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讲稿》——移情


移情说代表人物,有德国的费舍尔父子、洛采、魏朗、立普斯、谷鲁斯、伏尔盖特,英国的浮龙李和法国的巴希。

把移情说发展成一个系统的美学理论的是立普斯。和康德一样,他认为美感是一种愉快的情感。他认为,愉快的情感有三种,一种是外物引起的,一种是精神引起的,还有一种是通过移情在外物那里感受到的,只有第三种才是美感,所以,移情是审美的关键。

移情是把主体的情感“移入”或“输入”对象,审美实际上就是一个移情的过程,是自我变成对象,对象变成自我,我们就会觉得这个对象是美的,而这样一种“主客默契,物我同一”的境界就是审美的境界。

移情就是在审美活动中,主体将情感移入对象,从而体验到物我同一的心理过程。

移情是艺术和审美当中十分常见的现象,在文学艺术创作中不“自作多情”是不行的。

移情也是有条件的,对象的形式是移情的条件,最重要的还是主体的态度。

移情不但在现实审美和艺术创作中屡见不鲜,在艺术欣赏中也不可或缺!移情的过程中,主体和对象是同一的,主体就是对象,对象就是主体。

移情和拟人难解难分,拟人是修辞手法,移情是审美态度。拟人所拟之人可以是他人,移情所移之情必须是自己的。拟人只能用于非人的对象,移情的对象可以是非人,也可以是人。

移情不等于联想,联想只能“唤起”情感,不能“移入”情感,联想是“睹物思人”,移情是“物我同一”;联想是“由此即彼”,疫情是“推己及人”。

移情很符合中国的审美经验,特别是中国美学,喜欢讲“天人合一”“情景合一”,“情景合一”,可以说是中国美学,尤其是中国诗学的要义,情和景,怎么合一?就因为移情。

李斯托威尔的《近代美学史评述》是我们学习美学史的一部重要参考书,蒋孔阳先生的译笔非常好,大家应该看一看。

《读书破万卷》

以前的名词解释就是说这份感情不在你身上而且他是有别的一个认识的一个女孩子了所以他的怡情的话所以不在你身上你也不要去太过于去伤心以前你解释就是这样来的就是把自己对你的感情已经转移到别人身上以前的名词解释就是说这份感情不在你身上而且他是有别的一个认识的一个女孩子了所以他的怡情的话所以不在你身上你也不要去太过于去伤心以前你解释就是这样来的就是把自己对你的感情已经转移到别人身上去了去

简介 移情说是审美心理学的早期研究成果,产生、发展于德国,对于审美态度有一定说明作用。但是,它只是着重于对意识产生人化作用的现象描述,未能揭示出审美中移情现象的实证心理基础和社会历史根源。

移情是指直观与情感直接结合从而使知觉表象与情感相融合的过程。当我们聚精会神地观照审美对象时,就会产生把我们的生命和情趣注入到对象中、使对象显示出情感色彩的现象。移情的概念由德国美学家R菲舍尔(1847~1933)提出,这一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德国美学家T李普斯(1851~1941)。“移情”这一术语源于德语einfuhlund,英语对应词由美国心理学家E铁钦纳(1867~1927)根据sympathy(共鸣、同情)转译为empathy 。创立及其影响 “移情说”是西方现代美学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也是心理学美学流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在他的《空间美学》一书中对“移情说”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通常人们把立普斯作为移情说的主要代表和创立者。主要内容 “移情说”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美感是一种心理错觉,一种在客观事物中看到自我的错觉。它认为,产生美感的根本原因在于“移情”。所谓“移情”,就是我们的情感“外射”到事物身上去,使感情变成事物的属性,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也就是把我们人的感觉、情感、意志等移置到外在于我们的事物里去,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东西仿佛有了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产生物我同一的境界。“移情说”认为,只有在这种境界中,人才会感到这种事物是美的。简要分析 立普斯的“移情说”侧重于对主体心理功能的体验,把主体的感觉、情感等提到了审美对象的地位,揭示了美感中包含了审美主体的心理错觉等美感心理规律。

但是立普斯的“移情说”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它的最大缺陷就是否定了审美对象的客观性;在强调主体因素的能动作用时,忽视了对客体这一外部因素的分析。研究与发展指出与研究 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JG赫尔德(1744~1803)指出:美是在艺术对象和自然对象中生命和人格的表现。1873年,菲舍尔在《论视觉形式感》文中根据其父F菲舍尔的观点说明,没有不含内容的形式,那些没有自身灵魂的形式,必定会表现出观赏者把自己的情感转移上去的偶然作用所赋予它们的精神内容。他认为主体和对象的这种契合是情感和观念作用的结果。

