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化的含义

现手2023-05-07  34

1)中国近代化的含义在中国近代,近代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变化,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变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西方世界的近代化又称资本主义化。近代化就是要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近代中国前80年近代化可称为资本主义化;后30年又增加新的内涵,即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为社会主义开辟道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从狭义上理解,近代化指的是民族工业的发展与振兴。(2)中国近代化的启示①农业是基础: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②政治是前提: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③对外开放、兼收并蓄是各国历史发展的经验。实践证明,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只有对外开放,放眼世界,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真正实现现代化。④知识、人才是关键:欧美等国凭借三次科技革命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我们要抓住机遇,实施科教兴国,这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科学决策。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近代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进步的社会思潮,而进步的社会思想推动了社会变革。要摆脱传统观念,解放思想,才能促进近代化的历程。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近代化要跟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要有中国特色,才是近代化的正确途径。

(1)第一阶段:学习西方的经济技术。\r\n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的起步。\r\n(2)第二阶段: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r\n戊戌维新运动以建立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制度为目标,从此中国近代化历程由经济技术阶段进入政治制度阶段,是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民主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中取得的伟大成果。\r\n(3)第三阶段: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r\n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文化的近代化运动,运动中提出的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成为中国迈向思想文化近代化的重要标志。\r\n(4)根源:中国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再加上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中国近代化屡遭挫折而没有真正实现。

前言一)起步阶段(1840—1895)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了。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表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清政府的近代化探索失败。归纳具体表现:1、经济上: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其间经历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商办的过程。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2、政治上,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3、思想文化上:开始了\“西学东渐”,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本阶段的基本特征: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域主要在经济领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自然是洋务运动了,怎样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呢 第一,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中国最早的近代化思想。洋务派强调中学是“本”“体”,而西学只是“末”“用”,企图用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来维护落后的生产关系,但毕竟也承认了“中学”还有不足,还有待于“西学”来补充,“西学”确有超越“中学”的地方。这就动摇了“礼义至上”的传统伦理价值观的权威地位,因此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的一大进步,它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 第二,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在各地先后创办了大约20个制造枪炮、弹药和船舰的近代军事企业,40个近代民用工矿企业,还修筑了共计477公里的铁路,架设了沟通全国主要省份的通讯线路数十条,基本上形成了全国的电讯网。洋务企业尽管机械化的程度还很低,各企业内部仍大量使用手工劳动,但它们毕竟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和工艺,在生产技术方面发生了空前的大变革,使中国破天荒地出现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曙光。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近代化的含义全部的内容,包括:中国近代化的含义、中国近代化进程经历了哪些阶段、中国近代化历程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335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