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铁技术
截至2014年,中国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形成比较完善的高铁技术体系;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发展策略,系统掌握构造速度200至250千米/小时动车组制造技术,并且完成构造速度350千米/小时动车组技术平台的搭建。《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正式发布,成为中国高铁建设技术标准体系 。
2016年7月15日,两列中国标准高速动车组均以420千米/小时速度在郑徐高速铁路上完成安全交会,标志中国已全面掌握核心高铁技术,同时,中国中车集团公司在全球高铁市场占据69%份额,成为世界高铁领跑者。
2017年6月26日,“复兴号”列车投入运营,装配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功率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中国标准动车组所采用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国际兼容标准占16%,不同列车可以重联运行。
2018年8月2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在京沈高速铁路启动高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试验。
2019年6月26日,中国自主研制的40米跨1000吨运架成套设备投入使用,完成第三次突破高铁制架技术;9月底,京张城际铁路沿线5G信号基站全部开通。
截至2019年11月23日,中国已系统掌握各种复杂地质及气候条件下高铁建造成套技术,攻克铁路工程建造领域一系列世界性技术难题;全面掌握构造速度200至250千米/小时、300至350千米/小时动车组制造技术,构建涵盖不同速度等级、成熟完备高铁技术体系。
二、速度记录
1998年6月24日,韶山8型0001号电力机车在京广铁路试验段中创下240千米/小时速度记录,成为中国首台高速机车;8月28日,“新时速”摆式列车(X2000)在广深铁路上投入运营,列车最高运行速度200千米/小时。
2001年1月9日起,“蓝箭”电力动车组在广深铁路上投入运营,列车最高运行速度200千米/小时。
2002年11月27日,中华之星电力动车组在秦沈客运专线上的试验行车速度达到321.5千米/小时。
2010年12月3日,“和谐号”CRH380A电力动车组在京沪高速铁路上创下486.1千米/小时试验速度记录。
2014年1月16日,中国CIT500型高速列车在实验室内试验速度达605千米/小时。
截至2019年,中国高速铁路列车最高运营速度350千米/小时,居全球首位。
三、营业里程
截至2015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已达1.9万千米。
截至2016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已超过2万千米。
截至2017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已达2.5万千米。
截至2018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2.9万千米以上。
截至2019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达3.5万千米
四、客运流量
2008年8月1日至2016年7月11日期间,中国高速铁路营运动车组列车累计发送旅客超过50亿人次。
2017年春运期间,中国高速铁路营运动车组列车累计发送旅客达1.8亿人次,占全国铁路客运总量51.4% 。
2018年,中国高速铁路营运动车组列车全年累计发送旅客达20.05亿人次。
建设意义
中国早期和境外的批评者一直质疑在大部分地区处于发展中,国家建设高昂的高速铁路系统的必要性,而大多数务工人员则无力承担高铁的车票费用。
然而,中国政府已经表明,虽然高铁建设造价昂贵,但这些建设项目也会推动一些政策目标。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和流动频繁,因此对作为大众化交通工具的高速铁路需求巨大,也为旅客提供快速,可靠和舒适的出行方式。
虽然中国大陆高铁的运营时间比发达国家要短,但“高铁经济效应”已明显显现,对沿线产业带和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培育,以及沿线地区人口流动速度提升和人口聚集,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在高铁规模快速扩张的时期,高铁的空间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也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发动机。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通过提升铁路的运输能力,与就业市场实现无缝对接,以提高经济生产力和长期竞争力。
另外,高铁开通后,一些既有线释放了运能,缓解了货运能力长期紧张的局面,全社会人流、物流周转明显加快,成本有效降低,这对于铁路更有利可图。
2、在经济衰退时期,由于高铁建设创造就业机会,也推动了对建筑、钢铁和水泥行业的需求,短期刺激经济。其中,京沪高铁共聘用了11万工人施工。
3、促进跨城市经济一体化及二线城市的增长。
高铁的引入,使得二线城市的市场潜力增加59%,楼价也比预期平均实际增长4.5%。高铁的开通也产生“同城效应”,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加快产业梯度转移,有效推动区域内产业优化分工,围绕构建高铁沿线产业链条,形成比较优势,促进沿线地区的产业协调互补发展。
例如随着长三角地区高速铁路的不断开通,带动了长三角地区协同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的产业体系逐步完善,有效支撑并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了各城市不同的产业体系等的发展。
此外,高铁也使中国人的生活半径和活动范围出现明显扩大和拓宽的现象,生活方式和节奏逐渐发生变化,催生出“星期天工程师”“假日专家”等新职业,形成了“高铁社会”。
同时使老年人异地养老变成现实,如廊坊、昆山、德州等地的养老院开始吸引北京、上海的老年人,以更低的成本享受更舒适的养老生活。
4、支持环境可持续发展。电力动车组能源使用量比其他交通工具要少,并且可以从更多种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获取电力。而汽车和飞机没有这些特点,因为这些能源更依赖于进口石油。
5、发展高铁设备产业。
