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村的民风民俗作文600字

uv镜是什么2023-05-08  19

 顺德县是广东珠江三角洲一个土地肥沃、经济比较发达的县。以往,这里有些比较特殊的风俗,或许是陋习,颇有风趣。

一、特异婚礼

顺德县石垦乡及其附近南海县属七堡一带,至本世纪30年代初期,尚有这样一种特异的婚礼:不仅与外县不同,而且与该县其他地方也不同。

一为彩舆隔日始回。如果定某月初一日为婚期的话,则真正结婚应是初二日。照当地规矩,男方迎亲之彩舆必须在初一日日落后方能到女家去,彩舆到后才给出嫁之女梳装打扮。但梳装打扮之事,不仅父母不能动手,而且连梳佣婢女也不能代劳,只能由闺中群伴为其装束,而群伴也不是当晚进行,待到次日天将破晓之时,始缓缓动起手来。故彩舆返回男家时,已是初二日的中午时分了。这种做法,实是使新郎和新娘无法在成婚的日期圆房。

二为迎亲时无鼓乐。不仅贫苦人家如此,就连富贵子女也是如此。这种做法是有其历史根源的。事情是这样:据传明朝正德年间,大学士、太子大师梁储之三子公子梁三颠,石肯乡人,藉其父亲势力,横行霸道,胡作非为,霸占民女。一闻鼓乐之声,便访知乡邻某氏结婚,率同其走卒,突前往“迎亲”,占据婚礼上宾之位。如新娘略有姿色者,则将新郎囚禁起来,或驱赶出去然后霸占新娘。倘遇烈女,予以反抗,则往往遭其杀害,故惨死在其暴力之下者不知多少。畏其势者忍辱苟生,不服者控告官衙,官吏畏其势,反以诬告论罪。所以附近百数十乡,相戒迎亲时不行鼓乐,一直相传下来。

 二、自梳女、不落家

旧社会里,顺德县的未婚少女均蓄留辫子,结婚之后则束髻。以辫与髻作为未婚与已婚的标志。但自梳女与不落家妇女仍很多,包括番禺、中山、南海各县,也出现类似的情况。

所谓自梳女,是通过一种特定的仪式自行易辫而髻,以示决心不出嫁,以终身终老,称为“自梳”或“梳起”,也即自梳女。

所谓不落家,则是另一种少女,或迫于父母之命,不能梳起,只好在举行婚礼仪式之后,回归母家长住,避免与丈夫同居;或者,先自梳不嫁,将至半老,则另访可靠男子,出资为其立妾,代育后嗣,自己则居名义上之夫妻,以表示其不是未婚;或者,虽已出嫁,但父母以女缫丝每日所入一元数毛,不促其落家,即使回夫家,一年也仅是一至二次。有的甚至出资为其丈夫立妾,名曰已婚,实也独处。这些均称为不落家女。

然而,这种不落家也有被冲破的。据当时报载有这么一个故事。顺德半江村女子罗锦绣,向以缫丝为活,颇有积蓄。其父凭媒将其嫁给南海西樵人邓某为妻,自行婚礼后,结婚两年从不到男家居住。邓在广州经商,每当时节返乡,其母必佣舆迎锦绣,但都被拒之门外,或避匿,不与见面。邓毫无办法,相告其族兄弟。当清明节将届,邓欲返乡扫墓,族兄某甲为其出计谋,诱其妻出省。要邓诈死于来往顺省渡中,盖以烂席,由甲派使妈往邓妻处报丧,说邓返乡扫墓回省城途中,在渡内中痰而死。其岳母听后,信以为真,即令锦绣赴渡挂孝。锦绣痛哭至渡,见其夫盖以烂席,乃唱哀曲吊之:“妹今踏到船头见哥你面呀!见哥烂席冚(盖)青年呀,唉!”这时,轮渡已开行,邓即推烂席坐起,吓得其妻大惊失色。明知中计,但船已行驶,无法逃避,只好跟其夫到广州同居。

