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这些遗传信息储存在生物个体的基因之中。
作为一个物种必须同时具备如下条件:
①具有相对稳定的而一致的形态学特征,以便与其他物种相区别;
②以种群的形式生活在一定的空间内,占据着一定的地理分布区,并在该区域内生存和繁衍后代;
③每个物种具有特定的遗传基因库,同种的不同个体之间可以互相配对和繁殖后代,不同种的个体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不能配育或即使杂交也不同产生有繁殖能力的后代。
生态系统是各种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所有的物种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之中,不仅各个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制约,而且生物与其周围的各种环境因子也是相互作用的。
扩展资料:
生物资源也就是生物多样性,有的生物已被人们作为资源所利用,另有更多生物,人们尚未知其利用价值是一种潜在的生物资源。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一般人们利用生物资源时,没有经过市场流通而直接被消费,只是取而用之而已。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在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中,生物多样性的开发与利用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密切相关。
从结构上看,生态系统主要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构成。生态系统的功能是对地球上的各种化学元素进行循环和维持能量在各组分之间的正常流动。
地球上生态系统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包括生境的多样性、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等多个方面。其中,生境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基础,生物群落的多样化可以反映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物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以内基因丰富的状况,故又称基因多样性。作物的基因蕴藏在作物种质资源中。作物种质资源一般分为地方品种、选育品种、引进品种、特殊遗传材料、野生近缘植物(种)等种类。各类种质资源的特点和价值不同。地方品种又称农家品种,它们大都是在初生或次生起源中心经多年种植而形成的古老品种,适应了当地的生态条件和耕作条件,并对当地常发生的病虫害产生了抗性或耐性。一般来说,地方品种常常是包括有多个基因型的群体,蕴含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因此,地方品种不仅是传统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现代作物育种中重要的基因来源。选育品种是经过人工改良的品种,一般说来,丰产性、抗病性等综合性状较好,常常被育种家首选作进一步改良品种的亲本。但是,选育品种大都是纯系,遗传多样性低,品种的亲本过于单一会带来遗传脆弱性。那些过时的,已被生产上淘汰的选育品种,也常含有独特基因,同样应予以收集和注意。从国外或外地引进的品种常常具备本地品种缺少的优良基因,几乎是改良品种不可缺少的材料。我国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50年育种的成功经验都离不开利用国外优良品种。特殊遗传材料包括细胞学研究用的遗传材料,如单体、三体、缺体、缺四体等一切非整倍体;和基因组研究用的遗传材料,如重组近交系、近等基因系、DH群体、突变体、基因标记材料等;属间和种间杂种及细胞质源;还有鉴定病菌用的鉴定寄主和病毒指示植物。野生近缘植物是与栽培作物遗传关系相近,能向栽培作物转移基因的野生植物。野生近缘植物的范围因作物而异,普通小麦的野生近缘植物包括整个小麦族,亚洲栽培稻的野生近缘植物包括稻属,而大豆的野生近缘植物只是黄豆亚属(Glycine subgenus Soja)。一般说来,一个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常常是与该作物同一个属的野生植物。野生近缘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最高。
作物遗传多样性类型的形成是下面五个重要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基因突变、迁移、重组、选择和遗传漂移。前三个因素会使群体的变异增加,而后两个因素则往往使变异减少,它们在特定环境下的相对重要性就决定了遗传多样性变化的方向与特点。
1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对群体遗传组成的改变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通过改变基因频率来改变群体遗传结构;二是导致新的等位基因的出现,从而导致群体内遗传变异的增加。因此,基因突变过程会导致新变异的产生,从而可能导致新性状的出现。突变分自然突变和人工突变。自然突变在每个生物体中甚至每个位点上都有发生,其突变频率在10-3~10-6之间(另一资料在10-10~10-12之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明在野生居群中的突变率与栽培群体中的突变率有什么差异,但当突变和选择的方向一致时,基因频率改变的速度就变得更快。虽然大多数突变是有害的,但也有一些突变对育种是有利的。
2迁移