高铁的建设,也将中国发展成为高速铁路建设技术的主要来源国。中国的轨道装备制造商引进进口技术后,直接进入本地化生产过程,之后进行了技术转化,甚至开始准备出口海外,与外国供应商竞争。
在中车四方取得川崎重工业新干线E2型授权生产权的六年后,中车四方可以自行生产CRH2A列车,而川崎重工业也在高铁上结束与中车四方的合作。
如今,中国拥有世界上系统技术最全的高速铁路技术,可以承担从通信信号、工务工程、牵引供电、机车客车制造乃至运营管理等领域的“一揽子”出口。
6、拉动产业的发展。
高铁的建成,带动了冶金、机械、建筑、橡胶、电力、信息、计算机、精密仪器等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拉动了沿线城市旅游、餐饮、商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例如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使两个直辖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交流日益增多;京沪高铁开通运营后,沿线城市成为承接长三角和环渤海两大经济区产业转移的新平台。
7、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随着一些高铁线路客流量的增长,充分说明了高速铁路对人口流动具有显著的诱增效应,使原先鲜为人知或知名度高但交通不便的中小城镇成为吸纳人口的热点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国高速铁路
是一代代中国工人在背后努力付出,铁路工人为我们的高铁建设付出了很多努力,再加上国家的大力支持,我国才能够成为世界上最早全面建设高铁的国家。
目前高铁对于我国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当今世界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高铁的建设意味着我国的基础建设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其次高铁建设也能够为我们的生活以及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正所谓要想致富,必须要先修路,我国政府正式贯彻落实这一点。
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一步步领先世界。早在几十年前,中国的高点还是处于一片空白期。但是在短短几十年之后,中国已经建设成了世界上总里程最长的高铁。甚至已经占据了全世界总里程的2/3,并且目前总里程仍然在不断的增加当中。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一步步领先全世界,在这背后所付出的努力以及汗水都是不足为外人道也的。
中国工人在背后坚持付出。首先中国的高铁能够从无到有,到现如今,遥遥领先于全世界各个国家。无论是欧美国家的发达国家又或者是东南亚,都无法在高铁里程这一方面与我们相提并论。归根结底是由于中国工人在背后坚持付出,可以说绝大部分高铁都是中国工人在不辞辛劳的工作着。使我们如今才能够享受到高铁所带来的便利,所以工人阶级是值得去尊重的。
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当然工人的付出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因为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就明白了高铁所带来的重要性,因此每年都会不遗余力的发展各地区的交通。现如今我们仍然能够看到是不是有新的高铁路线开通,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拉近两座城市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
之所以会做出这种选择,是为了让中国的高铁得到更快速的发展。所以说直接购买也会变得比较方便,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节省了研究的时间。从美国购买的这种火车头,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不管火车在什么样的路段上行驶,都可以满足电机的运行。
大部分人都看到了中国的铁路事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让中国的高铁技术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所以说在乘坐高铁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比较骄傲,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也会觉得中国人民非常的有智慧。铁路得到了发展之后,也可以让国家的经济变得越来越发达,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可以让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富裕。所以说中国的高铁技术也处于领先的地位,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让很多人感觉到了激动。但是之所以会从美国引进火车头,可能是为了更加方便。
因为在沿着火车头的过程当中,需要很久的科研时间,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要不停的实验。所以说为了让中国的铁路事业发展的更加快速,有关人员也做出了直接购买火车头的决定。因为直接购买的情况下也可以节省一些成本,所以说购买火车头也变得更加快捷和方便。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会发现,购买的火车头也可以满足高铁的发展需求。因为这种火车头的制造技术比较先进,所以在使用的过程当中,也可以适合不同的地方以及不同的路段。
就算是到了青藏高原地区之后,火车也可以正常的运行。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可以保障火车的动力系统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减少电能的消耗。所以说这样的决定非常的理智,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让中国铁路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但是对于中国来说,科研人员也有足够的能力研究出各种不同性能的火车头。所以说中国的高铁技术能够得到这么快的发展,跟科研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