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听到这句话,熊孩子的各种行为都会从脑海浮现:
熊孩子脱掉鞋子,(有些熊孩子可能连鞋都没脱)在你家沙发上蹦来跳去,把你喜欢的玩偶扯来扯去,和妈妈索要你的玩偶等等,这还是轻的了,有些熊孩子的行为更令人发指:
一名四年级,身高1米4、体重120多斤的熊孩子猛推孕妇,当被问及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时候,这个熊孩子还悠闲地吃着零食,不以为意地说:"我看电视上孕妇摔了会流产,我就想看看推倒她会不会也流产。"
故事的结尾是,孕妇丈夫的妹妹把这个熊孩子活活打老实了,直接踹出家门,而且这个熊孩子过年都不敢来,简直大快人心。
这个熊孩子不仅胖而且力气大,行为不受父母管教,有时候一些大人都想象不到的动作都会在熊孩子身上。最可怕的是有些家长为了偏袒自己的孩子,会说“他只是个孩子”,那么我想说“你是个大人了,都管不好自己的孩子”,而且会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
除此之外熊孩子们还做出来了各种胆战心惊的事情:
子不教,父之过。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不可替代。一味的纵容熊孩子,就是教育的悲剧和失败,如果父母教得好,世界上还会有熊孩子嘛?熊孩子不经管教,未来的道路一定会很崎岖。没有一个熊孩子讨人喜欢,如果让我遇到熊孩子,也不会放过他,让他知道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事。让熊孩子知道,做错了事,要勇于承担。熊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父母不好好管教她去,别人也会替他的父母管教他。
智联校园 张敏学生回答每个熊孩子后边都有一个熊大人,这话一点错都没有。
儿子上幼儿园时有一次去游泳池游泳,他在儿童池里玩,里面全是小朋友,有个孩子拿着一个小棍子,不知道是干嘛用的,直接就打在儿子后背,儿子转身看也没说什么,把他棍子抢过来扔在水里了,那个小孩的爷爷居然就大声说:干嘛,他不是比你小吗?不会让着他点吗?
实际上,儿子一直比同龄孩子个子高,那个孩子个子矮,但是看说话各种表现未必比儿子小多少,顶多1岁的样子,那个爷爷就那么堂而皇之地,理直气壮地要求别人都让着他。
他还小呢和他还只是个孩子有差不多的意思 ,意味着他还小呢,你就得让着他,今天我可以让着你家孩子,明天他也可以让着你家孩子, 长大了走上 社会 时所有人都会让着你的孩子吗?不去教育自己孩子的行为缺陷,一味的狡辩袒护,这真的是爱孩子吗?
当对方家长说:他还只是个孩子时,一般可以看情况,如果孩子确实小,也没做什么太出格的事,可以略过,因为很多事实是,以前的熊孩子变成了熊大人,却忍受不了任何孩子的吵闹。
像前阵子那个事件,她自己是孕妇,和老公在麻辣烫店吵架,心情不是很好,后来进来一对母女,她嫌对方孩子用勺子敲桌子,就对着她们大声咒骂,骂了半天后,被老公劝走了,结果不到10分钟,又转回来,将一整碗麻辣烫泼在孩子身上,那个小女孩只有11个月。
这是典型的当年熊孩子变成了熊大人,任性,无法容忍别人对她的一点吵闹和冒犯。
还有最近的一个案例就是,有个17岁男孩子在书店大声朗读英语,被店员制止时,狠狠地对店员说:信不信我抽你。
女店员始终微笑着,面对劝阻她的其他同事说: 我没事,就是担心这个孩子的未来。
确实,公共场合本来就该遵守公共规则,店员有责任提醒不遵守公共规则的人,但是那个男孩子就有点公共场合也是我家的意思:别人都不管我,你干嘛管我,信不信我抽你?
