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洋旅游经验谈?

麻阳高速2023-05-27  30

我端午刚去。要穿短裤,你可以备一双拖鞋或者凉鞋。因为要下水,到时景区会发一双防滑袜。白水洋有万亩的水,到时可以玩漂流,肯定会全身湿透透。衣服要带着换,当然也要备上可以擦的毛巾了。上岸可能会冷,不知道你去时会不会冷,可以带片感冒药。如果你有水枪的话,可以带,也可以到那里再买,几块到十几的不等,有的人还会买塑料雨衣,打水仗时可以穿着,价格是7元。

还有你们应该也会去宜阳景区玩,记得要买电梯票,在外面买时30元,等到你在里面走累了,可以坐电梯,但是里面要卖40元。祝旅游顺利!

白水洋,小镇不大,吃货很多,人们对“吃”的热衷和钻研史,已经流传千年。

1

这个鸡蛋叫“十四.日”。

它长得和普通鸡蛋没什么区别,看起来也很萌萌哒,起了这么一个文艺的名字,到底是为什么呢?桌上有一个男生似乎很懂,他先是把这个鸡蛋剥开一点点小口,然后把里面的汁吸光,再接着剥。在他把鸡蛋剥开之后,我们惊奇地发现,里面已经有了点“鸡形”。

一问才知道,这是已经被母鸡孵了14天的蛋,煮熟之后的味道很受欢迎。把这个视频发到网上之后,小伙伴们纷纷表示,这种鸡蛋各地的叫法不一样,像东北、河南、南京很多地方都有这种小吃,口感非常棒。有点像毛鸡蛋,一般是烤着吃。但是这个东西让我的心情有点复杂,总之我也没敢吃,我只敢问……

2白水洋的杨梅。

北方人对杨梅其实是有些陌生的,这种长在华东和华南的水果,我这个山东人从来没吃过。杨梅的生长,对气候、土壤、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简单来说就是:一般的地方长不出来这个东西。所以这一次到浙江临海旅行,恰逢杨梅上市,于是专程跑到白水洋吃杨梅。特地观察了一下杨梅生长的地方。白水洋上游村,这周围有一个巨大的水域,杨梅长在水域边的山坡上,这样的山坡背水、向阳,土壤温润肥沃。不由得惊呼:这里有山有水,好美啊!难怪会长出杨梅这么高颜值的水果。到达的那一天,正好赶上白水洋的东魁杨梅节,“东魁”是一个杨梅的品种。这种隆重的仪式感,的的确确是震撼到我了。可以为这么一个小小的圆球球举办一个专门的节日,可见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美味,更是一种情怀,和一种文化。

对于临海人来说,这种从成熟到下市只存活20天左右时间的水果,若不能被外界很多地方知道和吃到,实在是很让人着急的一件事情。临海的杨梅个头有乒乓球那么大,颜色紫红,酸甜可口。近几年来,为了把杨梅好好地卖出去,临海人实在是下足了功夫,不仅成立了专门的杨梅工厂,在保鲜上也花费了很多心思。

杨梅的保质期非常短,从树上摘下来之后,3天之内不吃完,口感就已经不好了。白水洋的村民会把杨梅一个一个地称重,分成大大小小不同的包装,用最快的快递风一般的速度发往全国各地。如今临海人在卖杨梅这件事情上越来越专业,第一天早上摘下的杨梅,下午包装,第二天早上就可以送到全国各地人民的嘴里了。杨梅也帮助了临海人脱贫致富。在杨梅上市的这些天里,临海种杨梅的村民一天有个五位数和六位数的收入都是不奇怪的。所以在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感觉能帮助山区里的老乡一把,我内心也是很自豪的。关于全国哪个地方的杨梅好吃,其实在网上是存在争议的,然而对于我来说,由于这是我第一次吃杨梅,所以呢都说第一次的恋爱是美好的,那么临海的杨梅对于我来说就是初恋一样的味道。这就意味着,以后任何地方的杨梅都将不再具有可比性。在我的心目中,这里的杨梅就是最好吃的,永远都是。第一口的喜欢,就是永恒。

3

白水洋豆腐。前面我提到这次的临海旅行,仿佛到了“人间深处”,就是因为我见识到了白水洋的豆腐。到白水洋我突然发现,我们平日吃的那些精加工细食,还不如深山小院的煮妇做的这一碗粗糙的豆腐。白水洋豆腐,是本地人每日餐桌必备的菜肴,参观了它的制作过程,发现它其实就是比纯纯的豆浆只多了一道“点”的工序。

