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之一:郭仙姑的传说
郭仙姑的传说由来已久。相传,一千多年前郭仙姑就出生在今威海市区望岛村前东泊子的一个叫郭家庄的村落。
她早年丧母,和父亲相依为命,从小就在生活的艰苦中磨砺和锻炼自己。她勤劳俭朴,乐善好施,知恩图报,尚德好义,积善修行,与邻和睦相处。村里很多人家都曾得到她的接济和帮助。郭仙姑在修行得道前,一次海难夺走了丈夫的生命,她在生活的困境中,支撑门户、孝敬公婆、坚守贞节。在瘟疫肆虐,大灾临头的时候,她不顾自己安危,挺身而出,翻山越岭,攀岩采药,为乡亲们煎药治病,最终送走瘟神。她的善行感动了上天,让她由凡人变为仙人,并修建仙姑庙(位于威海名山--仙姑顶),让她永远更好地为沧桑百姓消灾祈福。
郭仙姑庙修建之后,香火不断,有患疑难杂症的来求仙姑除患治病的;有膝下无子女的来求仙姑赐子的;有海上遇难的来求仙姑引渡领航的;有遭遇艰险来求仙姑化险为夷的……总之,凡有困难者,随时随地拜求仙姑。只要顺应天理,仙姑都会给于帮助和保佑。
郭仙姑的传说与仙姑庙的文字记载,有北宋真宗景德四年的汉辽双文碑为佐。公元1007年,辽国的一队人马,跋山涉水,舟楫渡海,带着肥美的牛羊和朝拜礼品,虔诚地来到当时的京东东路登州府文登县白鹿乡以北的仙姑庙朝拜。辽国人朝拜仙姑的主要原因是:辽国的船只在雾天海上迷失方向,在迷茫中有一道灵光在仙姑顶上闪烁,指引船只找到生路。船员回国后,将仙姑救难广为宣扬。当国王知晓此事后,派出辽国使臣来此祭祀仙姑,并请当地文登县白鹿乡贡生张维撰写了汉、辽两种碑文,付梓刻石,以碑立志。此碑现存立于仙姑庙前。也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有关仙姑传说与仙姑庙的文字记载,距今已有上千年。
经过不同时代更替,兴衰延续,郭仙姑被不断神话,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仙道文化的偶像,同时成为影响一方人文修养,教化社会道德风气的历史题材。但是,在强势文化的冲击下,传说面临难以持续的窘迫。大部分青少年没有系统听说过传说,中年人的讲述支离破碎,几个高龄老人力量薄弱,《郭仙姑的传说》这一民间文学形式面临失传边缘,亟待保护传承。
传说之二:
威海老城区南五公里处,有一个村子叫望岛(威海土语叫做:芒岛)村,此村由卢家疃、孟家疃和马家疃三个村组成,村的西面有一座山,海拔375米,山势险峻、奇峰拱秀、径道回曲、丛林茂盛,山顶有一座庙,叫仙姑庙,远近闻名。住在威海人都知道,每年农历的三月十五是仙姑顶庙会,但不一定所有的威海人都能知道仙姑顶庙会的由来.今天就讲讲仙姑顶的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仙姑顶南面的看牛山上,住着一个郭姓老汉和他的女儿,郭老汉忠厚善良,女儿天生丽质,心地善良,人见人爱,长到十六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场大病,从此不吃不喝,行善积德,经常为百姓采药治病,救苦救难,深受周围村民的爱戴。郭姑娘喜欢猫,家里养了好多猫。有一年当地老百姓染上鼠疫,传染很快,死了不少人。为救乡邻,郭仙姑亲自上山采药,煎药给百姓喝,大家的病很快就好了,那些传播瘟疫的老鼠也被郭家的猫咬死了(为了纪念这些有贡献的猫,从前庙内摆有许多石猫。)。郭姑娘日夜求佛,经过多年的修炼郭姑娘终于得道成仙,从此郭仙姑更加乐善好施,佑护乡邻。由于仙姑所住的看牛山很小,经常有放牛娃上山放牛,打乱了清静的仙境,因此,当郭老汉过世后,郭仙姑就想搬家到仙姑顶。