而当时他的妈妈也是说:他还只是个孩子。视频被曝光后,被网友们群起攻之,公共场合就该遵守规则,这是一个3岁孩子就该懂得的道理,公共场合又不是你家。
“他还只是个孩子!” “他是你家的孩子,你可以惯着他,不能让全 社会 的人都惯着他。”很多熊孩子在公共场合根本无所顾忌,完全是家长纵容的结果,如果从小就教育孩子有教养,遵守公共规则,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的问题。
在国外 旅游 时,在一家社区游乐场里,其中一个宝宝的年龄很小,不到1岁的样子,很喜欢把石子扔在滑梯上,听到响声就特别开心的样子,他的爸爸妈妈都在身边陪着她玩,她玩得很开心,但是如果有小朋友准备要滑那个滑梯时,就是他的爸妈看到有小朋友往这个滑梯跑过去时,会迅速地把滑梯上面的石子弄干净,然后迅速抱起小家伙举得高高的,小家伙开心地笑着。
他们玩得很尽兴,但不会妨碍别人。
还有一个男孩子,大概2岁多了,看见小女孩玩的开心,也模范着把石子扔到滑梯上,然后转身准备跑开,他的妈妈看见了,连声对小男孩说:no,no。一边说让男孩子自己把石子弄掉,小男孩比较调皮,不肯做,想继续玩其他的项目,男孩妈妈就把他抱起来,用他自己的手去把石子拨弄掉。
小男孩虽然挣扎着不肯,却被妈妈严格执行了。
给他爱,但是也要给他规则,在一定范围内必须要讲究规则,这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
现在很多孩子没有感恩心理,也不能不说是父母自身的溺爱导致的。父母言传身教是孩子最深远的榜样。溺爱孩子,其实是在给孩子和自己挖坑。
孩子小时做了错事,你用“他还是个孩子”来替他搪塞,用袒护来包庇错误,不去教会他承担该承担的责任,等他长大了,这一切品质都会反作用于父母身上,这世界是讲究平衡的。
种什么因就会结什么果,是有道理的。
教养,是从教育开始!
十月二号那天,我和妹妹在公交车上,特别挤。
然后上来两十岁左右的熊孩子,刚好站我旁边,熊孩子手肘位置正好在我后腰的位置。两小孩一直打闹,手肘时不时的撞一下我后腰。
开始我没说什么,后来一次实在把我撞疼了,我就告诉他们公共场合不要打闹了。
他们妈妈说小孩子撞你一下能有多疼啊?
我妹妹听了直接踩她一脚,用手肘撞了一下她肚子。
我看她要发火,我先发制人说小孩子不懂事,小孩子撞你能有多疼啊?
然后正好到一个站台,我们就下车了,下车的时候妹妹又踩了熊孩子一脚。
一次我走在大街上,被一个熊孩子吐了口口水到身上,当时他是被他爸妈牵着的,大概4岁左右,事情发生了,小屁孩父母只是随口说了句不可以这样,而且他妈妈还是嘻嘻哈哈的语气,一点责备的意思都没有,也没跟我道歉,拉着孩子继续走了!我当时20岁这样,越想越气,然后跑回去直接往孩子脸上吐了一大口口水,结果孩子父母不干了,跟我争吵起来,他妈一个劲的说,他还是个孩子,不懂事,说我小心眼,什么的!最后我没忍住,把孩子父母暴打一顿,然后跑了!现在想起来,我真心没觉得自己做错!我现在也有孩子了,但是我依然觉得小孩犯错同样不可以原谅,必须教育到他知道错了才能原谅!
可你却是个成人
谢谢相邀!如何反驳“他还只是个孩子?”我的回答是:“可你却是个成人!”
