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比例度或积分时间。
一、PID 调节(控制)参数的人工整定
经验参数和各种调节系统中PID参数可参照以下经验数据设置。或作为人工整定的初始数据:
温度T:P= 20~60%,I=180~600s,D=3-180s;
压力P: P=30~70%,I=24~180s;
液位L:P=20~80%,I= 60~300s;
流量L:P=40~100%,I=6~60s;
二、PID人工整定方法(口诀)
参数整定找最佳, 从小到大顺序查,
先是比例后积分,最后再把微分加,
曲线振荡很频繁,比例度盘要放大,
曲线漂浮绕大湾,比例度盘往小扳,
曲线偏离回复慢,积分时间往下降,
曲线波动周期长,积分时间再加长,
曲线振荡频率快,先把微分降下来,
动差大来波动慢,微分时间应加长,
理想曲线两个波,前高后低4比1 。
扩展资料:
PID控制原理:
1、比例P控制
比例控制是一种最简单的控制方式。其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成比例关系。当仅有比例控制时系统输出存在稳态误差。
2、积分I控制
在积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积分成正比关系。对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如果在进入稳态后存在稳态误差,则称这个控制系统是有稳态误差的或简称有差系统。为了消除稳态误差,在控制器中必须引入“积分项”。
积分项对误差取决于时间的积分,随着时间的增加,积分项会增大。这样,即便误差很小,积分项也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加大,它推动控制器的输出增大使稳态误差进一步减小,直到等于零。因此,比例+积分(PI)控制器,可以使系统在进入稳态后无稳态误差。
3、微分D控制
在微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微分(即误差的变化率)成正比关系。自动控制系统在克服误差的调节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振荡甚至失稳。其原因是由于存在有较大惯性组件(环节)或有滞后(delay)组件,具有抑制误差的作用,其变化总是落后于误差的变化。
解决的办法是使抑制误差的作用的变化“超前”,即在误差接近零时,抑制误差的作用就应该是零。这就是说,在控制器中仅引入“比例”项往往是不够的,比例项的作用仅是放大误差的幅值,而需要增加的是“微分项”,它能预测误差变化的趋势。
这样,具有比例+微分的控制器,就能够提前使抑制误差的控制作用等于零,甚至为负值,从而避免了被控量的严重超调。所以对有较大惯性或滞后的被控对象,比例+微分(PD)控制器能改善系统在调节过程中的动态特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PID控制
临界比例度法,详细介绍如下:
一、基本介绍:
1、临界比例度法是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它是先通过试验得到临界比例度∂k 和临界周期Tk,然后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关系求出控制器各参数值。在闭环的控制系统中,激励为阶跃信号,将调节器置于纯比例作用下,从小到大逐渐改变调节器比例度的大小,直到出现等幅振荡的过渡过程。
2、具体作法在闭环的控制系统中,先将控制器变为纯比例作用,即将T1放在位置上,TD放在对立位置上,在干扰作用下,从大到小地逐渐改变控制器的比例度,直至系统产生等幅振荡,即临界振荡。
二、实施方法:
1、临界比例度法比较简单方便,容易掌握和判断,适用于一般的控制系统。但是对于临界比例度很小的系统不适用。因为临界比例度很小,则控制器输出的变化一定很大,被调参数容易超出允许范围,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2、临界比例度法是要使系统达到等幅振荡后,对于工艺上不允许产生等幅振荡的系统本方法亦是不适用的。临界比例度小的系统和不允许产生等幅振荡的系统,易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或造成事故。
临界比例度法4:1和10:1区别如下。
1、将调节器积分时间设定为无穷大、微分时间设定为零,比例度适当取值,调节系统按纯比例作用投入,系统稳定后,逐步减小比例度,根据工艺操作的许可程度加2%-3%的干扰,观察调节过程变化情况,直到调节过程变化达到规定的4:1衰减比为止,得到4:1衰减情况下的比例度δs和衰减操作周期TS。
2、在部分调节系统中,由于采用4:1衰减比仍嫌振荡比较厉害,则可采用10:1的衰减过程,10:1衰减曲线法整定调节参数步骤和4:1衰减曲线法完全一致,仅采用的整定参数和经验公式不同。
以上就是关于PI控制中输出的超调量过大如何调节(调节时间很短),我调了很久,一直都是超调量太大。。。全部的内容,包括:PI控制中输出的超调量过大如何调节(调节时间很短),我调了很久,一直都是超调量太大。。。、临界比例度法、临界比例度法4:1和10:1区别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