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孟子语录2023-05-06  17

孝文帝颁布了均田制,是把国家掌握的无主的荒地分给农民,获得稳定赋税。

太和改制的一项就是恢复了中原实行的百官俸禄制,使得汉族官僚物质待遇得到了提高。

推行汉化:胡汉通婚,孝文帝亲自带头娶汉族姑娘;改讲汉语,不得讲鲜卑语,根据年龄,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必须要讲汉语,三十岁以上稍年长的,允许多给一点儿学习时间。

改姓氏,不要鲜卑姓氏了,都改汉姓,他带头改姓元,元是老大,大哉乾元嘛;改籍贯,都改成河南人;改用汉王朝的祭祀礼仪,尊孔。

扩展资料:

均田制的推行,说明从草原游牧走向中原农耕过程中,北魏政权认识到,发展农业的重要性,改变过去他们靠游牧业,靠抢劫的生存方式。

北魏建国初的拓跋_、拓跋焘父子,在统一北方过程当中,重用了很多汉族知识分子。北方士族知识分子,像崔浩、高允,跟北魏政权合作,他们帮助稳定统治,给予高薪,有助于提高其积极性。

孝文帝改革的,不仅是经济与社会管理制度,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推进胡汉融合。到北魏孝文帝,就进行了系统、彻底的促进胡汉融合的改革。

孝文帝改革后,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方少数民族多已从事农业生产;北方出现了大量无主荒地;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的建议,进行改革。

内容:

(1)实行均田制,485年颁布均田令,按人口分配土地给农民。

(2)实行租调制,受田农民须向国家交纳租、调,并须服兵役、徭役。

(3)494年,迁都洛都。

(4)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令鲜卑族改用汉姓、穿汉服、说汉话,提倡与汉族通婚。

影响意义:

(1)进一步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加速了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3)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原因:

孝文帝是北魏政权的第六位继承人,拓跋宏五岁时登基为孝文帝,在母亲冯太后的帮助下,孝文帝亲政后,在北魏实行了大规模的改革运动,孝文帝之所以有坚定的信心来实行改革,原因在于孝文帝看到了北魏社会暴露的弊端,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让北魏恢复活力。 

孝文帝意识到了吏治的弊端,在政治上颁布了四方面的措施来恢复北魏朝廷的清明。北魏帝在五岁时候登基为皇帝,朝中有些官吏乘着孝文帝年幼,借用职位之便来从中牟利。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三长制、均田制、租调制。

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1推行均田令,将土地实行分配,使受田农民服徭役和兵役。2迁都洛阳,整顿吏治,推行“三长制”。3提倡学习汉族文化和与汉族通婚,用汉姓、穿汉服、说汉语。

具体内容:

1、在经济方面,推行均田令。就是国家给无地或少地农民分配土地,但农民需要向国家交租,并且土地是不可以买卖的。这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保证了国家的收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在政治方面,迁都洛阳,加强了对中原地区的统一管理。三长制的推行,更利于国家对地区的控制和征收兵役赋税。加强了国家对人民的管理。

3、在文化方面,与汉联姻政策,有效的促进了两族文化融合,使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换。

北魏孝文帝人物介绍: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汉名元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拓跋宏五岁即位,年号延兴,由明太后临朝执政。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他先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494年,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发展,史称“太和改革”。499年4月26日,崩于谷塘原之行宫,谥号孝文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

 孝文帝的改革是北魏政治、经济发展以及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但从另一方面,孝文帝的改革也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鲜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但却不得不被汉族较高的文化所征服, 并从中吸收了汉族文化精华,更加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同时汉民族也从中吸收了鲜卑族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使自己的发展更为完善。

孝文帝的改革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推动作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就是各个民族不断交流、融合所产生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应该具有高度的民族凝聚力与民族情感,懂得民族间的尊重与友爱。然而孝文帝的改革也遇到了鲜卑旧贵族的强烈反对,在孝文帝的坚决镇压下才保证了汉化政策的推行,巩固了改革的成果,由此也可见孝文帝改革的勇气与决心以及高瞻远瞩的改革眼光。

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

北魏孝文帝是隋唐时期伟大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也叫做孝文汉化,指的是在五代十国中间孝文帝所推行的政治上的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汉化运动。孝文帝推行的改革方案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加强了国家的统治,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缓解了社会的矛盾。

孝文帝改革石刻

汉化运动是指在朝廷之中一定要说汉语,不可以说鲜卑语,还有官员和官员家属要统一穿汉族的服饰,并且要把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的姓氏,皇族原本姓拓跋,在汉化运动实行之后则改为姓元,同时两族人要支持两族人的联婚,并采用汉族的统治方式,沿用他们的官场惯例与传统,还要学汉族的仪容仪表,尊重老人,并要学习孔子的以孝治国的思想,使胡汉融为一体,奠定隋唐的盛业。

