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的甲骨文是殷墟。
殷墟原称是北蒙,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
殷墟因于20世纪初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
甲骨文的由来
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为殷商流传之书迹;内容为记载盘庚迁殷至纣王间二百七十年之卜辞,为最早之书迹。
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饮酒及敬鬼神;也因为如此,这些决定渔捞、征伐、农业诸多事情的龟甲,才能在后世重见天日,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
商代晚期自盘庚迁殷至商纣王共约273年,经历8世12王,这一时期的甲骨文也应有早晚先后之分。
对商代甲骨的分期断代研究,有多种说法,如今主要采用的是董作宾依据世系、称谓、贞人等十项标准划分的五期说,即第一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廪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
郭沫若先生曾留下: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的著名诗句。
甲骨文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体系。发现一个多世纪以来,甲骨文已经成为国际显学。 也被认为东亚最早形成的文字。
甲骨文,上承原始壁刻符号,下启青铜所铭金文,商朝晚期占卜所得,契刻于兽骨兽骨或龟甲上的文字。古代的甲骨文是怎么发现的呢?
一、甲骨文被称作“龙骨”,是名贵药材129年前的一个夏天,在京城做官的王懿荣患上了一种传染性的疟疾,令他坐卧不安,辗转难眠。
同一年,河南安阳小屯村,有一位叫做李成的人,腿上不幸得了脓疮,疼得他差些丧了命。
王懿荣在朝廷做官,位居翰林院国子监,不缺钱财,不愁吃穿,看病不是问题……
一介布衣的李成却因为生活条件不好,没钱治病治疗,病情一天天严重起来。
病魔的折磨下,王懿荣找到了京城有名的老中医,为他找了一味名字叫做“龙骨”的药,回来吃过,病体康复。
李成清贫无奈之下,突发奇想,来到村里村外的田间地头,找了些龙骨片,敲碎后又放到蒜臼里捣碎,敷到了腿上的疮上。
没想到,腿上脓疮不仅不疼了,疮口奇迹般地被“龙骨片”粉吸干了。
职业的敏感性,王懿荣在治病期间,隐约看到“龙骨”上有些看不懂的符号 。
由于他还兼任着当时的金石学研究,王懿荣觉得大有文章可做,于是重金买回来了好多的龙骨,最多时他收集了1500多片。
老百姓李成对文化不感兴趣,但自从他发现“龙骨”可以治疗脓疮和疟疾后,感到异常的兴奋和高兴,因为他发现了“商机”。
李成悄悄地将洒落在田间地头的骨片,都收集了起来,一方面给人用“龙骨”看病,一方面又拿到药店卖了换钱。
两个身份相差极大的人,最终使得“龙骨”一鸣惊人,惊动了世界。王懿荣还因不惜重金收购“龙骨”一事,风靡京城,引起达官文人们纷纷效仿,导致“龙骨”的价格节节高升,被誉为“甲骨文之父”。
二、谁被誉为“甲骨文之父”?那么,能治病的“龙骨”又是什么呢?为何王懿荣发现了“龙骨”之秘密,却被称作“甲骨文之父”?
在李世珍的《本草纲目》药典古籍中,“源易缘”注意到,曾有这样的一段文字记载:“龙骨”是一种高寿的爬行动物化石,有防腐生肌的奇特疗效,是一种名贵药材。
王懿荣发现的“龙骨”,后来被证实为是殷商时期古人占筮用的“卜骨”,又称”商朝卜骨“。
在殷商时期,古人最常用的就是第一种龟占的办法。王懿荣通过治病发现”龙骨“,又进一步慧眼得到”卜骨“的发现,可谓石破天惊,被称作”甲骨文之父“,也不足为奇。
据河南省文物部门提供的文献资料中显示:1936年,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的甲骨窑穴中,仅完整的龟甲就有300多块,是中国殷墟历史上科学发掘以来,出土甲骨文最多的一次。
三、20片甲骨文,拍卖了4800万而在2004年7月份,上海举行的全球首次”甲骨文“拍卖会上,参与拍卖的20片殷墟甲骨文,是目前发现中国最早的成体系文字,被人誉为”殷契国粹“。
最终这20片甲骨文,因为货真价实,最终以4800万人民币的价格,一锤定音。
查阅《安阳志》等文字资料,可发现,甲骨文主要出土安阳殷墟。而”殷墟小屯村“早在汉朝时期就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上。
据考证,现代成熟的楷书,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因其新材料少、突破维艰、出成果难,如果说古文字学是当今“绝学”,甲骨学已然是“绝学”中的“绝学”。
此前,全世界收藏、整理中国文字最完整、最具规模——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公告:破译未释读的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就奖励10万元;存争议甲骨文作出新的释读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5万元。
公告发布后,引起网络和社会的一片哗然……
四、安阳——史上最早的文明都城河南安阳发现的甲骨文,不仅重现了中国的上古文明,为我们找到了现代汉字的根源,还把中国的文字信史向上推演了一千年。
综上可知,河南安阳的小屯村,是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将都城迁至的都城,开创了殷商基业。此后550年多年的统治大业中,殷商疆域辽阔,经济发达,文化昌盛,成为“中国史上最早的一个长期稳定的都城”。
