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加"参"组成的字是:“糁”
读音 (鲁南地区方言中念sá)
在现代汉语拼音中没有(sá)这个读音,但是聪明的鲁南人填补了这个空白,语言学家太有必要到鲁南地区来喝一碗香喷喷又养胃又养颜的“糁”,希望字典辞典再版时能收录这个方言音。
正确的读音有三个 “糁” sá,shēn,sǎn
1、糁(糁)
sá 方言,米粒(指煮熟的)。【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中无此读音,不管有没有这个读音,考试时“sá”一定不对。详见2013山东省济南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
2、糁(糁)
shēn 谷类制成的小渣:玉米糁儿。鲁南(起源地)地区方言中念sá zǎ 鲁南地区几乎没有翘舌音。希望字典辞典再版时能收录这个方言音。
3、糁(糁)
sǎn 涂。“石青糁之。”——《核舟记》
释义详解
1.糁、糂:sǎn 【名】 米粒,饭粒〖ricegrain〗厨乏聚蝇之糁。——《续传灯录》
又如:糁粒(米粒) 散粒,碎粒〖grain〗。如:糁糁(粒粒,颗颗)
2.糁:sǎn【形容词】饭很稀,一粒一粒的;例如鄱阳话中:嗰饭务得也真糁。(这饭做的很稀,一粒一粒的)
3.糁:sǎn【动】 以米和羹〖cooksoupwithrice〗
七日不食,藜羹不糁。——刘向《说苑·杂言》
4.洒,散落〖disperse〗
六街惊糁,阿香车里行雷。——《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又如:糁盘(宋代风俗,除夕祭祀祖先及百神,在庭院架松柴齐屋,举火焚之)
5.涂抹;粘〖paint〗
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明·魏学洢《核舟记》
4.糁、籸:shēn【名】 谷类磨成的碎粒〖groundgrainsofcerealcrops〗
一人一碗玉茭、高粱糁糊糊,里边煮着几块山药。——《结婚现场会》
又如:玉米糁;糁盆(以麻籸为燃料的照明火盆;旧俗岁时送神或祠祭、燕设,燃火于门外以祀神,兼取旺盛之相,亦谓 之籸盆,燃料不限于麻籸)
临沂糁
糁sá;是山东临沂一带的一种传统名吃。包括料的配方等等,但临沂一带的糁最为出名,有许多名人名家都曾受益于它。一般以牛肉糁为主,近几年来也出现了以鸡肉糁为主料的糁。
糁汤大致分为两类,一种为临沂地区的“黑糁”,在熬制的时候放入大量成为的黑胡椒,并添加进粉碎的看大骨头进行熬制,所以汤色偏黑、偏浓,入口鲜香辣、醇厚,回味无穷。后经临沂传入外地由于糁颜色较黑传入一些地区当地人无法接受,所以改用了白胡椒即另一种为枣庄、济宁地区的“白糁”
制作方法如白糁里面不放胡椒或放入白胡椒。汤色微黄,较“黑糁”稀。
糁的起源
糁汤,又名“肉粥”,一种传统名吃,一说起源于临沂,现为当地百姓的平常早餐。它的历史悠久,《说苑·杂言》中就有“七日不食,藜羹不糁”的记载,春秋时代的名著《墨子非儒下》载:“孔子穷于陈蔡,藜羹不糁”。《礼记·内则》称:“糁,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这里所说的“糁”,颇类今糁。清康熙年间《沂州志·秩》所列16种品中有“糁食”。
清康熙年间《沂州志·秩》所列16种品中有“糁食”。“糁”在文字上讲是用肉作成的汤羹,相传糁是古代西域人的早餐饮料,唐进传入内地,而临沂糁则是由元大都(今北京)传来的, 相传其是古代西域回族的一种早餐食品,最初由元朝大都一对回民夫妇来临沂经营,当时叫“肉糊”,后来仿制者越来越多,明朝时期定为“糁”,后来,当地人将这种肉粥直呼为糁了。 解放前,临沂城有8家糁铺,以黄家、刘家、吴家的鸡肉糁和陈玉山牛肉糁最负盛名。1946年,陈毅同志驻临沂时,曾是黄家糁铺的常客。当前,临沂市区的著名糁铺已有数十家,中小型糁铺更是遍地开花,而且上海、青岛等地也开设了临沂糁馆。上海国际饭店和济南南郊宾馆分别聘请了临沂的制糁技师,使糁登上了大雅之堂。从此糁也被众人所知晓,流传至今。
糁汤是淮海一带的小吃。
糁汤,主要流行于山东,以及江苏(徐州)、安徽(宿州)、河南(夏邑)等地区,大概是淮海一带吧,各地的糁汤,大同小异,又风味独特,各有千秋吧。
说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微山湖,当时这一带应该是滕县,乾隆皇帝在船上茶不思饭不想,也不知是病了,还是怎么回事?这时有人进献了一碗汤,乾隆一尝,咦,美味啊!于是问这是啥汤?下面的人机灵,便回答乾隆皇帝,这就是啥汤!糁汤就是这么来的。
熬制糁,要特制的甄锅。此锅由鲜紫柳木箍成,气味清香,可以煨汤。头天过午,做糁的师傅将整个骨架与肉洗净劈开,反复清洗直至毫无杂质。为保证早晨食客可以喝到新鲜的糁,于夜间十二点烧火煮水。
将整个骨架置于锅中,放入五香、生姜、大葱、绍酒以去腥提鲜,采用大火熬制三小时至肉骨分离,将肉取出。后换文火继续熬制两个小时,将骨髓熬软煮化,此时汤色奶白,骨香浓郁。髓油慢慢升腾,在柴火跳跃的节奏里,随炊烟飘向了远方,去问候早上睡眼朦胧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