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作风筝的步骤是什吗

屌丝什么意思2023-05-07  36

制作风筝

风筝是一种很受人们喜爱的玩具,还是一种手工艺品。制作和放飞风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公输般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五代在宫中就有此游戏;到了宋代风筝已成为了玩具。

放风筝是一种老少咸宜的活动,可以陶冶情操、锻炼身体、丰富生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次举办国际风筝节,如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就吸引了很多外国人士来参加,风筝成了促进各国文化交流的使者。制作风筝也是一种有益的活动,不仅能使我们心灵手巧,还能提高艺术修养,培养创新精神。同学们在美术课上学过“画风筝”,现在学习制作风筝。

制作风筝分为扎制骨架、糊纸或绢、绘画着色等几道主要工序。

一 扎

扎,就是扎制骨架。扎风筝骨架要用竹篾,其中基本骨架的竹篾要选用宽厚一点的,而轮廓骨架的竹篾一般用薄而细软的较为合适。整个结构要简练、轻巧、对称、均衡、扎缚牢靠。

二 糊

糊,就是把纸或绢糊在骨架上。纸的质地要薄、韧、平整。

三 绘

绘,就是绘制风筝图样。图样要形象鲜明,色彩要艳丽明快,装饰性要强。一般风筝是画好再糊,也有先贴再画或剪贴图案。

此外,较大的风筝要在背面两端拉一根横线,让风筝正面腹部向外凸起,在放飞时使风沿两侧做流线运动。风筝的引线,依风筝骨架和结构不同而定。有的用一根,如鹰、燕等;有的则用两根,如“豆腐块”等。一般使用三根引线。安装引线要有利于风筝迎风飞升,无论是两根还是三根引线都是上短下长,拉起时使风筝与地面的夹角成45°。上两根线太长放起来会向下扎,太短则不张风,放不起来。

一般风筝下部还要吊上彩穗,它既能调节两边重量,又可增强风筝的稳定性和装饰性。

春天风力匀缓,暖气上升,气流向上,是放风筝的最好季节,放风筝是一种有趣的活动,但也需要一定技巧。做好的风筝能否飞起来,还要会辨风向,识风力。放起来后还要学会抽、拉、提、摆等动作技巧,方能保持风筝在上升时或在天空翱翔时的稳定性。

儿童简易手工风筝做法如下:

1、首先取两根竹条,在中间处画上点,一条竹条中间处画上点,另一条竹条取出后,中间处画上点。

2、然后竹条两点交叉取细线,将其扎紧,打个结。取竹条,在竹条上端省一毫米处扎紧,绑牢,下端处扎紧绑牢。接着将做好的两个竹条接合处上下左右四处用细线绑好,并用胶水加固。完成风筝骨架。

3、然后在风筝的骨架上涂胶水,将风筝面平放在桌面上,然后将骨架放置在风筝面上,并调整好位置,将风筝面与骨架压平整。接着风筝尾部也按照上面的顺序将风筝面与骨架贴合。压平整。最后把风筝面画好或者用剪纸之类的进行装饰。六边形波浪风筝制作完成。

风筝的介绍:

风筝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距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的时候,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代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

手工风筝的制作过程如下:

材料:A4纸、胶带和棉线。

工具:剪刀、订书机、直尺和笔。

1、A4纸对折,长度短的两边重合。在折痕处用直尺量出5cm和10cm,并做好标记。将纸角弯至5cm标记处,注意不要弄出折痕。把纸举起来,对称面做同样的操作。用订书钉固定,订书钉尽量和折痕垂直并靠近折痕边缘。

2、弯曲固定,风筝成型;在10cm标记处钉个订书钉。注意要留半个钉子露出折痕。这个订书钉的作用是给“放飞线”的安装预留孔位。

3、为“放飞线”预留孔位。沿A4纸长度方向剪取两条宽度25cm的纸条。用胶带连接成一个长条,做成风筝尾带。

风筝手工制作步骤如下:

1、准备好材料:一张韧性好而且轻薄的纸,长度一般为50到70厘米为好,宽度最好是30到45厘米,你也可以用棉质、宣纸、皮纸、还要两根木条,一根30到45厘米,一根50到70厘米长,还要一卷麻绳和一卷尼龙绳。

2、把二根木条摆成十字形,用麻绳把木条固定好,一定要绑牢,不然风筝在飞的时候就散架了。十字架的顶部高约15到20厘米,下部高约35厘米。

3、把准备好的纸画上你喜欢的图案,风筝的图案有很多,如南通蝴蝶、龙头蜈蚣、燕子形风筝然后把纸粘在十字架上,剪去多余的部分。

4、用一根35到50厘米的尼龙绳,绳的两头分别绑在短木条的两端,再用一卷尼龙绳的一头绑在这根尼龙绳的中央,把绳子剪到合适的长度,最后在风筝尾部捆上几根很轻而且很粗的绳子。

风筝,亦称风琴、纸鹞、鹞子、纸鸢,闽南语称风吹(白话字:Hong-chhoe)。古代称之为“鹞”,北方谓之“鸢”。风筝是一种比空气重的,能够借助风力在空中漂浮的制品。晚唐,人们在纸鸢上加哨子,其鸣如筝如琴,故称“风筝”或“风琴”。现代以风筝作为统称,包括没有哨子的纸鸢。

1、准备好制作风筝的材料和工具,树枝、白纸、绳子、木珠、竹签、剪刀、颜料、热熔胶大大小小的木珠子也要用到。

2、我们把珠子串到竹签上面。

3、然后固定好。

4、在珠子上面涂上漂亮的颜色,然后等到颜料风干。

5、这时候就可以把硬纸涂上漂亮的图案了。

6、可以用毛笔在上面随意涂鸦。

7、用纸张将颜料抹开也很漂亮然后放在一边晾干。

8、用木棍搭起风筝的框架来。

9、然后用热熔胶固定好。

10、将多余的纸张剪掉。

11、把绳子编织好末端打结,然后把多余的绳子剪断。

12、将纸张剪出两个三角形,将其中一个的角剪掉。

风筝的手工做法简单的教程网页链接

风筝(kite)是由古代劳动人民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发明的物品。风筝是由糨糊、纸刀、竹篾、纱纸条、马拉纸、线等物品制作的。风筝于南北朝时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而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后于公元1600年传到欧洲。

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中国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唐宋时期,由于造纸业的出现,风筝改由纸糊,很快传入民间,成为人们的休闲娱乐的玩具。中国的风筝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从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

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优美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图案。它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着中国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因而在民间广泛流传,为人们喜闻乐见。

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风筝,一直融入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受其熏陶,在传统的中国风筝中,随处可见这种吉祥寓意之处:“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制作手工风筝要准备好风筝纸、风筝木材和绳子。

一、准备一张韧性好,薄且轻的纸,长50厘米宽30厘米,制作传统风筝所用的纸一般就是用棉制、宣纸、皮纸等。

二、准备好两根木条,一根30厘米长,另一根50厘米长,用其叠成十字架并且用绳子将其绑牢。

三、十字架的顶部高15厘米而下部高35厘米,把准备好的纸用胶枪粘在十字架上,剪掉多余的部分,再准备好两根尼龙绳。

四、将一根绳子两端分别绑在短木条的两端,再用一根稍长的尼龙绳的一端绑在这根尼龙绳的中央,准备飞行时要在尼龙绳的尾端接上一捆很轻的线,这样风筝就会越飞越高了。

以上就是关于关于制作风筝的步骤是什吗全部的内容,包括:关于制作风筝的步骤是什吗、儿童简易手工风筝做法、手工风筝的制作过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3380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