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云海在安徽省黄山市。
云海是山岳风景的重要景观之一。所谓云海,是指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形成的云层,并且云顶高度低于山顶高度,当人们在高山之巅俯首云层时,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云,如临于大海之滨,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故称这一现象为“云海”。
按方位划分
黄山景区群峰耸立,峡谷纵横,每当云海涌来时,整个黄山景区就被分成诸多云的海洋。根据方位的不同黄山云海可分为:东海、南海、北海、西海、天海。
黄山东海
位于白鹅峰、仙都峰以东。包括白鹅岭下大峡谷和皮篷一带区域。东海虽不如南海、北海那样宽广但山峭谷深,风起云涌,更为变幻莫测。随着谷风的环流运动,云雾急速翻滚,如同惊涛骇浪,汹涌澎湃,亦具气势与特色。贡阳山麓的“五老荡船”,在云海之中更加逼真。
黄山南海
位于天都、莲花两大主峰以南。这里峰高壑深,常有云雾缭绕并行成浩瀚云海。以其位置称为“南海”,亦叫“前海”。这一带,云海广阔,无数山峰沉入海底,唯独朱砂峰、老人峰、紫石峰等诸峰尖露出海面,在如大海中的岛屿。
黄山西海
位于丹霞峰、飞来峰的西侧。千仞壁立、万壑峥嵘、气势磅礴的西海大峡谷就在这里。它也是黄山风景区中最秀丽、最深邃的部分。
观西海,最佳地点在排云亭。排云亭前绝壁千丈,云气缭绕,是欣赏云海、晚霞和奇峰幽谷的绝佳境地。
黄山北海
位于丹霞、狮子、始信峰以北。远处为原太平县的广阔田野。狮子峰、始信峰北侧陡峭,悬崖幽谷之间,常有云海出现。由于地形复杂,气流在山峦间穿行时,不断遇到障碍,形成环流从谷风,在深壑中时而上升,时而跌落。云雾随之上下,回旋飘动或弥漫舒展,如同海涛起伏,浪飞潮涌。凌晨,红日东升,霞光万道,照射云海,色彩绚丽,更显奇观。
清凉台和狮子峰顶,是观赏北海的最佳境地。
黄山天海
位于光明顶前,即南、北、东、西四海之间,为海拔1750米的高山盆地。从光明顶回望,有一览众山小之势。当周围群峰没在云海之中时,此处却是一片晴空。正面的鳌鱼峰和“鳌鱼”背上的“金龟”在云海之中更加绝妙。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黄山云海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以“震旦国中第一奇山”而闻名。
黄山以其壮丽的景色——生长在花岗岩石上的奇松和浮现在云海中的怪石而著称。奇松、怪石、云海被誉为黄山“三奇”,加上温泉,合称黄山“四绝”,名冠于世。其劈地摩天的奇峰、玲珑剔透的怪石、变化无常的云海、千奇百怪的苍松,构成了无穷无尽的神奇美景,因此黄山又有“人间仙境”之美誉。
景色千变万化,稍纵即逝,每一分每一秒都不一样,黄山年平均有雾淞62天,雨凇35.9天。黄山大部分是粒状雾凇,气温在-2至-7℃时,就容易形成。
地理分布
黄山可分为五个海域云海:莲花峰、天都峰以南为南海,也称前海;玉屏峰的文殊台就是观前海的最佳处,云围雾绕,高低沉浮,“自然彩笔来天地,画出东南四五峰”。狮子峰、始信峰以北为北海,又称后海。
狮子峰顶与清凉台,既是观云海的佳处,也是观日出的极好所在。空气环流,瞬息万变,曙日初照,浮光跃金,更是艳丽不可方物。
白鹅岭东为东海,于东海门迎风伫立,可一览云海缥缈。丹霞峰、飞来峰西边为西海,理想观赏点乃排云亭,烟霞夕照,神为之移。光明顶前为天海,位于前、后、东、西四海中间,海拔1800米,地势平坦,云雾从足底升起,云天一色,故以“天海”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