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南,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境,景区面积40平方公里。山势巍峨壮丽,奇峰叠起,树木茂密,山顶草甸碧绿如茵,又有马跑泉、蜂房泉(俗名母奶头)等大小泉水20余处,瀑布10余处。自然景观迷人,而且名胜古迹甚多,有抱腹岩、南天门、李姑岩、楞严会、龙头寺、中岩、兔桥和鹿桥(皆栈道)、玉皇阁、铁索岭、棋盘石、五龙庙、竹林寺、银空洞、铁瓦寺、摩斯塔等20多处。其中抱腹岩为绵山的主要景点,坐东面西,为一高50米、长150米、深50米的巨大岩洞。洞呈券拱形,弯如半月,壁有巨掌痕迹,传为空王佛手印。岩内建有寺院、禅房20余间,风雪不及屋瓦。著名的大唐汾州抱腹寺碑立于抱腹崖底150米处的一山丘上。碑通高3米,宽1米,厚35厘米,碑文隶书共1200字,其书法有汉隶遗韵,闻名全国。
绵山早在北魏之时就有寺庙建筑,唐初时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4]山上文物古迹颇多,俗称“九里十八弯,二十四座诸天小庙,各处罗列”。游绵山可从介休南行20多公里到绵山山麓的兴地村,参观第一景点回銮寺古刹。
回銮寺是由于唐太宗欲登山礼佛未成,至此回銮,故名[5]。唐太宗有诗云:“回銮游福地,极目玩芳晨。宝刹遥承露,天花近尺春。”据寺内碑刻记载,寺原在东山柴谷之间,后遭流寇所毁,唐僖宗时迁到现址,敕名“兴国寺”。现见大殿脊檩下有“大元国至大元年(1308)重建的题记”,后明、清重修,现存建筑为元明清三代遗物。主建筑有山门、过殿、大殿,两侧对称布局。殿阔五间,用减柱造,结构简洁。存元明清历代石碑17通,记录着寺院的兴衰。院内古松、龙槐、杉楸等树木葱茏,形似伞盖,给古刹增添了勃勃生机。
绵山好玩的地方有龙头寺,栖贤谷,朱家凹,水涛沟瀑布,大罗宫,介公岭,龙脊岭,蜂房泉,一斗泉,抱腹岩
扩展:棉山名称由来
相传春秋之时,介子推携母亲到绵山隐居,晋文公派人寻找,为逼迫介子推出山,采取放火烧山的办法,却把介子推和他母亲烧死了。文公得知,悲愤交加,命将绵山改为介山,把定阳县改为介休县。又将“环绵山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以示怀念。并于清明节前一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不许烧火,家家户户只能吃冷饭,谓之“寒食节”。
绵山有大小天然岩洞百余个,最大的一个叫抱腹岩:山势如两手抱腹,形成一个六十米.长约一百五十米,深约五十米的巨形岩洞.二百余间殿宇禅房已抑“腹内".再抱万余游人也不显得拥挤。晚间,头上幽深的穹顶一片,洞檐外繁星满天.钟声鼓声悠扬,松声水声盈耳:临风伫立,似已离尘俗遥远,明末清初的大学者傅山游历到这里,曾有一副联语赞叹"阅名山多矣,无如此石凌空,生成的一片袈裟,十方圆盖;瞻佛象巍然,自有真神出现,修炼来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天下名碑《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就在这里。
绵山的寺观,或高耸于峰巅,或镶嵌于绝壁。东汉古刹铁瓦寺,三国曹魏抱腹寺,北魏鸾公岩和唐代回銮寺,以及建筑面积三万多平方米的全国最大的高观建筑群——大罗宫等等,殿宇巍峨,造像生动。寺观中还有大量宋代以及元、明、清时的碑刻雕塑。
绵山的另一奇观是崖壁上的蜂房泉。在一处高百米多、宽约三十米的绝壁上,长着数十对大小不一的石乳,石乳上长满碧绿的苔藓,每逢春夏,上面还会开着一些紫色的小花,随风摇曳.石乳常年滴水,如珍珠断线,或急或缓,无论干旱雨涝,从不断流。据说石乳五百年才生出一对,且都是成双孪生。
这里还有堪称全国柏树之冠的"秦柏",以及形态各异的"虎柏""龙柏" "鹿柏","象柏"。榛柏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株高十六米,主干周长十一点八米,比周长十米的黄帝陵古柏还粗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