有一天夜里,住在马家疃一位财主梦中见到一位身着白色纱裙的仙女飘进屋里,合掌问安,并提出借他家枣红马将家搬到仙姑顶。财主应允,将马牵出,借予仙姑使用。天亮后,老财主想起晚上做梦之事,慌忙跑到马棚查看,只见那枣红马大汗淋漓,马鞍、驮框还在马背上,并且看到驮框里还有两个金元宝。这下老财主高兴坏了,四处宣传仙姑托梦的故事。四周村里的乡亲们发现看牛山的仙姑真的不见了,便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在仙姑顶上建起了一座庙,名其曰:仙姑庙。也就有了每年的三月十五的仙姑顶庙会。平日里大家经常上山烧香磕头祭拜仙姑,以祈求仙姑保佑。
现在,望岛集团充分发掘仙姑顶这一美丽的传说,开发旅游资源,在仙姑顶的山脚下修了漂亮的山门,把仙姑庙也修缮一新,道路、环境都进行了规划,不但丰富了仙姑庙这一传统的民间文化,也创造了很好的经济价值。
传说之三:
仙姑顶上供奉的是一位仙姑,传说仙姑一辈子没有出嫁,心地善良美丽温柔,一心为当地百姓做事,有求比应。有碑文记载,仙姑的传说从宋朝就开始流传了,说是姑娘本姓郭,和父亲两人相依为命,长到十六、七岁的时候,不知道得了什么怪病,不吃也不喝,却仍然活着,久而久之就得了道成了仙,成了“郭仙姑”。民间传说中仙姑显灵故事有两个,一个是“仙姑搬家”一个是“自刎道”。
先说说“仙姑搬家”的传说:据说仙姑一开始住在仙姑顶对面的南山上,后来放牛的孩子们把山弄脏了,仙姑决定搬家。于是就托梦给山下的田老汉,说她急于搬家,欲借他们的枣红马用一下,老汉一向为人慷慨,便欣然相许,从马厩里将心爱的枣红马牵出,并亲自帮仙姑备好鞍,装上驮篓。天亮醒来,老汉回忆起梦中之事,似信非信,他急忙奔向门外,只见他那匹心爱的枣红马,全身大汗淋漓,马鞍、驮篓还在马背上,再仔细一看,驮篓一头放着两个大元宝,老汉心里豁然——这是仙姑答谢的礼物。田老汉急忙将这件蹊跷的事儿告诉了左邻右舍,大伙奔走相告,纷纷对山祈祷,随后,乡亲们一合计,便决定在山上修一座仙姑庙,祈求仙姑保佑。
再说说“自刎道”的传说:说是明朝时农民起义领袖邓可心住扎在对面的邓家寨,他们多次被明朝的军队包围,但是每回都因为有大雾看不清目标,而没有被剿灭。有一次他又被明朝军队包围,邓可心随意对部下说:“他们怎么功也没有用,对面山上的小娘们保佑着咱们呢。保险攻不上来。”谁知道此话刚一出口,山上的雾顿时消失,明军得手攻上山头,逼得邓可心在山道上自刎,于是里口山上有了个“自刎道”的地名。老人们至尽都说邓可心太不尊重仙姑叫她“小娘们”,招仙姑生气了。
两个美丽的传说使仙姑顶非常有名气,附近的人们虔诚地供奉仙姑,为的是祈求她能消灾去病、保佑平安,因此山道上随处可见的纸钱成了仙姑顶非常有特色的一道景观。只是年轻人对这一现象不是很赞同,他们想到的是安全,说这样被石块压着的纸钱有引起森林大火的隐患.
