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关于埃及法老的历史资料

墨家思想2023-05-09  44

法老(希伯拉文:פרעה,希腊文:Φαραώ,埃及文转写:pr ʿ3)是古埃及君主的尊称。是埃及语的希伯来文音译,其象形文字写作,意为大房屋,在古王国时代(约前2686~前2181)仅指王宫,并不涉及国王本身。新王国第十八王朝图特摩斯三世起,开始用于国王自身,并逐渐演变成对国王的一种尊称。第二十二王朝(前945~前730)以后,成为国王的正式头衔。习惯上把古埃及的国王通称为法老。法老作为奴隶制专制君主,掌握全国的军政、司法、宗教大权,其意志就是法律,是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自称是太阳神阿蒙-赖神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令臣民将其当作神一样来崇拜。

法老站在权力金字塔的顶端,是神的化身,具有绝对的权威。古埃及人对法老的崇拜近乎疯狂,仅仅是法老的名字就具有不可抗拒的魔力,官员们以亲吻法老的脚而感到自豪。

法老死后,其尸体被制成干尸,即“木乃伊”,放在金字塔内部的墓室中。金字塔即埃及法老的陵墓,它是古代埃及人智慧的结晶。金字塔大多建筑于古埃及王国第三到第六朝统治时期(即公元前2800——前2300年)。埃及境内约有70多座金字塔,其中坐落在吉萨的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最为雄伟壮观。塔高1465米,绕一周约1公里,占地52900平方米。塔身由2300000块石块砌成,平均每块石头重达25吨,其中最大的有15吨重。石块之间无粘着物,全靠石身的重量紧紧地压在一起。至今已历时近5000年,塔基还十分牢固。胡夫金字塔的内部结构也相当复杂,恰似一个规模十分巨大的宫殿。

人们在图坦卡蒙墓中发现了几处图坦卡蒙的诅咒铭文,有一处写道:“谁扰乱了法老的安眠,死神将张开翅膀降临他的头上。”还有一处写着:“任何怀有不纯之心进这坟墓的,我要像扼一只鸟儿一样扼住他的脖子。这个最年轻的法老的墓门被开启的同时,神秘伴随而来。先是卡特宠爱的金丝雀被一只眼镜蛇吞掉了。随后,卡尔纳冯伯爵死于由蚊子叮咬而传染的不知名疾病。被叮咬的部位正是图坦卡蒙脸上那块伤疤的位置。而去年9月,埃及文物最高委员会主席哈瓦斯在图坦卡蒙墓给木乃伊做CT检查时,也出现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情。据埃及《消息报》报道,当时帝王谷狂风大作,刚从美国买来的先进仪器竟无端失灵了一个半小时。报道说,哈瓦斯是不信“法老的诅咒”的,他还安慰工作人员说:“不要怕,不会是法老的诅咒。”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他妹妹打来的:“我丈夫突然去世了!”。民间相传有埃及法老的诅咒,有待考证。

古埃及新王国第19王朝法老,塞提一世之子,统治埃及67年,是古埃及史上统治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法老,标志着埃及帝国的权力达到顶峰。坐在战车上的他英姿飒爽,也寓意着他统治生涯的血雨腥风。拉姆西斯二世(RamessesII)是埃及最伟大的法老,他是个伟大的建筑师,也是个了不起的勇士。在他统治埃及的66年间总计生了100个小孩。拉姆西斯二世总共有8个正式的妻子,还有将近100个妾。他死于西元前1212年,享年90岁。

拉姆西斯二世的小孩中有12个比他短命,当他终于肯让出王位给他第13个儿子时,他已经是个糟老头了。

1881年拉姆西斯二世木乃伊在帝王谷(Deir el Bahri)被发现混在40个木乃伊中。将近100年后人们将他的木乃伊运往巴黎治疗时(因为被细菌感染),还特别给了他一本护照,护照的职业栏中填上:国王(已经死了)。

经X光检查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发现他的鼻子中塞满了胡椒,推测是用来使他那漂亮的鹰勾鼻外型能够好好维护保存。另外还发现了他有腰骨关节炎,心脏病,口颚间也有脓肿。

如果图坦卡门(Tutankhamun)是最著名的法老,那他的岳父阿肯纳顿(Akhenaten)就是最引人争议的法老了。除了外表看起来像女生外,最让埃及人觉得生气的就是他推翻了常规的多神信仰而改尊崇一神信仰。

阿肯纳顿的爸爸——阿曼霍特普三世(AmenhotepIII)是最喜欢吹牛的法老,他吹牛说曾在一次打猎游戏中一举杀了56头野牛。

如果图坦卡门(Tutankhamun)是最著名的法老,那他的岳父阿肯纳顿(Akhenaten)就是最引人争议的法老了。除了外表看起来像女生外,最让埃及人觉得生气的就是他推翻了常规的多神信仰而改尊崇一神信仰。

阿肯纳顿的爸爸——阿曼霍特普三世(AmenhotepIII)是最喜欢吹牛的法老,他吹牛说曾在一次打猎游戏中一举杀了56头野牛。

拉姆西斯二世(RamessesII)是埃及最伟大的法老,他是个伟大的建筑师,也是个了不起的勇士。在他统治埃及的66年间总计生了100个小孩。拉姆西斯二世总共有8个正式的妻子,还有将近100个妾。他死于西元前1212年,享年90岁。

拉姆西斯二世的小孩中有12个比他短命,当他终于肯让出王位给他第13个儿子时,他已经是个糟老头了。

1881年拉姆西斯二世木乃伊在帝王谷(Deir el Bahri)被发现混在40个木乃伊中。将近100年后人们将他的木乃伊运往巴黎治疗时(因为被细菌感染),还特别给了他一本护照,护照的职业栏中填上:国王(已经死了)。

经X光检查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发现他的鼻子中塞满了胡椒,推测是用来使他那漂亮的鹰勾鼻外型能够好好维护保存。另外还发现了他有腰骨关节炎,心脏病,口颚间也有脓肿。

拉姆西斯三世派人造了大船,然后经由陆地拖到红海,最后由红海出发航往索马利亚,目的是去取一种供神用的树脂香料。

西元前15世纪时的图特摩斯三世(TuthmosisIII)应该是第一个穿耳洞的法老。他打猎技巧很不错,曾唬烂说在一个小时里就杀了120头大象跟120头野牛,以及曾在一眨眼间就杀了7只狮子。

图特摩斯三世(TuthmosisIII)很讨厌他的母后哈谢普苏(Hatshepsut;哈谢普苏是图特摩斯一世之女,二世之妻;图特摩斯三世则为二世后宫妃子所生),所以就到处破坏她的纪念性建筑物,包括在她的方尖碑周围筑起高墙,并骗说这是为了保护后代子孙。

阿曼霍特普二世(AmenhotepII)是着名的大力士,他的弓强劲到没有任何一个士兵能拉得开。曾有一次节庆他一连射了300箭,而且每一只箭都深深穿透铜制的靶心。

阿曼霍特普三世(AmenhotepIII)大概是最自以为帅的法老了,他的自画像比谁都多,另外还做了大约1000座的雕像,好让人家知道他有多帅。

阿曼霍特普三世最着名的雕像就是位于路克索的那两个曼农巨像(Colossi of Memnon)。他们都是用一整块石英石刻成的,大约21公尺高,石头是从400公里外的亚斯文采石场运来的。有个古老的传说是其中一个曼尼巨像会在清晨跟黄昏时发出呜呜的哭咽声,还曾经因此吓到好几个来参观的罗马皇帝。

自以为帅的阿曼霍特普三世娶到了一位伊拉克公主,这位公主嫁到埃及时,除了大批的嫁妆外,还带了317位宫女一起来服侍她。阿曼霍特普三世为了取悦这位公主,还特地在15天内挖了一座1700公尺长的人工湖(位于现今路克索之卡纳克神庙内)。

阿肯纳顿(Akhenaten,也就是阿曼霍特普四世)推翻了常规的多神信仰而改尊崇一神信(阿顿神;Aton太阳神,外形为红色日盘),还要人家叫他类似摩西的先驱者或耶稣的先驱者之类的称号,让埃及人气的半死。

