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展品有石器、玉器、陶器、铜器、铁器等。石器:石器是指以岩石为原料制作的工具,是人类最初的主要生产工具,盛行于人类历史的初期阶段。玉器:玉器是使用天然玉石加工制成的器物,玉器的出现是对石器的延续与创新。陶器: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变化改变天然性质的开端。
博物馆的展品有石器、玉器、陶器、铜器、铁器等。
1、石器:石器是指以岩石为原料制作的工具,是人类最初的主要生产工具,盛行于人类历史的初期阶段。从人类出现直到青铜器出现前,共经历二三百万年,属于原始社会时期。
2、玉器:玉器是使用天然玉石加工制成的器物,玉器的出现是对石器的延续与创新。
3、陶器: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变化改变天然性质的开端,是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陶器在古代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在现在通常作为工艺品收藏。
4、铜器:铜器是青铜器的简称,也泛称各种铜器。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皿、用器等。青铜,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因而得名。
5、铁器:铁器以铁矿石冶炼加工制成的器物。铁器的出现使人类历史产生划时代的进步。世界上出土的现存最古老铁器是土耳其北部赫梯先民墓葬中出土的铜柄铁刃匕首,由天然陨铁加热打磨而成。
无锡博物馆里面的藏品有:春秋青铜吴王僚剑、五代杨凝式行书《韭花帖》、元春水玉带扣、朱元璋手谕卷、光绪蟠桃会泥塑等。
1、春秋青铜吴王僚剑
青铜吴王僚剑长41厘米,宽27厘米,茎长95厘米。剑整体呈窄长扁条形,无格无首,前锋尖锐,两刃近锋略内收,向后渐宽,剑身中线起脊,直通茎末。剑身装饰有斜“王”字形暗纹。两纵靠近茎的地方铸铭文12字。铭文是:“攻敔王者彶自乍(作)元用剑”。
2、五代杨凝式行书《韭花帖》
《韭花帖》的纸本,纵26厘米,横28厘米。此帖是五代书法家杨凝式的行书代表作。杨凝式(873-954),字景度,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昭宗朝登进士第,有文辞,善笔札,历仕梁、唐、晋、汉、周,累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杨少师”。
3、春水玉带扣
春水玉带扣由带扣和带钩两部分组成,“春水”玉带扣长83厘米,宽67厘米,厚22厘米。白玉质,玉质温润,因埋藏于地下长达600余年之久,故器身遍布土沁及灰斑;整体呈椭圆形,中部微微凸起,底部有扁环衬托。
4、朱元璋手谕卷
这份珍贵的诏令,是朱元璋传世极为罕见的亲笔手书之一。全卷纸本,纵359厘米,横587厘米,文14行,共118字。文意是告示手下大将徐达,日后擒获敌寇不必再押解回来处理,可以直接在军中就地处决。
5、光绪蟠桃会泥塑
这件文物的来源颇为传奇。清光绪十年(1884)十月初十,是慈禧太后的五十寿诞,全国各地官员都为送贺礼之事绞尽脑汁。当时的无锡县令别出心裁,呈送给慈禧太后一件名为“蟠桃会”的大型惠山泥塑作品。
馆藏文物:
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地上地下文物非常丰富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后,集中珍藏陕西地区出土的珍贵文物37万余件 五祀卫鼎
比较典型的藏品有以下八大类:青铜器[/titl已登录0品时代止秦汉种类有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典型的商多ur/urrl]师l]史料价值很型较为典型的有先周凤柱受、西周牛尊、它较、战国鸟盖部壶和汉彩绘雁鱼灯等
唐代墓葬壁画
400多幅,画面面积1000多平方米是1952年至1989年先后从陕西关中地区25座唐墓里揭取的墓主均系唐代三品以上的皇亲国戚和朝廷重臣画面内容有四神、仪卫、建筑、狩猎、生活及唐与四邻的友好来往等是反映唐代社会的重要形象资料与陕西省地图轮廓暗合的秦跪射俑
历代陶俑
已注册的有2000多件藏品时代包括秦、汉、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质地有陶、彩绘陶、釉陶和三彩艺术形象有甲士侍卫西域胡人,以及天王、镇墓驼等t]历代itle2] 已000[u文化原始url]釉陶、唐三彩、古玻璃、琉璃、唐秘色瓷和宋耀窑青瓷等器物种类包、文等[2]title2] 已注册的有1000多件藏品时代上起两周秦汉,下至唐宋明清器物种类有陶制的瓦、瓦当、砖、昭尾、水道和石刻建材,以及金属建筑构件竹节熏炉
汉唐铜镜
已注册的有800多件造形多样,图案精美有些祥语句[t金title2] 银的铜器已注册0多件其中如、春秋土的金啄木鸟、汉/url]、金炉和1[家村唐代l]出土的塞金兽首玛瑙杯、八棱乐位金杯、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赤金走龙等,均属举世罕见的精品
历代货币
已注册的有10000多件未清理造册(即不包括在总藏品数之内)的尚有50000多枚和近7000公斤种类繁多,有西周贝币、战国刀币、秦半两、西汉金、王五株、王莽时的各种货币、唐金银币以及稀有的古代外币除上述八大类外,还有字画、版本、经卷、织物、骨器、木器、漆器、铁器、石器、印章、封泥,以及近现代文物和民俗民族文物
国宝级文物:
