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上的价值论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没有明确的价值概念,也没有形成系统的价值理论。但是,哲学家们在探讨人生理想和人的行为的评价标准时,围绕着义与利、理与欲、志与功的关系所进行的争论,同价值问题密切相关,并在不同方面表现出他们的价值观。孔子把"仁"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价值。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一些主要代表人物如孟子、董仲舒、朱熹等人,都重义轻利、扬理抑欲,轻视物质方面的价值,重视精神方面的价值,倡导以封建伦理道德为基本内容的价值观。荀子一方面主张先义后利,以义制利,表现出重视精神方面价值的倾向;但另一方面又不排斥人的物质欲望,不排斥人对物质方面价值的追求。他肯定自然界的万物"有用为人",认为人通过裁制万物,就能使它们"尽其美,致其用",从而获得美好的、有用的价值。后来陈亮、叶适倡导道义与功利相统一的价值观,王夫之也倾向于义与利、理与欲不可偏废的价值观。同儒家学派对立的墨子主张"贵义",他所谓义,是指有利于国家百姓人民。墨子把利国家百姓人民的义,视为最高的道德价值,作为判断某一行为是否为义的根据。这种道德价值是以功利价值为基础的。墨子还把这种价值观贯彻于他的认识论,他曾经提出判断理论的三条标准,即"三表",其中之一就是"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这是把"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作为评价理论的价值标准。此外,在中国哲学史上还有以重我轻物、全生保身、纵欲享乐为人生最高价值的。 西方哲学史中的价值观 在西方哲学史中,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开始,就对人生的价值问题进行了探讨。苏格拉底把追求善和美德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认为善和美德同真正的幸福是一致的。他提出一种同特殊相割裂并先于特殊、脱离特殊的一般的善或美德。柏拉图从他的理念论出发,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思想。他认为,只有永恒的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有价值的东西,只有理性才具有绝对的价值,才是善;人的灵魂是理性的部分,而肉体则是灵魂的桎梏。灵魂脱离肉体,沉思善的、美好的理念世界,乃是人生的最大幸福和最终目的。亚里士多德把美德看作是一个人本人好、工作也好的性格状态,这种性格状态同一件艺术品之为美完全相通。他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目的,而目的总是趋向于至善。这样,至善就成为一切事物的最高价值。这种价值在人身上的实现,也就是善或美德的形成。伊壁鸠鲁认为,人生应该追求的幸福和目的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干扰的快乐,而快乐也就是至善。斯多阿学派则认为快乐不是绝对的善,它本身毫无价值,只有德性才能使人幸福;而德性来自善良的意志,它要求摆脱一切快乐、痛苦和欲望的激情,要求节制。 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断言上帝是永恒的、超验的存在物,是全智全能全善的。因而上帝具有最高的价值,是一切价值的源泉;只有上帝所愿,才是有价值的。神学只承认宗教信仰的价值、不死灵魂的价值,而抹煞现实的人及其世俗生活的价值,抹煞科学知识的价值。文艺复兴以后,资产阶级思想家批判了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宗教价值观,提出尊重理性和人权以及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提高了人的地位和人的价值。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集中地体现了资产阶级关于人的价值的观点。 文艺复兴以来的许多进步思想家,都坚信科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巨大的价值。例如,F培根强调"知识就是力量",肯定科学知识对于推进人类福利的价值。B斯宾诺莎强调一切科学以及道德哲学、教育学对于达到最高的"人生圆满境界"的价值,并把不能促进实现人们目的的东西,一概斥为无用。资产阶级的思想家还对经济、道德、美学、知识以至宗教各个领域的价值进行了考察,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价值观。19世纪,欧洲大陆的一些资产阶级哲学家,如德国的RH洛采(1817~1881)、FW尼采、KREvon哈特曼(1842~1906)、W文德尔班、F布伦塔诺(1838~1917)等,在广泛的和一般哲学的意义上来理解价值概念,从而产生了现代资产阶级的所谓价值哲学。 现代资产阶级的价值哲学 价值哲学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首先明确采用价值哲学这个术语的是法国哲学家P拉皮埃(1869~1927)和德国哲学家哈特曼,德国的文德尔班、H李凯尔特,奥地利的 Cvon艾伦费斯(1859~1932)、A迈农,美国的J杜威、WM厄本(1873~1952)、RB佩里(1876~1957)、CI刘易斯和其他人格主义者、新托马斯主义者,都曾致力于价值哲学的建立和研究。他们认为,诸如愿望、目的、效用、善、正义、德行、道德判断、审美判断、美、真理等等,都同价值或应当是什么有关,因而可以建立起包括经济学、伦理学、法学、美学、认识论甚至神学等领域的价值在内的一般价值理论。他们把这种一般价值理论叫做价值哲学。 现代西方的许多资产阶级哲学流派都研究价值哲学。