在政治方面,孝文帝采用的是俸禄制和三长制,俸禄制是为了稳定政治局面,三长制是为了清楚的知道征收租条有根据和准则,同时又能查清大量的隐匿人口。孝文帝的改革内容实施之后,便有了很好的反响,不仅顺利的发展了时代潮流,并且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文化进程,同时又为隋唐时期鼎盛的局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不得不承认孝文帝的改革政策为隋唐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凡事有两面,有利就有弊,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既不能否认他们原有的文化,也不能过于认同他人的观点全都是对的,那样并不一定有帮助。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性质

北魏孝文帝,姓拓跋,叫拓跋宏,是鲜卑族,后来改革后改为元宏,生于公元前467年,卒于公元前499年,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是北魏第六个皇帝。拓跋宏即位时年仅五岁,23年后执政,在位九年后生病去世,谥号孝文皇帝,庙号高祖。拓跋宏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是却令北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关于拓跋宏,历史上最著名的就是他的改革。

孝文帝画像

公元495年,拓跋宏带领自己的族人迁都洛阳,因为洛阳曾是各朝各代的国度,文化内蕴身后,以促进鲜卑族人的汉化。迁都洛阳后,鲜卑族人的姓氏都变成汉姓,包括语言,风俗,文化都逐渐向 学习和发展,并且鼓励鲜卑族人和 通婚。在政治上,加强门第观念,这使得鲜卑族的贵族地位更高。并且,孝文帝开始参照汉族的朝廷制度,制定官场礼仪,规范了鲜卑族的朝政。在农业上,推行均田制,促进了农业的生产。

拓跋宏的这些改革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也使得民族相互融合。但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性质还是为了促进鲜卑族的汉化,鲜卑族从一个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逐渐演变成封建小农思想的生产方式,这在根本上是为了巩固统治者的通知。这一改革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上都顺应了历史潮流,也符合了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和满足了各民族人民的冤枉,为北魏的繁荣强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原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作为北魏第六位皇帝,在看到北魏统治的弊端后,为了加强统治,使北魏更加的强大,开始推行改革。

孝文帝雕像

因为北魏的崛起与强大,统治者统治手段的弊端日益暴露,为了巩固统治,不得不寻找更完整的体制来承载皇族的统治,在经过拓跋宏的深思熟虑后,决定将鲜卑族汉化。鲜卑族原来是游牧民族,其管理制度和经济文化都是松散和不利于管理的,当时的汉唐之风是最文明文化和最先进的统治体系,拓跋宏决定,要将野蛮转化成文明,继续生存。

改革内容全面细致,从迁都洛阳,到后来的文化礼仪都要效仿汉唐,无不显示出拓跋宏改革的决心。改革最终成功促进了鲜卑族的汉化,巩固了统治者的封建地位。而拓跋宏之所以能将一个民族彻底改造,与以下几点原因是分不开的。

首先,改革顺应了历史潮流,文明先进战胜野蛮落后,是历史的必然,拓跋宏深知游牧民族的制度已经不适合统治,所以索性换血重造。其次,拓跋宏的改革得到了冯太后的支持。而且孝文帝本人也是以身作则,是改革的积进分子,他讲拓跋的姓改为元,便是最好的证明。还有改革措施的全面细致,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农业生产,甚至是朝廷的规章制度都在改革范围内,可见改革力度之深,范围之广。最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没有什么比得上和平年代,衣食无忧来得让百姓信服,拓跋宏这一改革不仅解决了民族争端,更满足了百姓的愿望。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拓跋宏,史称孝文帝,是我国北魏时期的皇帝之一。拓跋宏是在幼年时期登位为帝,直到自己二十四岁时才开始亲自主持朝政。孝文帝登基时期所采取的改革非常易见,具有令人琢磨的意义。

孝文帝像

孝文帝的改革按照时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行经济改革,孝文帝深知经济对国家实力的重要性,所以首先从该处开始。第二阶段是将汉的文化加入到日常的生活。第三阶段是逐渐让鲜卑族学习汉族文化,学习礼法。

孝文帝的改革使得后人对于当时国情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及对多个方位的相关重大意义。实力改革方面主要体现在实行了把国家拥有的田地分给百姓,让百姓人人有田钟,众所周知,田地收成佳便能推动百姓手中有结余,这就是这项举措成为了发奋剂。政治方面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推行廉洁的官吏制,严惩贪污欺负小百姓的官员,整顿官风。这项改革使得孝文帝在众人的心中形象向前推动了一个档位。然而更深一层的主要表现在在全国推行汉族文化,让鲜卑族融入到汉之中,也显得每个人之间地位是一样的,因为当时汉族人民仍占人民总数的大部分,孝文帝让众人的心感到暖意,更好地坚实了国家的统治。

