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前期的作品中,《普里希别叶夫中士》、《变色龙》等写出了封建统治阶级忠实奴才的愚蠢与专横;《哀伤》和《苦恼》描绘了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在这些作品里,作家已由最初的幽默转为讽刺,写作态度变得更加严肃。他相继出了第二、三、四部小说集。其中第三部小说集《在昏暗中》荣获了科学院授予的普希金文学奖金。在荣誉面前,契诃夫的创作更加严谨,“平中见奇”、“笑中见泪”是他创作上的新特征。1888年他完成中篇小说《草原》,作品塑造了农民的质朴形象。
契诃夫简介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4368 更新时间:2004-12-6 文章录入:admin 〕
契诃夫(Anton Chekhov,1860~1904)是一位与法国作家莫泊桑齐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中国学生对他的了解大多是从中学课本中的《变色龙》和《套中人》(又译《装在套子里的人》)两篇小说开始的。
契诃夫于1860年1月29日出生在俄国一个杂货店老板家。他从小生活困苦,靠当家庭教师维持生活和求学。1884年从莫斯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当了一名医生。与社会和人民的广泛接触,丰富了他的阅历,为日后的创作积累了素材。从入学的第二年开始,契诃夫便在一些幽默刊物上发表短篇小说。在20多年的创作活动中他共写了400多篇中、短篇小说,10多个剧本。创造了一种风格独特、言简意赅、艺术精湛的抒情心理小说。他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凭借精巧的艺术手法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不动声色地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他认为“天才的姊妹是简练”,“写作的本领就是把写得差的地方删去的本领”。
契诃夫的小说内容丰富,其代表作有揭露统治阶级奴才的暴戾无耻的《变色龙》、《普里希别叶夫中士》等;反映小市民庸俗与丑恶的《匿名者的故事》、《跳来跳去的女人》等。《哀伤》、《苦恼》、《万卡》等真切地写出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悲剧命运;而《没意思的故事》《套中人》等则深刻地揭示出知识分子的空虚苦闷,向往新生的内心世界。他的剧作《万尼亚舅舅》、《三姊妹》等与他的小说一样表面上并无离奇之处,大都讲述很普通的生活故事,然而细细品味,作品中蕴含着深邃的思想,人物的对白常常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他的最后一个剧本《樱桃园》发出了年轻的俄罗斯的声音:“永别了,旧生活!”“你好,新生活!”1904年7月15日,契诃夫病逝于德国。
作为俄国19世纪末最后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契诃夫以对“小人物” 命运空前的关注,以对沙皇制度的专横和虚伪的无情揭露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契诃夫的作品在欧美许多国家都有广泛的影响。契诃夫逝世不久,他的作品便被译成中文,介绍给中国读者。剧本《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也早在1921年、1925年先后由文学家郑振铎、曹靖华译成中文。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经常上演契诃夫的作品。现在他的小说和戏剧几乎都有中译本。
参考资料:
契诃 (hē)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juàn)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之王,著名戏剧作家。契诃夫出生于小市民家庭,父亲的杂货铺倒闭后,他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从医并开始文学创作。
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极富于音乐节奏感,寓意深刻。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小见大,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
其代表作《变色龙》、《套中人》、《第六病房》堪称俄国文学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艺术珍品,前者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
扩展资料
契诃夫的小说紧凑精炼,言简意赅,给读者以独立思考的余地。其剧作对19世纪戏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坚持现实主义传统,注重描写俄罗斯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借此真实反映出当时俄罗斯社会的状况。
他的作品的两大特征是对丑恶现象的嘲笑与对贫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并且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的丑恶现象。契诃夫被认为19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以上就是关于契诃夫有哪些作品全部的内容,包括:契诃夫有哪些作品、契柯夫的介绍、关于契诃夫的资料简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