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职中“藩台”“皋台”“臬台”“道台”各指什么

世故是什么意思2023-05-06  22

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正二品。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

藩台一般指承宣布政使,清代始正式定为督、抚的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从二品。

臬台一般指按察使,清代隶属于各省总督、巡抚,主管一个省范围的刑法之事,正三品。

道员(又称道台),清代官名。根据清代的官阶制度:道员(道台)是省(巡抚、总督)与府(知府)之间的地方长官,正四品。清代各省设道员,或有专责,或作为布、按副使。

藩台(同义词:布政使):布政使的尊称,地方最高的民政长官,从二品。

臬台(同义词:按察使):按察使的尊称,正三品。

藩台的权力和工作如下:

一、承宣政令:布政使承接上级指派的政务、法令宣达到各府、厅、州、县。督促其贯彻实施。

二、管理属官:布政使管理府、州等各级官员,按期发放俸禄,考核政绩,接得上报督抚。

三、掌控财赋:布政使负责征收全省各地赋税,负责财政收支。统计全省各府户籍、税役、民数、田数等民事内容。

四、三年宾兴,提调考试

臬台的权力和工作如下:

一、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

二、管理一个省范围的刑法之事,相当于现代的省级公、检、法机关。

扩展资料:

布政使(藩台),官名。从二品,掌管一省的财政、民政。明初,沿元制,于各地置行中书省。明洪武九年(1376年)撤销行中书省,以后陆续分为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全国府、州、县分属之,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1人,与按察使同为一省的行政长官。

宣德以后因军事需要,专设总督、巡抚等官,都较布政使为高。清代始正式定为督、抚的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与专管刑名的按察使并称两司。

“按察”相当于古代的“陈臬”,因此按察使又叫“臬台”。明朝省级地方官员分为三司,分别是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布政使管“民政”,按察使管“刑名”,都指挥使则管“一省军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布政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按察使

以上就是关于清朝官职中“藩台”“皋台”“臬台”“道台”各指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清朝官职中“藩台”“皋台”“臬台”“道台”各指什么、谁能给我讲讲清朝的藩台和臬台各是几品官都是做什么的各有哪些权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186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