孝文帝的改革为北魏距离今后的多个年头的发展带来了敢为者的体现,这使得当时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北魏孝文帝改革评价

“孝文汉化”是历史上对于孝文帝改革的一个称呼,是拓跋宏所采取的一系统性地改善方法,这次实行不仅稳住了鲜卑族对国家的统治,也更好地推动了当时的发展。

北魏孝文帝像

因为拓跋宏改革的举措可以谈得上是史无前例的一次大胆改革,因而即使时间已经过去了许久,他的改革仍被后人拿出来研究,这改革也受到了不少评价。

众人的评价主要是将焦点聚集在实行了与以往不同的制度。众所周知,田地是百姓生存的根本,可是在封建时期,有权利有身份的人都巴不得可以将田地收入自己的袋子里,而这次改革却恰恰相反,将田地交给百姓去劳作。将田地交了出去后,沉重的税费一直是百姓头上的一把斧头,为了减轻负担,税费也随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还有的评价却注重拓跋宏下令改变原有习惯上。拓跋宏在年少时期所受到的教育并非专一制的教育,汉家的教育对他的影响颇深,因而他与其他皇帝不同的是,他的眼光并不是只单单放在了一个狭窄的区域以及民族内,而是将目光放到了统一上面。这次的改革让民众再也不用有出身差异的担忧,正因为如此,各地少了战乱,得到了长远的发展。

拓跋宏的改革在历史上一直有着不少的评价,然而评价都是对其改革作出了最实诚的评价。历史上每次的改革都会带来不一样的评价,然而拓跋宏的评价却都是正面的评价,由此得以知道这个改革影响深远。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促进了民族融合。

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于曹魏时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在西晋时已经变成了从世家大族中选拔官吏的局面,并演化出了士族与庶族两大社会阶层,“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之名言,便出于此。

扩展资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历史背景:

鲜卑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北方民族,拓跋部是鲜卑族活动在大兴安岭北端东麓一带的一个分支。拓跋部不断南迁,在西晋时,部落首领拓跋猗卢因为帮助当时朝廷抗击刘渊、石勒有功,被皇帝封为代王,建立了代国。

但不久,代国被兴起的前秦所灭,拓跋部的历史也暂时的中断了。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拓跋部的拓跋珪趁机复国,召开部落大会,即代王位,并改国号为魏,称皇帝,史称北魏。

此后几代北魏统治者都致力于统一,发动兼并战争,先后灭掉了北方的大夏、北燕和北凉,于439年统一了北方。

五胡乱华以后,终由鲜卑族的拓跋氏统一华北,建立北魏,其时北魏历代君主都已重视汉文化之学习。到北魏孝文帝一代,已有冯太后与朝臣李冲的改革,建立均田制,重新建立以农业为主体的大帝国。由于孝文帝由属汉族的冯太后抚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即位后才有日后的汉化政策。

在民族征服的过程中,北魏统治者对各族人民实行了民族歧视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在征服战争中也常常出现疯狂的民族杀戮,民族矛盾不断激化(改革的必要性)。

到了北魏中期,民族矛盾虽已日趋缓和,但由于统治阶级过度的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也日益尖锐起来,农民起义年年爆发,特别是公元445年(太平真君六年)在陕西杏城的卢水胡人盖吴领导的起义。

发动了十余万群众参加起义,北魏政府派出6万骑兵前来镇压,统治者拓跋焘亲临指挥,最终盖吴被叛徒杀害,盖吴起义失败了,却使北魏统治者受到了极大的震动。

公元471年(皇兴五年),拓跋宏即位,是为孝文帝。此后,农民起义依旧有增无减,而朝廷残酷的镇压非但没有平息人民的起义,反而激发了更多矛盾和斗争。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冯太后孝文帝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统称为孝文帝改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魏孝文帝改革

1)制定官吏俸禄制,�

北魏官吏旧无俸禄,中央官吏按等级得到战争中获得的财物和劳动人口,地方官只要上交一定数量的租税和绢帛等实物,就可以任意搜刮百姓,结果吏治黑暗,贪污成风,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直接威胁到北魏政权的稳定。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484年,实行俸禄制。诏书说:“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均预调为二匹之赋,即兼商用。”(《魏书·高祖纪》)俸禄制就是由国家征收统一的租调,筹集禄银,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同时将班行俸禄与严惩贪赃紧密地联系起来,规定了在“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的严厉惩治措施。孝文帝实行的俸禄制,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整顿吏治、惩办贪污,使北魏吏治状况开始明显好转,为北魏政权进行各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政治局面,成为推动北魏王朝走向兴盛的重要因素。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形的。

