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商圣”的沈万三,他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西厢艳谈2023-05-09  19

被称为“商圣”的沈万三,他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在早先热播的电视剧《天下第一》中,有一位名为万三千的富商。此人家财万贯,富可敌国,更是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人物,连朝廷都要依仗他的力量。万三千的原型正是元末明初的商人,他的财富在中国历史上可是排得上名号的。《亚洲华尔街日报》曾经统计过一份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富豪。他们是春秋时代的商圣陶朱公范蠡、战国大商人吕不韦、西汉汉文帝宠臣邓通、东汉跋扈将军梁冀、西晋首富石崇、成吉思汗、明朝首富沈万三、明朝臭名昭著的大太监刘瑾、清朝大贪官和珅和民国宋子文。

张万三像

沈万三可是人物,我们看榜单上的其他人,他们成事都借助了他人的力量,比如官商勾结,亦或是自己是天下统治者、实际控制者。只有沈万三一个人是白手起家,甚至是凭借一己之力突破了阶级的限制。沈万三的人生历程可谓是一条传奇之路。昆山文管会陈兆弘在"明代经济史学术讨论会"上发表自的《明初巨富沈万三的致富与衰落》一文中说道:沈万三的发家,是从自己的勤劳垦殖开始的。“其先世以躬稼起家……大父富,嗣业弗替;尝身帅其子弟力穑”,也就是说,沈万三依靠垦殖发富,他有了立业的根本。

被奉为中华商圣的沈万三

不仅是自己累积的创业基础,沈万三还能够拉到天使投资,他得到了汾湖陆氏的巨资赞助,财富势力更上一层楼。一方面,沈万三一方面继续开辟田宅,搞他的房地产项目;另外一个方面,他就打起了商品贸易的注意,在周庄的时候,他就利用进行白砚江(东江)西接京杭大运河进行贸易活动。在这里他可以通过水运从长江中下游的鱼米之乡将粮食运到内陆腹地,从中可以赚取高额利润。同时,沈万三还进行国际贸易,把业务都搞到了国外。

以沈万三为背景的财神庙

房地产项目加上贸易活动,更有他人的注资扶持,沈万三迅速成为了“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周庄也摇身一变,从落后的小山村开辟成了城镇,民间百姓看着沈万三的成功,都盛传他是有一只聚宝盆,从中可以点石成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见沈万三的财富多到何其可怕之处。

沈万三的雕塑

只可惜,沈万三站错了他的队伍。彼时正是元末乱世时期,沈万三于苏州发展贸易,为了能够得到便利,他便资助当地的张士诚发展自己的势力,他们关系好到让张士诚为沈万三树碑立传,可见一斑。可最终张士诚败给了朱元璋,沈万三可有些战战兢兢了。为了能够让朱元璋不杀了他,他特意资助朱元璋在南京城的建设,经费的三分之一都是沈万三所出,朱元璋一高兴不仅不追究他帮助张士诚的罪过,反而给了他两个儿子官员做做。

本来沈万三就此可以高枕无忧了,没想到走错了一步棋,毁了整个大局:当沈万三帮朱元璋修筑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后,他又多此一举得提出出资犒劳军队,朱元璋就开玩笑说:“朕有军百万,汝能遍及之乎?”沈万三也豪情干云地说:“愿每军犒金一两。”没想到这下反倒惹怒了朱元璋,朱元璋发怒说:“匹夫敢犒劳天子的军队,绝对的乱民,该杀。”不久之后,沈万三就被朱元璋发配充军,在云南度过了他的余生。

沈万三是正常死亡。

沈万三在云南边陲度过了一生中最后的岁月,沈万三于1392年追随张三丰到福泉山修道,后逝于平越,1393年,沈万三仙逝后安葬于福泉山(贵州省福泉市福泉山下,现如今福泉山下仍有沈万三墓)。

明弘治11年(1498年)由其五世孙沈延礼(又名沈安)率子沈博及女沈琼莲将沈万三遗骨从福泉山迁葬江苏周庄银子浜,名水底墓。民间传说,银子浜的尽头有水一泓,下通泉源,旱岁不枯。水下有一个古墓,非常坚固,里面埋葬着沈万三的灵柩。

沈万三尝身帅其子弟力穑事,广辟田宅,富累金玉,又能推恩以周急难,乡人以长者呼之。他依周庄,凭三江之利,广集货资。后通过开展海外贸易积累巨大财富,从而迅速成为“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

民间传说,沈万三有一只聚宝盆,放进一支金钗,能取出一大把金钗;放进一只银元宝,就能取出一盆银元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才能富甲天下。

在南京,他为朱元璋修筑城墙以及有关设施,还修筑了廊庑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楼四座,所耗费的钱财不计其数。今天南京的玄武湖公园,便是他当年的后花园旧址。奢侈的宴饮和富丽的服饰,更是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他的一把玛瑙酒壶质地通明,类似水晶。中间有葡萄一株如墨点,称为月下葡萄,据说可以换取“嘉兴一郡盐钞”。