当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古代文明早已烟消云散,殷墟却以它不可阻挡的魅力让世界为之震惊。神秘的甲骨文,高贵的青铜器,依旧记载着千年文明的传承,以及殷商王朝说不尽的前尘往事。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参考资料:
千年古县--安阳县的由来点击:587 次 更新时间:2012-6-29“千年古县”安阳县的由来三国时期曹魏曾置安阳县。安阳县档案信息网>
清乾隆年间的《彰德府志》里,府城街道还没有“府”的名称。以后街道逐渐增多,1933年,《续安阳县志》中已经有了九个“府”的名字。“府”其实就是一些小巷、街道,它们的名称有一些是根据周围一些建筑物或民间传说得来的。
安阳解放后,民间比较认同的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要说起这些街道名字的来源,那是有一番说头的,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7类:
第一类
以方位命名。其中,一是直接命名,如南门东街、北门东街、东马道、南马道等。东南营街、西南营街、西营街不仅表示了方位,而且说明旧时这里曾建有兵营。二是以数字命名,民俗东为上,北为上,东门以西三条南北主要街道平行排列,自然就有了头道街、二道街、三道街的名称。
第二类
以街巷形状、长短、地势命名。如鹅脖巷、梯家胡同以其曲曲折折的形状而得名,短街因其仅有五六十米长而得名,下洼街则因为那里地势低洼而得名。
第三类
以街巷中的标志性建筑、设施、器物命名。如东西钟楼巷和戏楼后街、大寺前街、神路街、大井街、影壁后街、县东街、铁狮口街等。其中,神路街是因为街北口对着府城隍庙,是传说中城隍爷出巡的必经之路而得名。
第四类
以街市和生产作坊命名。如鱼市街、菜市街、竹竿巷等。
第五类
以名人的名字命名。清末没有中山街,当时它的南段,即西大街东口以南至南门叫南大街,鼓楼至二郎庙街口叫鼓楼后街,二郎庙街口至钟楼叫钟楼前街,鼓楼至北门叫北大街。后来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将其重新命名为中山街。据1933年的《续安阳县志》记载,今老城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当时分别叫中山东街、中山西街、中山南街、中山中街(鼓楼至钟楼)和中山北街(钟楼至北门)。县西街、平安街当时称中正街。
第六类
以古代官宦显贵而命名。如冠带巷。此巷因清康熙年间兵部督捕右侍郎许三礼和一位姓任的举人等显贵居住于此而得名。仁义巷因明嘉靖十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吏部尚书郭朴“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一尺又何妨”的谦让美德而得名。小颜巷因明嘉靖年间一代明儒、南京礼部右侍郎崔铣学识渊博,素有“小颜回”之美誉而得名。御路街是因为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光绪皇帝逃往西安避难,后来回京路过安阳时途经该处而得名。
第七类
以知名度高的人家姓氏命名。如姚家胡同、乔家巷、纪家巷、丁家巷等。
如此看来,光是这些街道名字的来源就够我们研究一阵子了。在老城的这些街道里有“东府西巷”之说,城东“府”多,城西“巷”多。其实无论“府”、“巷”,还是“街”和胡同,只是名字的叫法上各不相同。总的来说,在“九府十八巷”之外的街道,可以统统归到“七十二胡同”之列。所以,在这里,我们就先暂时把它们统称为“安阳胡同”吧。
走在安阳的胡同里,看着胡同的名称,让记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都是数字“九”的倍数,这难道有什么说法吗?
安阳老城街巷的数目为何是“九”的倍数呢?这和过去营造城市时人们的思想观念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文化的发展中一直十分关注数字,从远古到现在,人们似乎都相信数字中的某种魔力。在易卦中偶数为阴,奇数为阳。“九”在奇数中最大,所以“九”为阳之首。“九”字又隐喻永久。古时候“九”的使用要受到封建等级制度的制约,人们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也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九”在古代也是一个约数,如“九重天”、“十八层地狱”等。其实,彰德府城街道所谓“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并不是确切的数字,只是极言其多罢了。当然,有的街道名称也在变化中,关于具体的胡同名称更是众说纷纭,记者大致归纳如下:
九府:
平府、六府、林府、老府、娘娘府、洛阳府、西府、儒学府、铁拐府
十八巷:
豆腐巷、卜府巷、三义巷、乔家巷、小颜巷、西钟楼巷、东钟楼巷、丁家巷、唐子巷、竹竿巷、香巷、仁义巷、裴家巷、鹅脖巷、纪家巷、东冠带巷、西冠带巷、夹巷
七十二胡同(街):
新营街、二果园、北门东街、红庙街、甜水井街、中山街、仓巷街、后仓街、铁狮口街、平安街、二郎庙街、楼坡街、神路街、御路街、楼东街、县前街、县夹道、县西街、县东街、马号街、马号后街、西华门、渠口街、后渠街、头道街、二道街、三道街、东马道、西马道、南马道、北马道、短街、井夹道、下凹街、东南营街、西南营街、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影壁后街、南门东街、南门西街、鱼市街、白塔寺、箭夹道、雷夹道、马家夹道、学巷街、戏楼后街、学后街、西营街、大寺前街、大井街、大夫铃街、西小花园、东小花园、库口街、皮园街、北门西街、观口街、小回隆、南头道街、后卫街、辉府胡同、县胡同、九府胡同、梯家胡同、大胡同、姚家胡同、小仓口、南家胡同
