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代不同时期的名称


北京古代不同时期的名称如下:

1、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

2、燕、蓟、燕都、燕京。

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区,称燕,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区的琉璃河镇,遗址尚存。

又封黄帝之后人于蓟,在今北京西南。

后燕国灭蓟国,迁都于蓟,统称为燕都或燕京。

3、蓟县。

秦代设北京为蓟县,为广阳郡郡治。

汉高祖五年,被划入燕国辖地。

元凤元年复为广阳郡蓟县,属幽州。

本始元年因有帝亲分封于此,故更为广阳国首府。

东汉光武改制时,置幽州刺史部于蓟县。

永元八年复为广阳郡驻所。

4、燕郡。

西晋时,朝廷改广阳郡为燕国,而幽州迁至范阳。

十六国后赵时,幽州驻所迁回蓟县,燕国改设为燕郡。

历经前燕、前秦、后燕和北魏而不变。

5、涿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除燕郡。

大业三年(607年),隋朝改幽州为涿郡。

6、幽州。

唐初武德年间,涿郡复称为幽州。

贞观元年(627年),幽州划归河北道。

后成为范阳节度使的驻地。

安史之乱期间,安禄山在北京称帝,建国号为“大燕”。

唐朝平乱后,复置幽州,归卢龙节度使节制。

7、燕。

五代初期,军阀刘仁恭在此建立地方政权,称燕王,后被后唐消灭。

8、南京、燕京、析津府。

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

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

开泰元年改号析津府。

9、中都。

金朝贞元元年(1153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正式建都于北京,称为中都,在今北京市西南。

10、燕京路大兴府、中都路大兴府、大都路、元大都。

大蒙古国成吉思汗麾下大将木华黎于嘉定八年(1215年)攻下北京,遂设置燕京路大兴府。

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改称中都路大兴府。

至元九年(1272年),中都大兴府正式改名为大都路(突厥语:Khanbalik,意为“汗城”,音译为汗八里、甘巴力克),也就是元大都。

11、北平府。

明朝初年,以应天府(今南京)为京师,大都路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改称为北平府,同年十月应军事需要划归山东行省。

洪武九年(1376年),改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驻地。

12、北京。

燕王朱棣经靖难之变后夺得皇位后,于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是为“行在”(天子行銮驻跸的所在,就称“行在”)且常驻于此,如今的北京也从此得名。

13、京师。

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14、顺天府。

明清时设置顺天府管辖首都地区,地位与今日的北京市类似,但管辖面积不同。

清兵入关后即进驻北京,也称北京为京师顺天府,属直隶省。

扩展资料:

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史,860多年的建都史,就是“招”和“聚”的历史——战国时期燕昭王修黄金台,招的是人才;元世祖忽必烈修积水潭,聚的是物资;明成祖朱棣从全国招来20万工匠、上百万民工修建北京城,奠定的是城市格局。

新中国成立之初,一批制造业企业、服务业企业和高等院校落户北京,人口和优质资源的高度集中,在助力北京日新月异的同时,也对周边地区的人才和资源产生了强大的“虹吸效应”。

“摊大饼式”的发展,使城市如同一个体形越来越庞大的巨人,步履沉重:北京的汽车保有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757辆增至目前的570余万辆;常住人口从200万增至目前的2170余万;城市历次总体规划中,1000万、1250万、1800万的人口红线一再被突破……

北京的地下水位以每年1米的速度开始下降,毗邻动物园的“动批”周边环境嘈杂混乱,儿童医院门口常有家长带着患儿支着帐篷等待排队挂号……尤其是一到秋冬季就每每来袭的雾霾,让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们真切地感受到“呼吸的痛”。

这显然不是一个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大国首都应有的样子。

北京的城市病治理,正如总书记所说,“光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已经不行了”,必须从顶层设计上找到治根儿的良方。

功能太多——总书记对北京“大城市病”的根源分析切中肯綮。

北京既有作为国家首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功能,又要在经济、金融、产业发展、教育、科研、医疗等几乎所有方面“全面发展”,样样做到最好,自然会导致摊子越铺越大,聚集的资源和人口越来越多,人口资源环境矛盾越来越尖锐。

疏解非首都功能是“牛鼻子”——总书记为北京开出的“治病”处方,从根本上着眼,方向明、思路清,令在雾霾、堵塞、拥挤中困顿的北京豁然开朗。

一座城市再大,也不能什么都搞;解困局,疏解势在必行。

疏解之于北京,不仅是空间所迫,更是发展所需。

全市上下统一思想,“让城市发展与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相一致、相协调”迅速成为共识,一场有序疏解的攻坚战由此打响。

城市,特别是城六区开始由聚到疏,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从一直做“加法”到引入“减法”,走内涵式集约发展的新路。

新的规划图紧锣密鼓进行调整修订,勾勒出城市未来的发展路径:设定城市总人口红线——2300万;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明确五环内不再新建大型综合医院,不再大规模开发商业项目;设定水资源红线——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漫灌农业彻底退出北京。

蓟城(周王朝)、

燕都(南北朝后期)、

涿郡(汉高祖六年)、

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涿郡改名范阳郡,治所仍在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不断,涿郡数易其名,其所辖区域也屡次变动。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精简地方行政机构,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二级。撤涿郡,所辖区域并入幽州。

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幽州改称涿郡

幽州(隋开皇三年)、

南京(辽朝)、

中都(金朝自金世宗起到1217年)、

大都(元朝都城,元大都)、

京师(明朝永乐帝起为都城,当时被称为京师)、

顺天府(明清朝两代,乾隆八年固定下来)、

北平(北京最早于1368年9月12日称北平)、

北京(1949年9月27日,才又将北平改为北京市)。

北京的名称可以追溯到一千五百年前,至今共有蓟、燕、广阳、广有、伐戎、幽州、涿郡、范阳、幽都、蓟北、南京、燕京、永安、析津、宛平、燕山府、圣都、中都、大兴、大都、汗八里、北平、北京、顺天府、行在、京师、京兆27个历史名称,还有蓟门、蓟宛、燕都、燕城、春明、日下、京华、京邑、都城、北都、帝城、帝京、天京、天都等三十多个别称,可谓中外城市中名字最多的一个了,也侧面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身为中国人的我常为此感到自豪。接下来我就给你讲讲北京一些名称和别称的由来吧。

在唐朝,人们常称当时的国都长安为京城,后来人们都沿用这一习惯,把历朝历代的国都都叫做京城,这也是北京最常用的别称的由来,因为历史上被当做国都的城市最久的还是北京,于是乎北京就有了京城的别称。

在北平明代洪武元年 (1368年),朱元璋把元朝灭了,为了铭记平定北方的赫赫战功,下令将当时名为元大都的北京改名为北平,这也是北京在历史上用的比较多的一个名字,你应该也有听说过一部电视剧叫北平无战事,其名字就源于此。

而不到五十年后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 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并下令修建北京城,随后在1420年迁都北京,这也是现在北京这一名字的由来,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的历史,后来又经数次改名,但最后人们记忆中最深刻的,至今依然公认的,还是‘北京’。

以上就是关于北京古代不同时期的名称全部的内容,包括:北京古代不同时期的名称、北京古代是什么名字、北京在历史上一共有多少种名称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406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