顺德自梳女的出现,是与30年代以前顺德缫丝业比较发达有直接的关系。顺德女子做缫丝女、养蚕女,经济上颇能自给,故许多少女均以“自梳”为满足。她们较有钱。比较讲究吃,能做一手好菜,能搞烹调。到了30年代,广东丝业受到外来丝的打击,一落千丈,这些自梳女或不落家女,纷纷因丝厂倒闭而失业,到广州、香港当“打住家工”,由于她们斯文、能做菜,很得主人喜欢。当时香港女佣中,百分之九十为广东籍人,而以顺德女子最多。

但不落家这种习俗并不可取,时不时总会出现“伤风败俗”的事情来。据《越华报》1930年4月17日报道,“昨有容奇彭家巷冯某,在小榄渡卖药为生,其女与牛肉仔有染,遂至豆蔻胎含。坊邻啧有烦言,始行将胎私下。讵因服药过量,竟至毙命。牛肉仔聆耗,亲往女家治丧,演陈村锦担幡买水一出怪剧,沿途频以巾拭泪。知其事者,成谓私情演出真情云”。

三、饮喜酒遗矢

顺德陈村一带,结婚宴请有一俗例,即结婚之日宴请时,大舅父应坐首席。待大舅父入席后,各亲朋始能入席,如大舅离席,各亲朋也须离席。

据报载,1930年5月18日,陈村旧圩茶巷李某,娶龙氏为妻,当天迎娶过门,大摆酒席庆叙。他的大舅父按俗例先入宴席,不久,突患痢症,急欲离座去厕所。但以刚入坐不久,如果离开,按例各亲朋也得随之离席,迫得勉强忍住。但俗说话:“官司不如屎尿紧”,虽然强忍,实十分窘迫,焦急万分,食而无味,又不便于讲出来,结果肚内作怪,遗矢裤中,臭气四溢,狼狈不堪。各亲朋也十分扫兴。大舅父面红耳热,不得已即奔回家中料理。座中亲朋均认为这项俗例极应加以革除。

四、七夕会

7月7夕,相传为双星一年一会之期,名之曰双星节。历古相沿,传为神话。一般见识少之女子,不惜耗费金钱,作大规模之展览,备极崇敬,礼拜至极,这种陋习,本也应予革除。但顺德女子,对此举多具热诚,尤以缫丝女为最。届时集合10多人或几十人不等,组织所谓七夕会。有的预先集合起来,按月派款,储以备用,是为长期会。有的临时集合,届期组织。款项一次派足,是为短期会。不论长期会还是短期会,都在节前几天,各任所事,分科备办。经几天准备工作,始告完成。诸如百花果、神衣、椅桌卧具,及其他细小器皿,有纸制的,有木制的,有芝麻砌成的,有色豆造就的,各式各样,光怪陆离。复盖搭葵棚,排桌陈列,衬之以古玩,助之以灯色。说是以此邀仙来赏识,并供人们观览。其规模大者,耗费千数百金。最简单者,也耗费百数十金,或一二百金。

顺德县是广东珠江三角洲一个土地肥沃、经济比较发达的县。以往,这里有些比较特殊的风俗,或许是陋习,颇有风趣。这里特辑录几例。

一、特异之婚礼

顺德县石垦乡及其附近南海县属七堡一带,至本世纪30年代初期,尚有这样一种特异的婚礼:不仅与外县不同,而且与该县其他地方也不同。

一为彩舆隔日始回。如果定某月初一日为婚期的话,则真正结婚应是初二日。照当地规矩,男方迎亲之彩舆必须在初一日日落后方能到女家去,彩舆到后才给出嫁之女梳装打扮。但梳装打扮之事,不仅父母不能动手,而且连梳佣婢女也不能代劳,只能由闺中群伴为其装束,而群伴也不是当晚进行,待到次日天将破晓之时,始缓缓动起手来。故彩舆返回男家时,已是初二日的中午时分了。这种做法,实是使新郎和新娘无法在成婚的日期圆房。