先是把豆子磨成粉,然后加水做成基础的豆浆,放进锅里煮。煮开了之后,上面还飘着一层诱人的“奶皮”,豆香四溢,那个味道,比我们早上用豆浆机自己磨出来的纯豆浆还要香,截止到这个时候为止,这个豆浆都是可以喝的。然后用纱布进行二次过滤,倒进特制的卤水,点一下,五分钟之后它就变成了豆腐脑。“豆腐脑”装进木制的容器里,静置之后就做成了白水洋豆腐。

如此的纯天然、高营养,吃过一次,回味至今。虽然白水洋豆腐已经非常有名,但是吃过白水洋这么多美食之后,我发现白水洋还有很多好吃的都应该很有名才对,我们接着说。

4

白水洋馒头。说实话,在临海旅行之后,我深深地怀疑临海人的祖先是从中原以北的地方移民过来的,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浙江人是不吃馒头,只吃米饭的,但是馒头这个东西在浙江临海却是人们的主食。白水洋的馒头名气其实也挺大,和前面说到的14.日鸡蛋一样,看起来和普通的馒头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只有吃到嘴里才知道,它有多好吃。当把这个馒头掰开之后,发现里面是一层一层的,看起来很泡很暄软,可是吃到嘴里是很筋道的。那个面粉的口感非常原始,可是后劲儿甘甜、回味悠长。这个味道很难形容,怎么说呢,就好比一个人吧,相貌普通也不被人注意,但是当他一开口说话,就会立即“抓”住你。所以我只能形容白水洋馒头是一种“有气质的馒头”。临海人把馒头做出了很多的花样,比如说猪油红糖馒头,香香的油混上纯纯的红糖,吃下这一个,整个人的心情都变得很好。

还有长长的红糖馒头。这种馒头做出来有一个手臂那么长,然后把它切成一小段一小段,大家分着吃,红糖的口感渗入到面粉的每一个细胞里,入口即化,吃进肚子里的感觉踏踏实。

5

白水洋油圆。这是一种只在路边小吃摊上卖的食物,它可以是白水洋的人民的一顿早饭,或者是闲暇时间打打牙祭的一个小零食。用稀稀软软的面糊糊靠着油温做成一个“容器”,把切好的豆腐,葱花,还有萝卜丁装进去,再把它用面糊封口,然后放进油里炸。炸熟了之后就变成一个菜团子,吃起来非常非常地香。

这有一点点像之前在温州吃到的灯盏糕,大概江浙沪人民的美食都是相通的。也许它登不了大雅之堂,可是人们却那么地爱它,这就是白水洋美食的魅力。

6

白水洋垂面。你可能想不到,当我们吃一种美食的时候,它背后都经历了些什么样的复杂程序;在我国茫茫土地上,有多少藏在人间深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机械化代替手工而渐渐地失传于世。白水洋垂面,从表面上看,就像是细细的挂面那么简单普通,却万万想不到它是一种经过12道工序、3次发酵,历时18个小时打造出的纯手工的“面条中的极品”。先是把和好的面切成粗块,接着一个人把它搓成拇指粗细的条状,然后另一个人把它盘进大大的盆里,然后放在那里醒着,要至少省一个小时。接下来,就要用到这个“签子”,就像我们吃烤肉的那种棍儿。把手指粗细的面,一根一根缠到两根棍儿上,在缠的过程中,面会变得更细,我把它称为“两根棍儿的面食艺术”。

然后,挂在那里接着醒。一个半小时之后,这个面会变得像皮筋一样有弹性,这时候通过人力把这两根棍儿有节奏地撑开。面条会变长,但这不是最后一道工序。

最后,把撑开的面条挂到一人多高的地方,让它自然垂下,在这个过程中,面会越垂越长。18个小时之后,面条会像针一样地细,并且会变硬,这时候就可以把它收起来、下锅了。

这种面条做出来之后细如丝,白如玉,可是万万想不到它居然没有放任何的添加剂,连酵母都没有,只加了盐。

垂面,发酵的过程纯粹是靠时间“磨”出来的,时间不足不好吃,手工不到位也是不好吃的,这种产自临海西北山区里的面条,一度在市面上形成供不应求的一个状态,就是它的制作太麻烦了,以至于跟不上卖,所以到了临海,如果你能吃到正宗的垂面,那就真的是有福气了。

成品的面条味道非常地绵软,深受老人、孩子和孕妇的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可以是一个传统、一种表演形式、一份仪式,或是一项手工艺技能。在工业化的时代,人们已经不爱用手工去做东西了,所以有很多非物质文化的技艺已经失传,而临海人至今还保留着靠手工和耗时间来做美食的传统,这真的非常难得。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409372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