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泉州遗产点:开元寺

大黄花鱼2023-05-13  29

开元寺位于泉州子城西门外,南临城内东西向主街道,寺院由中路主体建筑群、东西石塔及东西两路附属族群等组成。

开元寺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多元社群的代表性遗产要素。开元寺是宋元时期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其寺院经济及多元文化遗迹反应出宋元海洋贸易带给泉州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共存特征,与寺院关联的割据政权统治者、宋元官方、僧侣、地方大族等人群对宋元社会经济和海洋贸易有重要贡献。

开元寺

【重点遗存】

开元寺始建于公元7世纪,10世纪奠定主体格局,至今保存着中国古代大型佛寺建造形制发展成型初期的典型布局,即在中轴院落的东西两侧另建塔院,14世纪后少有出现,非常珍贵。寺院坐北朝南,中轴线主要建筑包括自南向北依次为紫云屏、天王殿与拜亭、拜庭及东西廊、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及其东侧檀越祠。东、西两侧矗立着镇国塔、仁寿塔两座宋代石塔,整体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

【紫云屏】

紫云屏墙中嵌着隶书“紫云屏”石刻是明代泉州著名书法家陈于王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写的。

【山门】 山门是开元寺的入口,始建于公元687年(唐垂拱三年),单檐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历代都有修缮,现状整体为18-19世纪(清代)传统建筑风格。根据研究,其中间三个开间的部分构件承袭了7-13世纪的建筑特征,如:石柱粗壮且呈梭状,承袭唐代风格。这种覆盆状的柱础具有宋代特征。石柱上悬挂的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是我国南宋大理学家朱熹(1130-1200年)所撰,记载了当时泉州佛教的兴盛和僧侣众多的景象,弘一法师于1928-1942年住锡泉州时重新题写了对联。殿堂两旁的塑像是佛教密宗经典中的密迹金刚与梵王。

【拜庭】

拜庭连接着天王殿和大雄宝殿,是可供僧侣、信众聚集的场地,面积2800平方米,两翼有长廊回护。两旁列置的陀罗尼经幢、窣堵波式塔、宝箧印经塔,都是8-10世纪随着汉传密教的发展而在中国新产生的佛教建筑形式。在11-14世纪期间,这些新生的佛教建筑在中国东南沿海大量建造和持续发展,并传播到东亚其他地区。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经幢、佛塔遗存,建造年代多为10-14世纪,一方面是东亚地区佛教建筑发展史中珍贵的年代标本,另一方面也有力地见证了泉州作为中国当时最重要的官方国际港口,多元文化在此地汇聚、融合和发展,留下了丰富的成果。

【宝箧印经塔】

大殿前的这两座石塔称为宝箧印经塔,因塔的造型酷似藏经宝匣,故得名。传说公元前二世纪古印度阿育王敕建八万四千座塔,其中十九座传入中国,故又称为阿育王塔。五代时期吴越王钱弘俶仿效阿育王,建造八万四千座塔,多为木雕或铜铸的一尺左右的小塔。石构大型宝箧印经塔现仅存于闽浙粤沿海三省,特别是泉州一带,它们仅建于宋元两代,是印度密教浮海东渐的产物,后来广为流传到日本等东亚地区。

开元寺的这两座石塔建于1145年,为典型的宝箧印经塔形制,高5.48米,由基座、塔身、塔顶、塔刹4部分组成。方形塔身是这种塔的基本特征,四面刻龛,内雕佛本生故事。塔顶上四角立着山花蕉叶,上面刻有佛传故事。塔刹形制完整,由覆莲、相轮五重等组成。

1982年维修这个宝箧印经塔时,在塔内发现一件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建造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幢身文字记载有当时管理海外贸易官员的职衔“军事左押衙充海路都指挥兼御史大夫”,及当时泉州最早的海外贸易管理机构——榷利院,印证了五代时期官方对海外贸易的重视及当时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

【窣堵波式塔】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开元寺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面阔九开间,属于中国古建筑里最高的形制,大殿面积1388平方米。它始建于686年(唐垂拱二年),1637年(明代崇祯十年)重修为现状形制。