二为迎亲时无鼓乐。不仅贫苦人家如此,就连富贵子女也是如此。这种做法是有其历史根源的。事情是这样:据传明朝正德年间,大学士、太子大师梁储之三子公子梁三颠,石肯乡人,藉其父亲势力,横行霸道,胡作非为,霸占民女。一闻鼓乐之声,便访知乡邻某氏结婚,率同其走卒,突前往“迎亲”,占据婚礼上宾之位。如新娘略有姿色者,则将新郎囚禁起来,或驱赶出去然后霸占新娘。倘遇烈女,予以反抗,则往往遭其杀害,故惨死在其暴力之下者不知多少。畏其势者忍辱苟生,不服者控告官衙,官吏畏其势,反以诬告论罪。所以附近百数十乡,相戒迎亲时不行鼓乐,一直相传下来。

二、自梳女、不落家

旧社会里,顺德县的未婚少女均蓄留辫子,结婚之后则束髻。以辫与髻作为未婚与已婚的标志。但自梳女与不落家妇女仍很多,包括番禺、中山、南海各县,也出现类似的情况。

所谓自梳女,是通过一种特定的仪式自行易辫而髻,以示决心不出嫁,以终身终老,称为“自梳”或“梳起”,也即自梳女。

顺德自梳女

所谓不落家,则是另一种少女,或迫于父母之命,不能梳起,只好在举行婚礼仪式之后,回归母家长住,避免与丈夫同居;或者,先自梳不嫁,将至半老,则另访可靠男子,出资为其立妾,代育后嗣,自己则居名义上之夫妻,以表示其不是未婚;或者,虽已出嫁,但父母以女缫丝每日所入一元数毛,不促其落家,即使回夫家,一年也仅是一至二次。有的甚至出资为其丈夫立妾,名曰已婚,实也独处。这些均称为不落家女。

然而,这种不落家也有被冲破的。据当时报载有这么一个故事。顺德半江村女子罗锦绣,向以缫丝为活,颇有积蓄。其父凭媒将其嫁给南海西樵人邓某为妻,自行婚礼后,结婚两年从不到男家居住。邓在广州经商,每当时节返乡,其母必佣舆迎锦绣,但都被拒之门外,或避匿,不与见面。邓毫无办法,相告其族兄弟。当清明节将届,邓欲返乡扫墓,族兄某甲为其出计谋,诱其妻出省。要邓诈死于来往顺省渡中,盖以烂席,由甲派使妈往邓妻处报丧,说邓返乡扫墓回省城途中,在渡内中痰而死。其岳母听后,信以为真,即令锦绣赴渡挂孝。锦绣痛哭至渡,见其夫盖以烂席,乃唱哀曲吊之:“妹今踏到船头见哥你面呀!见哥烂席冚(盖)青年呀,唉!”这时,轮渡已开行,邓即推烂席坐起,吓得其妻大惊失色。明知中计,但船已行驶,无法逃避,只好跟其夫到广州同居。

顺德自梳女的出现,是与30年代以前顺德缫丝业比较发达有直接的关系。顺德女子做缫丝女、养蚕女,经济上颇能自给,故许多少女均以“自梳”为满足。她们较有钱。比较讲究吃,能做一手好菜,能搞烹调。到了30年代,广东丝业受到外来丝的打击,一落千丈,这些自梳女或不落家女,纷纷因丝厂倒闭而失业,到广州、香港当“打住家工”,由于她们斯文、能做菜,很得主人喜欢。当时香港女佣中,百分之九十为广东籍人,而以顺德女子最多。

但不落家这种习俗并不可取,时不时总会出现“伤风败俗”的事情来。据《越华报》1930年4月17日报道,“昨有容奇彭家巷冯某,在小榄渡卖药为生,其女与牛肉仔有染,遂至豆蔻胎含。坊邻啧有烦言,始行将胎私下。讵因服药过量,竟至毙命。牛肉仔聆耗,亲往女家治丧,演陈村锦担幡买水一出怪剧,沿途频以巾拭泪。知其事者,成谓私情演出真情云”。