价值哲学所讨论的问题,首先是关于价值的性质问题,研究家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例如,主张自由意志论的艾伦费斯认为,价值是愿望的满足;享乐主义者认为,价值是快乐;主张价值兴趣说的佩里认为,价值是引起兴趣的任何对象;主张感情价值说的刘易斯认为,价值是以某种方式被享受或可享受的质;J罗伊斯认为,价值是纯粹理性的意志;尼采认为,价值是有助于提高生活的任何经验;G桑塔雅那认为,价值是第三本质(一种难以下定义的自然质,是人们所愿望或享受的对象)的理解;人格主义者BP鲍恩认为,价值是人格统一体的对照经验;工具主义者杜威认为,价值是事物作为手段对实际地达到的目的的关系,等等。 价值哲学的研究者们对价值的分类也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看法,培里把价值分为道德、宗教、艺术、科学、经济、政治、法律和习惯等 8个领域。刘易斯把价值区分为 5种形式:①对于某种目的的效用或有用性;②外在的或作为手段的价值;③固有的价值,如一件作品或艺术品的美学价值;④内在的价值,即无论是作为一种目的或是就其本身来说都是好的,这种价值以外在的或作为手段的价值和固有的价值为前提;⑤参与的价值,即对于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是好的, GHvon莱特区分了工具性的善、技术性的善、功利性的善、享受性的善和福利等等。杜威不赞成目的和手段的区分,强调整体性的价值,认为许多实际东西,诸如健康、知识和德行,在手段和目的两方面都是好的。 对于价值的标准,研究者们也有不同的看法。享乐主义者主张在所得到的快乐的份额中寻求价值标准。直觉主义者如布伦塔诺求之于对爱好、选择的根本洞察。文德尔班认为价值标准是一种理性规范的系统,B鲍桑葵认为价值标准是理性的全体和融贯。杜威把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存和调节作为价值的标准。神学家通过神的启示来建立价值标准。 关于价值与科学所研究的事实的关系,人类的价值经验与独立于人的实在的关系,即价值的所谓形而上学性质,也是价值哲学所研究的主要问题。对此大体上有3 种看法:①主观主义的看法。认为价值完全依赖于人类经验或仅仅同人类经验有关。享乐主义者、工具主义者、实证主义者都持这种观点。②逻辑客观主义的看法。认为价值不依赖于认识的逻辑的存在或本质,但在实际上它又没有实体存在的状态和作用。③形而上学客观主义的看法。如有神论者、绝对主义者和某些自然主义者,认为价值是完全的、客观的、积极的形而上学实在的本质(神学家认为是神所意愿的存在的本质)。 现代资产阶级的价值哲学,尽管流派很多,对价值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但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唯心主义的价值观。它们或者否定价值以客体的一定属性为客观基础,或者把价值看作是某种超现实的、超验的规范或本质。同时,它们还否定价值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观察各种价值现象,认为价值的一般本质在于:它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同人的需要有关,但它不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价值有其客观基础,这种客观基础就是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所固有的属性,但价值不单纯是这种属性的反映,而是标志着这种属性对于个人、阶级和社会的一定的积极意义,即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成为人们的兴趣、目的所追求的对象。人们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各种物质的和精神的现象的属性也是多方面的,因而可以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需要,具有不同的价值。就客体的属性满足主体的不同需要而言,价值可分为物质的、经济的、科学的、道德的、美学的、法律的、政治的、文化的和历史的价值等等。 价值的客观性 价值虽然不由人的需要来决定,但离开人的需要和如何满足这种需要,就不可能有价值判断。价值虽然不单纯是客体属性的反映,但它又是对客体属性的一种评价和应用;离开客体属性,价值就失去了客观基础和源泉。价值本身正是人的某种需要同满足这种需要的客体属性的特定方面的交接点。人不仅有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而且有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因而作为价值关系的客体相应地包括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但是,作为价值关系的客体的这些精神现象,也要通过一定的物质的形式,如书籍、绘画、雕塑和人的各种感性行为等等,才能表现出来。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价值都有其客观的基础和源泉,都具有客观性。 价值的基础 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属性多种多样,可以在不同的方面对人有用。但这些有用的属性,往往不会自动地暴露出来,更不会自动地满足人。即使这些属性是直接地呈现在人们的感觉面前,而人们未能意识到它们对自己有用;或者即使意识到它们有用,但未能掌握它们的使用方式,那么,它们也不作为人们所追求的价值对象而存在。人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在现实的人同客体的实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即在社会实践中确立的。只有通过社会实践,人们才能发现客观事物及其属性对自己的实际意义,并自觉地建立起同客观事物之间现实的价值关系。同时,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人们才能实际地发现和掌握关于客观事物的属性的使用方式,使客观事物有益于人的那些方面,以为人所需要的形式为人们所占有,亦即使它们的价值得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观,是建立在科学的实践观的基础之上的,认为实践的观点乃是理解各种价值现象的钥匙。 