【大雄宝殿月台须弥座】

大殿月台须弥座很特别,它的束腰处有73方狮子与人面狮身石刻,这与南印度朱罗时期的印度教寺院里的人面狮身石刻风格非常相似。根据研究,该须弥座是明代重修开元寺时从元末废弃坍塌的印度教寺移用至此。(这处须弥座反映出两个珍贵的信息,其一,13世纪时泉州兴建了在中国其他地区基本没有留下遗迹的印度教寺院。其二,17世纪大殿重修时,在这座发展成熟了的中国佛教寺院中,居然使用了印度教主题的建筑构件,可谓是非常罕见的文化现象,侧面体现了泉州本土文化的多元包容独特传统。

【大雄宝殿室内】

根据寺院古代志书的明确记载(《开元寺志)》,大雄宝殿自7世纪(686年)始建以来,历代都有修缮。经研究,其建筑平面布局、整体构造、外形比例、以及构件元素特征等,大部分承袭自12世纪(1155年)的中国传统木构建筑风格,14世纪末期(1389年)增扩外檐范围,主体架构形制及特征保持至今。

大殿的构架形式为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体系中最高等级的殿堂式,同时因为供奉大型佛像的功能需求,整体构架又进行了灵活改造,体现出中国古代木构体系转折期的重要特点。例如参考了10世纪后兴起的减柱结构方式,在大殿中部的拜仰空间及佛像位置减掉了两排共14根柱子,提升了殿内的拜仰空间。

大殿正位按照密宗的规仪,供奉着五方佛,这五尊佛像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祗,佛像各高6米,分别为:中央毗卢遮那佛即释迦牟尼法身大日如来佛、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成就佛,是密宗最高级佛尊,与一般禅宗供奉的佛像不同。

大殿中最令人赞叹的就是中部两排石柱和梁架接合处的斗栱,雕刻成二十四尊飞天乐伎,其造型源自佛经所述的神鸟“迦陵频伽”(妙音鸟),形象为人身羽翅鸟腿,这些飞天手中或执管弦丝竹乐器,或捧文房四宝,既承担支撑梁架的结构作用,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为中国木构建筑所罕见。迦陵频伽的形象在7世纪就出现于中国北方及中原地区的佛教石窟寺壁画及雕塑中,一般均体现为佛前乐舞,值得注意的是,其在大殿中使用的位置也承袭了佛前乐舞的佛经描述场景,是非常具有想象力的创造。迦陵频伽斗拱的创造性特征,充分体现出10-14世纪的泉州,因来自中原及海外的多元文化汇聚融合作用,形成的开放、包容精神,以及社会文化的繁荣与活力。

【印度教石柱】

这是和前面月台须弥座一样,取自印度教寺院的石柱,也是17世纪(1637年)重修寺院时使用的。石柱的外形与雕刻与南印度12-14世纪(朱罗国晚期)的印度教寺院相似。两根石柱柱身上的24幅圆浮雕图案中,9幅雕刻有印度教古代神话故事,其他雕刻着中国古代传统吉祥图案及花草图案。这些故事的中心内容与印度古代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有关。石柱上分别雕刻有:

湿婆立像: 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是"毁灭"之神。兼具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有众多化身,这是众多化身中的苦行僧形象。

象、鳄争斗: 象和鳄鱼都是毗湿奴的信士,因惹怒其它神袛而被贬谪,彼此争斗不休,长逾千年。后来,象想到毗湿奴大神,以鼻卷举莲花向毗湿奴求救。毗湿奴骑金翅鸟飞临,杀死鳄鱼,解救了大象,同时解放了鳄鱼。

毗湿奴骑坐金翅鸟: 此幅中金翅鸟化作人形,颈挂蛇形项圈,传说它经常以蛇充饥;腕带宝石玉镯,头顶刻花金冠,肩背后长着一对宽阔的翅膀,用双手托住毗湿奴的双足作腾越飞奔状。这与上一图象鳄争斗故事是具有连续性的,毗湿奴骑上金翅鸟现身解救大象。金翅鸟迦楼那是大神毗湿奴的骑乘,是喜马拉雅山里的一种半人半鸟的神物,象征天力。