阿肯纳顿外表及身体都很特殊,像女生,19世纪时有位古埃及历史学者还宣称阿肯纳顿可能是女扮男装的法老。

阿肯纳顿的神庙和纪念馆在他死后就遭到图坦卡门以及唾弃他的人有系统的拆除,甚至将他的名字从碑文及其他历史纪录中一一抹去。

王朝 法老 备注 年代 第一王朝 那尔迈、荷尔-阿哈、哲尔、杰特、登、阿涅德吉布、瑟莫赫特、卡 法老名使用王衔(荷鲁斯式) 公元前3200年-前2850年 第二王朝 霍特普塞海姆威 拉内布 尼内特吉 温内格 塞涅德 内弗卡拉内弗卡瑟卡 谢赫米布 伯里布森 哈塞海姆 哈塞海姆威 古王国时期古王国或孟斐斯帝国(公元前2686年-前2181年) 公元前2850年-前2686年 第三王朝 内布卡一世 左塞尔谢海姆赫特 哈巴 胡尼 公元前2686年-前2613年 第四王朝 斯尼弗鲁胡夫 雷吉德夫 哈夫拉内布卡二世 [3] 门卡拉 谢普塞斯卡弗德德夫普塔 公元前2613年-前2494年 第五王朝 乌瑟卡夫 萨胡拉内弗里卡拉 谢普塞斯卡拉内弗拉弗拉 纽塞拉门卡霍尔 杰德卡拉乌尼斯 公元前2494年-前2345年 第六王朝 特提 乌瑟卡拉佩皮一世 奈姆蒂姆萨夫一世 佩皮二世奈姆蒂姆萨夫二世 西普塔一世 尼托克里斯 第一中间期第一个过渡时代(公元前2181年-前1991年)埃及社会混乱,后王国分裂,北方和南方各有一个王朝。 公元前2345年-前2181年 第七王朝 内弗尔卡拉一世 内弗尔卡拉·内比 吉德卡拉·舍迈 内弗尔卡拉·肯杜 迈伦霍尔 内弗尔卡敏·辛内弗尔卡 尼卡拉 内弗尔卡拉·特雷鲁 内弗尔卡霍尔 虚拟的王朝。马内松说它有70位国王,统治了70天。 第八王朝 内弗尔卡拉·佩皮森内布 内弗尔卡敏·安努 卡卡拉·伊比 内弗尔卡拉二世 内弗尔卡霍尔·胡威海普 内弗利尔卡拉 建都孟斐斯,据不同资料记载,有8至27位君主,他们的名字无文献可查,甚至无人知道。 公元前2181年-前2130年 第九王朝 梅利伊布拉·赫提一世(阿克托斯一世) 内弗尔卡拉三世 内布卡乌拉·赫提二世(阿克托斯二世) 塞图特 万卡拉·赫提三世 梅利卡拉 万卡拉·赫提四世

曼内图普一世 万卡拉·赫提五世 赫提六世 梅利伊布拉·赫提七世 梅利伊布拉·赫提七世的女儿梅利卡拉的女儿 北方,都城在法尤姆的埃拉克雷奥波利斯,至少有三位法老。 公元前2130年-前2040年 第十王朝 迈利哈特霍尔 内弗尔卡拉四世 万卡拉(阿克托斯三世) 迈利卡拉 —(名字不详) 中王国时期 第十一王朝 埃及统一之前的第十一王朝归于第一中间期,曼图霍特普二世统一埃及后中王国时期开始。第十一王朝末期(公元前2060年-前2000年)

三位曼图霍特普法老,第一位在公元前约2040年统一埃及。

曼图霍特普一世伊里奥特弗一世 伊里奥特弗二世 伊里奥特弗三世 曼图霍特普二世 曼图霍特普三世 曼图霍特普四世女中王国或底比斯第一帝国(公元前1991年-前1786年) 南方,都城底比斯,三位安特夫法老。 公元前2130年-前1991年 第十二王朝 阿蒙涅姆赫特一世辛努塞尔特一世 阿蒙涅姆赫特二世 辛努塞尔特二世 辛努塞尔特三世阿蒙涅姆赫特三世 阿蒙涅姆赫特四世 塞贝克涅弗鲁 第二中间期 公元前2000年-前1786年 第十三王朝 塞赫姆拉·索贝霍特普一世 塞赫姆卡拉 阿蒙涅姆赫特五世 塞赫特普拉一世 伊乌夫尼 辛西布拉 塞黑卡拉 塞赫特普拉二世 塞瓦吉卡拉 内杰米布拉

索贝霍特普一世 伦塞内布荷尔 塞杰法卡拉 索贝霍特普二世 肯杰尔 伊米雷迈沙乌 伊里奥特弗五世 塞特 索贝霍特普三世 内弗尔霍特普一世

索贝霍特普四世 索贝霍特普五世 伊比阿乌 迈尔内弗拉-阿伊 迈尔赫特普拉-伊尼 塞瓦德杰乌 伊内德 霍里

注:以下法老在王表中的位置无法确定:

杜迪摩斯一世 杜迪摩斯二世 辛内布米乌 曼图霍特普五世 辛纳耶布 第二个过渡时代(公元前1786年-前1674年),政治动荡时期。亚洲喜克索人入侵并夺取政权。 公元前1786年-前1674年 第十四王朝 内赫西 哈赫鲁拉 内贝法乌拉 塞赫布拉 迈尔杰法拉 塞瓦吉卡拉 内布杰法拉 威本拉 —(名字不详) —djefare —webenre

都灵王表还记载了另外25个法老的名字,但他们的真实性无法确定。 第十五王朝 谢希雅库布赫 希安 阿波庇一世哈姆迪 公元前1674年-前1567年 第十六王朝 第一任—(名字不详) 杰胡提 索贝霍特普八世 内弗尔霍特普三世 曼图霍特皮 内比利劳一世 内比利劳二世 塞黑拉 贝比安赫 塞赫姆雷谢德瓦塞特

塞姆肯 豪塞拉 塞克特 阿赫特普拉 阿姆阿波庇三世 第十六王朝称为“小喜克索王朝”,只存在于三角洲东部。“大喜克索王朝”有五位法老。 第十七王朝 拉霍特普 伊里奥特弗五世 伊里奥特弗六世 伊里奥特弗七世伊里奥特弗八世 索贝克姆萨夫二世图提 曼图霍特普六世 内比利耶拉威特一世

内比利耶拉威特二世 塞黑迈贾特拉 塞乌瑟伦拉 谢德瓦斯特 伊里奥特弗九世 辛纳赫吞拉 陶一世 陶二世卡摩斯新王国或底比斯第二帝国(公元前1567年-前1085年) 新王国时期14位法老统治底比斯及其周围地区。他们是喜克索的封臣。最后3位法老塔阿一世,二世和卡莫西斯,开始与北方的喜克索人斗争。 公元前1674年-前1567年 第十八王朝 雅赫摩斯一世阿蒙霍特普一世 图特摩斯一世图特摩斯二世 哈特舍普苏特图特摩斯三世 阿蒙霍特普二世 图特摩斯四世阿蒙霍特普三世

埃赫那顿(阿蒙霍特普四世) 斯蒙卡拉 图坦卡蒙伊特努特-阿伊 哈伦海布 从雅赫摩斯到霍朗赫布,共14位君主,其中有4位图特摩斯,4位阿蒙霍特普。王后哈特谢普苏特,埃赫那吞(即阿蒙霍特普四世)和图坦卡蒙都属于这个王朝。 公元前1570年-前1320年 第十九王朝 拉美(姆)西斯一世 塞提一世拉美(姆)西斯二世 麦伦普塔 阿蒙麦西斯 塞提二世西普塔 九位拉美西斯王族法老。 公元前1320年-前1200年 第二十王朝 塞特纳赫特 拉美西斯三世拉美西斯四世 拉美西斯五世 拉美西斯六世 拉美西斯七世 拉美西斯八世 拉美西斯九世 拉美西斯十世 拉美西斯十一世 以下几个王朝实际上是并存的。十位君主,除了第一位名叫塞特纳克特之外,其余都叫拉美西斯三世到十一世。

第三个过渡时代(公元前1085年-前715年)政治混乱。埃及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北方由塔尼斯法老统治,南方则由阿蒙的祭司掌权。 公元前1200年-前1085年 第二十一王朝 斯蒙迪斯一世 阿蒙涅姆尼苏 普苏森尼斯一世 阿蒙涅莫普 奥索克尔 西阿蒙 普苏森尼斯二世 在塔尼斯统治的有斯门代斯,普苏塞奈斯一世和二世。在底比斯统治的有埃里霍尔和皮纳杰姆。 公元前1085年-前945年 第二十二王朝 舍顺克一世 奥索尔孔一世舍顺克二世 塔克洛特一世 哈尔西斯 奥索尔孔二世 舍顺克三世舍顺克四世 帕米 舍顺克五世 奥索尔孔四世 (即利比亚王朝)12位法老,舍松契一世至五世,奥索尔孔一世至四世,塔克罗特一世至三世。 公元前945年-前715年 第二十三王朝 塔克洛特二世 皮杜巴斯特 伊乌普特一世 舍顺克六世 奥索尔孔三世塔克洛特三世 鲁德阿蒙 伊乌普特二世 第二十四王朝 特弗纳赫特 波克霍利斯 特夫纳克特建于萨伊斯。他的继任者是波科里斯。

伊索比亚和萨伊斯的复兴(公元前747年-前404年) 公元前727年-前715年 第二十五王朝 皮耶 沙巴卡沙巴塔卡 塔哈尔卡坦沃塔玛尼 后期王朝皮安基,夏巴卡和塔哈尔卡的伊索比亚王朝。 公元前747年-前656年 第二十六王朝 尼科一世 普萨美提克一世 尼科二世普萨美提克二世 阿普里伊 雅赫摩斯二世普萨美提克三世 萨伊斯王朝,普萨美蒂克一世至三世,内沙奥,阿普里埃斯和阿玛西斯。 公元前664年-前525年 第二十七王朝 冈比西斯二世 斯梅尔迪士 大流士一世 薛西斯一世 阿尔塔薛西斯一世 薛西斯二世 索格迪安努斯 大流士二世 波斯法老冈比斯,大流士,薛西斯和阿尔塔薛西斯。

