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 zh. *** /w/index?title=%E6%A9%A1%E8%86%A0&variant=zh-
橡胶── :橡胶是弹性的碳氢化合物聚合,加工前以乳剂形态存在,可从植物的树液中取得,也可由人工合成。 (一)区别:天然橡胶源于野生或培植的含橡胶植物;合成橡胶为合成弹性体,是现代世界三大合成材料之一。 发展:印地安人最早发现野生橡胶的刀伤处有乳液,称为caoutchouc(树流的泪),天然橡胶一直沿用此字。 (一)十五世纪:印地安人已用天然橡胶制成皮球、防水衣鞋与祭品等;欧洲人入侵南美,将其知识带返欧洲。 (二)十八世纪:法国考察南美时,从秘鲁带回有关橡胶采集的方法和制成鞋和壶的资料,引起欧洲人的重视。 (三)十九世纪:橡胶工业主要依赖南美的野生橡胶;十九世纪时,天然橡胶才开始系统的研究、种植和应用。 1.初叶:1819年,苏格兰化学家利用橡胶能被煤焦油溶解的特性,制造防水胶布;并首先建立橡胶工厂。 2.中叶:美国人固特异发明橡胶的硫化法,解决生胶变黏和变脆的问题,为橡胶工业奠定了应用的基础。 3.末叶:英国因为工业需要,将巴西野生橡胶的种苗带回英国培殖,并且在南亚建立人工裁培的橡胶园。 三、现况:廿世纪中叶,化学家造出人工合成橡胶;至1980年时,全球的橡胶使用上,天然橡胶已降至35%。 (一)天然橡胶:目前全球植胶面积已达960万公顷,年产680余万吨;为热带地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合成橡胶:1.必要:合成橡胶的生产,不受产地气候的限制,在某些功能上,甚至比天然橡胶更为优越。 2.应用:随着高分子化学的发展,合成橡胶也因各种不同的需求,势作更高阶的开发和应用。
参考: ms1.fhsh.tp.edu/~linghsun/worldhis1/4-10-2.doc
系印度既地区
橡胶是工业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资,中国1904年开始引种巴西橡胶树,新中国成立后得以迅速发展,由于育成抗风、耐寒品种,在中国18°N~24°N地区大面积植胶成功,突破了巴西橡胶种植区10°S~15°N的传统界线。1993年,中国植胶面积达60.32万hm2,年产干胶32.5万t,分别居世界第四和第五位。主要产区为海南省和云南省。其中海南植胶面积占全国60%,产干胶占全国的65%。广西、福建、台湾也有橡胶种植,但产量较低。云南的西双版纳和海南省的通什地区为中国橡胶高产区,每公顷产干胶曾分别达到1188kg和1006.5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