三、饮喜酒遗矢

顺德陈村一带,结婚宴请有一俗例,即结婚之日宴请时,大舅父应坐首席。待大舅父入席后,各亲朋始能入席,如大舅离席,各亲朋也须离席。

据报载,1930年5月18日,陈村旧圩茶巷李某,娶龙氏为妻,当天迎娶过门,大摆酒席庆叙。他的大舅父按俗例先入宴席,不久,突患痢症,急欲离座去厕所。但以刚入坐不久,如果离开,按例各亲朋也得随之离席,迫得勉强忍住。但俗说话:“官司不如屎尿紧”,虽然强忍,实十分窘迫,焦急万分,食而无味,又不便于讲出来,结果肚内作怪,遗矢裤中,臭气四溢,狼狈不堪。各亲朋也十分扫兴。大舅父面红耳热,不得已即奔回家中料理。座中亲朋均认为这项俗例极应加以革除。

四、七夕会

7月7夕,相传为双星一年一会之期,名之曰双星节。历古相沿,传为神话。一般见识少之女子,不惜耗费金钱,作大规模之展览,备极崇敬,礼拜至极,这种陋习,本也应予革除。但顺德女子,对此举多具热诚,尤以缫丝女为最。届时集合10多人或几十人不等,组织所谓七夕会。有的预先集合起来,按月派款,储以备用,是为长期会。有的临时集合,届期组织。款项一次派足,是为短期会。不论长期会还是短期会,都在节前几天,各任所事,分科备办。经几天准备工作,始告完成。诸如百花果、神衣、椅桌卧具,及其他细小器皿,有纸制的,有木制的,有芝麻砌成的,有色豆造就的,各式各样,光怪陆离。复盖搭葵棚,排桌陈列,衬之以古玩,助之以灯色。说是以此邀仙来赏识,并供人们观览。其规模大者,耗费千数百金。最简单者,也耗费百数十金,或一二百金。

1、 费了不少唇舌---筛唔到几多口水

2、 不管花多少钱,由我支付--唔理洗几多钱,等我畀

3、 不在乎---超!

4、 这么动气有什么用--咁劳气有乜用

5、 你如此卖命有什么好处--你咁落力有乜着数

6、 匆忙间---刹时间

7、 麻烦---阻滞

8、 光顾小规模的店铺---帮衬士多

9、 富豪---有钱佬

10、 静悄悄--静蝇蝇

11、 泣不成声--喊到阿妈都唔认得

12、 灭虫---

13、 掏心掏费--扑心扑肺

14、 彼此不和--贴错门神

15、 勾小指头--勾手指尾

16、 花言巧语--口甜舌滑

17、 妄想--唔使旨意

18、 铺子的事要我负责--间铺D嘢我孭飞

19、 母子两--两仔乸

20、 扔下---揼低

21、 花样---玩嘢

22、 争执--争坳

23、 扶灵送葬--担幡买水

24、 排头位--

25、 老是进进出出的--成日行出行入

26、 你溜出来的--你鼠出嚟嘅

27、 我只有他一个儿子--我得佢一粒仔

28、 精神抖擞---定一定神

29、 讨债----追数

30、 你招惹这种人回来捣乱--惹埋D咁嘅人返来搞搞阵

31、 你们快点走啊--你哋快D走啊

32、 合起来替他还债---夹钱帮佢填氹

33、 吓唬我啊,你们什么也得不到---凶我啊,你哋乜都冇

34、 偷---挞

35、 逼得这么紧--昅到实晒

36、 糟了--死火

37、 家无宁日--家嘈屋闭

38、 发呆---发青光

39、 一个就精明过了火--一个就醒过笼

40、 天大的事--再大锅嘢

41、 给你三分颜色就开起染坊--畀你三分颜色上大红

42、 收拾这个烂摊子---执埋晒D咁苏州史

43、 滚----躝

44、 弯腰蹲下--踎低

45、 砸烂---掟烂

46、 帮得太过分了--帮到出晒面

47、 轻松---爽晒

48、 善男信女--

49、 吊儿郎当--唔爹唔吊

50、 偶尔 --间中

说起清代的广州西关,许多人以为它就是富豪巨贾的乐园,繁华兴盛的商业旺地,其实,它也有阳光照射不到的一面。都市化并不是一个浪漫的故事,它的过程充满痛苦,而且代价沉重。农村人口迅速城市化,但城市却没有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不少盲目入城的农民,沦为乞丐、娼妓、盗贼,也就不足为奇了。城市人口的过剩,造成了贫民窟的大量涌现,把城市紧紧包围起来了。有点像八九十年代的城中村。