阎摩那河七女出浴: 克利希那看见七位婀娜多姿的美丽少女正在阎摩那河沐浴嬉戏。十臂人狮掰开裂凶魔身体:毗湿奴化身为相貌凶猛的人狮,把凶魔希拉尼亚卡西布抓来放在膝盖上,腾出两只手掰裂其肚皮,其余八只手各拿着象征繁荣的法螺、象征力量的圆盘、象征所有武器中最强有力的仙杖等法宝。

吹笛子的克里希那: 克里希那打胜仗之后,吹着长笛作舞蹈状,周边动物都沉醉在美妙的音乐中。

克里希那与阿周树: 克里希那化身顽童,脚被绑在一个木臼上,木臼系在神树阿周树上,他将木臼拖到树中间,再用力将神树连根拔起而得以逃脱。 还有甘尼巴与基斯那摔跤,毗湿奴和他的妻子财富女神拉克希米、大地女神普黛维等。

根据研究,石柱的柱头形制、以及石刻图案的表现手法方面,都体现出了对印度原型的改造,有力证明了外来文化与泉州本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南印度石柱雕刻的头发、体态比较写实,本土雕刻的线条比较写意。

【甘露戒坛】

戒坛是古代佛教僧侣受戒的场所。8世纪晚期开始,中国官方为加强对佛教教团的管理,严格推行受戒制度、同时限制戒坛的设立数量。10世纪后只有一定级别的行政区域才能设立戒坛,开元寺戒坛建筑始建于1019年(宋代)。

戒坛历代都有修缮,现存戒坛系1666年(清代)重修,这是重修纪事碑记,戒坛建筑为五重檐八角攒尖顶式,是依据7世纪律宗经典《关中创立戒坛图经》所述规制建设,由5层台座构成,象征五分法身,分别供奉佛、菩萨、金刚等。殿顶正中为八角圆形藻井,采用无梁结构,柱头及补间铺作也有24尊木雕飞天乐伎,手执泉州南音乐器,也是承袭前代建筑样式,源流与文化意义与大殿中的相同。

开元寺戒坛反映了两个重要的历史信息,其一,11世纪初期开元寺能够设立戒坛,可见当时泉州具有很高的官方地位。其二,中国佛寺中现存的古代戒坛建筑甚为稀少,开元寺戒坛形制高度吻合古代佛教经典记述的规制,是佛教建筑发展史中的珍贵物证。

【藏经阁】

藏经阁是佛教寺院中讲经说法、存放经书的场所。这座藏经阁始建于1285年(元代),1925年改为水泥仿木楼阁结构。内藏有宋、元、明版纸本经书,贝叶经、金刚经、血经等珍贵经书,佐证了开元寺的悠久历史。

【檀越祠】

檀越祠是开元寺僧为纪念献地建寺的檀越主黄守恭而建。祠始建于7世纪(唐代),历代屡有修缮。

【管理】

开元寺管理体系的涉及到多种利益方,由寺院僧侣、固定信众团体、宗教部门、文物部门分工协作开展。日常管理方面主要由僧侣和固定信众承担,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非常强。固定志愿者共150人,每天15人轮流值班。

寺里香火非常旺盛,但又涉及文物的防火安全问题。寺里探索实行了由固定信众团体值班监督的烧香限定措施,规定允许进殿持香拜仰,但不点燃,出殿后再到指定的专门焚烧炉中点燃香烛及金纸,完成供奉仪式。这就是寺院内指定的香烛、金纸焚烧炉,专门设置了除烟净化系统,通过喷水除烟。

【镇国塔(代表东方娑婆世界)】

东西塔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泉州人民的骄傲。

塔在中国佛寺格局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是个重要的因素,佛教初传入中国时,佛寺受印度影响,以塔为中心,周围建以殿堂、僧舍。5世纪后,殿堂逐渐成为佛寺中的主要建筑,塔的位置逐渐由全寺中心演变为左右分列于殿前,或于主殿院落前方两侧分立塔院,也有将佛塔移于寺外另建的。像开元寺双塔这样的东西塔院格局体现了佛寺格局变革早期的特征,后世并未推广,具有标本性价值。同时,双塔的宏伟体量和精湛的石雕工艺,非普通水平的财力和物力所及,从侧面反映出13世纪时泉州作为国家指定的国际港口,拥有的先进建筑技术、完整工程组织、强大社会动员能力以及雄厚的经济实力。