既然是反驳,现场至少应该有三个人,即孩子、监护人及被熊孩子伤害的人。现在来逐一分析为什么要这么反驳。
1、孩子。我们知道,孩子并不是天生就什么都懂的,他们是在不断的试错中成长起来的,所以是孩子都会犯错,这是可以理解的,所以监护人才会冒出“他还是个孩子”的话。但理解不等于原谅,更不等于纵容,而是该指出指出,该纠正纠正。否则,混淆了孩子的是非观念,认为凡事均不可承担后果,以至积小错为大错,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我想,那绝不是孩子、监护人及被伤害人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2、监护人。监护人之所以为监护人,那是因为比熊孩子大。孩子小,做事不计后果,监护人就可以不计后果了吗?监护人因为监护不周,让熊孩子搞了破坏,造成损失,就应求得被伤害人的谅解,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并替监护对象承担相应后果。而不能因为“他还是个孩子”就搪塞过去。如果与孩子一样,遇到问题不是迎上去解决,而想到的总是编理由推脱,甚至与孩子共同逃避责任,我想,监护人所和其监护的孩子,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的。
3、被伤害者。说实话,在这个过程中,最倒霉的就是被伤害者了。明明被孩子伤害了,打不得骂不得不说,连表达一下自己的愤怒,都会被“他还是个孩子”给怼住。要计较吧,你一个大人,跟孩子计较什么。不计较吧,心里的这口恶气委实会憋出肺气肿来。那就对监护人用“可你却是个成人”反驳一下吧?遇到讲理的还好说,脸红一下道歉一下就完事了;遇到蛮不讲理的,也许就当街撒泼以头抢地尔甚至动手动脚的了。无端惹上这些麻烦,那当然是不合算的。正确的是,表达自己的愤怒后,对方能讲理计一下,不讲理就只有不理了。这时你要及时调整心态,让自己开心些,犯不着和“三季人”计较。你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任何事情有因必有果,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到时自有人来替你计较的。
总之,熊孩子确实是个恼人的问题,但是,不管是监护人还是被伤害者都是成人,所以,我们不能也同样地去做个熊孩子。
许多父母对于打搅了其他人的自家娃,不是向被打搅的人致以歉意,或者给点什么补偿,而是直接要求被骚扰甚至有所损失的一方, 包涵谅解 ,从而直接解除了自身作为监护人的责任。我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不是一个 能轻易的向别人说对不起,说抱歉,说打扰了 的背景,更没有多少引咎如何如何的传统。说得简单粗暴一点就是缺乏内省和自省的熏陶,虽然 历史 上 曾子(不是孔子和老子等别的子)曰过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有句话说得对,有熊孩子是因为有熊家长,幼儿的成长当然是有其天性所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的方式是正确的教养方式,没有任何稍微负责的家长们会放任幼儿去做危及生命安全的事情。
当然,熊孩子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还因为我们的 社会 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一个熟人 社会 变成了陌生人 社会 。理论上说,我们自身也是从熊孩子阶段过来的,如果是在数代人甚至数十代人都呆在一起的相对封闭环境中,那么这种打扰和被打扰的事情,是一个长期博弈的过程。你的孩子打扰我,我的孩子未来也可能打扰你,因此我们对打扰的容忍度就会高很多,但现在则不然,打扰你的熊孩子不管是陌生人还是七大姑八大姨的,你的孩子未来骚扰他们的概率要么几乎为0,要么也非常的低,更不要说如今生育率在不断下滑,许多年轻人没有多少为人父母的想法。
前段时间,日本的一个调查显示,随着 社会 生育意愿的走低,年轻人对于熊孩子的忍耐和包容度也同样在走低,甚至成为部分年轻人拒绝当爹当妈的理由,就是不想生养这么讨厌的一个熊孩子出来,或者自己并不教养好孩子的丝毫信心。