埃及末期王朝(公元前404年-前343年) 公元前525年-前404年 第二十八王朝 阿米尔塔尼乌斯 此王朝仅一位法老。 公元前404年-前399年 第二十九王朝 内法阿鲁德一世普萨姆提斯 哈科尔 内法阿鲁德二世 孟德斯王朝,五位君主,包括两位纳菲里蒂斯,普萨摩蒂斯和阿科里斯。 公元前399年-前380年 第三十王朝 内克塔内布一世 提奥斯 内克塔内布二世 纳克塔内布一世创建于塞本尼托。另两位法老为纳克塔内布二世和提奥斯。 公元前380年-前343年 第三十一王朝 阿尔塔薛西斯三世阿尔塞斯 大流士三世

希腊化时期

马其顿王朝

亚历山大三世 腓力三世亚历山大四世

托勒密王朝

托勒密一世贝勒尼基一世 托勒密二世 阿西诺亚一世 阿西诺亚二世 托勒密三世 贝勒尼基二世托勒密四世 阿西诺亚三世托勒密五世 克利奥帕特拉一世

托勒密六世克利奥帕特拉二世 托勒密七世托勒密八世 克利奥帕特拉三世 托勒密九世克利奥帕特拉四世 托勒密十世贝勒尼基三世托勒密十一世

托勒密十二世克利奥帕特拉五世 克利奥帕特拉六世 贝勒尼基四世克利奥帕特拉七世 托勒密十三世阿西诺亚四世 托勒密十四世 托勒密十五世

法老制度的终结

前31年,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与同盟者马克·安东尼在亚克兴角海战中被罗马执政官屋大维打败。前30年,克利奥帕特拉七世自杀,屋大维宣布埃及为罗马的一个行省。托勒密王朝的王位继承人不久都遭杀害,埃及的法老时代宣告结束。 末代王朝波斯人的第二次统治(公元前343年-前332年),三位波斯君主统治埃及:阿尔塔薛西斯三世,阿尔塞斯和大流士三世。

托勒密的埃及(公元前330年-前30年),统治埃及的是希腊化的法老托勒密一至十五世及他们的妻子克列奥帕特拉和阿尔西诺埃。

罗马和拜占庭的埃及(公元前30年-公元639年),公元前30年,屋大维征服埃及。不过从公元前59年开始,埃及其实已是罗马的保护国。 公元前343年-前30年

纳尔迈(King Narmer)

古王朝时期(前3050-前2686)

第1王朝(公元前3050-2890年)

阿哈—美尼斯(Menes (Aha))

迪尔(Djer (Itit))

瑞内博(Wadj)

德闻(Den (Udimu))

安迪耶布(Anendjib)

瑟么凯特(Semerkhet)

伽阿(Qa'a)

第2王朝(前2890-前2686)

赫特普塞凯姆威(Hetepsekhemwy (Hotepsekhemwy))

瓦迪耶

尼涅提耶尔(Ninetjer (Nynetjer))

塞尼德

泊西布森(Peribsen (Seth-Peribsen))

塞凯密布

卡塞凯姆威(Khasekhemwy)

古王国或孟斐斯帝国(前2686-前2135)

第3王朝(前2686-前2575)

尼布卡一世(Sanakhte (Nebka) 2650 - 2630)

左塞(Netjerykhet (Djoser) 2630 - 2611)

斯奈夫鲁(Sekhemkhet (Djoser Teti) 2611 - 2603)

卡巴(Khaba 2603 - 2599)

胡尼(Huni 2599 - 2575)

第4王朝(前2575-前2465)

斯奈夫鲁(Snofru 2575 - 2551)

胡夫(Khufu (Cheops) 2551 - 2528)

拉迪耶迪夫(Radjedef 2528 - 2520)

哈夫拉(Khafre (Chephren) 2520 - 2494,狮身人面像的拥有者)

尼布卡二世

门卡乌拉(Menkaure (Mycerinus) 2490 - 2472)

赦普塞卡夫斯奈夫鲁(Shepseskaf 2472 - 2467)

第5王朝(前2465-前2323)

乌塞尔卡夫(Userkaf 2465 - 2458)

萨胡尔(Sahure 2458 - 2446)

尼夫里尔卡尔(Neferirkare Kakai 2477-2467)

赦普塞斯卡尔(Shepseskare Ini 2426 - 2419)

尼夫日夫尔(Raneferef 2419 - 2416)

尼乌塞尔(Niuserre Izi 2416 - 2392)

门考胡尔(Menkauhor 2396 - 2388)

杰的卡尔(Djedkare Izezi 2388 - 2356)

乌纳斯(Wenis 2356 - 2323)

第6王朝(前2323-前2150)

特提(Teti 2323 - 2291)

佩皮珀辟一世(Pepy I (Meryre) 2289 - 2255)

莫润尔一世(Merenre Nemtyemzaf 2255 - 2246)

佩皮二世(Pepy II (Neferkare) 2246 - 2152)

莫润尔二世

尼托克丽丝王后

第7王朝、第8王朝(前2150-前2135)

伽卡尔(Djedkare)

尼夫考尔(Netrikare)

尼夫考胡尔(Neferkahor)

尼夫里尔卡尔二世(Neferkare II)

第一中间期(前2135-前1937)

第9王朝、第10王朝(前2135-前1986)

莫伊伯

科提(Kheti)

莫里卡尔(Merikare)

伊提

第11王朝(前2134-前1937)

门图霍特普一世

伊涅特夫一世(Inyotef I (Sehertawy) 2074 - 2064)

伊涅特夫二世(Inyotef II (Wahankh) 2064 - 2015)

伊涅特夫三世(Inyotef III (Nakhtnebtepnefer) 2015 - 2007)

尼布赫泊特尔

门图霍特普二世(Montuhotep II (Nebhepetre) 1986 - 1956)

门图霍特普三世(Montuhotep III (Sankhkare) 1956 - 1944)

门图霍特普四世(Montuhotep IV (Nebtawyre) 1944 - 1937)

中王国或底比斯第一帝国(前1937-前1668)

第12王朝(前1937-前1784)

阿门内姆哈特一世(Amenemhet I (Sehetepibre) 1937 - 1908)

森乌塞特一世(Senwosret I (Kheperkare) 1917 - 1872)

阿门内姆哈特二世(Amenemhet II (Nubkaure) 1875 - 1840)

森乌塞特二世(Senwosret II (Khakheperre) 1842 - 1836)

森乌塞特三世(Senwosret III (Khakaure) 1836 - 1817)

阿门内姆哈特三世(Amenemhet III (Nimaatre) 1817 - 1772)

阿门内姆哈特四世(Amenemhet IV (Maakherure) 1772 - 1763)

塞布科尼夫露王后(Neferusobek (Sobekkare) 1763 - 1759)

第13王朝(前1784-前1668)

116年里65位国王在世

第二中间期(前1668-前1560)

第14王朝、第15王朝、第16王朝(前1720-前1565)

约有40位法老,其中有几位名叫塞贝霍特普。一些法老同时在埃及的北部、中部和南部统治。从公元前1730年开始,这些国王不过是喜克索法老的封臣。

2 Egypt年事表

威格夫(Wegaf)

安特夫四世(Antef IV)

郝(Hor)

叟伯克侯特普二世(Sobekhotep II)

汗杰(Khendjer)

叟伯克侯特普三世(Sobekhotep III)

耐夫侯特普一世(Neferhotep I)

叟伯克侯特普四世(Sobekhotep IV)艾(Ay)

耐夫侯特普二世(Neferhotep II)

塞斯(Sheshi)

亚库赫(Yakubher)

基安(Khyan)

阿波比一世(Apopi I)

阿波比二世(Apopi II)

艾纳斯(Anather)

亚考班(Yakobaam)

第17王朝(前1668-前1570)

14位法老统治底比斯及其周围地区。他们是喜克索的封臣。最后3位法老塔阿(Taa)一世、二世和卡莫西斯(Kamosis),开始与北方的喜克索人斗争。

叟伯克沙夫(Sobekemsaf)

安特夫七世(Antef VII)

塔阿一世(Taa I)

塔阿二世(Taa II)

卡莫西斯(Kamosis)

新王国或底比斯第二帝国(前1560-前1070)

第18王朝(前1570-前1293)

阿赫摩斯一世(Ahmose (Nebpehtyre) 1539 - 1514)

阿蒙霍特普一世(Amenhotep I (Djeserkare) 1514 - 1493)

图特摩斯一世(Thutmose I (Akheperkare) 1493 - 1481)

图特摩斯二世(Thutmose II (Akheperenre) 1481 - 1479)

海特西朴苏特(Hatshepsut (Maatkare) 1473 - 1458)

图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 (Menkheperre) 1479 - 1425)

阿蒙霍特普二世(Amenhotep II (Akheperure) 1427 - 1392)

图特摩斯四世(Thutmose IV (Menkheperure) 1392 - 1382)

阿蒙霍特普三世(Amenhotep III (Nebmaatre) 1382 - 1344)

埃赫那吞(Amenhotep IV / Akhenaten 1352 - 1336)

斯门卡尔上(Smenkhkare (Ankhkheperure) 1337 - 1336)

图坦卡芒(Tutankhamun (Nebkheperure) 1336 - 1327)

阿伊(Ay (Kheperkheperure) 1325 - 1321)

荷伦希布(Horemheb (Djeserkheperure) 1323 - 1295)

