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响应级别是指什么?
01
应急响应级别根据突发事件的紧急程度、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ⅳ级(一般),ⅲ级响应为较重级别。
应急响应是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行动。
应急准备的一种,就是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行动,有序地进行救援,减少损失。
因此,本单位人员必须熟悉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其实就是一个程序,要符合当地实际,可操作性强,针对性强。
3.应急反应的第一步是保护自己,拯救生命,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4.下列情况之一启动ⅰ级响应:
(一)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毒害(重伤)100人以上,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2)需要紧急搬迁安置10万人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
(3)超出省(区、市)人民政府应急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
(4)跨省行政区域、跨专业(行业、部门)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5)国务院领导同志认为需要国务院安委会应对的生产安全事故。
5.下列情况之一启动ⅱ级响应:
(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生产安全事故。
(2)超出市(地)人民政府应急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
(3)跨市、地级行政区域的安全生产事故。
(4)省(区、市)人民政府认为需要应对的安全生产事故。
6.下列情况之一启动ⅲ级响应:
(一)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10人以上30人以下危及生产安全,或者3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较大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2)超出县级人民政府应急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和灾害。
(3)跨县级行政区域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和灾害。
(4)市(地)人民政府认为需要应对的安全生产事故和灾害。
7.发生或可能发生一般事故时,启动ⅳ级响应。
在本计划的数量说明中, 以上 包括这个数, 以下 这个数字不包括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