而紧随着熊孩子来的一个合乎逻辑的问题就是: 既然你没能力教养好子女,你为何还要生养子女出来祸害他她甚至祸害这个世界呢? 与此同时,抱怨熊孩子的年轻人大多也在抱怨着自己的父母。
不过抛开这些恼人的 社会 问题 , 如果只想在 社会 交往中占领道义制高点,你可以说, 但你们不是孩子啊,你们是监护人。
我记得去年有一次我和我妈还有我奶奶一起乘巴士去万达,到了一站上来了一个大约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因为正好处于上下班高峰所以已经没座位了,但由于我们上车那站是第二站所以都有座位,结果那熊孩子一上车就指着我的座位说:“你让开,我要做这个位子!”我看他妈妈也没什么动作,所以干脆不起了!没想到那熊孩子开始踢我腿(我妈妈和我奶奶睡着了),我对那熊孩子翻了个白眼 默默打开了拍摄软件!那熊孩子见我还没让,一把扯掉我的耳机,“你是不是聋了?!聋了就别出来!丢人现眼!”mmp我也正好处于青春期,一下急了,抓住那小孩拿我耳机的手说:“这车是你们家的哈,那么拽就别来乘公交车(我家有车,就因为车去保养了所以没开)”那孩子妈一下推开我说:“他只是个孩子啊!你这样做有没有素质!”这时我妈她们也醒了,问我怎么了,我就说:“遇到一对奇葩而已!”那孩子妈一听来火了,问你这孩子有没有点家教!(这时我和我们班男生吵架的三寸不烂金舌发挥了作用!“第一,我没说是在骂你们,是你自己对号入座的,那就说明你已经自己把自己定位在了那个层次!第二,既然你刚刚也叫了我“孩子”,那我就有和你儿子吵的权利!第三,只要你长只眼睛就能看见是你儿子先惹我的,并且我也已经让了他好几次了!当然,除非你没长眼睛!第四,我把视频也都拍下来了,如果你想做网红我也随便你!”那家长就又说什么他比你小点点的话,这时我妈妈和奶奶也来帮我说话了(她们比较护短)!大约她们吵了三分钟左右,那女的看到我在玩手机,就指着我鼻子骂“你在干嘛?!我儿子都被你抓伤了!”我也不想理会她,随口说了声发微博!(其实没发)马上他就没声了。。。。但她儿子好像还不罢休,在那什么:傻逼啊……都冒出来啦!他奶奶的熊!我气的又爆出了我骂人专话:“啧啧啧,你也不撒泡尿看看自己,小弟弟,你莫不是还不知道什么叫素质吧!oh!对不起哈,我也忘了,你脑存量就这么些!存不进了!呵呵呵………你这熊孩子。。。。诶呦喂,瞧瞧我这脑子是怎么了,又说错了!说你是熊孩子还真是侮辱了熊孩子这个词!”。。。。然后。。。。。我们就下车了 !虽然回家后还是因为骂人被我妈教育了半个小时!但真的。。。。。。。好爽啊!!!!!
这句话本身就意味着对“孩子”进行的是失败的家庭教育。不是把孩子培养为有责任担当的合格的人,而是以“他还只是个孩子”来纵容其胡作非为,“熊孩子”就是这样被惯出来的,最终,这会害了孩子,也会害父母与家庭,也会成为 社会 安全的隐患。
以为孩子小,就纵容孩子不遵守公共秩序,不加以批评教育,还对提出意见的人恶语相向;对孩子侵犯他人的行为,轻描淡写为“恶作剧”……近年来,由“熊孩子”引发的公共事件不胜枚举,可是,却没有引起有的为人父母者的反思,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就没有接受严格的规则教育,也就没有意识到规则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我国“熊孩子”问题增多,还与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错误理解和执行有关,以为要保护未成年人,所以不管未成年孩子犯了什么错,都要“保护”,甚至连批评都不行。这其实是把这些孩子送上更严重的违法犯罪道路,保护未成年人,是为了给未成年人 健康 的成长环境,这当然包括对违规违法未成年孩子的严厉惩戒,否则他们的行为会伤害其他孩子和 社会 (祸害 社会 ),同时他们因错误行为习惯得不到及时矫正而会形成错误的人生价值观(祸害自己)。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说到底是成年公民与未成年公民的关系,监护人的责任,就是把未成年孩子培养成为合格的 社会 公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但现在却变了,养而不教的父母标榜自己进行赏识教育,百般纵容“熊孩子”,对严格教育孩子的教师,反而兴师问罪,以至于教师对学生不敢再管。
