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困境?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怎么解决?
操作方法
01
劳动力短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劳动力短缺面临的一大困境。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距日益扩大。
在农村,人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济来源单一,农民收入低;在城市,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各种收入可观的就业岗位,吸引了大量农村青年进城务工,造成农村劳动力短缺,只留下留守老人和儿童,无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劳动力,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02
教育发展艰难。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经济不发达,农村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无法与城市相比。
0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收入逐步增加。但由于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民收入普遍低于城市人口。
04
文化和服务设施落后。在农村,农民的业余生活相对简单。除了必要的农活,人们最常见的休闲方式就是看电视和打麻将。农民的文化生活相当匮乏,城市里到处都没有休闲娱乐场所。
05
基层领导干部组织建设薄弱。许多基层领导干部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和伴随培训,缺乏创新意识和建设意识,工作能力薄弱,普遍文化素质较低。他们对新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变化不够敏感。工作总是处于被动模式,缺乏创新,观念陈旧。
06
环保方面存在问题。农村垃圾大多随意丢弃,没有统一收集处理,没有焚烧填埋,直接丢弃在露天,没有污水集中处理系统,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环境中,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农村群众的生活环境。
07
建议: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状况,加大农村投入,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引导农民科学机械化种植,减轻农民负担,吸引流失的劳动力回流城市。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
08
为了协调农村教育的发展,有关部门应该对农村教育行业进行研究,制定出适合农村学校的管理制度,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设备,吸引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去,发展农村教育,让农村的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09
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培养有能力、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基层干部,因为基层干部是一个村庄的领导者,他们的决策能力和工作能力决定着一个村庄的发展。
10
完善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加大宣传力度,向农民传递科学种植的理念,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开展知识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调动农民环保积极性,共同建设美好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