沈万三发迹后,也很懂得风雅。他常常在自己豪华的家里宴请达官贵人,除了山珍海味和醇酒美人外,还拥有三班女乐。杯觥交错之余,女乐们尽情表演音乐歌舞以欢娱嘉宾。她们既是歌妓,也是乐师,演奏的大都是沈万三与他的朋友们最爱听的昆曲音乐。

观看的人们济济一堂。仅为华屋担任守卫、打更巡逻的更夫等,就多达六十几人,每晚还供应点心酒肴,一个晚上要吃掉十瓮酒和三十盘红烧蹄膀。

素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称的周庄,充满了诗情画意。看起来也跟其他水乡没有什么不同之处,除了这里诞生过那位著名的富豪——沈万三。

沈万三原名沈富,字仲荣。当时百姓分为奇、畸、郎、官、秀五等,秀为最上等,按照财产再分等次,“富者谓之万户”,沈富在“万户”中排在第三等,所以大家把沈万三称为“万户三秀”,简称沈万三,这一来二去外号就流传了开来,他的真名反而没人记得了。

沈万三是元末明初人(一说是元朝人),从明代开始,他就成了财富的代名词。嘉靖年间,有一个人花了两万三千两银子买得吏部考功司主事,当时人称之为“沈万三官”。万历年间刊行的《金瓶梅词话》里有一句话:“南京的沈万三,北京的枯柳树,人的名儿,树的影儿。”此话的意思是说,任何事情都是客观存在的,正像南京沈万三有名气,北京枯柳树有影子,想要掩盖也掩盖不了。

沈万三究竟有多少财富?当年朱元璋定都南京,要修筑城墙,沈万三出了三分之一的钱。后来朱元璋要犒赏三军,沈万三说愿意出银子。朱元璋说:朕有军百万,汝能遍及之乎?哪知沈万三毫不犹豫地回答:愿每军犒金一两!

而他这富可敌国的财富从何而来,也是后人一直津津乐道的。流传最广的传说是“聚宝盆说”。说是曾经沈万三救下了百余只青蛙,然后青蛙报恩,让沈万三得到了一只瓦盆。一次,沈万三之妻不慎掉入一支银钗,谁想立刻变成满盆银钗。再用银子一试也是如此,沈万三因此发家。当然这都是民间传说,草媒君翻查资料,真正比较可信的发家之道,大概是以下这些:

躬耕发家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沈万三的祖籍在浙江湖州。元至正二年(1342)南浔一带大水,他的父亲沈祐在此时迁往周庄。沈家迁居到长洲县东蔡村以后,辛勤耕作,充分开发了当地大片抛荒的肥沃田土。由于经营得法,占田日广,沈家转为招集佃户、出租田地和发放高利贷的大地主,到沈万三兄弟主持家业时就已经拥有地跨数县的良田。

事实上,沈家趁着元末明初的乱世之际,将一部分失去业主和佃户的土地占归己有,加以改良,并兴修水利,遂拥有了良田数千顷。站稳了发家致富的第一步。

继承遗产

《周庄镇志》记载,“沈万三秀之富得之于吴贾人陆氏,陆富甲江左……尽与秀”。也有人说“元时富人陆道源,皆甲天下……暮年对其治财者二人,以资产付之……其一即沈万三秀也”。当时汾湖的陆氏富甲江南,可惜没有后人,于是就便宜了娶陆氏之女为妻的沈万三。从陆家的商业致富中沈万三得到了更大的启示:做生意,比务农和放贷都赚钱。

经商致富

元朝时海运发达,外贸畅通,来中国贸易的外国人不少。另一方面,江南经济发达,到元朝后期已为全国之冠。苏州和杭嘉湖地区历来是闻名全国的“粮仓”,素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沈万三拥有田产数千顷,自然有大量的稻米作为商品出售。而当时的北方,包括元大都在内所需食粮,主要靠南方供给,沈万三也变成“售粮大户”。

富起来的沈万三转而“通番”,将当地产的纺织品、瓷器等输往亚非各国,而回船进口大量的珍宝、香料和药材,从中赚取巨额差价。凭借这些有利条件,加上外贸能获得丰厚的利润,沈万三迅速致富并不奇怪。孔迩在《云焦馆纪谈》中写道,沈万三成为海商,来往于徽州、池州(今贵池)、太平府(今当涂)、常州之间,辗转贸易,获金数百万,所以显富。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先生也说:“苏州沈万三之所以发财,是由于作海外贸易。”

由此可见,沈万三的财富起于“农”,而繁于“商”,是一个地道的大地主兼商人。

沈万三对他人总结过自己的四条成功之道:

第一勤劳。每件事都要亲力亲为,正所谓力不到不为财。

第二诚信。和人做生意不是一次性的,杀鸡而后取卵,乃自绝门路。

第三智慧。做一个生意人,要大智大勇,独具慧眼。清楚的知道每一件货物,最贱和最贵的价位在哪里。

第四机遇,就是运气。如果前面的三样都做足了,只要一点点的运气就能够赚钱了。

关于沈万三最后的结局,在《明史》记载是被朱元璋流放致死,这种说法虽不可信,但他因财获罪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测。

