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县(待统一)】 暂由泉州市管辖。金门县位于福建省南部海域,泉州市南面的海岛县。介于东经118゜08ˊ~118゜30ˊ ,北纬24゜22ˊ~24゜35ˊ之间。东南濒临台湾海峡;东北面与晋江市金井、南安市石井、厦门市同安区隔海相望;西与厦门半岛、漳州市龙海市隔海毗邻。是福建省著名海岛。地理位置独特、险要,是我国东南沿海海防战略要地。全县总面积149平方公里,岛岸线长152公里,有料罗湾等天然港湾30余处。全县总人口约6万人,均为汉族。通闽南方言。
金门县历属泉州所辖。旧名浯洲,又称仙洲、浯岛、沧浯、浯江、浯海。古为荒岛,晋元帝建武年(265),中原发生五胡乱华,原居中原的苏、陈、吴、蔡、吕、颜等六姓民众,不甘受异族的统治,于是搬迁于此,这是金门最早有民众定居的记载。唐贞元十九年(803),牧马监陈渊率蔡、许、翁、李、张、黄、王、吕、刘、洪、林、肖等十二姓民众到达金门屯住牧马,金门成为牧马监地。五代(907~925)时,王审知建立闽国称王,把浯州编入泉州属邑。后唐时唐明宗长兴四年(935),福建省设同安县,金门属于同安县。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宋代大儒朱熹任同安县主薄,在金门设有燕南书院,这是金门被雅称为“海滨邹鲁”的由来。宋熙宁、元丰年间(1068~1085)立都图(设4都、辖9图)隶凤翔里,属马巷绥德乡。元初建场征盐,至正六年(1346)置管勾司,至元十二年(1352)改司令司,课盐税。明洪武元年(1368)改盐场为踏石司,旋改为盐课司。明洪武二十年(1387),江夏侯周德兴于此筑城建垣,以防倭寇。因此处乃战略重地,内捍厦漳泉,外制台澎,大有“固若金汤,雄镇海门”之势,因此就把“浯洲”改为“金门”。并设守御千户所。明永历十五年(1661),郑成功驻守金门,并于此率船队东征收复台湾。清康熙三年(1664),清军进驻金门,毁城废址,徙民内居。清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反清,金门复为郑成功之子郑经所守。清康熙十九年(1680),郑经退守台湾,清设总兵驻守。清雍正元年(1723),置浯洲盐场大使,清雍正十二年(1734),移同安县丞驻此。清干隆三十一年(1766),县丞移灌口,由安海通判接任。清干隆四十年(1775),通判移马巷,田赋归马巷厅分征。清干隆四十五年(1780),复设县丞。清同治七年(1868),改置协副将及中军都司。1913年,属思明县。1914年,金门升格为县,初属厦门道,后由省直辖,县政府驻金湖镇。1937年被日军侵占,1945年光复。金门本岛沦陷后,县政府迁大嶝乡。1949年,大、小嶝岛及角屿解放后,成立大嶝区,由南安县代管。1955年,成立金门县人民政府。1970年,大嶝公社归同安县管辖。1985年地市合并,金门县归属泉州市。现金门县由台湾当局暂时管辖。现辖有金城镇、金沙镇、金湖镇、金宁乡、烈屿乡等。
金门县由近60个岛屿组成。最大岛屿为金门岛,面积133平方公里,状如哑铃,东西宽、南北窄,地势在中部向东而西有一线高地,形成岛之脊梁,向南北两侧逐渐倾斜,为起伏的丘陵。岛上北太武山(仙山)雄据东部,海拔254米,为全县最高峰。古岗湖为金门县惟一天然湖。小金门岛为第二大岛,原称烈屿,面积15平方公里。此外还有大担、小担、北碇等较大功率岛屿
金门县,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市,现由台湾当局实际控制,古称“浯洲”、“仙洲”等,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为牧马监地,五代时编入泉州属尾,1915年1月正式设县,以“固若金汤、雄镇海门”之意而称“金门”。一、简介
金门县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海域泉州围头湾与厦门湾内,屹立于台湾海峡西部,与中国大陆最近处仅2310米,位于九龙江出海口外,西与厦门岛遥望,东隔台湾海峡与台中市相望,北与泉州市晋江市相望。东距基隆198海里,东南距澎湖82海里,距高雄160海里,西距厦门18海里,距离角屿仅1.8公里,离台湾岛有210公里。
二、风景名胜
金门的地理行政区域,分为金城、金湖、金宁、金沙以及烈屿等。金城是金门最早开发的地带。唐朝时牧马侯陈渊率十二姓来金门开垦,南宋大儒朱熹、明代名将俞大猷以及延平郡王郑成功、鲁王朱以海等均曾在此驻足。金门的古迹非常的多,其中较有名的古迹有:旧金城、牧马侯祠、浯江书院、延平郡王祠、鲁王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