德国的K格罗斯(1861~1946)从心理学的生物进化论观点出发对审美发生学进行了研究,他从生理学观点把移情看作一种内模仿。他在《动物的游戏》一书中举例说明,人在观看赛马时只能在内心里模仿马的跑动,这种内在的模仿产生的快感就是审美感受,带有游戏的性质。他把游戏看作审美欣赏的起源,认为审美体验的核心是内模仿活动,这是产生移情的根源。

英国美学家V李(1856~1935)在1897年发表的《美与丑》一文中,也提出了移情的概念。她指出,艺术创造虽然有多种动机,但它们的共同原则都是“趋向美而回避丑”。那么,是什么使形式显出美或丑呢?美的事物使我们把自身的活动投射到该事物中,其形象中加有我们自身的体验,而丑的事物则使我们的活动和生命受到挫折和阻碍。因此,人们对自己活动的体验是产生美感的必要条件。她把移情现象理解为自身对经验的反省,认为移情作用是长期的观念、情绪和意识积累而形成的心理过程。移情区四种类型 李普斯以移情原理为中心,在他的《美学》一书中对审美经验作了系统的论述。他指出,美的价值是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价值感,移情是审美欣赏的基本前提。他把移情区分为 4种类型

①一般的统觉移情,给普通对象的形式以生命,使线条转化成一种运动或伸延。

②经验的或自然的移情,使自然对象拟人化,如风在咆哮、树叶在低语。

③氛围移情,使色彩富于性格特征,使音乐富于表现力。

④生物感性表现的移情,把人们的外貌作为他们内心生命的表征,使人的音容笑貌充满意蕴。在同期发表的《移情、内模仿和器官感觉》一文中,他指出:审美的享受不是对于对象的享用,而是自我享受,是在自身之内体验到的直接价值感。这种审美体验是产生于自我的,而与被感知到的形象相吻合。所以,它既不是自我本身,也不是对象本身,而是自我体验的对象形象,形象与自我是互相交融、互相渗透的。在这里享受的自我与观赏的对象是同一的,这是移情现象的基础。在审美观照中,对象的活动使人唤起了一种自我的意向,但是它又消融在全神灌注的观照中,为对象的活动所取代,由此使人获得了相应的满足。其心理机制并非观念的联想,而是由内模仿和运动感的中介作用产生的。四种规范性特征 同样,德国的J伏尔凯特(1848~1930)在其《美学体系》及《审美意识》两书中,也以移情原理为中心对审美意识的结构作了系统阐述。他认为,移情是一种富有独创性的心灵活动,知觉与情感内容的融合是由无意识的心理过程完成的。移情是审美观照中最重要和最有特征的一个方面,但不是审美经验的全部内容。他进一步指出了审美经验的 4种规范性特征

①审美在主体上是一种充满情感的直观,在客体上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②审美观照是对于对象各部分的整体性把握,审美对象则表现为有机的整体。

③审美体验使现实的感情非实在化,对象则相应地成为一种审美的外观。

④审美对象是对人具有一定意义的内容,审美体验成为一种被强调的价值体验。德国的W沃林格 此外,德国的W沃林格(1881~1965)认为,李普斯用移情解释一切艺术创作不免失于偏狭。他在《抽象与移情》一书中指出:艺术风格的流变反映了人们对世界感受的变迁。埃及的金字塔和拜占庭的镶嵌画对生命力的抑制,说明不能把移情看作一切艺术的根源。除了移情冲动之外,还有一种相反的冲动,即抽象冲动,决定了艺术的发展。他认为,移情来自人与外界的同化关系,抽象来自人与外界的对立关系。抽象的目的在于,从外界现象的杂乱无常中看出规律性和必然性。人们在缺乏对空间的安全感时,就希图在艺术的形式中取得安宁,从中把握宇宙事物的绝对和永恒。所以人们往往用平面表现三度空间。

在进行精神分析治疗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一种“移情”现象,即患者对治疗师产生爱或者憎的感情。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佛洛依德和布洛伊尔合作开业时,有一个叫安娜青年女患者对布洛伊尔产生了爱情,布洛伊尔害怕了,就携妻外出回避。佛洛依德则对此种现象加以严肃考虑,认为是患者的力比多或性力因固着于某一对象以致造成她的神经症。现在治疗时,她的力比多通过移情作用已转移于医生身上了,表现为对医生的感情,而易于或乐于接受他的信念。当然,精神分析师的义务是要迟早使患者摆脱这个力比多的新的不健康的“执著”,才可以使他终于获得痊愈。

