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乐舞的舞蹈特点

亲嘴鱼2023-05-08  23

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舞蹈艺术,唐代舞蹈式样之多,种类之全,分类之细,皆为历代所不能企及. 舞蹈以独立的表演艺术风格登上艺术舞台.舞蹈分类以动作技巧和风格特征来划分,说明了舞蹈动作技巧体系的完善. 舞蹈编导包括了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大型群舞等,说明了编导水平的成熟.

舞蹈能够在唐朝发展的如此繁荣,这和唐朝的君主,经济,政治发展有很大的关系.自唐高祖登基之后,宫廷舞蹈开始了改革发展,宴享因隋旧制,用九部之乐,其后分为立,坐二部. 而立部伎坐部伎中最为著名也最有影响的一部乐舞是<秦王破阵乐><新唐书.礼乐志>记:太宗为秦王,破刘武周,军中相与作<秦王破阵乐>曲很可惜的是,我国已经失传,但在日本还有保留.而说起唐朝乐舞,<霓裳羽衣舞>万不陌生.此乐舞由唐玄宗作曲,杨玉环表演,是在汉代<相和大曲>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其气势华贵辉宏.

相传,唐玄宗梦游月宫,闻仙乐觅见众仙女着羽衣,在神仙幻境中翩然起舞.蒙醒后依据回忆记下乐曲命贵妃杨玉环和乐舞蹈.也正是因为君主的喜爱和推崇,推进了舞蹈的发展,歌舞在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事,尤其是在士族大夫和贵族阶层中,每宴游,必有舞.

如此之下,歌舞艺妓云云,但地位低下,命运悲惨,没有人的尊严,完全供他人娱乐,为佐宴之物,更甚者,她们随时都有可能丧身权贵

唐玄宗时期

1、《霓裳羽衣舞》

2、《长命女》

他小的时候正值祖母武则天执政时期。这位英明神武的女皇帝很宠爱自己的小孙子李隆基,在她举行登基典礼的时候,还让李隆基为她登台表演过。当时的李隆基只有六岁,却已经极具表演天赋了。他男扮女装,为大家表演了一曲叫做《长命女》的歌舞,瞬时技惊四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凌波曲》

凌波曲凌波舞的创作是有一段故事的,史料记载唐玄宗李隆基一日做梦,梦见了凌波池,凌波池中有一个龙女,她要求唐玄宗赐曲一首,唐玄宗于是就用胡琴创作了一曲《凌波曲》送给龙女。梦醒后,唐玄宗将这首凌波曲记录下来,并让宫中乐工排练演奏。正巧这时,谢阿蛮学成一套舞,刚好可以用来配凌波曲,于是就让谢阿蛮来表演《凌波曲》。这谢阿蛮是陕西临潼人氏,从小就接受舞蹈教育,可谓是色艺俱全,凭借其技艺入选内教坊,还受到了名师指点,在舞艺上可谓是有很高的造诣。

表演当天,唐玄宗打羯鼓,杨贵妃弹琵琶,宁王吹玉笛,更有宫中知名乐工为其拍板,弹箜篌,击方响等,这些都是杰出的演奏家,谢阿蛮就是用优美的舞姿表演了一曲惊艳的舞蹈。

凌波舞还有一种是现代舞,从南美洲传入中国领域,凌波舞源自西印度群岛,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身体向后仰,然后整个身体穿过一根水平杆并且不能触碰到,水平杆会一次比一次低,难度也会一次比一次增加。

