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之所以越来越稀少,是因为它对生存条件极其苛刻。
它只生活在安静的稻田、沼泽和山涧附近,通常栖息在大树上。
由于农田每年都要施用农药,污染水源,导致大量食物死亡,朱鹮得不到足够的食物,始终处于饥饿状态。
物以稀为贵。
朱鹮是最濒危的鸟类之一,因此尤为珍贵。
朱[〔胡 aacuteN],又名朱鹭,俗称红鹳,是世界上一种美丽的珍禽。
体重1.52kg.
从远处看,全身雪白;近看,翅膀和头部是粉红色的;额头和脸颊光秃秃的,无毛,猩红色;后枕部有冠羽,非常显眼。
嘴长,略弯,黑色。
双脚赤红。
朱体态优美,动作端庄大方,从远处看,就像仙鹤一样美丽可爱。
走在稻田里寻找食物看起来像一只白鹭。
飞行时,头向前伸,腿向后伸,翅膀充气。翅膀搅动缓慢有力,真的很美。
由于它性情温和,中国民间把它视为吉祥的象征。
日本人把它比作 仙女 在祭祀活动中用它的羽毛作为供品。
根据文献记载,朱鹮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北至苏联沿海边境地区南部,南至中国海南省和台湾省,西至中国秦岭山脉,东至日本列岛。
在苏联,1927年有最后一次繁殖记录,1952-1962年见到12只朱鹮;在韩国,1973-1974年发现4只越冬朱鹮;在日本,1961年发现了10只,1963年只剩下一只。后来被抓起来关在笼子里养。
现在,朱鹮在自然界,只在中国发现。
在我国,朱鹮分布在甘肃、陕西、四川、湖南等省,总数不超过50只,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960年,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将朱鹮列为世界保护鸟类和濒危物种。
朱鹮之所以越来越稀少,是因为它对生存条件极其苛刻。
它只生活在安静的稻田、沼泽和山涧附近。通常生活在大树上,只以小鱼、小虾、泥鳅、软体动物等为食。饥饿时在稻田和溪流中。
由于每年都要向农田施用农药,污染水源,导致大量小鱼和泥鳅死亡,朱鹮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始终处于饥饿状态。
朱鹮在4月份筑巢,巢建在高高的树枝上。
每个巢产24枚卵,卵呈淡绿色,密密麻麻布满细小的褐色斑点。
潜伏期2426天,加上育雏期,共计2个月。
这个时候气候还是比较冷的。【/br/】在环境污染、食物极差、温度极低的情况下,朱鹮受不了,家族正在衰落。
比如1981年5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银增先生在陕西洋县发现 秦岭一号 有8只朱鹮,1984年冬天只观察到3只。在这短短的四年里,它们放弃了两个筑巢地和一个越冬地。
1985年,这群朱鹮已经进入了岌岌可危的阶段。
稀有的东西是昂贵的。
朱鹮正在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鸟类之一,因此尤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