价值的社会历史性 价值是客观的,但它又与人们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需要、利益、兴趣、愿望密切相关。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价值标准或价值规范受其阶级地位的规定或影响。不同阶级的需要、利益、兴趣、愿望往往不同,甚至彼此对立。因此,不同的阶级对利害、是非、善恶、美丑等等往往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但一般地说,一定时代的人们的价值标准,总是植根于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必然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总要打上相应时代的历史印记。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变化了,发展了,人们的价值标准和所追求的价值及其构成或早或晚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值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范畴,根本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价值标准和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价值问题上反对任何超历史的观点,认为对任何社会现象的评价都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条件;是否有利于当时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是衡量社会现象的价值尺度。对于共产主义者来说,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即共产主义,则是他们的全部社会活动所追求的最高价值。
哲学是对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的研究的学科,一般具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总是:从感知具体到理知抽象、再合而理知抽象性的具体。“理知抽象性的具体”就是通常所说的“智慧”或“哲知”。进一步地各种哲知形成了理论系统就产生了“哲学”或称“智慧之学”。
扩展资料
哲学产生于社会生产力长足进步的古代奴隶制时期,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们认识能力的较大提高,人们开始思索世界的本质等理论问题,人类早期的哲学思想出现了。
在古代,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庞杂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是能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各种问题,都是哲学的研究对象。这时期的哲学研究对象,包含了具体科学的对象,哲学和科学浑然一体。
到了奴隶社会中期,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等具体科学成为一门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去了。哲学的研究对象缩小了,并具体化了,在哲学内形成了各种具体的哲学学科: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哲学
不论在哪个时代,每一种事物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都会在一定条件下向自身的对立面转化,这是辩证法的基本法则。你上面所提到的现象都是存在的,而道理也很简单:就是物质生产资料和资源的私有制和私人占有。发明了机器可以减轻人类劳动负担是没错的,但它掌握在少数人特别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少数私人手中时,结果就不同了,它反成了剥削劳动者强有力的工具,人成了机器的附庸。机器越先进,人就越受奴役和剥削。因为机器的所有者要把使用机器节省下来的成本占为己有而不是分配给劳动者。对于科学的进步也一样可以作这样的理解。
所谓人的价值,它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因此,人的价值就在于他能够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这种关系包含着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所尽的义务,第二个方面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
在以前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曾经过分强调了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却忽视了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其实这是人的价值还没有得到全面承认的表现。因为一个人为社会作出了贡献,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在精神乃至物质方面也没有得到相应的满足,那么这个人的价值还不能说是得到了完满的实现的。
