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会看到各诸侯国之间经常交换“质子”的现象。所谓的“质子”,就是把儿子以人质的行式押在盟约国,以换取彼此的信任。“交质”的起源大概是从历史上很有名的“周郑交质”开始的。当时,因为周天子想撤掉郑庄公的上卿之位,郑庄公兴师问罪,于是周天子为了证明自己对郑庄公的工作没有意见,和郑庄公交换质子。
>>>>>>
质子的府邸叫质馆。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古代接纳外族或外国降者质子的馆舍府邸叫质馆。出自《后汉书·鲜卑传》:邓太后赐燕荔阳,王印绶,赤车参驾,令止乌桓校尉所居宁城下,通胡市,因筑南北两部质馆。质子,是指古代派往敌方或他国去的人质,多为王子或世子等出身贵族的人。
秦国质子是指秦国派外其他国家的人质。
古代派往敌方或他国去的人质,多为王子或世子等出身贵族的人;秦始皇之父子楚曾在赵国做质子,后得吕不韦相助,终能返回秦国;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子楚、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战国燕太子丹都曾经做过质子。
春秋战国时期,对于别国送来当人质的王室成员(没有爵位),一般称为公子,(在名前加公子称谓,例如,齐桓公即位前称为公子小白,流亡时期的晋文公称为公子重耳)。
如有爵位,则呼称爵位。汉唐时期,西域各国往往也遣送王室成员作为人质来到中原,以表示依附,一般有爵位,大多是王子,太子,有特有的的称谓。
总之,别国的人质,肯定有一定的地位,因此会有尊称,肯定不会直呼其名,也不会单单的叫“质子”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质子的生活是怎样的全部的内容,包括:古代质子的生活是怎样的、质子古意是什么、质子的府邸叫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