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戴云山,素来就有闽中屋脊的美誉,还有很多特色古村落分布在里面。可以去观赏日光云海,也能去体验下林间野营带来的乐趣。
2.泉州游乐园,包含的游玩项目有淘气堡、摩天轮、过山车等。同时还有专门儿童游玩的设施,很适合来到此处亲子游玩。
3.泉州欢乐水世界,由三个主题游玩区组合而成,分别是童趣吸水、挑战刺激、疯狂冲浪等,不仅能让孩子开心,还能锻炼身体。
4.香草世界度假村,以香草为主的休闲度假场所。森林资源丰富,随处都能看到薰衣草以及樱花等,也有全家游玩的主题活动。
泉州是个非常低调的城市
没有熙攘的游客,没有网红的打卡地
城市很破,建筑很旧,交通也不发达
我就是喜欢这种千年 历史 的破旧
如同觅得一本旧书,偶然捡到,爱不释手
泉州是第一眼就爱上的城市
喜欢穿梭在骑楼里,
在街道的转角处听见浓厚的闽南语
喜欢徜徉在文庙广场,
听着南音带着些许哀愁的古风古调
或者在伊斯兰清净寺仰望穹顶,
感受千年前的祷告
一街一庙
泉州府文庙
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
泉州历来以开放、包容的气度雄踞东南。
而建城之初就开始形成的文庙、西街,
正是泉州的一个缩影。
从涂门街过来看见一座五门的大牌坊,2016年央视春节晚会,文庙作为泉州分会场,被全国人民熟知。泉州文庙是中国东南规模最大的孔庙,这里可以看见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建筑。
穿过牌坊门,有一条河道横在前面,桥名“洙泗桥”,这是明代嘉靖年间立的碑。洙泗,是孔子家乡的两条河流——洙水和泗水。传说孔子曾在洙水和泗水之间设坛施教,所以“洙泗”成了儒家的代名词。
文庙的占地面积很大,周围有状元楼、文庄蔡公祠等建筑,露庭铺着石板三千条,暗喻孔子弟子三千多人。泮池旁边竖有桥板七十二条,隐喻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
走入正厅,上方悬挂三代皇帝御书:康熙“万世师表”,雍正“生民未有”、嘉庆“圣集大成”等匾额,整个大殿金碧辉煌。
每年高考的时候,大家都来这里拜孔子,泉州历届高考状元都可以获得“泉州府文庙奖学金”。
一街一庙
西街
一条古街千年史,
一日西街一千年。
西街是泉州最大的宝藏,1300年的 历史 ,够老的了,市声嘈杂,人车混乱,很庆幸这里没有被规划成千篇一律的所谓老街。它破旧着,保留着最为真实、完整的 历史 街区,是一条“活着的”民俗街。
西街有古大厝、骑楼洋楼,还有不少名人宅第在小巷深处熠熠生辉。自唐代欧阳詹开始,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大人物与西街结缘。随时随意进入一古厝,依然鸡飞狗叫,养狗逗猫,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
西街是原生态的使用中的普通民宅,在“老西街”们的记忆中,这里盛行“拳头烧酒曲”,南少林武术、烧酒、南音……一代代泉州人在这里畅快地生活。
西街还是一条 美食 街,东壁龙眼、润饼、满煎糕、面线糊、蒜蓉枝、田螺……各种传统 美食 令人眷恋,吃货在这里根本毫无招架之力。
西街道路中心矗立着一座灯火通明的钟楼,这座钟楼始建于1934年,融合了西洋、闽南风格,已经成为泉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三个寺
开元寺
神灵在泉州有点挤,
每一条巷子间也许都会邂逅一座庙宇。
试问在哪一座城市,
有道教,佛教,还有伊斯兰教的多彩呢?
唐玄宗在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诏令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年号为名,建寺为开元寺。现在各地都还有开元寺,唯独泉州开元寺规模最大,是闽南第一古刹。
大殿用近一百根巨型石柱支撑殿堂,俗称"百柱殿",石柱上还悬挂有一木制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写的。它是泉州这个具有浓厚宗教文化色彩的古城的真实写照。
走进大殿,最吸引人的就是粱槽间的24尊飞天乐伎,在中国国内古建筑中罕见,因为这些雕像都长着翅膀,很像西方传说中的丘比特。
殿前月台须弥座的72幅狮身人面青石浮雕,殿后廊的两根古婆罗门教青石柱,是同为明代修殿时从已毁的元代古印度教寺移来。
开元寺有一个很神奇的檀樾祠,常年门关着,门口有很多信众在祈祷和祭拜。开元寺正是檀樾祠的主人黄守恭捐地建造的(檀越的意思:就是向寺院捐资的施主)。
黄守恭是当时泉州城有名的富户,为人谦虚好客,博通经史,有“郡儒”之称,有儒商风范,故檀樾祠也成为诸多考取功名利禄的学子前来求学拜佛的原因之一。
寺庙中有一颗1300年的古桑树,这是国内现存最为古老的一颗桑树。当年黄守恭正是把自家桑树地捐献建寺庙的,大殿的匾额写的“桑莲法界”说的就是这个传说。
整个寺庙中最有名的就是东西双塔了,两个古老建筑真是百看不厌。东塔为镇国塔,西塔为仁寿塔,始建于唐朝,修建以来经历过多次的翻修和损毁,现在看到的是南宋重修后保留下来的。