1、心理距离说

心理距离说(theory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是关于审美本质的学说。英国心理学家、美学家布洛提出。

认为人对艺术和现实产生审美活动的基本前提是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即审美主体与对象应保持一种恰当的心理态度,这种心理态度只有通过把对对象的感受与个人的自我相分离,使客体摆脱人本身的实际需要与目的而获得。

2、格式塔心理学派

M魏特曼发表了论文《似动的实验研究》,标志这一学派的兴起。格式塔心理学派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乃是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这一观点在一定范围内来说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从这一观点出发,坚决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进行元素分析,这对于揭发心理学内的机械主义和元素主义观点的错误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他们在知觉领域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具有科学价值的成果。

3、心理分析学派

亦称精神分析学派,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学派之一。它以无意识心理过程和动机为其理论系统的出发点和核心。奠基者是生活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S弗洛伊德。因此,又称 “弗洛伊德主义” 。

心理分析学派把研究对象转向变态行为,而不是传统心理学的感觉、注意、意识等。它的研究方法是临床观察。

4、移情说

移情说是因“移情”概念而得名的美学理论。“移情”作为美学术语,首先由德国美学家费肖尔用来表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意识活动,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加诸对象,使对象具有一定的情感和审美色彩。这种理论后来成为德国李普斯的心理学美学的核心内容。

20 世纪初得以广泛流传,成为各种形式主义艺术流派(如表现主义等)的理论基础。

5、直觉说

直觉说,是指关于审美本质的一种学说。从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希特、谢林和法国近代哲学家柏格森的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发展而来,经克罗齐发展成熟,对现代西方表现主义美学产生极大的影响。

认为理智不能认识世界,只有通过直觉,从事物本身和事物内部来认识事物,来感知美、体验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直觉说

审美移情是美学中一个概念,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叫做移情,心理学对移情有一个专门的解释,心理学家把审美活动中将没有知觉的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感情的现象叫做移情。文学作品关于“移情”的的现象有很多。秋春代序,花落花开本是自然规律,可在多情的黛玉眼中,一草一木都含有情感,带着悲欢,以至使她痴情地向它们诉衷肠,如黛玉葬花辞中所唱“侬今葬花人笑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体验到这种现象,“人逢喜事精神爽,山也欢来水也笑”,这便是典型的移情现象。

审美移情也属于心理现象的一种,它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人在一定条件下感知自然景物时,不自觉地把自己主观的思想感情、意志品质等,赋予给本来不是具有人的感情色彩的外物,结果外物似乎也有了人的思想感情、意志品质等。在移情现象中,审美主体方面的情绪和情感与审美对象发生关系,必须通过对审美对象的联想和想象来实现。审美移情理论是由德国心理学家立普斯(TheodorLipps,1851—1914)最早提出和确立的。

拓展:

移情说的著名人物特奥尔多_利普斯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审美的移情现象,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古希腊多立克式的石柱。众所周知,多立克式石柱下粗上细以便支撑其沉重的顶盖,对于这些由大理石堆砌的石柱,本是一堆没有生命气息的坚硬物质,然而,如果我们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就会深切感受到它所散发出来的活泼生命力,如此生动,如此震撼。如果我们纵向看石柱,就会有一种耸立上腾的感觉,仿佛石柱自己在不断上升,以努力克制顶盖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转换角度,如果我们从水平方向看石柱,又会有不同的感受,由于顶盖的重大压力,石柱在水平方向不断延伸,以持续积聚力量,凝成整体。这两种不同的感受是石柱自己特有的活动,我们切身体会到了它的力量,因而产生了移情作用。

朱立元美学上有,都是是关于情感活动的本质特征及其产生的根源的说法。

移情是主观论者里普斯提出,是主张审美情感并非审美客体所固有的,由主体将自己的人格和情感移入于对象,与对象交融的,使对象呈现出人格化的情感特征。他强调了观赏者在审美中的能动作用,但他把审美经验看做与审美对象无关,只是对于主体自身情绪体验的玩味,是片面的;

格式塔心理美学是阿恩海姆提出,同构说,自然事物和艺术形式之所以具有情感特征,是因为外在世界与人的内心世界具有同构对应关系。他反对里普斯的移情说,把情感特征归结为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指出了情感现象的生理基础,没有上升到哲学反思的高度。但是他克服了移情说的片面性。不知你是否满意。

以上就是关于《美学讲稿》——移情全部的内容,包括:《美学讲稿》——移情、移情的名词解释、心理学中的移情现象 有没有人知道在佛洛依德的哪本书中出现过这个定义 或者举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18140.html

最新回复(0)