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 是什么意思

初见端倪2023-05-08  28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的意思是想要影子正,就必须端正投下影子的标杆;想要下面的人廉洁,首先自身要做到廉洁。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西汉恒宽《盐铁论疾贪》,该篇收录在《盐铁论》卷六,原句为:“夫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故贪鄙在率不在下,教训在政不在民也。”

白话译文:

要想让身影端正时就应该先让自身立场端正,要叫下属廉洁先要以自己作则。所以贪婪卑鄙的弊病在领导而不在下面,需要教训的是当政者而不是百姓。

扩展资料

从“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一句就可以看出恒宽的态度很明确,社会出现的问题不在百姓,而在与官场腐败。《疾贪》是会议辩论的一个重要论题,贤良的人都认为“贪鄙在率不在下,教训在政不在民也”。

社会出现的问题起因在于官场腐败,老百姓最深恶痛绝的就是官场腐败。贪婪卑鄙的弊病在领导而不在下面。所以才需要“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

才需要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不允许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上之化下,若风之靡草,无不从教”。老百姓的心中自然有一杆秤,同时下级也将上级作为标杆,上行自会下效。

参考资料来源:娄底廉政网--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盐铁论

当阳。

日即太阳,湖北只有当阳的名中带阳。

当阳古为权国。战国时,秦始建当阳县,属南郡,距今2200多年历史,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有号称“天下四绝”之一的佛教圣地玉泉寺和中国三大关庙之一的关陵庙,有闻名天下的长坂坡以及太子桥、当阳桥、锦屏山等三国古迹。

扩展资料

当阳位于湖北省中西部,地处沮漳河中下游,大巴山脉东麓,荆山山脉以南,是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跨东经111°32′-112°04′,北纬30°30′-31°11′。

全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地貌类型多样,属丘陵岗地类,以丘陵、岗地为主,山地、平原均有。东部和东南部是沮漳河冲积平原,属江汉平原的一部分。

境内一般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下。最高峰是与远安县交界的南包,海拔高度10837米。最低处是草埠湖镇开源洲,海拔高度374米。

这个观点是清末历史学家孟森提出的观点,原文是这样说的“匹夫起事,无凭借威炳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自始皇以来,得国正者,唯汉与明”。

依照孟森提出的条件,说白了就是,得是一个平头老百姓起兵,还得是除暴安民才行,并且这过程中没有凭借权势篡位,更不能是为了当皇帝起兵造反。这历朝历代的皇帝,从秦始皇开始算,能达到这些条件的就只有汉与明,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只有汉和明得国最正了。

朱元璋

比如说明朝朱元璋,参加义军之前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爹妈都被饿死了,全家几乎死绝,最后他自己也只能去黄觉寺当和尚混口饭吃。可谁知道和尚后来也不行了,也没饭吃,就又走上了乞讨的道路,可以说是真正的“匹夫”了,还是最底层的那种,更没有什么“威炳之嫌”了。推翻的也是有名的暴元,元末暴政以及元朝的歧视的民族政策,直接将汉人列为第四等人,所以朱元璋推翻元朝没什么问题。自然也有人说小明王的问题,这点所有人必须承认的是,小明王当时只是天下义军的共主,相当于盟主,从始至终没有给过朱元璋一兵一卒,朱元璋的地盘钱粮都是自己一刀一枪打出来的。

刘邦

刘邦就更不用说了,虽说自己是一亭长,管十里之地,但那是秦朝时候的十里之地,那管的人口还比不上现在一个村的多,如果说刘邦是官吏,恐怕刘邦自己都不信,更直白点,刘邦这亭长实际就是当地流氓的头头。如果是放到现在,早就被扫黑除恶给抓进去了。所以说刘邦是“匹夫起事,无凭借威炳之嫌”那自然是没问题的。同样的秦末修皇陵、筑长城,建阿房耗尽天下民力,陈胜吴广更是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后秦末起义风起云涌,其实想想也知道,如果不是活不下去了,刚刚享受和平的老百姓吃饱了撑的造反?刘邦自然是符合条件的。

项羽

当然也有人拿项羽说事,来指责刘邦造项羽的反。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刘邦并非项羽的属下。反而刘邦和项羽是楚怀王的手下,项羽和刘邦其实是同事关系。另外刘邦在汉中起事攻打项羽的借口就是项羽无故诛杀义帝楚怀王。要知道在古代,君臣名分是很重的,弑君是大罪,所以刘邦以为义帝报仇之名攻打项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历朝历代中,单是匹夫起事这一条,就卡死了太多的王朝,例如晋、唐、元、清这些大一统王朝就够不到条件了,宋朝的赵匡胤更是正儿八经的欺负了孤儿寡母。至于其他的五代十六国、南北朝等各个小皇帝,那就更不用说了,不是篡位就是篡位了,有的更是干脆起兵造反当皇帝。

知道进而不知道退,知道存却不知道亡,知道得到而不知道丧失,能称得上圣人吗?知道前进和后退、生存和灭亡而又不失掉正确原则的人,能称得上圣人吗?

原文

知进退存亡,不失正也:要知道自己所处的时机与位置,要明白在什么样的时机下,什么样的位置下,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事,做对了,就是正确的,正当的。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知所进退,知存亡。

译文

知道进而不知道退,知道存却不知道亡,知道得到而不知道丧失,能称得上圣人吗?(这种人不能称为圣人)知道前进和后退、生存和灭亡而又不失掉正确原则的人,能称得上圣人吗?(这种人可称作圣人)。

“知进退存亡,不失正也”体现什么哲学道理

知进退存亡,不失正也:要知道自己所处的时机与位置,要明白在什么样的时机下,什么样的位置下,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事,做对了,就是正确的,正当的。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知所进退,知存亡。

参考资料

第一文库网第一文库网[引用时间2018-1-15]

以释义:

1用;拿。 2依;按照。 3因。 4表示目的。 5于;在(时间)。 6跟“而”相同。 7姓。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

以顺为正者 译文: 把顺从作为首位

以上就是关于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 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 是什么意思、正者日也(打湖北地名一)、为什么说得朝最正者,唯汉与明呢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506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