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为典型的岩溶地貌,两侧高,中部低,处在自西北向东南延伸的喀斯特(岩溶)盆地中。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其境内的山水风光举世闻名,千百年来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桂林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是广西最大空港,桂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桂林北接湖南、贵州,西面、南面与柳州市相连,东面与贺州市毗邻,属山地丘陵地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经亿万年的风化浸蚀,形成了千峰环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独特景观。
桂林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900毫米,全年无霜期30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1550小时以上,平均温度19°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以风景秀丽著称的阳朔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区南面,属桂林市管辖,县城距桂林市区65公里。建县始于隋开皇十年(590年),距今已1400余年。全县总面积1428平方公里,有耕地2万公顷,全县总人口30万人,辖6镇3乡,有汉、壮、瑶、回等11个民族。
漓江位于华南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属珠江水系。漓江发源于“华南第一峰”桂北越城岭漓江见闻猫儿山,猫儿山是个林丰木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极佳的地方。漓江上游主流称六峒河;南流至兴安县司门前附近,东纳黄柏江,西受川江,合流称溶江;由溶江镇汇灵渠水,流经灵川、桂林、阳朔,至平乐,汇入西江,全长437公里。从桂林到阳朔约83公里的水程,称漓江。
除此之外还有蝴蝶泉、象鼻山、叠彩山、伏波山、芦笛岩、七星公园、虞山公园、独秀峰、北海银滩等等旅游景点。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桂林地处低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长冬短,四季分明且雨热基本同季,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唐代诗人杜甫以“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赞誉桂林的气候。
地形
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为中、低山地形,有喀斯特山地、丘陵和台地。桂林为典型的岩溶地貌,两侧高,中部低,处在自西北向东南延伸的喀斯特(岩溶)盆地中。
桂林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地处东经109°36'---111°29',北纬24°15'--26
°23’,其北面与湖南省交界,西面和南面与柳州地区相连,东面与贺州地区毗邻,区位条件比较优越。桂林市属山地丘陵地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经亿万年的风化浸蚀,形成了千峰环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独特景观。桂林市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900毫米,全年无霜期30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1550小时以上,平均温度19°C,可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环境
桂林城市环境质量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综合考评中连续五年名列第一。2011年,桂林市森林覆盖率6905%,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是全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内陆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始终保持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近几年来也保持100%,污水处理率名列全国前茅。桂林市在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排行榜第15位,在中国十大最有幸福感城市榜单中,桂林排名第六。大规模改造后的桂林市,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有大中型水厂5座,自来水年供水9038万平方米。至2003年底,桂林市有污水处理厂4座,年处理污水能力达6515万吨。桂林市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16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44平方米,整个城市为世人展现了“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的独特风貌。
以上就是关于桂林的地形属于什么地貌全部的内容,包括:桂林的地形属于什么地貌、桂林是什么地貌、广西桂林的地形概况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