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在湖北省恩施州。
利川市,隶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北省西南边陲,西靠蜀渝,东接恩施,南邻潇湘,北依三峡,与重庆四县两区交界,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利川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银利川”、“贡米之乡”称号,自古以来为“有利之川”、“大利之川”,故名“利川”。
全市东西距宽92千米,南北长105千米,总面积4605.53平方千米,辖2街道、8镇、4乡。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利川常住人口为750670人。
建置沿革:
1928年,属鄂西行政委员会。1932年,属第十行政督察区。1936年,属第七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14日,利川解放,隶于湖北省恩施专区。1970年,属恩施地区,1983年,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立,隶于鄂西州。
1986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复省政府“同意撤销应城、蒲圻、沔阳、石首、麻城、利川六县分别以原县行政区设立六个市,均为县级市”,10月1日,召开撤县建市庆祝大会,庆祝利川市成立。撤县建市后,隶于恩施州(鄂西州于1991年更名为恩施州)。
利川市湖北省恩施州下辖市。
利川市,隶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北省西南边陲,西靠蜀渝,东接恩施,南邻潇湘,北依三峡,与重庆四县两区交界,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利川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银利川”、“贡米之乡”称号,自古以来为“有利之川”、“大利之川”,故名“利川”。全市东西距宽92千米,南北长105千米,总面积4605.53平方千米,辖2街道、8镇、4乡。
2021年,利川市户籍总人口91.75万人,常住人口71.44万人。
利川是世界优秀民歌之一《龙船调》的故乡,利川曾先后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中国歌舞之乡”、“中国诗词楹联之乡”、“十佳书香县市”、“湖北省作协创作基地”、“湖北摄影之乡”称号。
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2020年4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
2021年,利川市地区生产总值231.72亿元,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1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7.2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8.3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9.91:16.08:64.01。
利川县到重庆交界处多少公里?
345公里。利川市,隶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北省西南边陲,西靠蜀渝,东接恩施,南邻潇湘,北依三峡,与重庆四县两区交界。
重庆交界处位于重庆市璧山区黛山大道与双龙大道交界处,根据查询地图显示两地相距345公里,驾车用时4个小时。
利川,县级市,隶属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南部,长江清江上游,邻接重庆市,临近长江。北部为利中盆地,清江自西向东横贯利中盆地,平川大坝与山地丘陵镶嵌两岸。因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为有利之川,故名“利川”。四周有齐岳山、寒池山、石板岭、马鬃岭、麻山、钟灵山、甘溪山、佛宝山环抱。东西宽92公里,南北长105公里,总面积4602.1平方公里。利川市位于鄂西南隅,地处巫山流脉和武陵山北上余支交会部,为清江、郁江发源地。境内万山重叠,沟壑纵横,道路崎岖,关隘四塞,历为楚蜀屏障、军事重地。地跨东经108°21′~109°18′、北纬29°42′~30°39′之间。东与恩施市接壤,南与咸丰县毗连,西南与重庆黔江区、彭水县相邻,由西至北依次与重庆石柱县、万州区、云阳县、奉节县毗连。
利川境内有古遗址13处、古墓葬11处、崖墓14处、古建筑13处、古石刻6处、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地6处,均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大水井古建筑群落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鱼木寨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塘摩崖题刻、团堡石龙寺、南坪如膏书院、忠路三元堂、凉雾花梨岭天主教堂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南古代巴人崖葬遗址、谋道谌家牌坊、南坪如膏书院、团堡石龙寺等6处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52864/135473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