当然,人的价值决不限于社会给予个人这一方面,更重要的还在于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的大小。这是因为我们刚才说过的:社会要能满足和给予个人的东西,首先就要靠它的成员以各种方式创造出来。所以,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不仅在于他的存在和需要是否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承认和满足,更重要的还是在于看他为社会,为他人尽了什么责任,作了什么贡献。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看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报章上曾经讨论过大学生舍身救老农民值不值得的问题。有人认为以一个年轻的风华正茂的大学生的生命去换一个已在垂暮之年的老农民的性命,实在大不值得了。这其实也就是涉及到了人的价值的问题。以身份、以年纪来衡量人的价值,认为大学生的价值一定比农民的高是一种不正确的价值观。这个大学生的价值就在他舍身救老农民这件事体现了出来:因为通过舍身救老农民,他的无私无畏的英雄气概得到了人人们以及社会的承认与尊敬,他通过救老农民而为社会、为他人树立了高尚道德品质的楷模,这显示了他的生命的最大价值所在。
为了便于你理解,你看看下面这几段话吧: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3页)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京戏化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唯物地又是辩证地解决了人的认识的内容、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它认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而这种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无限发展的过程。因此,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就座,是无产阶级政党中战略和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和主大革命人民科学地认识世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源、灵魂和根本理论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唯物主义改造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用辩证法改造以前的唯物主义,并辩证唯物地概括了当代的自然科学成就和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经验,创立了最完备的彻底唯物主义的新型哲学——唯物辩证法(即辩证唯物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1、价值是人类对于自我发展的本质发现,创造与创新的要素本体,包括任意的物质形态;
2、价值在很多领域有特定的形态,如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经济学价值,法律价值等等,这些价值是存在是人在不同领域发展中范畴性规律性本质存在;3、价值包涵人的意识与生命的双重发展,包涵人与外在自然的统一发展;
4、人创造自我世界的一切发展即有价值,价值的核心本质内涵是自由人,人创造自我的存在即为自由人,人本身是价值的根本对象,人即价值本体,人的行为即价值源泉,人的发展既为价值结果;
5、人的发展是人的内在矛盾与外在矛盾的统一发展,是人的意识与人的生命的整体发展,也是人与自然的整体发展,即人内在的自我创造及外在以自然的创造的统一,创造此一自由皆为还有价值行为,那么整体的说价值就是自由的实现。
价值概念的科学解释:
价值概念
1、价值概念源自价值哲学的兴起。价值哲学是要以一种最一般的价值概念为基础和核心的哲学。
2、价值作为哲学概念是一种存在者,这种存在者就是数、数字、数量值;价值是存在者数、数字、数量值在世界的出场、在场。
3、价值作为一个人类语言词汇,也是表达数、数字、数量在场的词汇,它出现在人们的思维和语言中。
4、价值是普遍一般性的,并非现在曲解的只存在于主体(人)上,它是一种存在者,与其他存在者平行存在,价值者、价值量是这两条平行线的名称。
5、价值事实是一种不同于实体性事实、价值者事实的一种数、数量、数字形式的事实,它们也是平行关系。
价值属于关系范畴,从认识论上来说,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是表示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间的一种效用、效益或效应关系的哲学范畴。价值作为哲学范畴具有最高的普遍性和概括性。
经济价值分直接经济价值和间接经济价值。“经济价值”是指任何事物对于人和社会在经济上的意义,经济学上所说的“商品价值”及其规律则是实现经济价值的现实必然形式。经济价值就是经济行为体从产品和服务中获得利益的衡量。
杜威的价值哲学是颠覆性的: 它尝试颠覆逻辑实证主义的反价值理论, 颠覆以追求“永恒价值”、“终极价值”为旨趣的超验主义价值理论, 颠覆以兴趣界定价值的经验主义价值理论, 颠覆事实与价值的二元划分, 颠覆手段与目的的二元划分, 颠覆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目的价值与手段价值的二元划分, 颠覆绝对、超验的“价值等级”的合法性, 颠覆绝对、超验的价值标准; 同时, 它又是建构性的: 它将实验方法引入价值研究, 建构了实验经验主义研究理念, 建构了以评价判断为核心的实验经验主义价值哲学。它以“行动”为核心展开了一场价值哲学的革命。
这场革命是从哲学的根基处开始的。杜威批判了古典哲学观并阐释了一种以价值哲学理念为核心的实验经验主义哲学观: 哲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人类行动提供智慧; 人类行动的根本难题是价值选择; 价值选择的根本难题是价值判断; 因此, 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价值判断; 在这个意义上, 哲学是关于批评的批评, 是关于如何形成能有效指导行动的价值判断的理论。
