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包车为什么姓“黄”?
01
人力车 其实是东洋车的别称,起源于1913年。
当时,为了区分私人拥有的东洋汽车和用于招揽顾客的公共东洋汽车,公共租界工部规定后者必须漆成黄色。
于是,东洋汽车逐渐被称为 人力车 。
我们经常在电影里看到人力车。人力车作为人类最简单的交通工具,不仅方便,还能挡风遮雨。
有些朋友有疑问。人力车为什么有姓氏 黄 那又怎么样?
人力车的起源
由于上海优惠多,接待面窄,车厢确实不灵活。一个叫米拉的法国商人,看到了这个痛点,从来到中国开始就瞄准了这个商机。经过苦心周转,他终于在1874年3月24日顺利完成了上海第一家人力车公司的注册,他的300辆人力车终于上路了。
因为人力车最初的想法源于日本,当时的主流名称应该是 东洋 。
东洋汽车的商业化很快适应了上海的现状,并得到了快速发展。由于具有随时随地上下车乘客的优势,甚至在这之后,清末民国时期的上海也出现了公交车和电车。 东洋 仍然可以依靠差异化优势继续生存发展。
随着人力车的流行,不仅商人开始想到这块蛋糕,很多有钱人和私人也开始装备它 东洋 。
为了区分商务车和私家车,政府规定商务车必须漆成黄色才能运营。
有点像现在的出租车,虽然都是车,但是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哪个是私家车,哪个是出租车。
随着东方汽车的普及,人力车的名字不胫而走,再加上近年来以老上海为背景的电视剧的热播,人力车的概念被深深打上了烙印。
为什么是黄色,而不是其他颜色?
这也是商人的营销手段。在中国,黄代表尊严,是为了给客人更好的体验。
黄色已经成为主流颜色。
退出历史舞台
人力车夫长久以来给人们留下了悲惨的印象。
除去工作本身的高强度,骑手们奢华的衣着和人力车夫们衣衫褴褛的鲜明视觉对比,无疑助推了人们对这一职业群体的同情,使人力车夫成为那个时代被压迫者的典型代表。
1956年,人力车在上海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