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新机场选址于金州湾东部海域,南北长6.2公里,东西宽3.5公里,形成接近黄金分割比例的长方形人工岛,离岸最近距离3公里。总体规划建设4条跑道、航站楼90万平方米。
本期目标年为2030年,航站楼55万平方米,总机位数198个,设有远距平行跑道2条,长度分别是3600米和3400米,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300万人次、货邮55万吨、航班起降33万架次需求。
远期目标年为2050年,航站楼面积90万平方米,扩建2条3000米跑道,总机位数299个,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货邮100万吨、航班起降55万架次需求。
发展历史:
由于大连周水子机场已成为“城区内空港”,发展和运行与城市拓展矛盾突出,无法通过改扩建满足大连地区民航长远发展需要,严重制约城市发展,新机场建设迫在眉睫。
早在2003年大连市开始启动新机场选址论证工作,经科学研究,2009年设计单位提出了在渤海金州湾海上选址方案,2011年民航主管部门组织评审给出唯一场址初步结论。
2022年3月1日,在大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上,大连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大连空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刚通报,大连新机场项目正式进入国家层面和行业审批的实质阶段,为2026年建成运营的总体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大连新机场
大连市甘井子区迎客路100号。
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为4E级民用运输机场,是东北地区四大机场之一、辽宁省南北两翼的重要空港之一,为国家一级民用国际机场、国内主要干线机场和国际定期航班机场。
该机场占地面积345万平方米,拥有1条3300米长跑道;停机坪面积66万平方米,停机位42个(其中廊桥18条);航站楼总面积为13.5万平方米;共通航88个城市,开通境内外航线146条。
历史沿革
1972年10月6日大连机场建成。
1973年4月6日开航。
1985年对外开放国际机场。
1994年1月更名为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
2003年9月更名为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集团公司。
2004年2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机场下放大连市实行属地化管理。
2011年9月,经大连市国资委批复同意,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集团公司由国有企业改建为国有独资公司,并更名为大连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2019年大连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2008万人次,其中国际和地区旅客量突破200万人次,成为东北地区出入境旅客达到200万量级的大型机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
大连新机场位于金州湾,但不是金州区,具体位置在甘井子区的大连湾街道和营城子街道的毛茔子、土城、拉树房和棋盘磨一带。
金州湾在大连市金州镇西2公里渤海海域,并因此得名。海域宽阔呈椭圆形,南北长28公里,宽约15公里。岸线北自金州区大魏家镇荞麦山、葫芦套一带,南至甘井子区黄龙尾咀,长约74公里,面积约7453平方公里,是大连地区渤海沿岸最大的海湾。东部水深3~5米,西部水深5~9米。底质西部为细沙,中部为沙,距岸2.7公里至岸边为泥底。范家坨子岛西北侧有礁石,东侧有沙咀向东延伸。海湾底质较差,无屏障,西北风易起浪拖锚,小艇可在鹿岛与范家坨子岛之间锚泊避北及东北风,海湾南部可避南风。大拉树房至岛巢崖及西侧一段海岸均有岩石陡岸,海湾涨潮流向东,流速0.8节;落潮流向西,流速2节;西部涨潮流向东偏南,落潮流向西偏南,流速约为1节。
更新世末至中更新世,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金州以西被海水淹没,形成金州湾。岩性为下古生代石灰岩。由灰岩组成的浑圆低丘徐徐伸入渤海,构成宽线的海湾。风浪较弱,近岸淤浅,阻碍波浪的传播,可溶性碳酸盐发育。现代海蚀地形不十分发育,但毗连形发育较好,呈海漫滩形态或背迭海滩形态。海滩多细沙、淤泥和粘土。海滩与阶地相连,形成浩阔的盐田和大面积滩涂,盛产贝类。
古时曾为金州与京津等地通泊良港。金州南山崛起于金州湾与大连湾之间,两湾相距5公里,称“金州地峡”,为交通咽喉。辽代建哈斯罕关扼宋,今存遗址。清代龙王庙建在临海峭崖之上,典雅古朴,“龙岛归帆”即指此,属古金州八景之一。湾西建有大连第三职工疗养院。沈大高速公路沿海湾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