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泾街道的区域概况


洋泾街道座落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洋泾街道,前身是拥有700多年历史的古镇,悠悠的泾水纵贯南北,巍巍的千年银杏见证历史的沧桑。随着浦东城市化的步伐加快,经过多次区域划分调整,原歇浦路街道办事处、钦洋镇、严桥镇的部分区域划入了洋泾街道。到目前为止洋泾街道的区域:西起源深路,东至罗山路,南临杨高路,北达黄浦江,辖区面积由原来5.94平方公里扩大到7.2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6万人,外来人口1.5万人,设置居委会31个。

洋泾浜,原是上海的一条河浜,位于从前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之间,后来被填成一条马路,即今天的延安东路。所谓“洋泾浜英语”,是指那些没有受过正规英语教育的上海人说的蹩脚英语。它的特点一是不讲语法,二是按中国话“字对字”地转成英语。 它最初是十九世纪中外商人使用的混杂语言,只有口头形式,没有统一的书面形式,而且变体很多。该语言流行于当时的上海洋泾浜周边地区,故由此得名。由于该语言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洋泾浜英语”(pidgin English)一般被认为与中式英语具有相同的含义,但事实上它只是中式英语的一个代表,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更为特殊的历史意义。

洋泾浜原本是上海黄浦江一条支流的河名,它东引黄浦江水经八仙桥西流,北通寺浜(今慈溪路、重庆北路一线)、宋家浜(今苏州河),西通北长浜(今延安中路),西南通周泾(今西藏南路)。它虽是一条不起眼的小河浜,却四通八达。

1845年11月,上海道台宫慕久被迫公布与英国驻沪领事巴富尔“商妥”的《上海土地章程》,同意把洋泾浜北、李家场(今北京东路外滩)南一带作为英人居留地。1849年4月,上海道台麟桂又屈服于法国驻沪领事敏体尼的淫威,宣布将洋泾浜南、护城河(今人民路)北划为法租界。从此,本来默默无闻的洋泾浜成了颇受瞩目的上海两租界的界河;而“洋泾浜”(或“洋泾”)一词,则一度用作租界的代称。

当时随着大批从事经济掠夺的英商涌入,在没有共同语言而又急于交流的情况下形成一种“商业英语”,西人称作“皮钦语”(Pidgin English),华人则叫做“洋泾浜英语“。洋泾浜英语主要特点就是以当地母语为主,夹杂许多英语词汇,属于不同语言人群进行联系的混合语言。

虽然皮钦语的摇篮是广州,但在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以后,上海的对外贸易地位很快超过了广州,在英法租界之间的洋泾浜,便聚集一批无业游民,专以蹩脚英语为营生,牵合中外商人,促成商业交易。起初从事这种翻译活动的还是从广州来的老手,后来就逐渐本地化。

老上海把懂外语者唤作通事,而一般在洋行打过工,稍谙一些英语词汇,但读音不准、语法不通的人,讲的则是“洋泾浜英语”,他们通常被称作“露天通事”。 西人听了仅勉强可以意会。但是露天通事的出现渐渐规范了上海的皮钦语,并最终形成了洋泾浜英语。

冯泽夫等旅沪宁波商人在1860年编写了《英话注解》,这是上海出版的第一种“洋泾浜英语”手册。据统计,露天通事起先仅30余名,后增至200多名;“洋泾浜英语”的单词,大约700个。

汉语的音节一般不用辅音结尾,而洋泾浜英语常常将以辅音结尾的词加上一个元音,如make [meik]读成[meiki:],将make变成了makee,同样将much变成了muchee。语音上受上海话影响,把辅音“r” 说成“l”。如:“all-light(allright)”、“loom(room)”;把辅音“t”读成“chee”,如:“My-no- wanchee(Idon'twantit)

洋泾浜英语词汇成分基本来自英语,但采取简缩的策略。词汇的主要来源仍是英语,只有极少词汇来自汉语或印度等地。来源于汉语最常见的是chin-chin(表示打打招呼、邀请)和chow chow (表示吃或食物)。此外还夹杂英国人从印度等地带来的词,如chit(信、帐单),godown(货栈)。常用词的使用范围比英语词大得多,这是由于洋泾浜英语对词汇采取了简缩遁辞和回避的策略。如,用catcheel(=catch)表示“得到”。

万吨级

洋泾港码头(Yangjinggang Matou) 位于黄浦江下游南岸。东起歇浦路,西至洋泾港。岸线长约235米。是上海港通用性码头。码头高桩板梁结构,前沿水深10米,靠泊能力为万吨级以上,主营粮杂类货物装卸。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97439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