第19王朝(前1293-前1185)

拉姆西斯一世(Ramesses I (Menpehtyre) 1295 - 1294)

塞蒂一世(Sety I (Menmaatre) 1394 - 1279)

拉姆西斯二世(Rameses II (Usermaatresetepenre) 1279 - 1213)

莫尼普塔(Merenptah (Baenrehotephirmaat) 1213 - 1203)

阿门麦遂(Amenmesse (Menmire) 1203 - 1200)

塞蒂二世(Seti II (Userkheperuresetepenre) 1200 - 1194)

斯普塔(Siptah (Akhenresetepenre) 1194 - 1188)

塔沃斯塔王后(Tausert (Sitremeritamun) 1188 - 1186)

第20王朝(前1185-前1070)

塞塔克特(Setakht (Userkhauremeryamun) 1186 - 1184)

拉姆西斯三世(Ramesses III (Usermaatremeryamun) 1184 - 1153)

拉姆西斯四世(Ramesses IV (Hekamaatresetepenamun) 1153 - 1147)

拉姆西斯五世(Ramesses V (Usermaatresekheperenre) 1147 - 1143)

拉姆西斯六世(Ramesses VI (Nebmaatremeryamun) 1143 - 1136)

拉姆西斯七世(Ramesses VII (Usermaatresetepenre) 1136 - 1129)

拉姆西斯八世(Ramesses VIII (Usermaatreakhenamun) 1129 - 1126)

拉姆西斯九世(Ramesses IX (Neferkaresetepenre) 1126 - 1108)

拉姆西斯十世(Ramesses X (Khepermaatresetepenre) 1108 - 1099)

拉姆西斯十一世(Ramesses XI (Menmaatresetepenptah) 1099 - 1069)

第三中间期(前1070-前767)

第21王朝、第22王朝、第23王朝、第24王朝(公元前1070-前767)

塔尼斯和底比斯的君王们包括斯孟迪斯(Smedes)、苏森尼(Psusennes)、朔申克一世利比亚统治者,共12位法老,舍松契(Sheshonq)一世至五世、奥索尔孔(Osorkon)一世至四世、塔克罗特(Takelot)一世至三世。底比斯僧侣王;小王国。

伊索比亚和萨伊斯的复兴(前767-前525)

第25王朝(公元前767-前656)

匹耶

沙巴阔(Shebaka 712-698)

摄比特库(Shebitku 698-690)

塔哈卡(Taharqa 690-664)

坦沃塔玛尼(Tantamani 664-657)

第26王朝(公元前672-前525)

萨姆提克一世(Psammetichus I (Psam-tik) 664-610)

尼科二世

阿玛西斯(Amasis 570-526)

萨姆提克二世(Psammetichus II 610-595)

波斯王朝(前525-前332)

第27王朝、第28王朝、第29王朝、第30王朝(前525-前332)

冈比西斯(Cambyses 525-522)

大流士一世(Darius I 521-486)

薛西斯(Xerxes I 486-466)

阿尔塔薛西斯(Artaxerxes I 465-424)

大流士二世(Darius II 424-404)

阿米尔泰乌斯(Amyrtaios 404-399)

哈克里斯(Hakoris 393-380)

奈科坦尼布一世(Nectanebo I 380-362)

杰德霍尔(Teos 365-360)

奈科坦尼布二世(Nectanebo II 360-343)

阿尔塔薛西斯三世(Ochus (Artaxerxes III) 343-338)

阿尔塞斯(Arses 338-336)

大流士三世(Darius III Codomannus 335-332)

希腊王朝(前332-前30)

马其顿王朝(前332-前323)

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332-323)

菲利普(Philip Arrhidaeus 323-316)

阿黑大由斯(Arrhidaeus)

亚历山大四世(Alexander IV 316-304)

托勒密王朝(前323-前30)

托勒密(Ptolemy)一世到托勒密十一世

克利奥帕特拉(Cleopatra)二世

托勒密十二世

尼欧斯·狄奥尼索斯(Neos Dionysos 80-58 & 55-51)

伯利尼斯四世王后(Berenice IV 58-55)

托勒密十三世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埃及艳后)(Cleopatra VII)

托勒密十四世(恺撒里安)

图坦卡蒙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法老(公元前1334-前1323年),人们对他最多的印象,莫过于那张独具一格的金色面具。他原来的名字叫“图坦卡吞”,意思是“阿吞”的形象,后改为图坦卡蒙,意思是“阿蒙”的形象。说明他的信仰从崇拜阿吞神向崇拜阿蒙神转变。图坦卡蒙并不是在古埃及历史上功绩最为卓著的法老,但却是在今天最为闻名的埃及法老王。(图为图坦卡蒙相貌)

图坦卡蒙出生于大约公元前1341年。他的父亲是著名的改革法老阿肯纳顿(又称诗人法老)。母亲是一位远嫁而来的外国公主。在幼年生母就去世,由王后纳夫蒂蒂抚养。纳夫蒂蒂十分喜爱他,视其如己出,并将自己的一个女儿(安荷森纳姆比他大四岁)许配给图坦卡蒙。他在阿肯纳顿国王的新皇都中长大。阿肯纳顿国王反对埃及传统神灵阿蒙,而信奉新神灵太阳神阿顿,还把皇宫从旧都底比斯迁移出来。

图坦卡蒙是和阿肯那吞的女儿结婚,阿肯那吞曾经进行过一次宗教改革,树立阿吞(日轮神)为主神,削减寺庙,减少崇拜的神,以削弱宗教势力。但是阿肯纳顿冒进的改革深深触动了旧势力的权益,在阿肯纳顿时期整个国家上下都处于动乱之中。图坦卡蒙即位后,实际大权在其祖母,太皇太后泰伊的手中。在泰伊的干预下进行了旧教复辟,重新树立阿蒙神,恢复寺庙,并把首都迁回底比斯。图坦卡蒙的名字也由图坦阿顿(阿顿神的仆人)改为图坦卡蒙(阿蒙神的仆人)。同时他的父亲阿肯纳顿被宣布为“罪人”,他的名字应该从所有人的记忆中抹去,所以“阿肯纳顿”的字样都要从建筑物上被清除。

古埃及历史年表 第一王朝:公元前3200年~2850年。从美尼斯到卡,共有八位法老。 第二王朝:公元前2850~2686年。从霍特普司克摩伊(Hotepseknemoui)到卡斯克摩,共有六位法老 古王国或孟斐斯帝国(公元前2686~2181年) 第三王朝:公元前2686~2613年。从纳特里克特—吉塞(Neteriknet-Djeser)到胡尼(Houni),共有五位国王。焦瑟统治时代是权力和胜利的开始,此时出现了以沙卡拉的阶梯金字塔建筑群为代表的恢宏壮观的石头建筑。该建筑群的设计师、作家兼学者的伊姆荷泰普成为史书上首批出现的伟人之一。这一时代是强而有力的中央集权君主制得以发展的时期,君主坐于孟斐斯,分派各省总督统治全国。 第四王朝:公元前2613~2494年。从斯内夫卢(Snefrou)到斯克普斯卡夫(Skepseskaf),共有六或七位法老。从金字塔的雄伟程度来判断,斯奈夫鲁、胡夫和哈尔夫的统治时期为这个时代的顶峰。在达夏尔,梅顿和基萨修筑的金字塔显示出王朝的治国有方、经济繁荣。第五王朝:公元前2494~2345年。从乌斯卡夫(Ouser)到乌纳斯(Ounas),共有九位法老。最著名的是萨胡蕾(Sahoure)和吉德卡雷—伊塞西(Djedkare-Isesi)。 在第五王朝,“太阳崇拜意识”迅速发展,在沙卡拉的乌尼斯金字塔墙上刻著著名的金字塔铭文。第六王朝:公元前2345~2181年。从泰蒂(Teti)一世到女王尼托克里斯(Nitocris),共七位国王包括佩比一世和活了上百岁的佩比(Pepi)二世。 虽然第六王朝文治武攻显赫一时,曾组织过远至非洲南端的军商远征,但一些省督不断膨胀的全历史中央集权的孟斐斯备受威胁,而引发了内乱。 第一过渡时期(公元前2181~1991年) 第七王朝:只统治了七十天。 第八王朝:公元前2181~2130年。共有八到二十七位法老,但名字无文献可查。 第九王朝到第十王朝:北方公元前2130~2040年。共有六位法老,有三位名叫凯蒂。 第十一王朝:南方公元前2130~2040年。共有三位法老。 蒙图荷泰普二世在公元前2050年统一全国,从此第十一王朝的底比斯君主统治了整个埃及。这虽然使他们的故乡底比斯城地位越来越重要,但仍然不足以取代孟斐斯。底比斯的统治者适时尚须来回旅行,并在十二王朝时在通往法尤姆的入口处修建了行宫,和诸如伊蒂—塔维的小城。王朝在不放弃底比斯的同时向北转移权力中心,显示出强而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逐渐恢复。 中王国或底比斯第一帝国(公元前1991~1786年) 第十一王朝末期:公元前2060~2000年。三位蒙图霍特普法老,第一位在公元前约2040年统一埃及。第十二王朝:公元前2000~1786年。七位法老名阿门埃玛特(Amenhemat)或塞索斯特里斯,最后一位统治者是女王塞贝克内菲卢雷(Sebekneferoure)。 如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稳定总是和动乱是互相交替。各省分权势力和其他历史上至今仍然不明的势力,毁灭了从第十二王朝传续下来的底比斯政权,埃及分裂成许多的诸侯国。 第二过渡时期(公元前1786~1567年) 第十三到第十四王朝:公元前1786~1674年。约有四十位法老,其中有几位名叫塞贝霍特普。一些法老同时在法老的北部、中部、南部统治。从公元前1730年开始,这些国王只不过是西克索法老的封臣。 第十五到第十六王朝:公元前1674~1567年。第十六王朝被称为“小西索克”王朝,只存于三角洲东部。“大西索克”王朝有五位法老,包括一位基安(Khyan)和两位阿拉比(Apopi)。 第十七王朝:公元前1674~1567年。十位法老统治底比斯及周围地区。他们是西索克的封臣。最后三位法老塔阿(Taa)一世、二世和卡莫西斯(Kamosis),开始和北方的西索克人斗争。 新王国或底比斯第二王国(公元前1567~1085年) 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67~1320年。从阿赫莫西斯(Ahmosis)到霍朗赫布,共有十四位君主,其中有四位图特摩斯,四位阿门诺菲斯。王后阿谢普苏、阿肯纳吞(Akhenaton)和图坦卡蒙,都属于本王朝。 第十九王朝:公元前1320~1200年。九位拉美西斯王族法老,包括拉美西斯一世、二世和塞蒂一世、二世。 第二十王朝:公元前1200~1085年。十位君主,除了第一位名叫赛特纳克特(Sethnakht)之外,其余都叫拉美西斯。 第三过渡时期(公元前1085~715年) 第二十一王朝:公元前1085~945年。在塔尼斯统治的有斯门代斯(Smendes),普苏赛奈斯一世和二世。在底比斯统治的有埃里霍斯(Herihor)和皮纳杰姆。

