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一大二公,一平二调”指什么

备案是什么意思2023-05-07  17

一大二公

指人民公社第一规模大,第二公有化程度高。

1958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极短的一个月时间,重新改组为「人民公社」。全国有99%的农民加入公社,体现人民公社所标榜「一大」,即追求大规模化。「二公」则指实现更进一步的公有制。

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合并后叫大队或小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在各种“大办”中,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土地改革

时间:1950-1953,实际上1947年就已经在解放区开展了。

原因:地主富农占有大量土地,而大量人口的中农贫农雇农只有少量土地,同时也是为了巩固新政权,争得农民支持。

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结果:农业生产恢复并发展,农民踊跃参军、支前,新政权得到发展和稳固。

人民公社化运动

时间:1958

原因:构建城乡二元结构,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中,并以国家名义低价收购农民粮食,再高价卖给农民工业品,完成工业化的原始积累。

内容:党背信弃义,农民失去了土地,加入公社,成为党国的农奴。

结果:国家初步完成工业化,农民成为牺牲品,农业生产遭受极大破坏。

1958年7月1日《红旗》杂志第3期《全新的社会,全新的人》一文中,比较明确地提出“把一个合作社变成一个既有农业合作又有工业合作基层组织单位,实际上是农业和工业相结合的人民公社”。这是在报刊上第一次提“人民公社”的名字。8月6日,毛泽东视察河南新乡七里营人民公社时,说人民公社的名字好。9日,在与山东领导的谈话时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并指出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谈话在报纸上发表后,各地掀起了办人民公社的热潮。

以上就是关于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一大二公,一平二调”指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一大二公,一平二调”指什么、土地改革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同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标志是什么(初二历史啊)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2686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