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站站房设计以大海中涌动的海浪作为灵感来源,造型上好似层层泛起的浪花,用灵动的建筑曲线来表达青岛这座海洋城市的独特之美。青岛西站是西海岸新区集铁路、轨道交通、公路交通于一体的零换乘综合交通枢纽,也是青岛四大高铁始发终到站之一。
青岛北站车站建筑风格体现“海鸥展翅飞翔”艺术概念,东广场中间的突出部分如海鸥头部、南北两侧主体棚盖如海鸥翅膀,呈现了一只振翅欲飞海鸥的建筑形态。青岛北站为青岛地铁1号线、青岛地铁3号线和青岛地铁8号线的换乘站,也是青岛市以及山东省第一个三线换乘地铁站。
青岛北站连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青岛胶州湾大桥、胶济客专、青荣城际铁路、青连铁路及青岛市地铁,建成后将成为山东省最大的综合立体交通枢纽。
青岛高铁站是青岛站。
青岛站(Qingdao Railway Station)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客货特等站,胶济铁路和胶济客运专线的东端车站。
截至2018年10月,青岛站总建筑面积5.43万平方米;站场规模为6台10线;设计最高聚集旅客数5000人。
设计参数
截至2008年8月,青岛站站房总建筑面积5.43万平方米,地下候车室和东、西候车室面积共7218平方米;其中,面积4700多平方米的南站房地下候车室共有1521个座椅,可同时容纳3000名旅客候车;全车站共可同时容纳5000名旅客。
车站东西站房之间通过15米宽、4米多高的景观走廊连接,还设有旅客出站地道相接。车站内部建有面积5.83万平方米的大型无站台风雨棚,最大跨度43.9米,高度17.85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青岛站
截止2019年,青岛共有2个高铁站,分别是青岛站和青岛北站。
1、青岛站
青岛站(Qingdao Railway Station)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泰安路2号,是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客货特等站,胶济铁路和胶济客运专线的东端车站。
青岛站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于1991年拆除重建;于1994年8月8日投入运营;于2006年12月10日再次改造;于2008年8月1日重新启用。
截至2018年10月,青岛站总建筑面积5.43万平方米;站场规模为6台10线;设计最高聚集旅客数5000人。
2、青岛北站
青岛北站(Qingdaobei Railway Station)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客货特等站,为中国国家铁路网一级枢纽站,也是中国山东省最大的铁路枢纽站。
青岛北站设计灵感源于青岛海滨印象,采用交叉拱作为建筑主要结构体系,支撑曲线屋顶;整体造型富有动感、伸展飘逸、挺拔而有张力,象征青岛经济文化蓬勃发展,寓意青岛以博大的胸怀迎接八方来宾,形成青岛门户形象。
车站建筑风格体现“海鸥展翅飞翔”艺术概念,东广场中间的突出部分如海鸥头部、南北两侧主体棚盖如海鸥翅膀,呈现了一只振翅欲飞海鸥的建筑形态。
扩展资料:
青岛站历史沿革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青岛站动工建设,由原山东铁道公司施工。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青岛站建成使用,为胶济铁路的一座车站。
1988年2月1日,青岛站改建工程奠基。
1991年2月15日,青岛站候车楼改建工程开工。
1992年7月1日,青岛站站前广场改造工程启动。
1994年8月8日,青岛站站前广场地下建筑工程主体封顶。
2006年12月10日,青岛站暂停使用,实施改造前的爆破。
2007年1月6日,青岛站改造工程破土动工。
2008年8月1日,青岛站完成改造,重新投入运营。
2017年12月2日,青岛站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岛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岛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