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那天日出是7:33分,日落是16:53分,夏至那天日出是4:46分,日落是19:47分
(北京时间):
子时:23点到01点 丑时:01点到03点
寅时:03点到05点 卯时:05点到07点
辰时:07点到09点 巳时:09点到11点
午时:11点到13点 未时:13点到15点
申时:15点到17点 酉时:17点到19点
戌时:19点到21点 亥时:21点到23点
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总要先看到日出,即东边地点的时间比西边地点的时间早。不同经度的地方,时刻便产生了差异,这种因经度不同而造成的不同时刻叫地方时。
区时系统规定:地球上每15°经度范围划分为一个时区(即太阳1个小时内走过的经度),经度相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分地方时相差4秒。
我国通用的标准时(北京时间),是东经120°经线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我国领土辽阔,东西跨了62个经度,分属五个时区,我国最东端与最西端地方时大约相差4小时零8分钟。
但现在全国(除新疆采用东六区的区时,称乌鲁木齐时间外)都采用“北京时间”(标准时),而北京实际地处东经116°25′,北京当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约14分41秒。
扩展资料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采用“定气法”划分。“定气法”与上古“斗柄指向法”在确定方法上不同。虽确定方法不同,但两者所标示的天象是吻合的。譬如,斗柄指向法以斗指正南为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定气法”以太阳运行至黄经90°时为夏至,交节时也同样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它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
现行的“定气法”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定气法”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一份为一个节气,每个节气有三个候。古人称节气为“气”,二十四节气就是24个“气”,有“节气”和“中气”之分:每月第一个即月首的“气”,称为“节气”;第二个即月中的“气”称为“中气”。
这样,全年共有12个节气、12个中气,合起来正好是“二十四节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历法中廿四个特定节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时柱_
北京冬至日日出时间:07:30,日落时间:16:30。北京夏至日日出时间:4:30,日落时间:19:30。
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夏至日那天,整个地球上除南极点和南极圈内的极夜地区外,所有地点的日出方向都是从东北方开始的,在西北方落下。在夏至前后,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慢,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在北半球的时间比在南半球长8天,因此北半球的夏天要稍稍漫长一些。
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即南纬23°26′),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方,白昼越长,黑夜越短,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则完全相反。
北方夏天太阳落山一般几点地理上春季在6点左右,具体要看你的纬度
夏季秋季太阳落山有什么区别
过了夏至后,太阳就从北回归线向南移,以至于冬天的夜晚比白天要长,这就是我们觉得冬天天黑得早而早上太阳出来的晚,到冬至那天,太阳直射的光线到达南回归线,从这天后黑夜就会慢慢缩短
夏天为什么太阳落山晚了
因为夏天太阳高度角变大了。
太阳高度是决定地球表面获得太阳热能数量的最重要的因素。
冬天和夏天太阳落山的方位区别
因为过了夏至后,太阳就从北回归线向南移,以至于冬天的夜晚比白天要长,这就是我们觉得冬天天黑得早而早上太阳出来的晚,到冬至那天,太阳直射的光线到达南回归线,从这天后黑夜就会慢慢缩短
中国夏天太阳下山最晚的地方是哪里
楼上错解。正确答案应该是东经75度的帕米尔高原(又称不周山;中学历史课本中经常出现的葱岭就是它)。原因是,太阳下山的早晚是和时间早晚有关系的,越向东,时间越早(这个是人为规定的),反之则越晚。故,在中国日落最晚的地方应该在最西部,也就是中国陆地领土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