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的东京汴梁是指北宋的都城汴梁城,在今河南省开封市。
汴梁城自内而外由宫城、内城、外城三重城相套。最内的宫城也就是皇城,南北长900米,东西宽720米,周长6里半。第二道城即内城,也是旧城,也是明清时期开封城的位置,南北长约2900米,东西宽约2400米,周围21里。第三道城即外城也称为国城、新城、罗城,《东京梦华录》载称外城方圆40里。外城有马面,每百步设一马面战棚。
东京城内有四大河流流入城区,分别是蔡河、汴河、金水河和五丈河,河上遍布桥梁,架在这些河道上的桥梁即有32座。各地客商通过水运纷聚京城,“舟楫相继,商贾毕至,都下利之”,“凡东南方物,自此入京城,公私仰给焉”。城内道路密集,最宽的主干道有40米宽,从南薰门内到宣德门,经过南薰门里大街、御街、过龙津桥,进入朱雀门(又曰明德门、尉氏门,也就是内城的正南门)。进入朱雀门那一段叫作天街,再进入为州桥(又名天汉桥,而是汴河上的桥),进入朱雀门即到达宣德门(宫城的南门)这一条大街40米宽。
四个方向的城门间有大路直通,南北方向的大街,两城门间直通的有两条:东城的从宣化门直通陈桥门,西城的从载楼门直达安肃门;东西方向直通的大街也有两条:在南城者,从新郑门直通新宋门;北城的由固子门直通东北水门,这几条大街和宽度为25米。
汴梁城内除了政府机关、皇亲国戚和官员的府邸外,还有大量商业区和普通居民住宅,城内外还有许多园林花园,宋徽宗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造的万岁山即艮岳就在城内,地处宫城东北隅。
东京汴梁是一个有着发达商品经济的都市,商业和手工业非常发达,一年的商税就高达五十多万贯。城内还有许多商业场所,大相国寺就是一个繁华的市场,“都城相国寺,最据冲会,每月朔望三八日即开。技巧百工列肆,罔有不集。四方珍异之物,悉萃其间。因号相国寺曰破赃所。”汴梁的酒店也有很多,仅“正店”就有72家,其余的小店更是数不胜数。
此时的汴梁已经出现了鬼市,所谓“鬼市子”“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还有饮食夜市,每天卖饮食,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甚至通晓不绝。到了冬天,“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
汴梁的饮食服务行业也特别发达。仅饼店,就有油饼店和胡饼店之分。这些饼店中,以武成王庙前的张家和皇建院前的郑家最出名,每家都有五十多个炉子做饼。饭馆服务人员的手艺也十分高明,端饭菜的人技术高超。“行菜者,左手杈三碗;右臂自手至肩,驮叠约二十碗,散下尽合各人呼索,不容差错”。
鼎盛时期,汴梁人口达140多万,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社会阶层复杂的特大城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东京城成为了一个繁盛的商业城市,在城外形成了繁华的草市,“十二市之环城,嚣然朝夕”。由于草市一带人口众多,买卖及生活纠纷不断,开封府特地在城门外设尉,专门处理“斗竞事”。清明等节日里,人流量增加,“斗竞日数百件”,以至于负责官吏都无法休假。城外人口的聚集带来了政府管理体制的变革。最初,城外分属开封、祥符两赤县管辖。真宗大中祥符元年( 1008) 十二月,将城外居民划为八厢;天禧五年( 1021) 增为九厢,并设置厢吏管理。
北宋东京的这种繁华,在金兵打进来之后,很快就消失了。靖康元年冬天,金人攻进开封。攻入开封以后,金人大肆掠夺金银、绢帛骡马和妇女。后来又把皇宫里的钟鼎、礼器天文仪器、古代珍宝、珍贵图书,全国州府的图册,以及技艺工匠、倡优等,全部抢到金国。甚至连北宋宫殿的门窗都弄走了。而宋徽宗的艮岳也遭到了彻底破坏,金兵围困开封时,宋钦宗就已经命令将艮岳里面的山禽水鸟都投进了汴渠,“拆屋为薪,翦石为炮,伐竹为筚篱;大鹿数千头,悉杀之以啖卫士”。破城之际,正值寒冬,城中百姓没有柴烧,老百姓都涌入艮岳砍柴,连台榭宫室的木料,也都被拆得干干净净。
