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有哪些社会风俗

南美洲地形2023-05-26  18

斯里兰卡人以大米为主食,喜食鸡肉,菜多放咖哩、辣椒、椰子油、味道辛辣、浓烈,一般习惯用手抓食进餐,但上层和外交场合使用刀叉。斯里兰卡人有喝上午茶和下午茶的习惯,爱吃甜食。

斯民族服装为:男人穿长袖紧口短褂,下身着沙龙,一般为白色;妇女上身穿短袖紧身短褂,下身裹以彩色沙丽。男女一般均穿拖鞋,不穿袜子。

斯举行典礼仪式通常不用剪彩,一般以点油灯表示庆贺。斯人以摇头形式表示同意。结婚习惯由女方出钱。

斯里兰卡人很注重礼节。无论何时何地,人们见面时总要双手合十,或者在说“再见”的时候,都习惯地双手合十。当地人在双手合十时,习惯把双手举到脸部前才“合十”,这

种招呼,显得比握手还要高尚、文雅、令人有一种“仙风道骨”之感,必须注意的是,切莫在双手合十的时候,也同时点头(外国人常有这种动作,引起当地人的嗤笑)那就破坏了亲切和气的气氛,显得有点不伦不类了。双手合十,微微笑道:“啊哟宝温”(你好)。这既是见面的问候语,又是告别的祝愿辞。

斯里兰卡人总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整整齐齐,男于上身喜穿短袖衫,下身爱着“纱笼”(即由两块布拼成的筒裙,从胸口一直拖到脚面)。平日人们把它折成两折,在腰前打个活结。干活的时候,把“纱笼”从挎下撩起,掖在腰间,好象一条短裤,十分方便。大多数妇女喜欢穿一种薄如蝉翼、色彩艳解的民族服装——“纱丽”。“纱丽”虽然很漂亮,但穿起来非常费事。为了参加一次庆典或其他重要活动,妇女们往往要花2 ~3 个小时来穿“纱丽”。一条质量上乘的“纱丽”,价值几百或上千卢比,最好的要上万卢比。

斯里兰卡人很好客。如果你渴了,热情的主人就会捧出清凉可口的椰汁,请你畅饮一番。若是饿了,他们就要端出具有民族风味的椰汁饭、香蕉、烤得香喷咦的面包果、或蒸熟的菠萝蜜来款待你。要是既不渴也不饿,那么主人就会请你尝尝香甜的芒果、熟透的草莓、清香的木瓜或刚刚泡好的奶茶。在斯里兰卡喝汤时不能出声音,喝咖啡时亦然。事关吃、喝都不能出声。甚至把吃东西时出声音列为禁戒之一。大米是斯里兰卡人的主食,他们还特另别爱吃带有辣味的莱肴。吃饭时,人们一般用右手抓着吃。

斯里兰卡人非常喜欢鲜花,特别是兰花,无论是在家庭的窗台上,还是在公园的花圃里,到处可见五彩缤纷的鲜花。斯里兰卡人喜欢大红色、白色、咖啡色、黄色、天蓝色、草绿色和黑色,而且还喜欢带有宗教和古代神话色彩的颜色和图案。乌鸦在斯里兰卡彼视为神鸟和吉祥物,因而受到人们的敬仰和崇拜。斯里兰卡接待外宾时,一般是握手问候。但对他仍所尊敬的或地位较高的贵宾来访时,还要给客人戴上绚丽的花环,以示热情友好。

莫在佛像上拍纪念照。旅客如果对寺庙、佛像、和尚等做出轻率的行动,就会被视为“罪恶滔天”。拍摄佛像尤其要小心。有些不了解当地风俗的游客,曾经由于跨在佛像上拍纪念照,而彼课刑,这种玩笑实在开不得。进入寺庙参观或膜拜的时候,必须脱下袜子或草履。从进入寺庙的门口开始,你得赤脚而行,这种习惯跟其他地区的习惯截然不同。到当地人家作客,如果发现室内设有佛坛,你得马上脱掉脚上穿的鞋和袜,戴帽子的人也必须立刻脱去帽子。在斯里兰卡,你会常看到一般市民跟和尚交谈的场景。你会发现他们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一般人绝不可坐在高过和尚的位置,他仍必定设法使自己的头低过和尚的头,即使你是总统或总理,也应严守这个原则,和尚在这些国家的地位崇高无比。因此,从事商务、旅游、观党的人须“入乡随俗”,不能大意。富裕人家有个习惯,动不动就请和尚吃饭。为了接待和尚,天大的要事他们也可队不管,包括洽谈商务,只得改期。

