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在哪?

文化程度2023-05-19  30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13公里处的伊阙峡谷间,这里青山绿水,早在1961年即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A.D.495年),嗣后历经西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的营造,从而在这里形成了南北长达一公里、具有两千余座窟龛和十万余尊造像的石窟遗存。在这历时500余年的营造过程中,包含着北魏和盛唐两个造像的高潮阶段。至今,保存在伊阙两山的这些数以千计的像龛,绝大多数都是这两个时代的文化遗产。

龙门北魏时期的大型洞窟,主要有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火烧洞、魏字洞、石窟寺及普泰洞、路洞等等。而唐代的主要洞窟则有宾阳南洞、宾阳北洞、潜溪寺、敬善寺、万佛洞、双窑、惠简洞、大卢舍那像龛、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看经寺、唐字洞、极南洞、净土堂和麻崖三佛龛等等。

在北魏时期雕凿的众多洞窟中,以古阳洞、宾阳中洞和莲花洞、石窟寺这几个洞窟最有代表的价值。其中古阳洞信中了北魏迁都洛阳初期的一批皇室贵族和宫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举国佞佛的历史情态。这些形制瑰异、琳琅满目的石刻作品,代表着石窟寺艺术流入洛阳以后最早出现的一种犍陀罗佛教美术风格。因此,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域外文明交汇融合的珍贵记录。

唐代龙门石窟的重点洞窟中,以卢舍那像龛一组尺度宏伟的艺术群雕最为著名。这座依据《华严经》雕凿的畅开式佛龛,以雍容大度、气宇非凡的卢舍那佛为中心,用一周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将佛国世界那种充满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流韵绵长。

由于石窟雕刻恢宏壮观、博大精深的艺术气象感染着祈求人生幸福的芸芸从头生,以佛教造像为主体的龙门地区便有吸引着众多善男信女慕其名望的留连。今日龙门东山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的香山寺即是武周时代封建王朝为安置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遗身而建立的一座佛教寺院。在以后的一百多年中,香山寺法音绵历、香火炽盛,以致中唐时代享誉中外的文化名人白居易竟以居士情结与如满和尚等人结为“香山九老”唱酬于该寺的堂上林下、晨烟夕蔼。会昌六年白居易卒于洛阳履道里故居,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今日香山寺北侧的白居易墓园,便是各界来宾凭吊这一历史文化名人的最佳场所。

龙门石窟这些洋溢着信仰情感的文化遗存,其极具异域格调的外在形态和充斥着人文意识的内在涵养,是古代社会广大人民对现实世界充满诉求意愿的物质折射。中华民族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和成效卓绝的创造能力,透过这一遗响千载的人文景观可以得到透彻的解说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具体在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的龙门山和香山上。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雕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雕艺术的最高峰”,居中国大石窟之首。现在它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A旅游景点。龙门是大禹治水时挖的,鱼跃龙门的传说也发生在这里。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代,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已建成1400多年,是世界上最长的洞穴。建成时使用了大量的彩画,但今天很多已经褪色。覆盖在沂水东西两山的悬崖峭壁中,南北长1公里。现存窟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后与麦积山石窟并称四大石窟。龙门石窟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中国化的趋势,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先后在天竺、新罗、吐火罗、郭康等国修建,发现了欧洲图案、古希腊石柱等,堪称世界上国际水平最高的石窟。龙门石窟有2860多处碑刻,被称为古代碑林。代表作:《龙门二十篇》、《双壁龙门》(褚遂良《义阙佛龛碑》、宋真宗《龙门碑》)。这是中国书法的杰作。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98038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