唐代舞蹈家李可及,唐懿宗时(859—873年)为宫廷伶官,擅演 参军戏,通音律,善编演舞蹈。编有大型舞蹈《叹百年队》《菩萨蛮舞》。《叹百年队》,又称《叹百年》《叹百年队舞》等,是唐代大型女子 群舞。咸通十一年(870年),同昌公主病死,为悼念同昌公主,由李 可及创作。苏鄂《杜阳杂编》记载:“李可及进《叹百年》曲,声词怨感,听之莫不泪下。又教数千人作叹百年队。”并取出皇宫内库的珠 宝,做成各种首饰,舞者数百人,都是盛装打扮。又用宽大的绸子八百匹,画上鱼龙花纹,铺在地上,作为布景。舞者像是在水上飘舞一样。她们边唱边舞,舞完一曲《叹百年》,珠翠满地,场面华奢哀婉动人。另一方面说明《叹百年》虽是个悼念亡人的舞蹈,情调忧伤, 动作徐缓,但其中必有节奏较快,情绪激动和动作繁复的舞段。不然,舞蹈的饰品也不会洒落一地的。同昌公主死后,宠爱她的唐懿宗下令让同昌公主的奶妈和伺候 她的宫女殉葬,遭到朝臣的反对懿宗不听,反而惩罚这些朝臣,有的竟因此丧命,引起朝野很大不满。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叹 百年队》尽管形式豪华,场面庞大,又怎能掩盖这场悲剧。史书中关于这个舞蹈的记载确也不少,但人民都不曾把它继承传授下来,这是很自然的。公元873年,懿宗死。同年僖宗即位后,批准了宰相崔彦昭的 奏请,将李可及发配到岭表(今广东一带)而死。

公元581年,隋朝统一了中国南北,天下合一的大势终于形成。然而,隋朝统治者的无能,使它只在历史长河上如同小小的浪花,一跳即逝了。随之而来的唐朝统治者,面对大一统的新局面和亟待复元的社会生命活力,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促进了中外的经济贸易往来,积蓄了厚实的再发展能力,终于在数百年间,造就了中国封建社会史的一座高峰。唐代的诗歌、音乐、舞蹈也随之走向一个璀璨耀眼的境地,以成熟、大气、雍容华贵和经典迭出的气势和特点成为整个五千年文明史中诗乐舞的黄金时代。

一个朝代的文学艺术,与它的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十分密切。唐代在我国古代史中是一个有较长时间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时代。当时实行了许多开明的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内外交流频繁,这都有利于艺术上的广采博收和创造发展。因此在中国古代舞蹈史上也写下了灿烂辉煌的篇章。

唐代舞蹈艺术,是在两汉、南北朝数百年各种乐舞交流融合中结出的硕果。她不仅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等前代舞蹈成就之大成,还有着自己大量的新创造,而且对其后的宋、元、明、清及至近、现、当代的舞蹈发展,都有不小的影响。所以把唐代舞蹈说成是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是有充足理由和根据的。

作为发展的一个高峰,她有许多突出的特征:一是表演性舞蹈空前发展,无论宫廷还是民间,无论是宴享游乐还是民俗节日,都有各种形式、各种规模的舞蹈表演活动,像形式华丽规模宏大的宫廷“燕(宴)乐”;“九部伎”、“十部伎”、“坐部伎”、“立部伎”和各地进京献演的“四方乐舞”;内容丰富、技艺高超的“健舞”、“软舞”、“歌舞大曲”、“歌舞戏”等。一是群众性舞蹈活动更为普及和繁茂。还有就是出现了许多成就卓著的舞蹈家,见之于记载的就有杨贵妃、公孙大娘、张云容、谢阿蛮等等。再就是出现了记录舞蹈的舞谱。如后世在敦煌藏经洞所发现的“舞谱残卷”等。

软舞

o 绿腰

o 霓裳羽衣舞

o 惊鸿舞o 凌波舞

健舞

o 胡旋舞

o 胡腾舞

宫宴舞

o 七部伎

o 九部伎

o 十部伎

o 坐部伎

o 立部伎

四方乐舞

剑器舞

古籍《教坊记》和《乐府杂录》记录了许多健舞名目:《柘枝》、《剑器》、《胡旋》、《胡腾》等。据记载,唐代的安禄山是《胡旋》高手。

软舞名目:《绿腰》、《凉州》、《春莺啭》、《 屈柘枝 》等。

以上就是关于唐朝乐舞的舞蹈特点全部的内容,包括:唐朝乐舞的舞蹈特点、古代唐朝的舞蹈名曲、唐代舞蹈家李可及和他的舞蹈作品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450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