尽管还没有实验证据来证明迁移可以提高变异程度,但它确实在作物的进化中起了重要作用,因为当人类把作物带到一个新地方之后,作物必须要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增加了地理变异。当这些作物与近缘种杂交并进行染色体多倍化时,会给后代增加变异并提高其适应能力。迁移在驯化上的重要性,可以用小麦来作为一个很好的例子,小麦在近东被驯化后传播到世界各个地方,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态类型,以至于中国变成了世界小麦的多样性中心之一。
3重组
重组是增加变易的重要因素(详见第二节)。作物的生殖生物学特点是影响重组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异花授粉作物由于在不同位点均存在杂合性,重组几率高,因而变异程度较高;相反自花授粉作物由于位点的纯合性很高,重组几率相对较少,故变异程度相对较低。还有必要注意到,有一些作物是自花授粉的,而它们的野生祖先却是异花授粉的,其原因可能与选择有关。例如,番茄的野生祖先多样性中心在南美洲,在那里野生番茄通过蜜蜂传粉,是异花授粉的。但它是在墨西哥被驯化的,在墨西哥由于没有蜜蜂,在人工选择时就需要选择自交方式的植株,栽培番茄就成了自花授粉作物。
4选择
选择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二者均是改变基因频率的重要因素。选择在作物的驯化中至关重要,尤其是人工选择。但是,选择对野生居群和栽培群体的作用是显然有巨大差别的。例如,选择没有种子传播能力和整齐的发芽能力对栽培作物来说非常重要,而对野生植物来说却是不利的。人工选择是作物品种改良的重要手段,但在人工选择自己需要的性状时常常无意中把很多基因丢掉,使遗传多样性更加狭窄。
5遗传漂移
遗传漂移常常在居群(群体)过小的情况下发生。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植物居群中遗传平衡的随机变化,这是指由于个体间不能充分的随机交配和基因交流,从而导致群体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另一个称为“奠基者原则(founder principle)”,指由少数个体建立的一种新居群,它不能代表祖先种群的全部遗传特性。后一个概念对作物进化十分重要,如当在禾谷类作物中发现一个穗轴不易折断的突变体时,对驯化很重要,但对野生种来说是失去了种子传播机制。由于在小群体中遗传漂移会使纯合个体增加,从而减少遗传变异,同时还由于群体繁殖逐代近交化而导致杂种优势和群体适应性降低。在自然进化过程中,遗传漂移的作用可能会将一些中性或对栽培不利的性状保留下来,而在大群体中不利于生存和中性性状会被自然选择所淘汰。在栽培条件下,作物引种、选留种、分群建立品系、近交,特别是在种质资源繁殖时,如果群体过小,很有可能造成遗传漂移,致使等位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首先,物种或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大小是长期进化的产物,是其生存适应和发展进化的前提一个居群或物种遗传多样性越高或遗传变异越丰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就越强越;容易扩展其分布范围和开拓新的环境即使对无性繁殖占优势的种也不例外理论推导和大量实验证据表明,生物居群中遗传变异的大小与其进化速率成正比因此对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可以揭示物种或居群的进化历史(起源的时间、地点、方式),也能为进一步分析其进化潜力和未来的命运提供重要的资料,尤其有助于物种稀有或濒危原因及过程的探讨其次,遗传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学研究的核心之一,不了解种内遗传变异的大小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我们就无法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遗传资源基因,来挽救濒于绝灭的物种,保护受到威胁的物种对于我们所不了解的对象,我们是无法保护的对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方针和措施的制定,如采样策略迁地或就地保护的选样等等都有赖于我们对物种遗传多样性的认识再者,对遗传多样性的认识是生物各分支学科重要的背景资料古老的分类学或系统学几百年来都在不懈地探索描述和解释生物界的多样性,并试图建立个能反映自然或系统发育关系的阶层系统,以及建立一个便利而实用的资料(信息)存取或查寻系统对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无疑有助于人们更清楚地认识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进化,尤其能加深人们对微观进化的认识,为动植物的分类进化研究提供有益的资料,进而为动植物育种和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作物遗传多样性类型的形成是下面五个重要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基因突变、迁移、重组、选择和遗传漂移。前三个因素会使群体的变异增加,而后两个因素则往往使变异减少,它们在特定环境下的相对重要性就决定了遗传多样性变化的方向与特点。作物遗传多样性类型的形成是下面五个重要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基因突变、迁移、重组、选择和遗传漂移。前三个因素会使群体的变异增加,而后两个因素则往往使变异减少,它们在特定环境下的相对重要性就决定了遗传多样性变化的方向与特点。
基因的多样性决定遗传多样性,从而决定了生物的物种多样性。从小到大的关系。
遗传的多样性也叫基因的多样性。
生物的多样性有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以上就是关于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哪三个层次全部的内容,包括: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哪三个层次、作物的遗传多样性是怎样的、作物遗传多样性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