1、西周早期(方舆)左右偏旁yu鼎通高77,口径565厘米1972年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目前暂存库房,没有在展线上展览2、西周中期五祀卫鼎通高363,口径343厘米1975年岐山县董家村出土在一楼西周展览大厅中段3、西周晚期多友鼎通高515厘米,口径50厘米1980年陕西长安县下泉村出土在一楼西周展览大厅中段4、西汉皇后玉玺高2,边长28厘米,重33克1968年陕西咸阳市韩家湾乡狼家沟出土在二楼西汉展览大厅前段5、西汉鎏金竹节熏香炉通高58,口径9,底径133厘米1981年陕西兴平县豆马村出土在二楼西汉展览大厅前段6、唐舞马衔杯纹银壶高143厘米1970年西安市何家村出土在二楼隋唐展览大厅中段7、唐阙楼仪仗图高28O,宽280厘米1971年陕西乾县懿德太子墓出土 8、唐宫女图高176,宽1965厘米1960年陕西乾县唐永泰公主墓出土9、唐马球图高229,宽688厘米1971年陕西乾县章怀太子墓出土10、唐狩猎出行图高100-200,全长890厘米1971年陕西乾县李贤墓出土11唐礼宾图1971年陕西乾县章怀太子墓出土以上五组18幅壁画均保存密封库房中,在二楼隋唐展览大厅内均有其复制品供游客欣赏12、13、唐鸳鸯莲瓣纹金碗(两件) 高55厘米,口径137厘米,足径67厘米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在二楼隋唐展览大厅中段14、唐镶金兽首玛瑙杯长155,口径59厘米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
16、唐三彩载乐驼通高58厘米高242,口径124,足径143厘米1959年西安市西郊牛堡村唐墓出土原件在库房,其仿制品在二楼隋唐展览大厅后段17、北宋青釉提梁倒注瓷壶高183,腹径143厘米1968年陕西彬县出土,在二楼宋元明清展览大厅中段18、宋黑釉油滴碗高8.5,口径30,底径10.6厘米陕西渭南出土在二楼宋元明清展览大厅后段
最近在得到APP里听到一本书是介绍大英博物馆的,书名叫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里面有句话让我很有感触:
"在一座建筑里思考整个世界"。
一直以来无论去哪里旅游,当地著名的博物馆都是要去看一看的,因为里面是一部时间的简史。历史总是不断重复,人类文明中那些辉煌的存在,都在博物馆展台后的文物中被默默记录。这些在时间长河中能躲过战争和灾难的物品无一不精,可以想象当时的繁华。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博物馆的展出顺序,一种是分种类,例如瓷器、书画或者青铜类;要么就是再大一些的博物馆也有按照国家或者地区来进行分类展出。但是无论是哪种,其展品的摆放一定是从时间的早期到晚期这么排列的,引导的参观线路也是这么安排的。
就拿瓷器类的展品来说,单看一件文物有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它的做工和对于当时工艺水平的提现。但是如果从时间线上来看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更广阔,比如这件瓷器上的花纹就能反映很多问题,如带有异域特色的花纹出现,那么代表当时的对外贸易的兴盛,国外的一些审美观念的影响等。
如果从整个时间线来看,不同时代的瓷器的精美程度是不一样的,那么这个也体现了不同时间和朝代上技术发展的不同。由于这些手工技艺的传承需要时间来进行完善,比如瓷器的烧造技术,炉火的温度在当时是靠技工的肉眼和感觉进行分辨,这就需要几代的技工不断的积累经验,口口相传。没有一个安定的政治环境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一旦战争来临,这些窑工早不保夕,这些技艺都将失传。所以不同朝代之间的瓷器精美程度是不一样的,这样到变化意味着一个朝代的起起落落。历史像波浪一样是起伏着前进的。
在《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这本书里介绍了一件体现人类文明发展和交流的文物,就是埃及的罗塞塔石碑,这个石碑外表看残缺且破旧,但是这是大英博物馆最重要的藏品之一。因为石碑上用三种不同的文字记录了一段文字,内容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三种文字。包括古希腊语、古埃及语音的通俗形式和象形形式。而古埃及语音的象形文字是祭司用来记录的专用文字。500年后这种象形文字因为使用的人的消失而消失,欧洲一直想破译古埃及象形文字而徒劳无功,而罗塞塔石碑的出现无意中的就将整个古埃及世界呈现在人们面前。所以这个石碑也许只对当时的价值不大,但是对历史上的地位却举足轻重,因为它见证了人类文明历史的进程。
这就是我们这博物馆里能看到的世界的一部分。是不是很有意思,所有的一切看起来像是巧合又是必然。
以前去博物馆喜欢看最精美的那一部分,但是现在喜欢挑重要藏品来看,也许几件藏品就能看一天。博物馆里有什么那就看来参观的人想看什么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在博物馆里可以看朝代的兴衰,看技艺的极致,看信仰的虔诚,看历史的偶然巧合,看文明的妥协于挣扎,当走出博物馆的那一刻发现,人类历史也许并没有那么令人绝望!
以上就是关于博物馆的展品有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博物馆的展品有什么、无锡博物馆里面有什么东西、历史博物馆里有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