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故乡在春秋时期的楚国苦县,也就是现今的河南鹿邑。
老子大约于公元前571年出生于楚国苦县,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所说,老子即李耳,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而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郭兰芳在《论老子哲学思想》中也写道:老子姓李名聃,是楚国苦县的厉乡曲仁里人,生于春秋末期,曾任周王朝的图书馆长、管图书,是孔子的前辈,曾向他问礼。
扩展资料:
老子自幼聪慧,静思好学,常缠着家将要听国家兴衰、祭祀占卜、观星测象之事。尹氏请一精通礼乐的商容老先生教授。商容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礼仪。
一日,商容教授道: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老子问道:天为何物,先生道: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
老子又问:清清者又是何物,先生道,清清者,太空是也。太空之上,又是何物先生道: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
之上又是何物,清之清者之上,更为清清之清者也。老子又问:清者穷尽处为何物,先生道:先贤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夜晚,老子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仰头观日月星辰,低首思天上之天为何物,彻夜不能寐。
又一日,商容先生教授道: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焉。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伦,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伦,故尊卑长幼可分也。
有物性,故长短坚脆可别也。老子问道: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长幼,何人定而分之,长短坚脆,何人划而别之。
先生道:皆神所为也,老子问道。神何以可为也,先生道,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故可为也老子问:神之能何由而来,神之功何时而备。
先生道:先师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子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视物而思,触物而类,三日不知饭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子(出生苦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苦县
老子的故乡一直存在着争议。“老子故里”的纷争已有十余个年头了。一个人的诞生地只能有一个,尽管这个人一生曾经到过许多地方。一说是位于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另一说是位于安徽省涡阳县郑店村。安徽涡阳与河南鹿邑,两地相隔非常近,直线距离不过80公里。
老子涡阳说
九龙井:老子故里有两大独特景观,流星园和九龙井。据《正统道藏·犹龙传》和多种典籍记载,老子诞生时,“洵水”上空出现千古奇观,“万鹤翔空,飞龙吐水,以浴圣姿,龙出之处,因成九井”。
《七真祖师列仙传》描述甚详,言四大真人刘长生、王玉阳、谭长真和郝太古寻到太上老子降生处,“见有九井并环着一座八角亭,亭边有株李树,相传太上生于李树下;四人步入亭内,亭中间有座石碑记着降生之事。”在叙述了太上出生时“九龙吐水,沐浴其身,所浴处遂成九井”之后特别强调:“其地神异载于经史,历有考证,非无据也。”
上世纪90年代,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考古人员果然在村内寻找到九口井。
老子鹿邑说
太清宫:现存明清时期遗址,该遗址现存有明、清或民国时期修建的太极殿、三圣母殿、娃娃殿等,其余建筑均为2004年后重建。
太清宫的历史,鹿邑的说法与涡阳的大体相同。鹿邑太清宫始建于东汉延熹八年。当时汉桓帝刘志尊老子李耳为道家鼻祖,在其诞生地建“老子庙”以进行祭祀。唐高祖李渊尊老子为李姓始祖,并以“老子庙”为家庙,亲赴鹿邑祭拜。唐玄宗李隆基两度拜谒“老子庙”,更其名为“太清宫”,他还将祭祀老子母亲的“李夫人祠”更名为“洞霄宫”。
扩展资料: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胡适曾推测老子生于周灵王初年,当公元前570年),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道德经》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20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并称之为“太上老君”。
参考资料1:百度百科-老子故里
参考资料2:百度百科-老子故里之争
老子故里在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
在传说中,老子一生下来时,就具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来称为老子。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学于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一个很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尊为道祖。
世界影响
老子的著作、思想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老子思想影响不仅在道家内无人能及,在道家之外也影响深远。
其影响不仅包括哲学、宗教、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美学、伦理学、文艺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性、修辞学诸学科,而且涉及医药、养生、气功、军事、管理、建筑、园艺等众多领域。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