仙姑的由来
中国古代仙家,多有出处,但威海仙姑项的仙姑却只有姓氏(郭),百姓口耳相传“郭仙姑”,但亦不知从何而来,无从考究,故疑为地方信仰。据推测,郭仙姑应是民间的地方神,在当地有功绩、孝行,故被封立为神,立庙祭祀,但正史不载,年代久远,故后言焉不详。故《文登县志》道光本记载:“仙姑不知何代人,旧志不载,邑中亦无知者“。
郭仙姑传说,在当地据说有近2000年的传颂(或略有夸大)。经百姓口头创作、传播、演绎与信奉、祭祀,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道文化地方个案。但总体内容略显不够丰满,未成系统。
仙姑的出处
传说一:本地郭家村渔民,幻年丧母,八岁为童养媳。一生多行善事。后丈夫出海打渔不返,仙姑海边望夫,一等经年,于是感动天地,遂站化为神,护佑一方百姓。多有海上救难之说,如海上送灯、指引迷航等。如北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辽国使者前来朝拜,并撰文立碑。传言为辽国商队,航海遇险,仙姑施法搭救,故专程还愿报恩。因数有仙姑海上救险之说,故仙姑又有海上观音或妈祖化身一说。
传说二:相传宋代,仙姑(具体为何方神圣不详)东游至威海经,见巍峰山风景秀丽,便在此修炼。由此而来,逐渐形成今天的仙姑文化。但《文登县志》记载:“旧威海志仙姑顶传为麻姑出家修炼处”,故又视仙姑为麻姑化身。
传说三:《太平清话》记载,仙姑姓黎,名琼仙,粤南人氏,自幻漂泊,后随义兄王远去崂山学道,学成后迁牟州东南的姑余山,曾被册封为真人(又称仙姑),护佑一方百姓。
仙姑庙的传说:
仙姑庙历史悠久,直接的见证是两块庙碑。一块庙碑是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设立,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碑文由张维书写,由汉字间杂辽文篆刻而成,是目前发现的威海地区最早的古庙碑,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另一块庙碑是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重修仙姑庙时所立,碑文中记有“仙姑遗迹,秦汉而上远”。由此可以看出仙姑庙年代之久远。
历史记载
1、 始建年不详
2、 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重修
3、 民国初年重修,“方八尺”格局
4、 1964年,被毁
5、 1989年重修,年余,再次拆毁
6、 1992年3月,重修,山门“仙姑顶”三字,由中国著名书法家刘炳森题写。威海文坛名士田峰泉撰文《重修仙姑庙记》
7、 1993年至2009年,共举办仙姑庙会16届。
威海仙姑顶在仙姑顶景区售票处凭短信换票入园威海仙姑顶位于山东省威海市,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每天营业时间是早七点半到下午五点,凭短信码至换票处换票就可以入园了
1、刘公岛风景区
刘公岛风景区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湾湾口,距威海市区2.1海里,面积3.15平方公里,国家5A级景区。
刘公岛地势北高南低,北部直立陡峭,南部平缓绵延,因地势扼海防之要,有“东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
刘公岛是北洋海军成军地、甲午战争主战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独特,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是国内唯一以北洋海军与甲午战争为主题的纪念遗址性博物馆。通过寻访近现代海军后裔,访查历史遗址,补充完善近现代海军史,对扩大刘公岛北洋海军和甲午战争历史文化品牌影响,极具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
2、威海华夏城旅游风景区
威海华夏城旅游风景区位于美丽的海滨度假城市威海,是以展示东方古典文化为主的大型生态文化景区。面积16.28平方公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威海华夏城旅游风景区东临大海、西枕龙山,拥有中国跨度最大且极具华夏文化韵味的牌楼“华夏第一牌楼”、世界独一无二的三面圣水观音、拥有千年历史的胶东最大寺庙—太平禅寺、大型山水实景演艺《神游华夏》以及威海最大游乐主题公园“欢乐华夏游乐园”。
威海华夏城旅游风景区是一处集旅游、休闲和商贸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旅游新城,风景区位于美丽的海滨度假城市威海,是中外友人理想旅游度假胜地。
3、威海林海湾旅游区
威海林海湾旅游区位于威海市区,由国际海水浴场、林海公园和国际休闲帆船基地三部分组成,国家AAAA级景区。
威海国际海水浴场与刘公岛、成山头并称为威海三大景区,是国内最好的海水浴场之一,是旅游度假、避暑疗养的胜地,是一个天然海水浴场。
威海林海湾旅游区有其独特的林、海、湾风景,这里有旅游业休闲代表的三个"S"——阳光、海水和沙滩,这里是最佳的休闲、度假、观光海滨旅游目的地。