在那句“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老话后面,还有一句叫“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女人会做针线不如会做娼妓。在客商云集的地方,娼妓行业蓬勃兴起。乾隆年间,有位文人写了本题为《浮生六记》的书,其中一节,详细描述了在珠江河面狎妓侑酒的情景。那时候,狎妓仍然是文人一种风流儒雅的玩意,但到了光绪年间,已经成了豪商巨贾寻欢作乐的销金窝了。

清代末年,外来客商主要聚集于谷埠一带,因此,谷埠既是聚谷所,也是聚妓所,而且全是最高档的妓馆,称为“大寨”。几百艘极尽豪华的紫洞花艇,一字相连,两行排列,有如城廓,往来如巷,就像三国演义中庞统给曹操献的连环计那样,船用木板排钉,连环成路,如履平地。渡客沙艇,穿梭往还,场面蔚为壮观。“合昌”、“琼花”这些红粉招牌,如雷贯耳,名倾一时。孔翠篷窗,玻璃棂瓦,舱内陈设洋灯洋镜,入夜点起灯来,远望江面,恍如万千星辉,照耀波间。

广州妓女没有诞生过像小凤仙那样著名的名妓;冶游客中,也没有蔡邕式的人物,慕名而来的嫖客,大多是脑满肠肥的暴发户,棋、琴、诗、画不再是妓女当红的必备条件,能够探红妓房的人,只要一掷千金就行。有嫖客为了讨好一位红妓,花3000元买下她的旧钓鱼竿;在送给红妓抹脸的毛巾上,每条穗子都吊一只“金仔”(金币)。当时茶楼一个普通“企堂”,月薪不过5元左右,最高的亦只有7元上下,但嫖客送给妓女的名贵香水,一支就达150元白银,令人咋舌。

虽然按大清律例,从事“*业”,属于违法,但由于从业人数太多(仅广州一地就有七八万娼妓),禁不胜禁,实际上禁而不止。地方政府索性以税代罚,向妓馆抽取“花捐”,纳税的妓女,就成了“官妓”。后来,一场大火,把谷埠妓寨烧得一干二净,并殃及沙面租界。被赔偿问题搞得心烦意乱的两广总督,一怒之下,颁布宪令,妓寨统统迁到大沙头,远离洋人地界。

花舫虽然式微了,但并未绝迹。直到1905年,由于广州修筑长堤,政府再次扫荡谷埠、迎珠街一带大小花舫,把它们赶往大沙头。1908年,飓风横扫广州,大沙头的花舫,被吹得飘蓬断梗。其后又祸不单行,一场大火,把数百只花舫尽付一炬。从此,大沙头被娼妓们视为凶地,纷纷迁移,在陈塘、东堤形成两大烟花地,花舫才逐渐成为陈迹。

“饱暖思*欲”。妓馆似乎和茶居、酒楼,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大凡烟花地的四周,总有许多以花筵为主酒家。出入都是名流豪客,乌衣子弟。场面铺张,内部装修,金碧辉煌,雕梁画楹,朱帘绣幕。中式西式,一应俱全。当年火烧连环船之后,一部分妓寨在陈塘南(今清平路一带)落脚,这里就变得茶楼林立。如“京华”、“永春”和粤剧大佬倌白玉堂出钱开的“流觞”、文人雅聚的“燕春台”,都是当时远近驰名的酒家。

广州人的吃是出了名的,以前有句老话叫“食在广州”,一直被广州人引以为自豪。而广州的茶楼酒家,则以城西南最出名。道光年间就有此一说:“广州西关,肉林酒海,无寒暑,无昼夜”,直吃得天昏地暗。花酌馆、酒楼、二厘馆、包办馆、小饭店,在西关、长堤、西濠口一带,星罗棋布。最能反映广州市井风情的,莫过于饮早茶。这种习俗,从清代一直延续至今,兴致丝毫没减。亲友聚会、商人交流情报、街坊闲聊,都在一盅两件(一盅茶,两件点心)之间进行。