法老的诅咒自从商伯良破译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之后,古代埃及法老的坟墓——金字塔中的秘密,就成了古埃及的又一个需要解开的秘密。从19世纪末开始,一大批西方国家的考古学家,相继来到了埃及,希望能够解开金字塔的秘密。但是,几十年过去了,人们仍然一无所获。 那么是谁第一个打开了古埃及法老的陵墓,让金字塔下的秘密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呢? 1922年11月26日下午,在埃及”国王之谷“一座金字塔脚下的陡峭的地下通道里,站着两个面色严肃的人。他们是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和卡纳冯勋爵。为寻找这个墓穴,霍华德·卡特付出了几十年的心血。卡纳冯勋爵则在后来的8年里,为支持卡特揭开埃及王墓的秘密,投入了大量的金钱。 现在面对他们的是一座封闭了三千余年的古代埃及法老的墓门。 卡特小心翼翼地凿开墓门的一角,卡纳冯在他身后睁大眼睛往里瞧。随着洞口的扩大,气氛越来越紧张。卡特用颤抖的手举起电筒向里看去,半天没有说话。又过了一会儿,卡纳冯憋不住了,终于用嘶哑的声音问道:“你看见了什么没有?”卡特转过身子眼睛里闪着光芒,结结巴巴地说:“我看见了一个奇迹,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卡纳冯勋爵接过卡特递过来的手电,向里一看,便惊呆了——在他的眼前,隐隐约约地出现了堆着的包金战车,饰有巨大镀金狮子和怪兽的卧榻,一人高的国王雕像(图坦卡蒙金棺),以及数不清的箱子和笼子。 这就是60多年前轰动全世界的考古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年轻的法老图坦卡蒙陵墓的发现。图坦卡蒙统治埃及9年。公元前1350年,他18岁的时候,神秘地死去。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在被埋葬数千年后,他竟然成了一个举世瞩目的“新闻人物”! 图坦哈蒙的墓位于埋葬法老的“国王之谷”的峭壁脚下。它由4个墓室组成。丢散在地上的珠宝说明曾经有盗墓者潜入墓室。但是没有拿走什么东西。可能是盗墓的人受到了意外的惊吓逃跑了。墓门后来又被重新密封起来。 图坦卡蒙的墓室就像一个收藏极为丰富的博物馆。墓内的珠宝、工艺品、家具、衣物、化妆品以及各种兵器多达五千余件。 在粉红色前室里,有3张四周雕成怪兽形的金床。床旁是两个真人般大小,相对而立的黑色卫士雕像,身穿金裙,手执锤矛。室中到处都是珍贵的宝物。镶有宝石的王座、金光闪闪的古代战车、洁白似玉的花瓶、雕刻精美的金床和金椅、各种乐器等等。在墓室内,人们还发现一只盛有泥灰的碗,显然是当时封闭墓穴时使用过的。不知那一们民工在油漆表面留下一个手指印,依然清晰可见。 棺室由两个武士塑像守护。里面有4个金色的神龛,一具水晶石棺和3个套棺。内棺由纯金制成,上面写着年轻法老的名言--“我看见了昨天;我知道明天。” 躺在棺内的吐坦哈蒙带着一副很大的金面具。这副面具和他本人的相貌几乎一模一样。X光检查只发现面具上一块伤疤和法老本人脸上的伤疤,厚度稍微有点不同。这位年轻的法老看上去既悲伤又静穆。胸前陈放着由念珠和花形雕刻串成的领饰,手执枷链和钩索,矢车菊、百合、荷花等色彩虽已剥落,但仍依稀可辨。专家们认为这个领饰是法老的年轻王后,在盖棺之前献上的。墓内还有一幅壁画,表现这位年轻而又神气的法老,正被两位天神接往天国。 图坦卡蒙法老的木乃伊由薄薄的布裹缠着,浑身布满了项圈、护身符、戒指、金银手镯以及各种宝石。其中还有两把短剑,一把是金的,另一把是金柄铁刃的。后一把极为罕见,因为埃及人那时候刚刚知道用铁。 如此之多的珍贵文物集中在一个古墓内出土,这是史无前例的。整整用了10年的工夫,人们才将这批珍品整理完毕,转入开罗的埃及国家博物馆。 图坦哈蒙墓的发现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新闻记者。前往开罗以南450英里的乌克苏尔发掘现场的游人,更是络绎不绝。直到今天,人们对这座古墓的兴趣依然不减。 但是事情并没有结束,因为参与发掘的二十多人在不太长的时间先后死去,死因不明。于是人们议论说这是“法老们的诅咒”。 据说这座墓中发现几处法老的诅咒铭文,有一处写道:“谁扰乱了这位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头上降临。” “法老们的诅咒”的神话是从卡纳冯勋爵之死开始的。卡纳冯勋爵因被蚊虫叮咬,于1923年年4月6日死去。当时一些迷信的人就开始纷纷议论,说这是冥冥中对不敬神者的报应。 接着,报纸上开始出现“法老们复仇了”一类的标题,副标题则是“图坦卡蒙的诅咒又害死了一个人”等等耸人听闻的词句。关于第十九个人的死讯报道是这样写的:“78岁的韦斯特伯里勋爵,今天从他在伦敦住所的7层楼上跳楼自杀身亡。韦斯特伯里勋爵的儿子曾任开掘图坦卡蒙墓的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的秘书,去年11月在自己的房间里突然死亡,死前健康情况良好。死因无法查明。” 不久卡特的伙伴梅斯也死了,报纸也报道了他的死讯,却绝口不提梅斯长期患病,在协助卡特时他是带病坚持工作的,工作未完就因病退出了。 荒唐的是,后来一家报纸又报道说,一位名叫卡特的人住在美国,死因不明,他就是最近又被法老追去性命的人。卡特本人这时不得不出面辟谣了。他说,所谓吐坦卡蒙复仇等“荒谬的报道”不过是一种“文字游戏”。他说一些报纸一直提到所谓跨过古墓的门槛就有危险的事情,其实科学证明,这种危险是根本就不存在的。他强调指出,科学家已经证明墓中并不存在病菌,墓内做的感染测试的结果,也证明以上的报道是很不责任和荒唐的。 为了纠正视听,德国埃及学家乔治·斯丹道尔夫教授在1933年,就法老的诅咒问题发表了一篇文章,不厌其烦地探究了报纸消息和其它类似报道的消息来源。他说,死在美国的卡特和考古学家的卡特只是同姓,此外是毫不相干的。他还查明韦斯特伯里父子同图坦卡蒙墓、墓中文物的迁移以及图坦卡蒙的木仍伊,没有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他在列举大量事实以后做出明确的结论:“法老的诅咒”是根本不存在的。古代的铭文中也没有类似的东西。 卡特后来又就这个问题发表了一篇文章,写道:“就现代的埃及人来说,他们的宗教传统中根本不容许这种诅咒之类存在。相反,埃及人却很虔诚地希望,我们对死去的人表示善良的祝愿”。

类似的事还可以举出很多,人们不禁要问:这些人究竟是怎么死去的,法老的诅咒又是怎么回 事呢?有人认为,古代埃及人可能使用病毒来对付盗墓者。 1963年,开罗大学医学教授伊泽廷塔谊发表文章说,根据他为许多考古学家做的体验,这些人均带有一种能引起呼吸道发炎的病毒。他认为进入法老墓穴的人正是感染了这种病毒,引起肺炎而死的。 1983年,法国女医生菲利浦提出了又一见解。她认为致命的不是病毒而是霉菌,由于法老陪葬物中有众多食品,日久 后来认定,法老的诅咒,只不过是负能量。