因此,要教育培养孩子有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意识,要从小培养孩子严于律己,有责任担当。也许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但是在公共空间中,只有一个个应该遵纪守法的人,讲规则、懂文明的人,而没有可以例外的“孩子”。
很多人都这样认为: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必然会有一个熊家长,这话一点没错。每当孩子犯错时,熊家长都喜欢为自己的孩子辩护,而最有利的一句话就是:他还只是个孩子,你跟他计较做啥子哟!熟知正是这句话,害了孩子的一生。
家长纵容孩子践踏花木,孩子熊,家长更熊。
一、许可馨嘲讽抗疫勇士、侮辱民众、亵渎国家,竟然也有人为其开脱:她还只是个孩子,放过她吧!今年新冠疫情爆发期间,留学生许可馨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大肆发表辱国辱民言论,引发了公众的一片讨伐之声。然而就是这么个数典忘祖的人,本来应该被推上道德公审台,被鞭挞示众,竟然还有人为其开脱,说出来的一句话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她还是个孩子,知道错了,就饶过她吧!试想,一个堂堂的留学生,占用着国家的教育资源,对自己的祖国没有一点认同感,这样的人能饶过吗?说她还是个孩子,这真是莫大的笑话。不过从许可馨胆大妄为、肆无忌惮的做派来看,她也许是从小就犯过不少错误的人,只不过都是在家长的一句话中:她还是个孩子,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断地犯错,不断地被原谅,家长成了她犯错的坚强后盾,否则她也不会如此的口无遮拦,我行我素。
许可馨:我骂也骂了,怎么啦?我还是个孩子呢!
二、我见过的熊孩子,家长竟然是如此的嚣张和霸道。上个月的一个周六,我和女儿吃完晚饭后,便到海边的堤坝上散步。当时天气闷热,晚上的堤坝人来人往,一个熊孩子脚踏滑板车在人群中横冲直闯,一个不小心,便把我女儿的脚给撞到了,竟然一点都不当一回事,我一气之下便上前拽住那个熊孩子,说:“小朋友,你撞了人,怎么连句道歉话都没说呀!”这时,后面上来一位约30多岁的女子,应该是这位孩子的家长,对我大声地说:“你一个大男人跟一个孩子计较什么啊,他还不懂事,难道你也不懂事吗?撞了就撞了呗,又没有什么大问题。”听到这位家长的话,我刚想发火,我女儿便在旁边拉了我一把,说:“老爸,算了,犯不着跟这种人计较,我们走吧。”听到女儿这样说,我只好听从女儿的话离开了。
回来的时候,在半路上听到有人围成一堆在争吵,声音还蛮大的。于是我们便挤进去看,哟,原来又是那个熊孩子和他的妈妈。熊孩子在一边哇哇地哭着,而那位熊孩子的妈妈正在与人争辩。听了一会,我大概明白了,原来那个熊孩子撞到了另一位孩子,谁知道这位孩子的父亲是个硬茬,顺手就给了那位脚踏滑板车的熊孩子一个响亮的耳光。因此,两边的家长就开骂了。可见,不及时约束孩子的行为,最终到头来也会为此付出代价的。
三、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是这样说的: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熊将领带出的士兵肯定没有一个像样的。由此可见:一个熊家长,带出的孩子肯定也是熊样。《亮剑》这部电视剧,李云龙之所以带出的兵能征善战,勇猛而不怕死,与李云龙的调教和带兵有方有着很大的关系。“狭路相逢勇者胜”是他的经典名言,而逢敌必亮剑,是他的勇士精神的体现。这里面其实也向我们讲明了一个道理: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家长就不能够为其开脱,要跟孩子分析犯错误的原因是什么,会造成什么影响。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孩子犯错,如果家长一味地偏袒,让别人原谅,让 社会 为其承担,那么将来这个孩子长大后,就会养成为所欲为的性格,终有一天为患 社会 。真正到了那一天,家长就真正是后悔莫及了。
李云龙的话是否对家长有启发呢?
