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清洁发展史,看看古人是怎样“刷牙”的


刷牙这件事,我们每天都在做,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古人是怎样“刷牙”的呢?

刷牙的目的是为了清洁口腔,因为口腔是人体中细菌最多的器官。我们的古人也一样,很早很早以前就开始关注了口腔 健康 的问题。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关于牙齿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甲 骨文中关于龋齿的“龋”字的写法 ,我们现在所说的牙虫就是这个时候记录下来的。

在古代《诗经》中,就有写到“齿如瓠犀”,意思是牙齿像葫芦子一样洁白,既然能做到如此洁白,并且记录在《诗经》里,说明古人也是对牙齿很重视。

因为古代没有牙刷,所以对于口腔的清洁多是采用“ 漱口 ”的方式,古人大多是 用盐水、茶水、清水、酒水 等方式清洁口腔。其中茶水因为 材料的价格相对较高,所以多数是 社会 地位比较高或者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古人才会使用。

《礼记》中:“鸡初鸣,盐盥漱”。 说的是古人晨起后第一件事就是漱口、洗脸。这是史书上关于口腔清洁最早的记载。

到了宋朝,为了提高漱口的效果,有人发明了一种以茯苓等药材制成的专业漱口产品,这可能就是漱口水的祖宗了。

除了漱口的形式清洁之外,古人也没有忽视对牙齿的清洁, 唐代的人们就有用咬杨柳枝来清洁牙齿的习惯 ,当时的人们通常把杨柳枝的一端浸泡在水里,用的时候再把杨柳枝咬开,里面的杨柳纤维就会支出来,好像细小的木梳齿,用起来非常方便,古语:“ 晨嚼齿木 ”就是缘于此。

杨柳枝 来清洁牙齿即经济又取材方便,所以在民间有广大的群众基础,据说佛教里洒净用的瓶子里,泡的就是杨柳枝,大概杨柳枝代表清洁的象征意义,在当时已经非常深入人心了。

在唐代不仅用杨柳枝清洁牙齿变得普及,而且还有 配合药物 的记载,唐代王焘辑录而成的综合性医书《外台秘要》中,就有以 升麻、白芷、沉香等药材碾碎成散 ,之后将要扁的杨柳头蘸药粉擦洗牙齿的记载。

宋朝的古书记载:“ 盖牙刷子皆是马尾为之 。”那时候最初的牙刷都是拿马尾巴做成的,把一寸多长的马尾巴放在牛角之上,古代的牙刷都是用牛骨制成,将牛骨钻出诸多的小孔来,在孔里面穿上马尾做成牙刷。 目前世界上公认最早的牙刷事中国唐代制造的,据说是用竹子做柄,用猪鬃制成刷毛,制作的思路和刷子差不多。

在公元前3500年的古巴比伦人就选择富有香气的 细根树枝末端 ,嚼松软如毛刷,用于清理牙齿,这个思路跟杨柳枝相似,而另一端则削成尖头,方便剔牙,在苏美尔人乌尔城邦的国王墓穴中就曾经发现过“ 牙棒 ”,这是公元前3000年前用来清洁口腔的工具。

在古希腊,人们用动物骨灰制作成“ 牙粉 ”专用来清理口腔,在古罗马时代人们用木炭、盐水、细砂、树枝来清理牙齿,另外欧洲人也将牛股雕刻成坚固的刷杆,再在尾端钻孔,将猪毛用细丝固定牙刷,这种制作的思路也与刷子相近。

真正作为工业化大规模批量生产的 牙刷诞生于欧洲 ,是由一位名叫威廉·阿迪斯的英国人1780年制造的,威廉·阿迪斯是一位皮匠,他前半辈子颇为不幸,在1770年因为一场骚乱而被判入狱,可能是因为手艺人的习惯,他从午餐中省下来了一些动物骨头并在上面打孔,而后又从卫兵那里要到了一些皮毛,并把毛穿过孔绑在骨头上,最后用胶封上制成了一种简装版的牙刷。

虽然英国人很早就开始了工业化生产牙刷,但世界上第一个关于牙刷的专利是由美国人于1857年获得的,到了1885年美国才真正开始大规模生产牙刷。

从科学的角度看,动物毛并不是牙刷理想的材料,因为动物们特别容易滋生细菌,还不容易干,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还会掉毛,所以1938年,美国杜邦公司推出了 第一个尼龙制作成的牙刷 ,尼龙是一种合成纤维,拥有许多优点,并且 价格低廉,尼龙牙刷开始进入百姓家。 而 第一把电动牙刷则是由瑞士人在1954年发明的

我们今天用于口腔清洁的方法都是古人 探索 而来的,从古代开始一步步,不断演化至今,通过创新才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方便快捷起来。

人类祖先早有漱口、刷牙的习惯,在公元前3000年苏美人乌尔城邦的国王墓穴中就曾发现过清理口腔用的最早工具——牙棒。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人们用动物骨灰做牙粉,清理口腔,现在还有些原始部落用木炭、盐水、细砂、树枝来清理牙齿。阿拉伯人现在还从一种叫Arak的树上取下树枝,将一端捣碎,做成刷状,用来清理牙缝及刷牙,称之为Miswak,是一种天然牙刷,据科学家分析,这种树枝含氟及皂素,可预防蛀牙,并有止痛作用。