日本原来首都在京都,位于日本关西地区,后来迁到江户,因为在原来京都的东边,所以称东京。平户在以前称西京。其实是学了中国的传统。中国自古也是好几个京城,南京北京东京西京都有。宋代开封就是东京,西京是洛阳,北京是大名府。现在的南京北京是明代定下的。
陪都制的“东京”
古代东亚国家除设正都外,亦常设多个陪都(参考:复都制),而“东京”通常为“位于东方的都城”的意思。
中国西周
西周时期,周公旦东征平乱后,修建城都雒邑(又称成周,今河南省洛阳市),作为防备东方叛乱的根据地。犬戎之乱后才迁移此处。
东汉
西汉的都城为长安(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光武中兴后,最初将洛阳(现在的河南省洛阳市)定为首都,攻下了长安后,洛阳则成为了东方的都城,此后,洛阳亦被称为“东京”或“东都”。
曹魏
曹魏黄初二年(221年),谯列为五都之一。(即东都,见《魏志·文帝纪》引《魏略》)
隋唐
隋朝和唐朝以大兴和长安(均为现今西安市)为正都,洛阳被定为陪都。陪都洛阳亦被称为“东京”或“东都”。684年,武则天迁都洛阳,称其为神都、706年恢复正都为长安。
渤海
渤海国设置了上京龙泉府、中京显德府、东京龙原府、南京南海府、西京鸭绿府这五京。东京龙原府也是渤海遣日使的中继地点。东京龙原府的位置在现在吉林珲春市珲春平原的西端(八连城)。
辽
辽国设置了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南京析津府、西京大同府这五京。东京辽阳府在现在的辽宁省辽阳市。
北宋
北宋将东京开封府作为正都,西京河南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作为陪都。东京开封府在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宋时也被叫做汴京丶汴梁。北宋时的东京亦出现在小说水浒传中,是重要舞台。现在的开封仍保留着“东京”的雅称。
西夏
西夏将东京兴庆府设置为正都,西京西平府作为陪都。东京兴庆府在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市。
中国古代北京南京东京西京是现在的哪里,它们的讲解如下。许多人认为它们就是单纯的指的城市,但是其实不是这样子的,不是指哪一个城市,在不同的朝代的时候也是指的不同的城市。中国古代清除了清朝普遍的人都实行多京制,一个政权是可以有很多都城的都城,就称为京的,有两个的,多的有四五个。北京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而且拥有它的历史也并不长,在古代的时候,北京不是指的现在的北京也不是首都,只是陪都,唐朝的都城是西安以太原为北京,主要是因为太原是李唐的地方,而且战略也是十分重要的,五代的后唐都延续到现在,也太远为北京,但是他们的都城不是太原,而是开封。北宋大名府为北京,主要是因为宋真宗在此呆过,所以它也升级成了北京,经过灭辽的时候是以蒙古赤峰为北京,但后来金国又统一了,又东京为北京。明朝的时候定都南京,把北方的开封定为北京,清末明初的时候,北京一直是都城,但是民国北京恢复了北平,而北平这个称呼是朱元璋改的,新中国成立后,以北平为首都,改为北京,才是现在的称呼。南京与北京差不多,历史上也是不确定的,南京它的名字是最早在唐朝,它指的是成都安史之乱后,唐玄宗逃往成都,把成都改为了南京。唐末的时候以辽阳回北京开封,它的南部又是都城,所以把开封也叫做南京,元末的时候,南京也叫做京师,后来也迁到北京,保留了它的名称,也叫做南京,明清灭亡后废除了南京,等民族民国去除了俘虏,恢复了我们的中华,又恢复了南京的称号,所以南京才是南京城的称呼。东京他的名字也是非常高的,但是它也不是确定的,最早的东京在周朝,在西安叫做东京,现在的西安以洛阳为东京,是指西安长安,西安除了武则天之外,以洛阳为东京,西京也是不确定的,今天的西安迁到洛阳之后,以西安为西京的汉朝和州市差不多,他的长安灭亡之后,洛阳为都城,以长安为西京,这样其实是两个阶段。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东京汴梁是现在的哪全部的内容,包括:古代东京汴梁是现在的哪、中国古代和日本首都是不是都叫东京、中国有个以前叫东京的城市,是哪个城市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