杜威认为, 对绝对确定性的痴迷是古典哲学的死结。为了一种绝对的确定性, 古典哲学建立了一种超验存在论, 建立了一种旁观者认识论, 建立了一种沉思者哲学观。(杜威, 1958年, 第12、58 -60页, 下引杜威文献略人名) 改造这一哲学的关键就是斩断这一死结, 建立一种经验存在论: 只有一个人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的世界。这个世界没有最后的实体, 不存在各自独立的东西, 只有流变过程和相关联的“事情”; 建立一种行动认识论: 认识的对象就是这些事情或变化, 认识的目的就是控制变化的进程与结果使之产生所期望的结果( end in view) ; 建立一种创造者的信念: 依靠行动, 通过有目的的行动主动调节与活动相关的各种条件, 而获得具有较高概率的安全性。这是一种筹划未来的哲学, 而不是一种描述和解释现存的哲学。行动范畴在这一哲学中获得了最高地位。哲学的各种设问、各种研究都是因此而确定并获得合法性。这一哲学的任务是: 直面现实生活的困境, 重建人类理性的尊严, 充分利用自然科学的成就, 构建一种能有效引导人类生活的价值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问题是: 关于目的、计划、措施和政策等等的真正的有根据的命题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Dewey,1939, p 57, 下引Dewey文献略人名)
杜威价值哲学完成了三大变革。变革之一: 转换了价值哲学的核心概念和核心问题, 将价值判断而不是价值作为核心概念和核心问题; 转换了讨论价值的方式, 从因果关系上和操作上界说价值, 而不是描述关于价值的直接经验。价值概念一直被当作价值哲学的核心概念。人们认为价值概念是价值哲学的逻辑起点, 只有弄清价值概念, 才可能讨论价值问题。依照这个似是而非的信念, 关于“价值是什么”、“价值的本质是什么”的争论就成为价值哲学的焦点。在对价值概念莫衷一是的争论中, 一种原本有可能引领哲学变革的严肃的创造, 在概念游戏中变成了一出滑稽剧。杜威遏制了这种荒谬。杜威认为, 价值哲学的逻辑起点不是价值, 而是价值判断; 价值哲学的核心概念不是价值, 而是价值判断; 价值哲学的核心问题不是价值的本质, 而是评价; 而且对评价、对价值判断的研究无需以价值概念的界定为前提。杜威还批判了以兴趣等描述价值感的价值概念, 将其所界定的价值称为“直接价值”。在杜威看来, 因直接价值而获得的价值感是人类经验中再自然不过的一件事情, 它已经几近本能反应。如果价值所指仅是如此, 那么价值哲学毫无意义。因为这里没有任何生活的难题:价值就是价值, 它们是直接具有一定内在性质的东西。仅就它们本身作为价值来说, 是没有任何理论可言的, 它们就是它们自己。它们只是发生着、被享受着、被占有着, 仅此而已。(2005年, 第251、255 - 256页) 而价值哲学之所以必要是因为人类生活中存在着一个重要的事实: 所渴望的、所欲求的并不总是值得渴望、值得欲求的, 感兴趣的并不总是值得追求的。而生活的难题就在这值得与不值得之间。什么才是值得渴望和欲求的 应该如何判断渴望与欲求的值得与不值得 应该如何在各种冲突的渴望和欲求间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 这些才是生活需要哲学去研究的问题。关于价值所有可说的话, 都是关于价值的发生条件和它们所产生的后果的。关于价值值得研究的问题是: (1) 如何通过一种判断而指导行动, 以通过这种行动创造出所期待的结果, 即价值的载体; (2) 如何通过一种判断而确定兴趣、嗜好、欲望、价值感受的对和错(而不是真和假) 。因此, 必须对价值采取一种操作性的理解, 即: “用作为智慧行动后果的享受来界说价值。” (2004年, 第261页) 换言之, 价值不是已然的存在, 不是静观的对象, 而是需要通过智慧指导行动而使之成为存在的对象。价值是创造活动的结果。这就是杜威对价值的界说。
哲学价值实现的主体因素是人生价值的实现。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生产力为基础,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生存条件、工作条件等。要正确地认识我国现阶段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
良好而必要的客观条件,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基本保证,而对客观条件的认识和利用则需依靠主观努力。在一定条件下,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充分,个人条件越成熟,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人生也就具有更大的价值。
哲学价值的表现:
第一,要全面看条件。社会条件包括各方面的内容,它们共同构成影响个人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但又各有特点,个人可以有意识地进行选择和利用。
第二,既要看到物质条件,又要看到精神条件。有的人往往只看到国家的经济状况和个人待遇,而忽视社会主义制度、精神文明的发展,怨天尤人,悲观失望,结果妨碍了人生价值的实现。
第三,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总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改革开放以来,实事求是地看,我们的社会为社会成员实现人生价值创造了比过去好得多的条件,虽然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总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好的。
以上就是关于价值论这一哲学学说包括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价值论这一哲学学说包括哪些、什么是哲学的价值、如何理解哲学上的价值是一种关系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