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9月,毛泽东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二年6月,中共中央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 中国***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生产资料 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政治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为我国的 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进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参考资料: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具体措施:
(1)对个体农业、手工业通过走合作化道路的形式变私有制为公有制;
(2)实施“赎买政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逐步变私有制为公有制。
历史意义:
(1)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不但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且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而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2)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基本上被消灭,社会主义经济成了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成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3)中国***在实践中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4)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大大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1952年9月,毛泽东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二年6月,中共中央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
1952年下半年至1956年,新中国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过程
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迅速迈开了步伐。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逐步克服农业同工商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中共中央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的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第二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与此同时,90%以上的手工业者也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推动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迅速展开。在这个改造过程中,我国实行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从以加工订货为主逐步向公私合营过渡。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浪潮,并迅速席卷全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
楼主你好!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和平赎买。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农业合作社和手工业合作社形式。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这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变革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从1953年开始,每五年编制一个“五年计划,但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中断一次。现阶段正处于“十一五”计划(2006年-2010年)。
“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什么是三大改造:
定义: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内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又叫农业合作化运动。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与农业改造基本相同。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赎买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
主义公有制企业。
目的: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知道这些以后,再来分析所谓基本建立。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农民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1953年到1956年进行的“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三大改造”又叫做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目的是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三大改造的基本任务
三大改造的基本任务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其中,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又叫农业合作化运动。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农民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程为:互助小组→初级社→高级社。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指通过合作化道路,把个体手工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理论和实践。过程为:生产小组→生产合作社。1956年底参加手工业合作组织的人数已占全国手工业从业人数的917%,基本上完成了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指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和实践。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为:公私合营,赎买政策。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了。至此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并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以上就是关于三大改造的历史背景全部的内容,包括:三大改造的历史背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对什么进行改造改造的具体措施是什么有何重大历史意义、简述新中国初期三大改造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