制定社会规范。学校教育有加速个人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学生的个体发展具有即时价值和延迟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发展个体特殊才能和个性的功能。

06

关注小学生的发展特点。

(1)有意注意逐渐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主导作用。
(2)注意范围的限制。
(3)注重分配和转移的能力较弱。
(4)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差。

07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1)正确引导。
(2)鼓励和表扬。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建立良好的评价体系。
(5)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校合力。

08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是以各种开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向和行为的过程。
(2)是促进学生内心矛盾和斗争转化的过程。
(3)是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多方面影响学生的过程。
(4)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持续的过程。

09

班级管理模式。

(1)一般管理。
(2)平行管理。
(3)民主管理。
(4)目标管理。

10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

(1)观察法。
(2)谈话方法。
(3)作品分析。
(4)调查方法。

11

组织比赛的注意事项。

(1)把赢作为比赛的目的之一,但不是唯一目的。
(2)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加比赛。
(3)在参赛过程中,提高参赛人员的心理素质。
(4)通过竞赛带动班级日常活动。
(5)在增强班级集体荣誉感的同时,注意班级与班级、班级与学校的关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4728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