1939年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中国目前出土青铜器中最大的一件,在世界青铜器中也属罕见的精品。大方鼎虽然形大体重,但制作工艺十分精巧。鼎身的纹路与浮雕图案,经高度艺术夸张的刻画,成功地营造出一种狰狞、神秘、威严的气氛。司母戊鼎的铸造工艺及艺术水平均代表了中国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考古学家认为:司母戊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而造,因而取名为司母戊大方鼎。
第一个渊源:源于虞姓,出自古代舜帝的后代遏父,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舜帝本名虞重华,其子商均在舜去世以后,认为自己没有治国之才,就传帝位于大禹。大禹即位,封商均于虞城,不久又移封于商(今河南商丘)。商均虽然西迁,但他的后人虞思公却滞留在虞邑(今河南虞城),未再迁徙。舜当天子时,曾建都蒲坂(今山西永济),他的另一支后裔虞遂便定居在蒲坂附近的虞乡。虞遂的一支后裔被封于遂国,春秋时期被齐国所灭。商汤灭夏,封虞遂的另一支后裔于陈邑(今河南淮阳)。商王朝统治了大约五个世纪,被周武王姬发所灭。西周初年,商均的后裔遏父投奔周武王,担任陶正之官。周武王在灭殷商后,正想寻找舜的后裔,得知遏父正是舜的后裔,大出喜望,便将长女太姬嫁与遏父之子胡公满为妻,并封地于陈邑(今河南淮阳),取代虞遂之后的陈国,以接续舜的香火。胡公满的子孙后来就以国为姓,称陈氏,流传至今。陈氏的诸多分支,其中有子孙分封在徕邑。徕邑,即今河南省荥阳市,其后裔子孙遂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徕氏,后简化为来氏,再简化为来氏。第二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古代夏王朝缔造者大禹之裔孙伎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氏族典》第十一卷记载,黄帝第五代骆明生伯鲧,伯鲧生禹;禹建夏王朝,娶涂山氏,生子二人:长子启,次子均。启为继夏帝世系者。次子均生固,固生伎来,伎来生循鞈……伎来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来氏。第三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商汤王族后裔之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路史》记载:“来,系出子姓,殷商之子孙。”在史籍《史记·殷本纪赞》、《唐书·宰相世系表》等中记载,商王族支孙食采于郲(今山东龙口),建国,其后遂以封地名称“郲”为姓氏。春秋时期,郲国被鲁国所并,其国人因失国而去“邑”,称来氏,再简化称来氏。相传,商朝的建立者以子为姓,后来进一步分姓命氏,其中的一支便是来姓。另外,在商朝立国期间,有一位出身王族的人被分封于郲(今河南荥阳一带),这位王族的后裔后来以郲为姓,再后来又简写为来,成为来姓人的一支。公元前十六世纪,夏王桀残暴无道,众叛亲离。商汤带领一些诸侯,发兵攻打夏桀。夏桀逃到南巢(今安徽寿县),被商汤军队追赶后俘虏。商汤将夏桀囚禁于南巢的亭山。后夏桀亡,商汤大胜,把山东莱州分封于各诸侯。第四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商朝莱侯之后裔,属于以国名因故改姓为氏。莱侯为商朝末期诸侯,有莱国,营丘(今山东临淄)曾为莱国国都,西周初期姜太公时所争之营丘即此。在西周初期,原商莱国国都及大片国土被姜太公占领,居莱都为齐国之都,莱夷人不服且争。故《史记》齐世家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讨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其结果,当然争不过有强大西周王朝做后盾的姜太公。到了鲁襄公六年(公元前566年),莱国(今山东黄县)被齐侯所彻灭,莱侯之子浮柔跑奔至棠邑(一作唐邑,今山东鱼台),因失国而去“艹”部首,作来氏,简化字称来氏。这是来氏受姓一说,《萧山来氏家谱》即持此说。第五个渊源:源于回族,出自蒙古族札赉特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台吉和札赉的后裔子孙终,有取原部族称谓“札赉特”之“赉”为汉化姓氏者,简笔为“来”,成为回族来氏。第六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族来默氏、毛忽来氏部落,属于以部族称谓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①蒙古族来默氏,又称林明克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地区)。后有满族引以为姓氏,满语称LaimoHala,清末民初改汉姓来氏,亦有改汉姓赵氏者。②蒙古族毛忽来氏部族,世居鄂尔多斯(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后多冠以汉姓牟氏、来氏、何氏、李氏等。
参考资料:
以上就是关于河南安阳的什么甲骨文全部的内容,包括:河南安阳的什么甲骨文、古代的甲骨文,为何只在安阳出现而其它地方完全没有、今安阳地区三国曹魏时究竟有否安阳县和安阳侯国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