中国人在2000多年前就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史记·仓公传》中就批出引起龋齿的原因是 “食而不漱”。《礼记》中: “鸡初鸣,咸盥嗽”就说明人们已有了漱口的习惯。古人清理口腔和牙齿用手指和柳枝。敦煌壁画《劳度叉头圣图》中,画有一和尚,蹲在地上,左手持漱口水瓶,用右手中指揩前齿。在唐代,人们用柳枝做成刷,蘸药水揩齿。宋代,有人主张每日早晚用柳枝揩牙两次,元代正式有 “牙刷”一词,郭玉诗中云: “南洲牙刷寄头日,去垢涤烦一金值。”元代社会上层人物用牙刷,一般人还是用柳枝,和中草药研制成的揩齿粉末刷牙,另据考古发现,我国1000多年前辽代古墓中出土了两支骨制牙刷柄。可见我国比欧洲要早600多年就有了类似现代的牙刷。

在欧洲,牙刷是由英国皮匠威廉·艾利斯于1780年在伦敦首先发明的。威廉·艾利斯因犯煽动骚乱罪而被伦敦当局逮捕,随后又被投入臭名昭著的新门监狱。他和大多数囚犯不同,善于用自己的脑子思考问题。一天清晨,他正按通常的方式用小布片擦洗自己的牙齿,一个念头突然闯进了他的脑海:假如用一把小刷子来刷牙齿,是不是比用布擦牙齿更方便也更有效呢?吃晚饭时,他将一根肉骨头偷偷装入口袋带回自己的囚室,又向一个挺友好的看守要了一些猪鬃。这天夜里,他把骨头磨成一根细棒,在上面钻了些小孔,然后将猪鬃一束束地插进小孔,并将它们修剪整齐。就这样,世界上的第一把牙刷在监狱里诞生了!离开监狱后,艾利斯办起了自己的牙刷厂。他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因为人们都愿意用牙刷来代替原先的小布片。爱迪斯创立的公司至今仍在生产牙刷。

无论一个人的相貌如何,一口洁白的牙齿,总会让人印象良好。现代社会对牙齿的看重程度非常高,走进超市,随处可见牙膏、牙刷等清洁用品。电动牙刷、漱口水的出现,让人们的牙齿清洁变得更加便利。

那么,在中国古代,没有像今天一样的牙膏、牙刷等清洁用品,古代人是否清洁牙齿?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毕竟无论古今,口臭总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尽管在中国古代,牙膏、牙刷并未发明,但聪明勤劳的古代人,仍旧通过许多种方法来清洁口腔牙齿,他们是如何做的呢?一更查了下资料,大概有五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含漱法

《礼记》曾经有对古人漱口的相关记载:“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代人在起床后,便会通过漱口来清洁口腔。那么古代人用什么来漱口呢?

首先是盐水,这在现代日常生活中也常见。盐水能够消灭口腔中的细菌,让口腔保持清洁。唐朝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曾经有过盐水漱口的具体描述:“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暖水含……口齿牢密”。

其次,酒也可用于漱口。药酒在中国古代十分普及,这证实了酒的药理作用。而通过酒来漱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蛀牙、虫牙等。在唐代医药学家王焘的《外台秘要》中有通过酒来漱口治疗牙痛的方法:“上四味切,以苦酒五合浸,以铜器中温之稍热,含良久,吐却汁,未差更含之。勿咽汁,欲食以暖水漱口甚良”。

最后便是以茶漱口。这在中国古代也是非常常见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描述过贾府人在吃完饭后,用茶漱口的场景。

而这一方法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苏轼提出的,它的作用是为了防止龋齿:“吾有一法常自珍之,每食已,辄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去,而脾胃不知;凡肉之在齿间者,得茶浸漱之,乃消缩不觉脱去,不烦挑刺也,而齿便漱濯”。

第二种方法:揩齿法

揩,有擦抹的含义。古代人在没有专门的刷牙工具的时候,会通过一些其他的手段来清洁牙齿。最主要的方式,便是用手擦拭牙齿,通过左手拿着漱口杯,右手的食指则用来擦拭牙齿。

其次,人们也会用布料来擦拭牙齿。曾经在唐朝出土的墓穴中,明确记载着有皇室进献的“揩齿布一百枚”。这意味着,布料也被古代人用以清洁牙齿。

再者,根据考古学家推断,其实早在唐朝,便有了牙刷的发明。但那时候的牙刷被称为“刷牙”或“刷牙子”。南宋时期的吴自牧《梦粱录》中“诸色杂货”有相关记载:“镜子、木梳、篦子、刷子、刷牙子”。其中的“刷牙子”,便指的是宋朝时期百姓使用的牙刷。

第三种方法:药膏药齿法

在现代社会,清洁牙齿,最重要的物品便是牙膏。那么古代也有类似牙膏的物品吗?答案是有的。

南梁的刘峻曾在《西岳华山峰碑载口齿乌髭歌》中写道:“猪牙皂角及生姜,西国开麻蜀地黄。木律早莲槐角子,细辛荷叶要相当。青盐等分同烧煅,研熬将来使更良。揩齿牢牙鬓发黑,谁知世上有仙方。”

通俗来讲,人们通过猪牙、皂角、生姜,开麻、熟地黄、木律、早莲、槐角子,再取同样数量的细辛以及荷叶、青盐一同来烧。之后再研磨煎煮,抹在牙齿上,能够让牙齿变得牢固。

实际上古代的“牙膏”有许多,唐代医学家王焘在《外台秘要》中就记载了升麻揩齿方:“升麻半两,白芷、蒿本、细辛、沉香各三分,寒水石六分,研,右六味捣筛为散,每朝杨柳枝咬头软,沾取药揩齿,香而光洁”。

由此可见,古代人对牙齿的保养意识其实并不比现代人差。

以上就是关于口腔清洁发展史,看看古人是怎样“刷牙”的全部的内容,包括:口腔清洁发展史,看看古人是怎样“刷牙”的、牙刷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古代的人怎么刷牙、没有牙刷牙膏,古代人怎么刷牙有一种方法,很多人到现在还在用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508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