在古埃及,国王一般拥有五个头衔,每个头衔对应一个名字,这五个头衔分别如下:

1、拉神之子:

s-a r-a

这个头衔的第一个词是一只鸭子,是s-a的缩写,意为儿子,发音仍为s-a;第二个词是太阳,是r-a的缩写,意为拉伸,符号是太阳。

拉神之子名也被叫做出生名,是古埃及国王从一出生就被起了的名字。

拉神

2、两土地的主人:古埃及语称作

n-s-w b-i-t

这个头衔也是由两个词构成,第一个词包括发音为sw的制作草和发音为t的面包片,合起来发音为n-s-w,是“上埃及国王”的缩写,这个词的全部发音为ni-s-w-t;第二个词包括发音为bit的蜜蜂和发音为t的面包片,此处的面包片t为叠音,所以这个词的发音为bi-t,意为下埃及国王。这个头衔的全部发音为n-s-w bi-t,意为上下埃及国王。

古埃及自古以来就被自然地分成上下埃及,两土地就是指上下埃及。国王被称为上下埃及的主人,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上下埃及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二是指这两块土地都属于古埃及法老所有。

两土地的主人是古埃及国王登基之日所起的名字。

3、荷鲁斯名:古埃及语写作

h-r

这个头衔写作一只鹰隼的形象,发音为h-r,意味着鹰神荷鲁斯保护者法老,这个头衔对应的名字通常情况下写在一个王宫大门形状的长方形里。这个名字也是在国王加冕的时候被赋予的。

头戴双王冠的荷鲁斯神

4、金荷鲁斯名:古埃及语写作

bi-k

这个头衔是一只鹰隼站在珠子制作的项圈上,发音为bi-t,意为金荷鲁斯。象征着法老是鹰神荷鲁斯的化身,也是奥西里斯神的儿子,站在项圈上意为对赛特神和其他邪恶事物的胜利。国王这个头衔对应的名字也是在登基以后被赋予的。

象征着保护的荷鲁斯之眼

5、两女神名字:

n-b-t-i

这个头衔由分别站在篮子里的一只秃鹫和一只眼镜蛇组成。左边的篮子里的秃鹫,发音为n-h-b-t,是奈赫拜特女神,是上埃及的保护神;右边篮子里的眼镜蛇,发音为w-a-d3-t,位瓦者特女神,是下埃及的保护神,国王的这个头衔意味着他对上下埃及的保护。这两个符号合并在一起读作n-b-t-i,这个头衔对应的名字也是在国王登基以后被赋予的。

拉美西斯二世

伟大的领袖,勇猛的士兵,杰出的建筑家,生有100多个儿女,他的一生得到了许多称颂。古埃及最著名的法老——拉美西斯的真实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他人性化的一面,他的感情世界,他树立自身形象的过人本领,以及他如永恒史诗般的遗体。 在他所统治的70多年里,埃及成就了它颠覆前的最后繁荣。

伟大的王

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前1314年—前1237年)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前1304年—前1237年在位),其执政时期是埃及新王国最后的强盛年代。法老塞提一世之子。拉美西斯二世进行了一系列的远征,以恢复埃及对巴勒斯坦的统治。他在叙利亚与同时代的另一强大帝国赫梯发生利益冲突。双方在前1286年发生一次著名的战役(卡迭石战役),拉美西斯二世在战斗中处于下风,但他却命令将其说成是他的一次伟大胜利。与赫梯的战争一直进行到公元前1270年,最终以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国王卡图西尔三世缔结和约结束。这份文件可说是历史上第一个著名的国际协定,其埃及文本与赫梯文本均被保存下来,并为近代考古学者所发现。可能是出于对赫梯军事力量的担心,拉美西斯二世下令在东北尼罗河三角洲新建一座城市为首都,并将其命名为比—拉美西斯(意为拉美西斯的家)。

10岁时即发号施令

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古埃及历史上最著名的法老是一位强大的国王,一位战无不胜的将军,一位和蔼可亲的父亲,一位不知疲倦的建设者。头顶着这些光环的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Ⅱ, Ramesses II, Ramesses the Great)在位67年(统治时间1279 BC ~1213 BC),直至今日,他依然享有这些盛誉。敌人惧怕他,臣民爱戴他,神灵保佑他。生活在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是2月21日,我们只大致知道他是在1290BC年左右出生于孟斐斯(Memphis)。他的父亲塞提一世(SetiⅠ)娶了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的女儿杜雅(Tuya)为王后,他们共生有四个儿女,两男两女。但大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这使拉美西斯顺利地登上王位。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法老学校”学习:10岁时在军中任职,15岁时父亲带他参战,以保证他将来成为一位智勇双全的国王。

拉美西斯没有花费太长时间就学会了很多东西,特别是作为国王所必需的两项技能:以军事手段征服敌方和建造王宫。无论是在征战,还是在建筑方面,他都取得了成功。如今,在埃及没有一处土地不留下他的足迹。

如何树立自己的英雄形象

父亲去世时,拉美西斯的年龄大概是25岁,但他已经拥有足够的雄心和顽强的自我意识,他要让自己的壮举超越所有的前辈。

“进行宣传是他最好的武器,这在宣扬自己的王国和使命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意大利比萨大学的埃及学教授埃达•布莱西亚尼(Edna Brecciaing)叙述道,“大量的雕像和碑文向人们讲述了这位国王的壮举与魄力,并使他的形象流传千古,而且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

他的家庭生活也同样见诸于文字之中:八位皇后,一群数量难以考证的妃妾和100多个儿女。拉美西斯不得不多次挑选王位继承人,但这样做并不是因为“宫中多事”,而是因为他活到了90多岁,当时人们的平均寿命大约只有40岁,他的许多儿女都在他之前死去。继承他王位的莫尼普塔(Magenta),位列王位继承人名单中的第十三位,到60岁时才得以登基。事实上,拉美西斯在辞世前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对于臣民们来说,他已经成为一个传奇。但这位伟大的法老未曾预料到,不仅有关他人生的史诗已经名垂青史,就连那些有关他死亡的史诗也同样流芳百世。拉美西斯最值得称颂的壮举就是针对赫梯族(Hittites)的卡叠什(Qadesh)战役。当这位年轻法老的自负几乎使自己溃败时,命运女神却眷顾了他。但重要的是最终的结果,至少在他的臣民看来是这样。

撰写有关拉美西斯专著的弗朗克•齐米诺(Franco Cimmino)解释说:“在古代,还没有哪一次战争拥有如此多的史料。拉美西斯战争归来之后,在他王宫的墙壁上,在阿布•辛拜勒(Abu Simbel)神庙、卡纳克(Karnak)神庙的卢克索(Luxor)神庙里刻下了描绘战争的场景。这些巨型的艺术品分别展示了士兵、埃及人安营扎寨、战斗的场面以及被俘的士兵。当然,其中占突出地位的还是拉美西斯,在画面中,他只身一人击溃敌军。流传给我们的还有叙述这场战争的两首史诗,其中最重要的一首就是《潘道尔之歌》(The Poem of Pentaur), 它与庙宇中的壁画一同向人们叙述了这段历史。”

总之,这一切旧如同一部既有画面又有伴音的“**”。

埃及人叙述的历史

拉美西斯率领的埃及人与赫梯族人之间的冲突起因是对叙利亚的绝对控制权。1275 BC 4月底,法老率军朝奥龙特(Oronte)河谷进发以征服卡叠什,这是赫梯族在叙利亚建立的一座重镇。拉美西斯率领2万士兵和200辆战车,这些兵力被分为四支,其名称分别为阿蒙(Amon)、布塔(Ptah)、拉(Ra)和塞特(Seth)。这次战争的目标是叙利亚北部的土地,而对手则是穆瓦塔里什(Muwatallish)国王,他有1万名士兵和3500多辆战车。在靠近奥龙特河的地方,法老的军队抓获了两名自称是赫梯族逃兵的人,他们说有重要情报要通报给埃及人。这两人被带到了拉美西斯面前并向他交代说,穆瓦塔里什的部队距离此地很远,法老可以轻而易举地攻下城池。拉美西斯此时已视卡叠什如囊中之物,未等大部队集结完毕即独自率领阿蒙支队冲向靠近卡叠什的平原地带并在此宿营。只有当他的卫兵抓到敌军先头部队的两名士兵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陷进了敌人的包围圈,但此时为时已晚。躲在城堡内的赫梯族人突然发起进攻,措手不及的法老军队溃不成军,四下逃窜,只有拉美西斯带领贴身侍卫奋力抵挡赫梯族人的进攻。齐米诺叙述道:“多亏有两件出乎意料的事才让拉美西斯得以全身而退:首先是赫梯族士兵攻进了埃及军队的营地之后,立即忙着抢夺财物,却把乘胜追击敌军的事忘在了脑后;其次是法老的后续部队及时赶了上来,救助拉美西斯及其士兵。”这时,整个战局被彻底扭转:本该轻易取胜的赫梯族人身困险境,接近黄昏时分,双方停战。晚上,埃及其他支队的士兵赶来增援法老。