镇国塔建于1238-1250年(南宋),为五层八角仿阁楼式石塔,通高48.27米,底层面积255平米。塔由塔座、塔身、塔顶、塔刹四部分组成。塔中为一根花岗岩块石叠砌的八角形塔心柱,直径约4米,从塔底直达塔顶。外圈塔体为筒状,厚度约2米,分五层,每层以横梁、斗拱及楼板横向拉接,两者间为可登临的塔室,塔壁外各层均环绕檐廊、护以石栏。每面塔壁均由立柱、额坊、斗拱等组成。一层东、西、南、北各开一门,二层起逐层错位,塔身外壁每层雕有佛像16尊,共80尊,造像自下而上代表逐渐提升的佛教修行的五种境界,分别为诸天神将、罗汉、高僧、菩萨、佛尊。须弥座束腰处有40幅雕刻,其中37幅是佛经故事图。该塔在比例关系、构件形式等方面,均体现了7-13世纪的唐宋建筑特征。塔壁一顺多丁的砌筑方式、以及塔身收分、门龛错位、分段接柱等建造方式,增强了塔身的稳定、美观和抗震能力,体现出古代工匠的非凡智慧。

东塔的每层斗拱数量相同,每个柱头上一组,柱间两组,西塔斗拱数量与东塔不同。

【保护】

东塔的本体保护工作主要针对三个方面内容开展:防雨水渗漏、结构稳定性监测、表面风化监测。

宋元时期,因为继承和占有大量田产、僧人免税役的特权取消以及南禅出世济民思想等因素,以开元寺僧为代表的僧侣,热心造桥修路等公益事业,并充分参与到泉州地区的社会经济运转中。他们以资金筹措、设计施工或看守修缮等多种方式参与泉州地区的桥梁建设浪潮中,促进泉州陆上交通网络的构建。如开元寺僧人义波、宗善曾参与洛阳桥的建设。

 

【仁寿塔(代表极乐世界)】

仁寿塔建于1228-1237年(南宋)。其造型和工艺作法与东塔相同,高度上略低于东塔,为45.06米,底层面积270平米。

西塔与东塔有三处主要差异,其一,第三、四、五层补间铺作仅一组斗拱。其二,塔身外壁的80尊石刻造像内容为佛教人物,代表佛教所弘扬的众生佛性平等理念。其三,须弥座石刻为花兽图案。另外,西塔第四层雕刻有印度佛教男性观音菩萨、猴行者腰系《孔雀王咒》经书,体现出与外来宗教文化的交流融合。

开元寺东西塔为我国现存最高的一对宋代石塔,代表了13世纪中国石构建筑技艺的最高水平。 

【功能、活态特征】

开元寺自古至今一直是香火旺盛的佛教寺院,是 泉州市 民最信奉的佛寺,每年举行的主要大型法会有20多场,比如:每个月农历二十六日勤佛日、元宵节、浴佛节、佛诞日、中元节等代表性佛事盛典都会举行法会,宗教传统和民间信俗始终延续。

开元寺位于泉州子城西门外,南临城内东西向主街道,寺院由中路主体建筑群、东西石塔及东西两路附属族群等组成。

记得唐朝诗人杜牧曾在诗中写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以想象当时佛寺是有多盛行。在 中国著名景点 中泉州就有一座从唐朝垂拱二年流传到现在的寺院。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他的历史吧。

开元寺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大开元寺溯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初名“莲花寺”,后几经易名,至唐开元26年唐玄宗下昭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现名。元至元22年合120院为一禅刹,始称大开元万寿禅寺。

开元寺寺址本是黄守恭的桑园,相传“守恭梦僧欲化其地为寺,辞曰:待桑树生莲花乃可,不数日桑树尽生莲花,守恭神之,即舍为寺”,因此,开元寺得名“桑莲法界”。它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象征,也是全国佛教重镇――福建的骄傲