(2)推行均田制

北方自西晋后期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来兵戈不息,百姓流亡,以致“千里无烟”,土地大量抛荒,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这就使得均田制的推行成为可能。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采纳大臣李安世的建议,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同时,鼓励开垦荒地,发展生产。均田制的推行影响深远:首先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农民有了安居乐业的可能,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从而积极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其次,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并未触动封建地主利益,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另一方面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再次是均田制的推行极大地推动了北方内迁各族改变原先落后的游牧生活而向封建农民的转化,推动了这一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现;还有,均田制对后代田制也有很大影响,先后为北齐、北周、隋、唐所沿用,施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这一制度的选择、推行为中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3)设立三长制

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486年,朝廷采纳大臣李冲的建议,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选择本乡“强谨”的人充当。三长制是北魏基层行政组织。其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的推行一是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二是有利于推行均田制。

(4)推行新的租调制

在实行三长制的同时,颁布与均田制相适应的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这一制度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这些改革措施以发展生产,缓和矛盾,巩固政权为目的,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这些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490年,冯太后病逝,孝文帝亲政,北魏改革进入新阶段,为继续推进改革,孝文帝首先确定迁都洛阳。

北魏建都平城,不利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在政治上,平城是鲜卑贵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相当深,而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迫切需要汉族地主的合作,所以在旧都平城,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其次,在经济上,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风雪,风沙常起,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说:“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流行的歌谣也这样唱道:“纥于山头(今山西大同市东)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恶劣的气候环境,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且又无水陆漕运,在人口日益增加的情况下,粮食供给经常出现困难;再次是军事上,与北边的柔然相比邻,时受骚扰,很不安全;还有从地理位置看,平城偏北的位置更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基于以上认识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为保证迁都顺利进行,孝文帝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以“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495年,北魏正式将都城迁到洛阳。

着迁都的进行,大批鲜卑人源源不断地涌入内地,北魏政府又面临着许多新问题:鲜卑人的习俗是编发左衽,男子穿袴褶,女子衣夹领小袖,多数人不会说汉语,这些都不符合中原的习俗;且新迁之民初来洛阳,居无一椽之室,食无担石之储,不擅农业,人心恋旧。如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地阻碍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利于北魏政权的巩固。在王肃、李冲、李彪、高闾等汉族士人的支持下,迁洛之后,孝文帝立即着手改革鲜卑旧俗,全面推行汉化。主要措施有:

易服装。495年十二月二日,下诏禁止士民穿胡服,规定鲜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数族人一律改穿汉人服装。孝文帝自己带头穿戴汉族服装,并在会见群臣时,“班赐冠服”。建议教师利用教材中《北魏掌衡武士》和《北魏文官俑》两幅,让学生对比指出鲜卑族服装款式有何变化,这种变化有何意义?使学生从鲜卑族服装变化的感性认识出发,进而形成对孝文帝“易服装”改革措施有力推动了鲜卑族向中原农耕文明的转化和发展意义的理性认识。

讲汉话。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六月,正式发布诏令:“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下令官员上朝时要讲汉话,但30岁以上的官员一时难改,可仍讲鲜卑话,暂不处罚;30岁以下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否则要降职。

改汉姓。太和二十年(496)正月,孝文帝下令改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他在诏令中说:“自代郡迁到洛阳的诸功臣旧族,姓或重复,都要更改。”于是,当时,他带头将拓跋氏改为元氏,因为北人称土为拓、称后为跋,魏主认为他们祖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就姓了拓跋。而土是**的,它是万物之元,所以改姓为元。其余鲜卑姓氏也改为汉姓。改姓以后,鲜卑族姓氏与汉姓完全相同。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卑族的门第高低,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通婚姻。为使鲜、汉两族进一步融合,孝文帝还大力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他带头纳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陕西李冲等汉族大士族的女儿以充后宫,并亲自为六个弟弟聘室,六个王妃中,除次弟之妻出于鲜卑贵族外,其余都是中原的著名汉族大士族。通过这种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巩固统治。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汉代“和亲”政策,进一步加深理解这一改革措施对加强民族联系,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并进而认识“政治联姻”是处理民族关系和政治矛盾的一种重要策略。

改籍贯。孝文帝发布诏令,规定迁到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要葬在河南,不得还葬平城。于是,从代郡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开始经营起小块土地,筑起数间房屋,逐渐成为中原地区的个体农民。自从魏孝文帝建都洛阳起,先后有四位北魏皇帝葬在洛阳北郊邙山一带,即有魏孝文帝的长陵,魏宣武帝的景陵,魏孝明帝的定陵,魏孝庄帝的静陵。

孝文帝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地区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是什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199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