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位于桐乡市,京杭大运河西侧,地处水陆要冲,俗称两省(浙江、江苏)、三府(嘉兴、湖州、苏州)、七县(乌程、归安、崇德、桐乡、秀水、吴江、震泽)交界之地。乌镇的历史悠久而灿烂,六千多年前,就有先人在此创造着那个时代的文明,镇东郊潭家湾古文化遗址可以作证。春秋时,乌镇为吴疆越界,战事频繁,吴国曾驻兵于此以防御越国,故得名乌戍,从此纳入国家的政治建制。唐咸通十三年(872)始建镇。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以市河(车溪)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属湖州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解放后,市河以西的乌镇划归桐乡县,才统称乌镇。乌镇街道上清代的民居建筑保存完好,梁、柱、门、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艺精湛。镇东的立志书院是茅盾少年时的读书处,镇上的西栅老街是旅游的主要景点。历史上这个小镇曾出过64名进士、161名举人,茅盾、沈泽民、严独鹤等名人的名字更使小镇熠熠生辉。
“家家面水,户户枕河”是乌镇和许多江南水乡小镇的相通之处。但此地却有一部分民居用木桩或石柱打入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由此造成“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的“水阁”,独具匠心。屋子靠水的一边完全突兀水中,以致造成三面建窗,从任何一方凭窗而观,河水粼粼,舟楫寥寥,风光无限。在河边的建筑背后,用旧青砖砌着一道古色古香、类似城墙的屏障,在这道墙外就是现代化的建筑街道。乌镇人民用这道不经意的故旧之墙,完好地保留了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小镇益发钟灵毓秀、朴素端庄。
1、乌镇东栅,乌镇中市、东栅旅游景区的游程达2公里,由东栅老街、观前街、河边水阁、廊棚组成,自东往西复往东,依次是传统作坊区、传统民居区、传统餐饮区、传统商铺区和水乡风情区。
2、茅盾故居是嘉兴市迄今唯一的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乌镇市河东侧的观前街17号,四开间两进两层木结构楼房,坐北朝南,总面积450平方米。
3、夏同善旧宅地的大厅中高悬一幅官员的画像,其人身着清朝官服,顶戴花翎一应俱全。其宅第为夏同善的外祖父家,其中还有一段与《杨乃武与小白菜》有关的故事。
4、修真观古戏台,戏台是道观的附属建筑,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与修真观一样屡遭毁损,但1919年的那次修缮后,便一直保持到今天。戏台占地204平方米,北隔观前街与修真观相对,南临东市河,东倚兴华桥。戏台为歇山式屋顶,飞檐翘角。台为两层,底层用砖石围砌 ,进出有边门和前门。边门通河埠,底层后部有小梯通楼台,亦可通过翻板门从河埠下到船里。楼台分前后两部分,后部是化妆室,雕花矮窗,宽敞明亮;前部是戏台,正对广场。
5、汇源当铺,在应家桥和南花桥之间,五开间的门面,楼上楼下,1.8米高的柜台。据《乌青镇志》记载,乌镇典当行最多时达13家,太平天国前还有7家。到了1931年,只有汇源当1家还支撑着,到了日寇入侵之前,典屋也只出不进,不久即告停业。自汇源当关门大吉,乌镇典当行的历史便划上了句号。
6、江南百床馆,是中国第一家专门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馆,当地人又称赵家厅,面积约1200多平方米,内收数十张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从富商大贾到极普通的平民百姓的各式木床无不具备,从一床一室到一床多室(床内备有化妆间、卫生间、仆人间等)。既有贵胄们的奢华,也有普通百姓的俭朴。
7、宏源泰染坊,中国的蓝印花布世界闻名,乌镇则是蓝印花布的原产地之一。宏源泰染坊始创于宋元年间,原址在南栅,清光绪迁址于此,系蓝印花布制作基地,也是蓝印花布制品集散中心。
8、老街长弄,乌镇街、坊、巷的数量和规模非同小可,俗称有四门八坊数十巷。八大街为常春里大街、澄江里大街、通里大街、南大街、中大街、北大街、观前街和东大街。
9、逢源双桥因其上有一廊棚,所以也称为廊桥。桥下有水栅栏,系古时水路进出关卡。传说踏走双桥有男左女右的习俗,走一遍桥,须分走左右两半,因此又演绎出走此桥便可左右逢源之说。
10、乌镇西栅由12座小岛组成,60多座小桥将这些小岛串连在一起,河流密度和石桥数量均为全国古镇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