开元寺布局,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紫云屏、山门(天王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东翼有檀越祠、泉州佛教博物馆(弘一法师纪念馆)、准提禅院;西翼有安养院、功德堂、水陆寺;大雄宝殿前拜亭的东、西两侧分置镇国塔、仁寿塔两石塔,俗称东西塔。

拜庭两旁古榕参天,大雄宝殿雕塑技术高超,尤其是粱槽间的24尊飞天乐伎,在中国国内古建筑中罕见。殿前月台须弥座的72幅狮身人面青石浮雕,殿后廊的两根古婆罗门教青石柱,同为明代修殿时从已毁的元代古印度教寺移来。大殿内用近一百根海棠式巨型石柱支撑殿堂,俗称“百柱殿”,殿内供奉的五方佛像,法相庄严,是汉地少有的密宗轨制。大雄宝殿之后的甘露戒坛,系中国现存三大戒坛之一,坛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铺作间的24尊木雕飞天。

主要建筑

天王殿

开元寺的山门与天王殿合二为一,现存建筑建于民国十四年。殿内石柱为梭柱,石柱上有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是朱熹所撰,由弘一法师所书。石柱上悬挂有一木制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该对联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写。分坐在天王殿两旁的是按佛教密宗规制所配置的密迹金刚与梵王。它们怒目挺胸,状极威严,与一般寺庙所雕塑的四大金刚有较大差别,有人谑称它们为“哼哈二将”。

藏经阁

藏经阁原来是法堂,是元代至元二十二年,僧录刘鉴义建造的。元、明时期已经过多次重修,至民国十四年圆瑛和尚改建为水泥仿木结构的二层楼阁。楼下为寺僧念经礼佛处,上层收藏各种版本经书3700多卷。

大雄宝殿

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又称紫云大殿,是开元寺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先后经过唐、南宋、元、明几次受灾与重建,现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遗物。大殿面阔九间,进深六间,建筑面积1338平方米,重檐歇山顶,通高20米。前檐重檐下横匾书“桑莲法界”四字。殿内减柱造,共有86根大石柱,承托抬梁式木构架,号称“百柱殿”。殿内斗拱共76朵,分布在周圈和前槽,其中明、次、梢间各有补间铺作两朵,尽间仅一朵。斗栱上雕有有“飞天乐伎”二十四尊,集佛教妙音鸟、基督教天使和中国飞天造型于一身,雕刻精美。

甘露戒坛

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后面的甘露戒坛,建在中轴线的第二台阶上。甘露戒坛始建于宋,明末重建,重檐八角攒尖顶,四周环廊,占地645平方米。坛有五级,最高一层供奉明代卢舍那佛坐像木雕。开元寺甘露戒坛与北京戒台寺、杭州昭庆寺并称中国三大戒檀。

东塔

泉州开元寺东为“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五层木塔,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易木为砖,南宋宝庆三年改七级砖塔,今石塔为南宋嘉熙二年至淳佑十间重建,高48。24米。

西塔

西为“仁寿塔”,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初为七级木塔,称“无量寿塔”。北政和四年奏请赐名“仁寿塔”,前后经毁坏与重修多次,易木为砖,至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由自证法师易砖为石,先于东塔十年建成。今石塔为南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重建,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

1、泉州开元寺位于泉州的西街,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泉州开元寺初名“莲花寺”,后改为“兴教寺”、“龙兴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9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现名。

2、泉州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元末遭兵火全毁。洪武末年重建山门、大殿、戒坛,万历四年(1576年)重建照壁。现在山门中间三间是明代原物,而两梢间及拜亭则是近世添建。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九间,重檐歇山顶,体量宏伟,形制独特。如按平面柱网计算,此殿应有柱子一百根,故俗称“百柱殿”,但实际因减去两排内柱而仅存八十六根。殿内天花以上木构采用南方传统的穿斗式结构。斗拱大而稀疏,尚存宋代遗风。其突出特点是内柱斗拱的华拱刻作飞天伎乐,这是泉州与海外建筑文化交流的明显例证。戒坛的建筑也很别致,坛上覆八角形重檐顶,四周以披屋和回廊环绕,形成一组造型丰富的建筑群体。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9065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