结语:父母总是认为孩子年龄小,做错什么都该被原谅,如果有人太在意,就是小肚子鸡肠,气量小,不大度。因为“他还是个孩子”,所以全世界都要理解他、原谅他。熟不知,就是因为你总喜欢护犊子,溺爱和纵容,不忍心管教孩子,那么总有一天这个 社会 一定会替你狠狠地惩罚他。“养不教父之过”,奉劝家长,千万别让“他还是个孩子”这句话毁掉孩子的一生。这个要分情况的!
一、我自己的小神兽犯错了,别人宽慰我“他还只是个孩子”,我会一笑置之,对他人的话表示认同,给儿子们留够足够面子。等到没人或者回到家以后,我会把他们范的错在他们身上重演无数遍,直到深刻认识这样做的后果为止。男孩子,就要对自己的行为举止负责,不能因为是个孩子就可以打着“年幼无知”的旗号,做惹人讨厌的事情。陋习不改,任何时候都是“无知”。做错了事就要道歉,别人帮了忙就要道谢。
我的小神兽也曾吃过别人的东西,刚上幼儿园时候也曾拿过别人的握笔器……经过我不厌其烦的教导,甚至在他玩的时候拿他玩具,告诉他,拿别人东西是不对的,不然别人找不到会很着急。就像我拿了你的玩具,你也不开心是一样的……
孩子是一张白纸,分不清对错,作为有是非观的家长,要及时和孩子沟通,要正确引导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最好是让孩子切身感受自己做的事情给他人的感受。
二、如果是别人家的小孩,我会毫不留情的捧杀。至于父母会不会背后教育,那就不关我的事了。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妈妈带着年幼的孩子去朋友家做客,孩子调皮,把水洒在了朋友的钢琴上,孩子妈妈不仅没有道歉,还说:“他只是个孩子,你把水擦一下就好。”
该朋友心里非常的不开心,却仍然笑着说:“小朋友,谢谢你哦,这架钢琴早就该洗了。”
呵,孩子不懂事,听不出话外音,自然认为这是在夸他。
后来孩子妈妈带孩子去琴行玩,孩子看到钢琴,再次把一瓶矿泉水都倒在了钢琴上……
总结:孩子犯错,如果总是用“他还只是个孩子”来逃避责任,那总有一天,你自己不管教孩子,会有其他人帮你管。
他只是个孩子
词:杨立德小虫 曲:小虫
专辑:《爱不释手-经典全纪录》
歌手:李丽芬
妈妈的孩子
眼泪是珍珠
美丽的珍珠像日出
谁家的孩子
眼泪是泥土
泥土里长出一棵树
树上的鸟儿有家可住
谁家的小孩迷了路
有谁能够带来回家的地图
天上的星星在哭
谁家的孩子不念书
买到漂亮衣服却买不到幸福
妈妈的孩子
眼泪是珍珠
美丽的珍珠像日出
谁家的孩子
眼泪是泥土
泥土里长出一棵树
天上的星星在哭
谁家的孩子不念书
买到漂亮衣服却买不到幸福
谁能教她(他)学会自己照顾
勇敢面对未来走出迷雾
她(他)只是迷失在风里的雏菊
她(他)只是个孩子
谁能教她(他)学会自己照顾
勇敢面对未来走出迷雾
她(他)只是迷失在风里的雏菊
她(他)只是个孩子
她(他)只是迷失在风里的雏菊
她(他)只是个孩子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反驳“他还只是个孩子”这句话全部的内容,包括:如何反驳“他还只是个孩子”这句话、歌词他还只是个孩子 mc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