双塔塔基须弥座上有浮雕的释迦牟尼本生故事39幅,双塔塔身的每一门龛有浮雕的佛像。共八十尊保护神像,每一尊的服饰、姿态、表情等都不相同。
瑞士人戴蜜傲、德国人艾克1935年合著的《刺桐双塔》一书,对泉州双塔的每幅图像都拍了照片,内容都作了详细说明,值得去看一下这本书。
三个寺庙
关帝庙
在众多的寺院中,香火气息最浓郁的一定是涂门街的关帝庙,和旁边的清净寺和府文庙的清静来说,关帝庙真是人山人海。不论什么时候来这里,你都可以感受到热闹的场景。
关帝庙早年主祀关圣帝君,明代开始附祀岳飞。泉州当地商业贸易发达,传统商业文化注重“信誉”二字,而关公正直的形象就成了这种美德的代表,于是被奉为商业的保护神,也叫“武财神”。
很多生意人来祈福求财都会捐些香火钱,而关帝庙便拿出大部分香火钱救灾办学,积德善事,因此关帝庙成了闽南地区香火最旺的寺庙之一。
关帝庙是一个浓浓闽南建筑风情的建筑,极具当地风情。正殿内有宋代大儒朱熹手书“正气”和明代书法家张瑞图书“充塞天地”等名匾,让关帝庙多了几分文化底蕴。
三个寺庙
清净寺
清净寺,又称艾苏哈卜大清真寺,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始建于北宋,迄今1000余年。这个清净寺就在关帝庙旁边,两种宗教友好的相处着。
从清净寺的大门进入,这是一个仿照了叙利亚大马士革倭玛亚清真寺样子建造的大门,顶盖则采用了非常中式的传统图案,可谓是非常多元的风格。
穿过门楼,不妨回过头看看后墙上两排阿拉伯文石刻,据说记载着清净寺的创建年代重修时间以及最早的名称。
往前走,可以看到一个外框红色的石刻,这是明成祖在永乐五年颁发保护清净寺和《敕谕》,是清净寺中重要的遗存。
礼拜大殿又称奉天坛,是叩拜真主的地方。奉天坛屋顶原为巨大的圆顶,于明万历年间地震中倒塌,只留下大殿四壁和圆柱,虽已搬移或散失,可是柱基、柱础却大部分依旧遗留原地。
翻开清净寺的 历史 ,有不少阿拉伯人在修建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耶路撒冷人阿哈玛就曾在公元1309年出重资修建,20世纪的时候,阿曼苏丹国王全额捐资,在清净寺东边新建了规模庞大的礼拜堂。
双桥
洛阳桥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连接跨海的石桥是交通要道,
曾千帆万富云集,贯通南北
如今历经波折,记录着 历史 和生活回忆。
洛阳桥有近千年的 历史 了,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明明是建在福建,为什么叫洛阳桥呢?
唐朝初年, 社会 动荡不安,战争时常发生,不少中原人南迁。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中原人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当他们来到泉州时,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像古都洛阳,就把这地方也取名“洛阳”。
洛阳桥是在泉州知府蔡襄号召下建造,过程异常艰苦,因为连江接海之处,深受海水侵蚀之苦,桥基必须特别坚固,防止海潮侵蚀。当地人民发明了种牡蛎加固桥基的办法。
他们先沿着桥的中轴线抛入江中大量石块,然后使用“牡蛎固基”法,牡蛎壳可以附生在岩礁或者其它的牡蛎壳上,繁殖能力很强。
利用牡蛎的这种迅速繁殖的特性,把原来松散的石堤胶结成牢固的整体,防止基石被潮水冲走。然后再在上面建造船形墩。
这种造桥法历时7年之久,真正是和大自然一起打造的精品,所以千年不倒。
洛阳桥的桥面,有500根栏杆石柱,并用28只雕琢精致的石狮子作为装饰,这些精美的石雕生动展现了古代“石雕之都”惠安的特有风韵。
双桥
安平桥
安平桥又叫“五里桥”,至今已近900岁,是世界上中古时代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
去之前脑补的画面是那种跨海大桥之壮观,不免心向往之。及至实地,眼中的安平桥是这样的:
古朴沧桑,水波不惊,如一条巨石长龙静卧一汪湖水之上,悠然看着我这个兴致勃勃慕名而来的远方人。想象中的壮观呢?想象中的海湾呢?
安平桥周围已成陆地,找不到横跨海湾的痕迹,更像建在湿地公园内的景观桥了。
当年,安平桥发明了更为科学的“睡木沉基”法,由于安海湾水深泥烂,抛石容易陷下导致浪费石料,就于枯水期先在浅滩上将椿木平列分层交叉,然后垒压上大石条,随石条的加高,重量不断增大,木头排便渐渐沉陷至水底,从而奠定桥墩的基础。
桥成之后,在墩基周围养殖牡蛎,加固桥基,“睡木沉基”法既简便,又省工省料。
安平桥历时15年建成,最感人的莫过于建造者黄护死后,他的儿子黄逸继承父志,继续到处募捐资金造桥,这种执着与顽强非一般人能做到。
泉州,真是一个适合慢节奏的生活,
人文气息浓厚,随便都能遇上千年景点
这一街一庙、三个寺庙、两座桥
基本上无收费,就这么放着随便你玩
今天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泉州好玩的
下回介绍一下泉州的 美食
因为太好吃了,真的值得单书一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