4、环翠楼公园风景区
环翠楼公园风景区位于威海市区的中心地带,占地53.8公顷,是威海市区主要的园林风景区。国家AAAA景区。
环翠楼公园风景区包括环翠楼公园和环翠楼广场两部分,因园内有古典式建筑“环翠楼”而得名。环翠楼坐落在奈古山东麓,登楼可见“碧波浩淼于城东,绿翠掩映于四周,兼沧海山川之胜、水光山色之美”,遂以“环翠”名之。
环翠楼广场建有民族英雄邓世昌的铜像,是威海著名的风景游览区,也是市民休憩、健身之佳地。
5、成山头景区
成山头景区坐落在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成山镇。面积2.5平方公里,国家4A级景区。成山头,又名天尽头,因地处成山山脉最东端而得名。
成山头三面环海,一面接陆,与韩国隔海相望,仅距94海里,是中国陆海交接处的最东端,最早看见海上日出的地方,自古就被誉为“太阳启升的地方”,有“中国的好望角”之称。
成山头景区内最高点海拔200米,东西宽0.75公里,南北长1公里。这里群峰苍翠连绵,大海浩瀚碧蓝,峭壁巍然,巨浪飞雪,气势恢宏,是理想避暑胜地。主要有天鹅湖、海驴岛、花斑彩石、俚岛海滨、成山林场、秦代立石、始皇庙、拜日台、秦桥遗迹、望海亭和观涛阁等著名景点。
6、赤山风景区
赤山风景区,位地处荣成市石岛海滨,面积12.8平方千米,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赤山因石红而得名。
赤山景区十大景观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是滨海风情游、山海景观游、渔业民俗游和宗教朝圣游的世外桃源。
威海赤山风景区,三面环海,山海相连,海景壮观,山色秀美,与中国北方最大的渔港——石岛港紧相毗邻,山、海、湖、港互为一体,与渔村、花村、画村等民俗村连点成线,是中国渔业大市荣成市南部沿海的核心景区,是山海观光、生态休闲、海滨避暑、渔家民俗、佛教文化、国际交流之胜地。
7、乳山银滩
乳山银滩坐落在山东威海辖区内,位于中国著名旅游开放城市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中心地带。东西长21.3公里,南北宽3公里,国家4A级景区。
乳山银滩人文自然景观丰富。银滩因沙子洁白如银而获得“银滩”之名,被誉为“天下第一滩”、“东方夏威夷”。景区内有珍珠湾、白浪湾、仙人桥、高尔夫球场、国际赛车场、海上游乐场、海防松林、中国国际健康中心等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是天然的休闲居住、旅游度假胜地。
乳山银滩主要景点:一湖:潮汐湖,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内陆潮汐湖两岛:宫家岛,幺岛三河:白沙滩河、小滩河、单家河四山:堕崮山,无极山,茶山,马山五湾:珍珠湾、北斗湾、仙人湾、月亮湾、白浪湾六滩:白沙滩、珍珠滩、北斗滩、和尚滩、单家滩、白浪滩。
8、西霞口神雕山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西霞口神雕山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成山镇西霞口村东北处,临海兀立,山势陡峭。全区占地3800亩。
神雕山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辟有猛兽区、草食动物区、海洋动物区、非洲动物区、百鸟园、猛禽园、猩猩园、熊乐园、豹狼山、猴子山、熊猫馆和金丝猴馆等动物栖息地。是全国最大风格最独特的海岸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到此一游,听虎啸狮吼、闻鸟鸣猴啼、看熊搏豹猎、观群猴嬉戏、瞧海狮海豹赛泳、赏精灵海豚表演,感天地造化之神秀、抚茫茫沧海之无垠,给人以体验野性、回归自然之感受。
9、威海天沐温泉度假村
威海天沐温泉度假村地处胶东半岛东端,南临黄海,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距文登市中心6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威海天沐温泉度假村是由珠海天沐集团投资兴建的五星级温泉度假村。主要客源来自威、烟、青和韩、日、俄等海内外。是一所以“浴森林温泉、住亲水客房、吃绿色食品、吸清新空气”为主要特色的温泉养生休闲度假会务旅游胜地。
10、仙姑顶风景区
仙姑顶,位于威海市环翠区以南,离市中心仅五公里,在望岛西北山最高峰,海拔375米。是威海市、文登市市民休闲娱乐的绝佳去处。
主要景点有五行门、三多桥、如意湖、福禄广场、乾坤玉道、玉仙宫、仙姑庙、牌坟、聚仙阁、吕祖洞、仙姑洞、石塔、大石龟、望海亭、长寿亭等。这里交通方便,是游山避暑的好去处,春夏季节鸟语花香气候宜人。庙内香火兴旺,游人络绎不绝,每逢庙会游人多达数万,当地称之为“圣洁之处”。
景区内奇峰耸立,怪石嶙峋,树木参天,花草遍布,幽静辟深,古老苍劲,景色迷人。浓厚的天然佳境造就旅游胜地,加上神奇传说,愈加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