有点类似夜总会性质,提供吃、喝、嫖、赌、烟的全套服务;酒楼的规模,则一般在两三间厅房,十几张餐桌上下;而二厘馆是下层小民饮茶聚脚的小茶肆。茶楼是指有两三层高的茶居,创始人叫谭新义,一位清代的饮食大王,开了十几间茶居连锁店。

酒家的烹饪技术,更是精益求精。明代《百夷传》说,在广州人的餐桌上,“鳅、鳝、蛇、鼠、蜻蜓、蝮、蛟、蝉、蝗、蚁、蛙、土蜂之类以为食,鱼肉等汁暨米汤信宿而生蛆者以为饮”,未免过于夸张,广州人吃鳅鳝蛇鼠有之,但吃蜻蜓,喝生蛆的汤,则好像还没听说过。高级酒家的菜式,不外乎是鱼翅为上,鲍鱼、广肚、海参次之,然后就是乳鸽、鹧鸪、鹌鹑之类。

为了招徕客人,各个酒家下了真功夫,研制自己的招牌菜,并且不断翻新改进,在用料、刀工、火候、菜式上大下苦功,追求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的口感,从而把粤菜推至“精极入圣”的境界。这种纸醉金迷、酒食征逐的生活,成了末世狂欢的一个缩影。茶楼、酒家虽然都是正行生意,不能算江湖行业,但很多都要靠江湖有力人物撑腰,才能经营得下去,因此是龙蛇混杂的冤枉。无数江湖人物混迹其中,经常发生殴斗、劈友一类事情。为了迎合这些江湖人物,茶楼酒家也往往开设雀局(麻将)、花局(召妓)、赌局(开赌)和烟局(抽鸦片)。

这些是茶楼里的江湖人士吗?

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寻找更赚钱的行业,他们的衣食住行,几乎全仗放肆,有需求就有市场,担砖砌瓦建房子的人来了,开百货食杂铺的人也来了,开番摊的也来了,讲古寮的娼妓也来了。城里人稠地隘,新移民无法落脚,就往城外发展,更多的房屋建起来了。城市的范围,一天天扩大,渐渐开枝散叶,兴隆繁盛。古老的城墙,已经无法局限城市的膨胀了。

城市成了掘金之地,四乡农民,纷纷涌入城里。这些人所想出来的谋生方式,千奇百怪。西关的横街窄巷,常常可以看到“承接担幡买水,涕泪长短,价钱另议”的招贴,这是专做为死人洗脸化妆,招魂哭丧生意的,广州人叫她们做“喊口婆”。哪家死了人,喊口婆就带上行李卷,上那人家里哭丧,

据说最高档次的喊口婆,鼻涕能一直拖到地上,有此技能者,开价都会比别人高。喊口婆唱出来的挽词,抑扬顿挫,颇有文采,40年代出版的一本书《散锦》,收录不少这类唱词,其中一首是这样的:蓝青衣裳来穿上,今日特来送爹上天堂;一脚踏上巷口处,眼泪流流来到爹家堂。入到家堂对爹叹,家道贫困爹你一世捱;爹你世居愁万种,想你在生又怕你再捱。

西关乞丐多如牛毛,势力庞大,隶属于一个叫“关帝厅”的组织,以华林寺为总舵,洪圣庙、文昌庙、孔子庙、湄州寺、莲花庵为分舵。行乞时各出奇招,有的把一块腐烂的臭牛肉贴在腿上,假扮脓肿残废行乞;有的牵绵羊、耍猴子,沿街献艺;也有的化装成和尚、尼姑,托钵行乞;还有专门替人打架的。甚至连普通市民办红白喜事,都要事先知会关帝厅,缴纳“保护费”,以免被群丐捣乱。

以上就是关于陈村的民风民俗作文600字全部的内容,包括:陈村的民风民俗作文600字、顺德的习俗有哪些特色、翻译成粤语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434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