在沈阳的高跷艺术圈儿里,有一种形式比较独特,这就是回族的“小鼓高跷”。

小鼓高跷源于清乾隆末年的河北三河县及北京通县一带。光绪年间,河北一带的回民大批向东北迁移,老艺人铁鲁章等人把这一艺术形式带到了盛京。沈河区“回回营”地区是回族聚居区,此舞蹈在那里很快就成了回族群众喜闻乐见的自娱性舞蹈。那时候,由铁鲁章等人牵头,每年六月二十日在回民的大尔代节期间都要组织秧歌会,所以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小鼓高跷曾兴盛一时。后来由姜富贵、朱长友、窦庆珍等老艺人继续主持到沈阳解放前,后由老艺人李清林、铁玉发、朱莲瑞等继续主持,已有一百三十余年的历史。

小鼓高跷出关后,经过几代艺人的发展和完善,在原来的基础上大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它既不完全同于河北的“文跷”“武跷”,也不同于天津高跷,它是根据高跷艺术的特点和沈阳地区回族群众的欣赏习惯在表演形式上和内容上,做了较大的更新。无论在人物扮相、表演形式、舞蹈风格、动作特点上,它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独特的关东秧歌艺术。

小鼓高跷每一表演队人数为二十人,在表演中只用两面锣、两面鼓(共四人)进行伴奏,其余十六人在地面上进行表演。也就是说只有节奏、没有旋律。

演员穿着长衫表演,不是短打扮;樵夫拿扁担,渔夫持钓鱼竿等这就是表演道具了。其队形的变化全由大头型指挥(武松扮相),这也是一般秧歌高跷表演所没有的。

它的表演形式有两种:一为行进表演(俗称“街趟子”),动作队形变化较为简单,时而交叉行进,时而走“二龙吐须”等队形。

场地表演则为主要表演形式,时间每场需要两小时左右,表演时的内容十分丰富。形式主要有:

前大场颇似戏剧中的序幕。秧歌队进入场地后,大头型棒响两声,所有队员站好两横排,然后依照人物顺序互换场地,忽走圆场,忽走单枷梨等。

下对子指每对两人依次下场表演,依照人物扮相表现生活情趣。

武场为小鼓高跷表演最为精彩阶段。大头型双棒飞舞,动作有扎草、指棒、盘时、五下棒等。青白蛇、扑蝴蝶、渔翁摸鱼、傻柱子及老座子的扑蝴蝶等逐渐把表演推向高潮。

最后再经过歌唱表演、“搭相”转为后大场表演。

小鼓高跷的重要表演叫“堆山子”。表演形式为:场地中央置一口大缸,缸内装满酒,把酒点燃,在缸的后面用桌椅搭起有层次的台子,所有的演员把跷腿卸掉,围绕酒缸跑一圈,然后依人物的顺序,坐在台子上,由渔樵领唱,众人合唱,唱满人宫廷诗词。其领唱、合唱都没有伴奏,只清唱。

小鼓高跷的舞蹈动作特点是,整个身体下沿有力,下肢微屈,走起来稳健,跷腿划地向外划八字。上身稍后仰,左右微摆,手舞动起来不过眉,不抖肩,目不斜视。整个动作刚健有力,而不低沉软绵。

鼓点或火爆、快速、激昂,或平稳、舒缓,整个的表演都随着锣鼓的节奏变化进行着。鼓点中火爆、快速、激昂的如“一下棒”“五下棒”“过门洞”等,鼓点比较平稳、舒缓的如“老三点”“下对”“单枷梨”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大批专业文艺工作者深入东北农村,学习当地的民间歌舞小戏,经加工改编后搬上舞台演出。特别是学习了辽南高跷以后,卸掉了脚下的木跷,在舞台上发挥舞蹈之长,创作了新型的秧歌节目。这种新节目既保持着来自高跷所形成的风格动律,又塑造了新农民的形象,反映出当时东北农村新貌,深受群众欢迎。其中,1952年辽东歌舞团创作的《大秧歌》,后又经东北人民艺术剧院歌舞团加工改编,使之更为完美,演出时为说明它是东北特色的节目,就冠以东北地名,称“东北大秧歌”。它继承了辽南高跷之长,又融入了当地专业舞蹈工作的创造,成为从“辽南高跷”向“东北秧歌”,从民间歌舞向舞台艺术升华的开端,也是“东北秧歌”这一词的由来。

东北秧歌的风格总的特点是: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动律特点,从艺术上反映了东北人民的性格和农村的审美习惯,生活在这里的人受山川气候的熏陶,勇敢、粗犷、乐观、好动。又有祖籍冀、鲁、豫一带人民的勤劳、朴实、豁达的影响,遂形成坚韧、直率、倔强的性格。这便形成了东北农村人民喜欢色彩浓郁,线条粗犷的审美情趣,这种习惯也反映在民间艺术之中。强烈的音响,鲜明的节奏,粗犷的动作,高跷和鼓乐符合这种审美要求。唢呐一吹,大鼓一响,辽阔的原野顿时热闹起来,活泼、欢乐的节奏和舞蹈,给寒冷的田野带来一派生机,色彩鲜艳的服饰,踩着高跷的表演,远远地就给人以温暖的春意和生命的力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40806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