最后由于拉美西斯军队的猛烈攻击以及本国内乱,赫梯族人被迫提出议和。 战争结局0 :0 。

弗朗克•齐米诺说:“真实情况可能并非完全如此。穆瓦塔里什虽说失去了许多辆重型战车(与埃及人的战车相比,数量更多但也更难操纵),但他的士兵几乎毫发未损。但对拉美西斯来说,赫梯族人的突袭使他至少损失了一个支队。”战事是的结果是一次平局,这迫使拉美西斯放弃攻取卡叠什的打算。

但是,他借助自己的宣传把这次几乎要葬送其前程的征战变成了在一位伟大领袖领导下的英雄壮举。

拉美西斯把这次战争刻在了诸多神庙上。他带来了新的表现风格。阿布•辛拜勒神庙描绘卡叠什之战的浮雕中,以前叠放条纹装饰的表面现在则被用来表现激动人心的场景,营造出更富戏剧性的动感场面。浮雕中刻画的拉美西斯与战车的形象可以让人了解到这种全新的风格,而人们对画面细节中的“四只手臂”有着多种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多出来的两只手臂应该属于战车驾驶者,他的身躯完全被拉美西斯盖住了;而有的人则认为正如石刻文字中提到的那样,应该是拉美西斯召唤来的阿蒙神的手臂。最新的假设则认为它们是拉美西斯本人的,创作浮雕的艺术家多画两只手臂是为了增加画面的动感。

签订的一项现代式的和平条约

刻在黏土墙或石墙上,以楔形文字或象形文字描述的和平条约(4000多年前签订的一项现代式的和平条约),这就是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战争冲突的第一个实例。

卡叠什之战以后,埃及人与赫梯人之间的冲突一直延续到穆瓦塔里什国王去世之后,他的继位者阿图西里什(Hattushilish)与拉美西斯签订了人类历史上现存最早的国际条约。目前,人们找到了该条约的两个版本,一个是刻在卡纳克的石柱大厅墙上的象形文字,另一个是在挖掘赫梯族首都哈图萨(Hattusa)废墟时发现的刻在黏土板上的巴比伦楔形文字板。促使两国议和的原因是阿西里人(Assiri)的威胁,这个好战的民族不断骚扰两个王国。和约于1269BC左右在拉美西斯这座由拉美西斯新建的首都签订,这个条约具有很多现代意义。根据该条约,两国人民之间不再发动战争,在遭受敌人攻击时互相帮助,互相维护对方国王的权益,引渡在对方国家避难的犯人。

在尼罗河三角洲瞻仰拉美西斯王国的瑰宝

一个熙熙攘攘的巨大港口,色彩绚丽的房屋,十多座神庙,这一切都为了彰显一个人的伟大之处。

到达比—拉美西斯城的人都会赞叹这座首都非凡的美景。宫殿、房屋还有拉美西斯本人的皇宫迸发出绚丽的色彩,而历史记录者则把它描述成到处都是“美丽的阳台,铺有青金石和土耳石的大厅。”城市的每个重要地点都有一座神庙:北面有供奉北方古老首都布托城(Buto)守护神的乌托(Uto)神庙,东面有亚洲女神阿斯塔尔特(Astarte)神庙,南面是塞特(Seth)神庙,西面是阿蒙神庙。城中设有军队、官员居住区以及用与法老继位仪式的大厅;繁忙的港口内来往不断的船只载满各类物品,这使比—拉美西斯也成为王国的一个主要商业中心。但这些繁荣今天都已荡然无存,借助先于比—拉美西斯存在的首都阿瓦里斯出土的文物,人们今天才能确定这座城市的准确地址。

卡纳克所有的神庙

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这里一直是活跃的“建筑工地”,多位法老以阿蒙神的名义大兴土木:拉美西斯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样一个重要的宗教中心。

卡纳克的建筑群由多座宗教建筑组成,他们的修建时间跨度从中王朝一直延续到罗马帝国时代。建筑群的核心是阿蒙—拉大神庙,兴建之初被当成底比斯的神圣区域,随后又被居民们命名为“阿蒙之城”,在它的附近还修建了献给战神孟特(Montu)神庙以及供奉阿蒙之妻—女神穆特(Mut)的神庙。一条长达2公里的“狮身人面像大道”将卡纳克神庙与南部的卢克索神庙连接起来,后者也用于供奉阿蒙神。尼罗河也将这两座神城连接起来,在某些重大节日,阿蒙神的雕像会被装上船,在一列小船的护送下,从卡纳克运到卢克索。

拉美西斯比古埃及任何一位法老都勤于大兴土木,在位期间,他下令修建的宫殿、庙宇、雕像和石碑的数量多得令人难以置信。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主要是通过气势宏伟的建筑来显示自己的权利以及彰显其在世天神的地位。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不惜占用一些更为古老的建筑。有些古老建筑被他修复之后刻上自己的名字,有的被他围在了以其名义修建的建筑群当中,还有的则被当成了“材料库”,在被拆毁之后当成修建新建筑的材料。

吉萨(Giza)的哈夫拉(Khafre)金字塔就遭此运, 整块的花岗岩被拆下来用于修建位于孟斐斯的布塔大神庙。由拉美西斯钦定的建筑风格也被他用于显示其伟大之处。比如,在神庙里布满了雄伟的雕像和装饰有象形文字及图案的石柱,刻满描绘宗教和战争场面的庙宇墙壁都在歌颂国王的神圣和伟绩。

拉美西斯本人亲自到施工现场检查工程的进展情况,他甚至还前往石材的开采地去挑选最佳的材料。

有一些碑文,比如刻在第八世石碑(现保存在埃及国家博物馆)上的文字,记述着拉美西斯鼓励和赞扬建筑工人们的话语。拉美西斯非常关心他们的生活,从不让他们缺少食物、衣服、鞋子以及新鲜的水,以便能让他们专心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拉美西斯为他的皇后修建了一座神庙,并把一些表白的话语刻在上面, 如:“我对你的爱是独一无二的。当你轻轻走过我的身旁,就带走了我的心。”他对世人诉说着他的爱

三角洲中的首都

拉美西斯新建的工程中包括一座新的首都,这座新城的奢华程度与埃及另两座大城市孟斐斯和底比斯不相上下。这座被称为比-拉美西斯(Pi-Ramses,意为“拉美西斯的家”)的城市在这位法老当政第五年就已初具规模,并成为他的寝宫。这座城市建在位于尼罗河三角洲东部的古阿瓦里斯城(Avaris),这是让他倍感亲切的地方,因为他父亲的夏宫就修建于此。不过这样选址肯定还有其他的用意,埃及学家埃达•布莱西亚尼解释说:“这里是拉美西斯的故乡,显然这是一个主要的原因。此外,之所以在这里建造比-拉美西斯还有其军事和战略意义,这座城市紧挨东部边境,经常遭到外族的入侵,因此必须严加防守;另外它还是一个连接埃及和亚洲的重要商业交汇地。”

新的首都占据着一块非常富饶的土地,这里的农田物产丰富,河流中鱼虾成群,而仓库里则堆满了食物。城中的居民来自王国的各个领地,如利比亚(Libia)、努比亚(Nubia)、迦南(Canaan)和阿穆鲁(Amrru)。他们当中有不少人曾是战俘,但与埃及人保持着友好的关系,所有人都享受着这里的繁荣生活。拉美西斯去世后一个多世纪,当第二十一王朝(1069BC~945BC)的法老们决定迁都至塔尼斯(Tanis)城时,比-拉美西斯的光辉才黯淡下来,城里的许多财宝都被迁至新都。

他的印记留在每座庙宇中

在卡纳克(今天这里被看成是埃及最重要的考古圣地之一,他曾是繁荣的宗教中心,法老们在这里举行加冕仪式),拉美西斯也留下了他深刻的足迹。在雄伟的阿蒙-拉(Amon-Ra)大神庙里,他完成了石柱大厅的修建工作,这个大厅始建于阿蒙霍普特二世(AmenhotepⅡ,1427BC~1392BC)当政时,在霍伦贝勒(Horembheb)王朝以及塞提一世在位是曾继续得到修建。这座建筑是名副其实的古代建筑瑰宝:它占地5000多平方米,134根巨型石柱支撑着屋顶,尤其以中间的两排重达12吨的柱子为最粗大。拉美西斯让人用描绘庆典活动的浮雕装饰它的墙壁,并下令开挖一个保存至今的圣湖。湖水象征着所有形式的生命诞生地,在这里举行供奉太阳神和奥里西斯(Osiris)神的仪式,而神职人员在每次仪式之前都要在此净身。

相临的卢克索神庙在阿蒙霍普特三世法老(1387BC~1348BC)在位时就已完成大部分,拉美西斯在已有的建筑结构上又增加了一个由72根石柱支撑的走廊和一个巨大的拱门(襄有神庙大门的石制高塔),分成两排的石柱上刻满了装饰图案,而拱门的墙壁上则刻有记述卡叠什之战的浮雕。在这些建筑的前面排有六尊面容与拉美西斯相像的巨大雕像和两座方尖碑,但在卢克索神庙中只剩下了一座方尖碑,另一座则在1836年就被搬运到了巴黎协和广场。

为永恒而建的拉美西斯宫

上述只是拉美西斯创造热情的部分例子,但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他对庆典活动的热衷则需要参观拉美西斯宫的废墟。