传说刘伯温曾经送给沈万三一张膏药提示他说:这经商要靠头脑,靠实力,要靠心术。你看这一方药膏,这外面的白纸是方的,中间的药膏即黑又圆。天圆地方,黑白分明。当这托纸是十成的时候,中间的药膏是七成八分半,这就是成本。而周围的白纸是两成一分半,那就是利润。若超出了这个范围,就有黑心之嫌哪。

这固然只是传说,但我们也能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讲一个“度”。在做生意的同时,也当考虑合法、合理经营。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怎样在合理赚钱的同时保持轻松、自由呢,那就加入爱草媒吧!我们负责所有技术问题和平台建设,您只需将资源接入我们平台,便能坐拥消费佣金分成,将爱草媒变成您自己的“聚宝盆”!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干掉沈万三家族

一、资助张士诚。这个原因是排第一位的,朱元璋有两大敌人,第一是陈友谅,第二是张士诚。张士诚的国都就是沈万三所在地苏州。

1、在前期张士诚发展的过程中,沈万三积极资助。张士诚非常感谢沈万三,还给他立了一块“功德碑”。

2、朱元璋攻打苏州的时候,张士诚能够固守八个月。作为江南首富,沈万三一定是帮了大忙的。

鉴于这两点,朱元璋当然是恨之入骨。即使沈万三后来再怎么拍朱元璋的马屁,刻薄尖酸的朱元璋也不买他的帐。

二、骨子里的仇富心理。朱元璋是赤贫出身,小时候受尽地主富豪剥削,对于这些人恨之入骨,作为首富的沈万三自然是他们的代表,朱元璋自然不会放过。

三、害怕后期形成威胁。沈万三的主要势力在富庶的苏南地区,这一代本来就是张士诚的老家,如果不彻底铲除与之相关的沈万三,可能会有敌对势力死灰复燃的可能性,这也促使了朱元璋的痛下杀手。

由于缺乏史料,沈万三的后代在哪里便成为一桩悬案,但是在2013年5月,扎西刘根据查访到的资料,抛出了沈万三后裔在贵州的观点。

扎西刘的推理结论根据这些调查结果,扎西刘推测了这样的可能性。出于保护自己子孙考虑,沈万三将后代裹挟在沐英的大军中南下滇黔一带,在沐英派出的陈、郑等军官的照顾下,沈万三的后人及其庞大家族隐姓埋名在屯堡。(这个沈万三的后裔可能是次子沈茂,因为长子沈旺及其后人先后遭到了朝廷的算计,而唯独历史对沈茂没有任何记载。)

为了保护家族血脉,沈族隐姓埋名,但为了表示不忘祖。沈家定下了一些祖训:如始终居住在一个屯堡里面;供奉财神即“沈万三”;以藏着密码的族谱排序;世代经商等等。为了保护其余的家族不受牵连,沈家不与另三家通婚;至于四大家族中第四个姓——张,有可能是张士诚的后代,因为历史记载,沈万三和张士诚过从甚密,并一直庇护着张族后人。

也许沈家祖先的种种顾虑是对的,100年之中(恰好为5代左右),在江南的沈氏前后遭到数次抄家灭门,沈氏一门逐渐式微。而延续在贵州的这支,却依然十分完整地保存着。甚至,今天,他们的衣着、言谈和举止都带着500多年前的习惯。

扩展资料:

关于沈万三发财致富的原因。大致有“垦殖说”,“分财说”和“通番说”。

1、垦殖说:

许多史料上都有记载,但真正完善地提出这一说法的是昆山文管会陈兆弘在“明代经济史学术讨论会”上发表自的《明初巨富沈万三的致富与衰落》一文。文中重点提出,沈万三从“躬稼起家”继而“好广辟田宅,富累金玉”,以至“资巨方万,田产遍于天下”。沈万三依靠垦殖发富,乃至成为豪富,号称江南第一。

2、分财说:

有人认为,“沈万三秀之富得之于吴贾人陆氏,陆富甲江左尽与秀”。(《周庄镇志》卷六·杂记),又有人说“元时富人陆道源,皆甲天下。暮年对其治财者二人,以资产付之”,“其一即沈万三秀也”,(杨循吉《苏谈》)。总之,沈万三是得到了吴江汾湖陆氏的资财,才成为江南巨富的。

3、通番说:

据《吴江县志》载,“沈万三有宅在吴江二十九都周庄,富甲天下,相传由通番而得”。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也说:“苏州沈万三一豪之所以发财,是由于作海外贸易。”这说明沈万三是由于把商品运往海外贸易,才一跃而成为巨富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沈万三

以上就是关于被称为“商圣”的沈万三,他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全部的内容,包括:被称为“商圣”的沈万三,他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沈万三怎么死的、揭秘:明朝首富沈万三到底是如何发家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604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