虽然这座宫殿只有少部分还矗立在那里但整个建筑群毫无疑问是这位法老所构想的最伟大建筑,它位于尼罗河左岸的底比斯地区。这是一座用于殡葬的神庙,但最终用途并不是安放拉美西斯的遗体,而是为了在他去世之后便于人们举行供奉他的仪式。

这座殡城周围是一座高墙,除了主殿之外,城里还有作坊、商店,甚至还有一所培养誊写员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些纸莎草纸书。最后还有一件有趣的事:为了给自己修建着座殡城,拉美西斯曾命令拆下一些古建筑上的材料。这恰恰也是这座拉美西斯宫后来遭受到的待遇:这座本因代表拉美西斯的伟业并流传千古的宫殿后来又因为别的国王要修建自己的宫殿而被部分地拆除了。

一个刻在岩石上的梦

阿布•辛拜勒神庙被看成是拉美西斯最伟大的作品,是名副其实的古代建筑瑰宝。四尊从山体岩山中凿出的巨型雕像高20米,象征着坐在宫殿大门口的法老,如今它们已经变成了埃及文明的象征。意大利著名的埃及学家之一赛尔乔•多纳多尼(SergioDonadoni)教授解释说:“这真是一座令人难以置信的建筑,它将埃及古典建筑的建筑元素带入了深山中。”

这座神庙建在一个山坡上,开凿的深度有60米,它本意是供奉三位主神阿蒙、拉、布塔,但实际上它只为一位“真神”——拉美西斯本人服务。

神庙,除了在地面上的建筑外,还有一种在山崖开凿出来所为岩窟庙。典型的岩空心央是位于阿斯旺南,接近尼罗河第二瀑布的阿布辛拜勒的拉美西斯二世庙。这座神庙是献给阿蒙,拉·哈拉凯悌和普照塔神的,并且还纪念拉美西斯二世本人。实际上是一座神庙和祭庙的结合体。阿布辛拜勒的岩窟庙依山傍岩,在峭壁斜坡上开凿洞口。大庙门面或许可以称为塔门,高32米,长36米,塔门洞口两旁雕刻有高约21米的4座拉美西斯二世坐像。洞口内还有柱厅以及位于庙内深处的供奉上述了神及其本人的雕刻坐像的对所。洞窟内全长60米,每年2月21日拉美西斯二世生日,以及10月21日拉美西斯二世加冕日时,阳光可穿过60米深的庙廊,洒在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上,而他周围的雕像则享受不到太阳神这份奇妙的恩赐,因此人们称拉美西斯二世为“太阳的宠儿”。把这一天称为“太阳日”。现因建筑阿斯旺大坝,1968年开 始,庙址迁移到离尼罗河201米远的65米高处,“太阳日”也分别延后一天。3000多年过去了,这个不知是巧合还是古埃及建筑师精心计算的奇观之谜,一直未能破解。

在阿布辛拜勒庙附近,还有一座献给他的妻子奈菲尔塔利(Nefertari)的较小的岩窟庙哈索尔神庙。庙的正面排列6座雕像,队拉美西斯二世的3座外,还有补充描绘为哈托尔(Hathor)神形象的奈菲尔塔利的3座雕像。

但阿布•辛拜勒神庙的命运却是多灾多难的,建成后不久,一场地震使它蒙受巨大损失,许多石柱和雕像断裂,受损的部分还包括神庙正面的整个上半部。大部分破损的地方随后得以修复,但当时的建筑师们却对雕像爱莫能助,只能任雕像的碎块散落附近。

拉美西斯在他皇后的墓碑上刻着他对她爱的表白,“我对你的爱是独一无二的。"“当你轻轻走过我的身边,就带走了我的心。”

(My love is unique—no one can rival her,for she is the most beautiful womanJust by passing,she has stolen my heart)

一个用沙子制成的保险柜

拉美西斯死去几个世纪之后,这座建筑被完全荒废,沙子开始逐渐将其埋没,最终只剩下入口处巨大雕像的头部和肩膀露在外面。1813年,一位瑞士学者约翰•布克哈特(Burckhardt)发现了它,在继续沉睡4年后,意大利人乔丹•贝尔佐尼(Giovan Belzoni)开始进行对其挖掘。经过几个月的工作,最终在沙石中开辟出一条道路,历经几千年之后终于又有人能够走进这座神庙的内部。

又过了很久,这座被拉美西斯选来代表自己强大势力和神圣天命的宏伟神庙终于面临灭顶之灾,险些永远葬身于水下。1960年,埃及总统纳赛尔(Nasser)开始下令修建阿斯旺(Assuan)大型水库,水库建成后将形成一个长约500公里的人工湖,可以将许多不毛之地变成良田。这是一个对于国家来说至关重要的项目,但它却会将代表;埃及法老文明的许多遗迹永远埋入水底,其中就有阿布•辛拜勒神庙,这件事也使它在全世界的知名度迅速提高。

[编辑本段]载入史册的拯救行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向世人发出了警报,它发动了一次名副其实的拯救行动,世界上113个国家伸出了援助之手,向埃及提供人力、资金和技术。拯救计划要将要将阿布•辛拜勒神庙拆成许多块,然后在离原地180米,地面抬高65米的地方再将这些碎块重新组装起来。整个工程花费了5年时间,使用了两千多名工人、成吨的材料以及在考古史上从未有过的资源技术。在整个过程中,每一块都被编上号以便于重新组装。重建后的神庙和原来的方位一样,它根据星座和阿斯旺大坝建成后的尼罗河走向而定。凸显的山峰也恢复了原样,整个巨型积木总算完工了。

最宠爱王妃的不幸

距阿布•辛拜勒神庙不远的北边,有一间规模较小的山间庙宇,这是法老献给奈菲尔塔利(Nefertari)的祭庙。人们对这位王妃的出身一无所知,她好像来自平民家庭。但有一点不容置疑,无论是法老还是普通百姓都深爱着她。

王妃的名字意为“最美丽的女人”,而众多的画像也证明了她的魅力。拉美西斯在继承王位前不久娶了她,从此就与她形影不离,无论是在宗教仪式中还是在国事活动里都能见到她。在绘画中以及其他文物上也常能看见她与丈夫亲密地依偎在一起。在政治生活中,奈菲尔塔利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她借助书信和礼物与希泰族的女王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她为法老生下了六个子女:两个女儿和四个儿子,但都因早逝而未能继承王位。事实上另一位王妃伊斯诺弗莱特(Istnofret)的儿子莫尼普塔(Merenptah)成了拉美西斯的接班人。

奈菲尔塔利(Nefertari)本应与拉美西斯一起主持阿布•辛拜勒神庙的落成典礼,但很有可能她未能成行。根据一个介于小说与历史之间的假说,奈菲尔塔莉(Nefertari)恰恰是在这座本应与法老同享永恒的神庙门前死去,当时她委托大女儿随父亲主持落成典礼。奈菲尔塔利(Nefertari)被隆重的安葬在女王谷。

1904年,意大利考古学家埃尔内斯托•斯基亚帕雷利(Ernesto Schiapparelli)发现了她的坟墓,但她的木乃伊和随葬品均被盗 。尽管如此,墓室内经过修复的精美壁画仍然让奈菲尔塔利(Nefertari)的墓成为古埃及文明的一颗明珠。

一首永恒的史诗

拉美西斯于1213BC在比—拉美西斯辞世,经过70天他被制成木乃伊的遗体以一个伟大法老所能享用的最隆重方式下葬。当时王位继承人,他的儿子莫尼普塔乘坐皇舟率领一支庞大的船队沿尼罗河将父亲的遗体送至底比斯。一路上臣民百姓无不洒泪相送,向这位给他们带来太平盛世的伟大法老致敬。船队到达底比斯城后,送葬的队伍又朝开凿于帝王谷的陵墓进发,在王陵内安放的除了拉美西斯的棺椁之外,还有让拉美西斯在冥界也能过上富贵生活的无尽宝藏,最后陵墓的大门被封上,以便让法老能平安地长眠。但事与愿违,几十年以后,陵墓内陪葬的宝物洗劫一空,而拉美西斯的木乃伊也从此不得安宁。负责看守的埃及神职人员不得不多次搬动法老的木乃伊以防那些盗墓人打开木乃伊身上的绷带,偷取藏在内部的黄金饰物,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拉美西斯和其他几位法老的木乃伊被藏到了底比斯附近的小城代尔巴哈里(Deirel Bahari)的哈特谢普苏特(Hetshepsut)神庙内。1881年被法国埃及学家加斯顿•马斯佩罗(Gaston Maspero)发现并最终安放在埃及国家博物馆内,并且至今保藏

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

拉美西斯二世身高176米,比普通人高出10厘米。他发色鲜红,不同于常人,这在他的木乃伊上清晰可见。

并且是当今保存最完好的古埃及木乃伊之一。

现代关于其历史的小说

<<法老的宠妃>>其中的一些情节与历史相符作者:悠世

<<寻找前世之旅>>中,第一部 第四卷 法老的宠妃 >

以上就是关于谁知道关于埃及法老的历史资料全部的内容,包括:谁知道关于埃及法老的历史资料、埃及法老的历代法老、埃及有多少个法老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599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